第1章 穿越到大興朝

李清逸睜開眼睛,周圍很安靜,黑漆漆的看不清楚,想來應該是晚上。

床板很硬,睡着很不舒服,肚子又咕嚕咕嚕的叫,李清逸打算摸黑尋點吃的。沒想到起床的動靜有點大,把邊上的兩個弟弟給弄醒了。

“大哥,你身體還沒好呢!是去茅廁還是?”二弟葉明溪趕緊下床,點上油燈。

“嗯,有點餓了,還有吃的沒?”李清逸借着朦胧的燈光,發現身下的是炕床,只墊了薄薄一層褥子,難怪硌得慌。

“晚飯給你留着呢!我現在就去熱一熱。”葉明溪端起擱在炕桌上的粟米粥奔向廚房。

“大哥,好些沒?頭還暈嗎?”三弟葉明江也随之起床,“我去廚房幫二哥。”

“嗯,好多了,只是頭還有點暈,你看看廚房還有沒有熱水,有的話給我倒一碗。”

李清逸晃晃還有點暈乎的腦袋,慢慢融合另一個人的記憶。他在現代也算功成名就,大學畢業後,白手起家,十來年時間就構建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公司主營農副産品和海産品。他大學主修近海漁業,之後又拿了個農學位。憑借着獨到的眼光和紮實的基礎,他的公司越開越大。

由于專注事業,到了三十多,他還是獨身一人。最近公司一切步入正軌,他正打算好好休息休息,沒想到碰上飛機失事,正巧趕了把時髦,穿越到大興朝一個農家子弟身上。

家裏父母不用他操心,有他留下的龐大遺産,弟弟再看顧一二,父母就能安度晚年。

他現在的這具身體原主叫葉明澤,今年十八歲,上面有個姐姐葉芝二十一歲,幾年前嫁給了李村的李壯,生了一個小子一個閨女,李村距離原主所在的葉家村有七八裏地,有點遠,葉芝每年回娘家的次數不多。

下面還有兩個異卵雙胞胎弟弟,葉明溪、葉明江,今年十六歲,正好到了成親的年齡。他還有一個小妹葉柳,十二歲,不在這裏,和大伯家的葉青葉菁睡一個房間。

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刻起,世上只有葉明澤,再無李清逸的蹤跡。

環顧四周,葉明澤發現他們三兄弟的房間倒是挺大,大概有二十多平米。只是家具不多,一張大大的炕床就占了四分之一。屋子裏除了一張書桌、一個梳妝臺、三個木箱子和一個五鬥櫥外,再無他物。

從原主的記憶中知道,這個家早先還算有點錢,只是因着心氣高,子孫都進學。随着人口的增加,進學人數也越來越多,直到不堪重負。先是讀書不行的退學,接下來倒黴的就是大房二房兩家,誰讓他們是爺爺原配的後代。

Advertisement

現在還在進學的只有五叔葉則全——繼奶奶溫氏最小的兒子。要說葉爺爺這一脈,最有讀書天賦的要屬葉明澤,其次是五叔葉則全,可惜父母不夠給力,他只随夫子學了六年。

其實當時還是有能力供兩個學子的,只是供一個比較寬裕,供兩個就捉襟見肘,奶奶當然不樂意這樣。最後在奶奶的撒潑打滾無所不用其極之下,爺爺不得不狠心讓葉明澤回家種田。

葉明澤也算有本事,棄學後一直沒放下書本,于兩年前考上禀生——秀才中的一等。原本每月的禀米都得歸公,父母沒有反對,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可葉明澤死活不同意,最後提出,要麽禀米全部歸公,他和五叔一起考舉人,各種費用爺奶出,要麽上交一半,鄉試費用自理。

奶奶盤算了半天,終于妥協。畢竟葉明澤的成績比她小兒子的要高,兩人同一屆考上秀才,葉則全卻不是禀生。到時候撇下他,只讓葉則全考舉人,葉氏族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她。

考秀才只在當地縣城,幾乎不用花多少錢,葉明澤才有這個能力考取。考舉人卻不行,鄉試地點離葉家村有小半個月的行程,考一次花費不小。

葉明澤的父母就是大興朝最普通的父母,上孝順父母,下疼愛子女。該他們做的決不推辭,不是他們的責任,也不會去擔。

原主算是有成算的,他知道即使禀米全交,最後也會波折不斷,能不能按時鄉試還是個未知數。與其費心費力結果不一定好,不如自己把握,省的兩邊都落埋怨。

原主在後山砍柴時不小心摔了一跤,一直暈到現在,醒來後就成了他。到現在,他腦袋還微微發暈。

葉明澤走到梳妝臺前,打量着銅鏡裏的自己,五官深邃,面容清癯,略微有點菜色,既不像時下的文弱書生,也不似武官那麽粗犷壯碩。葉明澤對現在的身體還算滿意。

“大哥,粥好了,快過來吃。”葉明溪架起炕桌,擺上碗筷,“留的小菜不多,将就着吃。這個雞蛋是娘特意煮的,趕緊的,趁熱吃。”

“你倆也吃點。”葉明澤看有兩大碗粟米粥,一個玉米餅,決定分一碗給二弟三弟。十六七歲正是能吃的年紀,現在都晚上十點多了,兩人都有點餓。

今晚是照顧病號,特意多給了一碗,往常晚飯只有一碗粥,一個餅子,只能吃個七分飽。一覺睡到天亮時沒有感覺,半夜醒來卻有些熬不住。

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們家還算好的,基本能混個肚飽,畢竟還有些家底。葉家村有半數人可都還在靠着稀粥野菜混日子。

葉明溪葉明江聽了大哥的話,打算推辭,葉明澤瞥了他們一眼:“叫你們吃就吃,哪那麽多廢話。明江,去拿碗筷過來。”

葉明澤在兄弟姐妹中還算有威嚴,葉明江聽了沒再反對,乖乖的按他的話做。

三兄弟都餓了,呼嚕呼嚕沒幾下就喝完粥。葉明澤就着葉明江提過來的熱水,洗漱完畢,馬上鑽進被窩。

炕上只有兩條被子,葉明澤一條,二弟三弟合蓋一條。被子還算厚實,只是被面有些褪色,估計有些年頭。

有多少年沒過過這樣的苦日子了?葉明澤躺在被窩裏,仔細回想,也沒能想起來最近蓋這種老式棉被的日子。

第二天,等葉明澤醒來時,床上已不見葉明溪葉明江的蹤影。

“娘,大哥起來了。”小妹葉柳被娘派了任務,就在他門外幹活,時刻留意着房內的動靜,一聽到聲響,立馬告知母親江氏。

今天正好輪到江氏做飯,聽到小女兒叫喊,洗了洗手,從廚房鑽出來,意思意思敲了下門:“明澤,娘進來了。”說完不等大兒子應答就推門而入。

“起來了?身子大好沒?”江氏看兒子已無大礙,總算放下心來,“去廚房吃還是在這裏?”

“娘,不用麻煩了,我去廚房吃。”葉明澤看天色早就大亮,知道他要不是病號,早被叫起來了。

一番洗漱後,葉明澤打量起院子。一色的青磚瓦房,可惜年頭久遠,不再那麽鮮亮。房子只有一進,正房四間,東廂五間,西廂五間。房間不少,可人更多,近三十人,擠在這麽一個小院子裏,不說擁擠,至少也不算寬裕。

“明澤,還愣着幹嘛?粥都要涼了。”江氏一邊忙着手邊的活,一邊不忘關照大兒子。

“馬上就來。”

早飯是一碗玉米粥,兩個黑面菜窩頭。葉家一年到頭都是一日三餐,雖然農忙以外每餐只能吃個七分飽,但這樣的日子還是有很多人眼熱。沒辦法,古代田地出産不高,每年還要交各種稅,能吃兩餐飽飯的都不太多。

江氏手裏不停忙活着:“明澤,今天公公允了你可以在家休息一天。”

“嗯,知道了。我去外面看看。”葉明澤一吃完就撂下筷子,起身往外走去。

葉家村有一百多戶,像他家這樣有二十幾口人的也有二三十家,剩下的多數都只有十幾口人。葉明澤家靠近村子中心略偏北,村東兩三裏處就是大海,另三面被大山圍繞。

這個時候像他這樣還在村子裏閑逛的沒幾個人,多數不是上山就是下海,為生計忙個不停。

葉家村很偏僻,距離最近的鎮子都有十幾裏,平時除了出海歸來要賣魚的,其他村民很少進鎮。大多數村民只有逢年過節才會結伴進鎮采買。平常偶爾缺個物件,都是能借則借,實在湊合不了的才不得不進趟鎮子。

村裏有半數都姓葉,大部分房子都是泥牆茅草頂,泥瓦房也有幾間,青磚瓦房的只有兩家,其中一家就是葉明澤家。逛遍整個葉家村,他還看到有幾家是純粹的茅草屋,真正的家徒四壁,簡直不忍直視。

多數房子雖不怎麽樣,占地面積卻不小。每家每戶都有前院後院,目之所及,面積最小的都有好幾百平米。

葉明澤逛了一圈,與原主記憶能一一對照後,也不再礙老一輩人的眼,悠哉悠哉地晃回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