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曬鹽

新買的仆役要養個幾天才能出海勞作。這幾天裏,葉明澤只讓孫老和兩個能力最強的哨兵向導跟船,不用他們幹體力活,只是幫忙指點方向,增加捕獲魚群的能力。

這邊旱情一直在持續,只是秋收完成後,農田進入冬歇期。對于今年來說,已不再有影響。

一條兩米寬的河流自西北向東南,流經葉家村的田地,穿村而過,最後流入大海。多虧這條河流,它的源頭在紫青山脈深處,是由高山雪水彙聚而成。因而雖然田地幹旱,河流水位降得卻不多。葉家村人因此多收了不少糧食。

村子裏老人們都在擔心明年,今年還算好過,明年還如此就麻煩了。感嘆歸感嘆,對解決問題來說卻毫無幫助。葉家村人只能根據以往血一般的教訓,緊縮銀根,縮衣節食,盡可能增加存活的機會。反正也是農閑,不需要吃太飽。

葉明澤的擔憂只大不小。凡是能出海的日子,他都間隔着跟船。期間收獲有大有小,多數時間收獲都很普通。畢竟他在海水中的視野,相對大海來說還是太小。

這天,又是個豔陽天。

一大早,葉明澤挑着一對空桶,拿着一把鋤頭、一把鐵鍬,帶着蔣敬之,避人耳目,盡揀着人少的地方走。一直走到沒人的地方,方才拐往沙灘。

一直往北,沿着海岸線走了半個小時,葉明澤才停下來。

“明澤,這麽神神秘秘地,是為哪般?”蔣敬之開口問過一次,沒得到答案後,一直忍到現在才發問,忍功頗為強悍。

“很快就知道了,幫我挖幾個坑。”葉明澤選了幾個不容易被人看到,又離海不遠,潮水不會漲到,陽光還能直射的地方,“吶,在這裏挖個一米見方,半米深的坑。”

他們停下來的地方,離村夠遠,和村子裏的田地又隔着幾座小山頭,被人發現的幾率不大。

蔣敬之聽了後,不再發問。等葉明澤用鋤頭挖松泥沙後,他就在後頭用鐵鍬鏟土。兩人一挖一鏟倒也配合默契。

蔣敬之還是第一次使用鏟子,感覺頗為神奇。只是新鮮感過後,雙手的酸麻感逐漸侵襲神經,不太好受呢!平時看着人們勞作,常感嘆農人辛苦,不過也就是感嘆罷了。只有親自領教過,才能深刻體會其中的艱辛。

堅持挖了兩個泥沙坑,蔣敬之覺得雙手發麻發痛,都要罷工了。葉明澤覺得差不多到了蔣敬之的極限,趕緊叫停。拽過他的雙手一看,果然都起泡了。葉明澤挑破水泡,抽出早就預備好的兩方純白棉帕,簡單包裹後,示意他先休息一會。

他自己則繼續挖坑。葉明澤還記得現代的他第一次下地,握着鋤頭沒幹一會,就磨出了水泡,父母盡管心疼,卻只讓他當天休息。第二天照樣跟着下地。這樣沒幾天,手掌就磨出繭子,輕易不會再被磨破皮。

當然,蔣敬之和他的情況不能相比。他當初是農家子弟,即使沒下過地,搬搬擡擡也是沒少做的。蔣大少爺長這麽大,是真正沒幹過半點活。以他大少爺的身子,能堅持挖兩個坑,就已經很了不起。他一點也沒有嘲笑他的意思,真的。

Advertisement

蔣敬之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也沒有逞強,找了塊平坦的石頭,拿出桶裏放着的一塊油布鋪上,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裏欣賞自家男人挖坑的“風姿”。哼,什麽東西都準備好了,看起來是早有預謀。

葉明澤看着蔣敬之難得有點脾氣,很是享受的接受。又挖了三個坑後,葉明澤沒有再挖,倒是開始在坑底鋪起幹淨的細沙。弄完後,他陪着蔣敬之靜靜地坐了會,便開始挑海水。

一桶又一桶的海水灌進沙坑裏。剛挖的坑,倒上水後,海水很快變得渾濁。蔣敬之看着這些,難得皺起眉頭,實在想不出做這些有何用處。

葉明澤沒有理會蔣敬之,自顧自忙着,一直灌滿五個沙坑才停下。接着又挑了幾次水,直到沙坑不再往下滲水後,才收工,準備打道回府。

回去的路上,葉明澤面對蔣敬之時不時拿着他那雙澄澈又深邃的眼眸瞅他一眼,舉手投降。

“你是說你在制鹽?”蔣敬之受的刺激有點大,情緒難得起伏。

“嗯,就你所看到的那樣,方法很簡單。那些海水幹了後,坑底會鋪滿海鹽,再過濾一下就可直接食用。我打算每隔幾天來一次,一次性多曬制一些,以後就不用老偷偷摸摸的過來。”

“就這麽簡單?”蔣敬之一時有些難以接受。這真不能怪他,鹽鐵可都是朝廷管制的。能影響到朝廷的東西,能簡單嗎?

“這還不是最簡單的。更簡單的是,在潮水能夠漲到的地方挖大池子,然後築壩攔住。漲潮時打開,海水自動灌滿池子,連挑水的工夫都省了。”

“這個,你打算以後都瞞着?”蔣敬之總算回過神來,他知道其中的厲害關系,一旦被人知道法子,必會占為己有,被人害命都有可能。畢竟為了利益,人是什麽事都有可能幹出來的,何況是這樣一本萬利的事。

“那是當然,我們又沒有靠山,自己做肯定是不行的。給別人,我也不樂意。何況賣給別人,我還怕被殺人滅口呢!”葉明澤未嘗沒有過這個打算,卻最終放棄。利潤空間太大,自己現在還無法駕馭。

“那個地方安全嗎?”蔣敬之有點擔心。

“湊合吧,我挖的不多,那邊本就沒人會去,被發現的機會不大。嗯,為安全起見,以後我們清早摸黑過來。”

說說笑笑,兩人很快就接近村子。

蔣敬之還沒趕過海,葉明澤幹脆在路經的沙灘上,尋了個合适的地方,教他認識海灘上能吃的物什,順便摸一些蝦蟹貝類回家。

現在這個時候并不是趕海的好時機,兩人卻也無所謂。特別是蔣敬之,從來沒接觸過這些,看着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感覺特別新奇。

他沒什麽明确的目标,看到哪個順眼,就去抓哪個。偶爾看到漂亮的貝殼,他也會停下來看一番。畢竟他還只有十八歲,平時再端得住,某些時候也繃不住。就比如現在,只有他和葉明澤兩個人,他沒必要顧忌。

葉明澤看着他難得露出小孩子脾氣,也配合着瘋,畢竟他也不大,不是嗎?

“明澤,這些都是什麽蟹?”蔣敬之挖出一個個頭不大的螃蟹,還拖着一個貝殼,很有特色。

“哦,那個啊,是寄居蟹。這種蟹味道不好,你不要抓了。吶,你邊上那個招潮蟹不錯,抓那個吧!”

“好的。”蔣敬之放下手中的寄居蟹,轉手小心抓起所謂的招潮蟹。蟹鉗挺大個,樣子比寄居蟹好看不少。

沙灘上東西還剩不少,只是分布的很稀疏,誰讓他們選的時機不好。兩人一路抓,一路往家的方向趕。再不趕時間,真要錯過飯點了。

等兩人收獲大半桶時,已到了葉家村村東沙灘處。這裏東西更少,都被村民趕海時抓走了。

兩人沒在這裏耽擱。幸虧蔣敬之穿的是靴子,在沙灘行走很方便,也不會進水。要不以他那愛幹淨的性子,穿着幾個小時的濕鞋,不難受才怪!

看着自己親手抓的蝦蟹貝類,蔣敬之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一上午都不見人,幹什麽去了?”葉母接過水桶一看,就沒繼續往下問。

“這不正閑着,這個正好打發時間,順便為家裏添點菜。”葉明澤打着哈哈。

“行了,你們倆快去洗洗,馬上就開飯。”

最近蔣敬之都是自個兒去蔣宅吃飯,洗漱後,換了件衣服,關門出發,獨留葉明澤一個人呆在房間裏。

家裏原先那一兩百斤鮮鱿魚,早就賣完。葉家也沒再碰到鱿魚群,只每次零星的抓到幾個。靠這點完全就是杯水車薪。大伯娘她們都是從他人手中購買,當然葉家村人優先。價格是兩文一斤。這個價格不算最低,但在常用魚類中算是墊底。

大伯娘妯娌四個,現在興致正高昂,沒有什麽比自己親自動手賺取銀子更令人開心。誰都想為家人做貢獻,女子當然也不能例外。

按這樣的速度,每次出攤子都能賺個幾百文,逢集時,賺到的更多。積少成多,一個月下來,每房能賺個六七兩銀子。這個數目不小了。往年一年下來,能到手的也就一兩多銀子,這還是家裏條件好。條件差的,還不得媳婦往裏倒貼?

不過跟風的已經開始出現,暫時還沒分去多少客流,對葉家影響不大。

妯娌幾個一邊高高興興地賺錢,一邊為以後這樣好的生意即将被人分薄利潤而懊惱,簡直是痛并快樂着。

葉明澤看了,只能報以呵呵。他能說什麽呢?烤鱿魚又不是什麽高難度的技術活,很容易被模仿。大多數事物都這樣,沒有太大技術含量,就只能賺個先手錢。而也就是這個先手錢,賺頭才大。葉家這樣已經很好,不需要太挂心以後的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