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冷冬
魚群很大,葉明澤他們足足下了七網。每網少的四五百斤,多的高達七八百斤。這一次捕獲的量,目測有四五千斤。衆人沒有将魚裝筐,直接打道回府。這個重量已經接近這艘漁船的載重極限。再多,估計這艘漁船将承受不住。
此次收獲抵得上往日出海二十次左右的漁獲總量,可謂是大豐收,所有人都笑容滿面。
這回可不比這艘漁船的處女航,碼頭上空空蕩蕩的。他們回來的時間有點晚,其他漁船早就收工靠岸。
葉明澤打發人回蔣宅叫人過來幫忙,剩下的人開始裝魚進筐。
這次算是孫老和葉明澤的一次完美合作。孫老憑往日經驗指定一個有可能出現魚群的範圍,再由葉明澤憑借超遠的視力确定具體位置。
十二月是最冷的一個月,往年最低溫度能達到零下三十度,這個溫度已經不适合人類在戶外活動。
這次的收獲,葉明澤打算留下五百斤鮮魚。這麽低的溫度,完全不擔心其會腐壞。只要将它們凍在院子裏,一直能保存到三月份,俨然是一個天然冷庫。
這次金槍魚賣了個好價錢,每斤六文,價格比往日足足高了一半。
這段時間出海的人數越來越少,再過幾天,将徹底斷貨。外地客商都趕在最後幾天瘋狂掃貨。這個時節,是他們一年當中最賺錢的時候。低溫使得路上貨物損失很小,還能運的更遠,更深入內陸。這也使得這段時間,魚市變得特別繁忙。一有貨到,馬上就被貨商吃下,根本不用擔心賣不出去,他們還嫌貨不夠多。
這次量大,葉明澤他們家兩輛車都出動,也運了兩次才運完。照例,一半銀子拿來買糧食,光這一次就有四千多斤糧食入賬。
陸陸續續買進的糧食,算上這次,吃到明年秋收完全沒問題,甚至還有剩餘。可是葉明澤一點安心的感覺也沒有。起碼也要有個三五年的存糧,他才會停止購入。這還是看在糧食保質期的份上,否則他非得買夠能讓所有人吃個十年八年的糧食不可。
蔣敬之緊了緊身上的棉袍,大病初愈的身體,對寒冷抵抗力有點弱。他穿的已經比大多數人都多,還是覺得有些冷。葉明澤看了,決定給他買一件皮大衣。好的買不起,買件兔皮羊皮的也不錯。
這回蔣敬之跟着一起來賣魚,是為了提前采購年貨。進入十二月後不适宜出行,很多東西都要在那之前采買完畢。
這些天有連續好幾天的大集,到處都是人來人往,年節需要的東西都要在這幾天裏準備充足。
陽山縣貓冬的時間長達三個月,一直持續到來年三月份。這對蔣敬之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帝都不需要貓冬,什麽時間出行都沒有問題。這裏卻有如此長的時間不能随意行走,他一時有些難以适應。
兩人雜七雜八的零碎東西買了不少。家裏不缺海貨,兩人主要買的是各類肉食。貓冬開始後,各房都是自己開夥。葉老爺子前些天就按人頭給每一房分了三個月的口糧,開始貓冬後就各吃各的。當然分到的糧食只能吃個七八成飽,不夠的各家自己出。
Advertisement
這邊很少有牛肉賣,這次葉明澤運氣比較好,正巧碰到有人賣現場宰殺的老牛肉。他買了好幾十斤。接着又買了不少豬肉,排骨五花肉心肝肚之類,原先肥肉和腸子都不打算買。腸子處理起來太麻煩,他自己不愛弄,自然也不想麻煩家人。他和蔣敬之不缺肉食,肥肉太油膩,吃多了不好。後來一想父母吃肉的機會不多,又買了十來斤白肉。
等過幾天家裏的豬宰了,每房還能分到一些豬肉。往年分到的不多,今年條件好一些,應該能多分一些。
柴火只用來燒炕,點炭盆卻不行。葉明澤就買了幾筐木炭。木炭這東西不算便宜,他也就沒多買。有了木炭,就可以在房間內點上火盆,人就不用老窩在炕上,能活動的範圍擴大至整個房間。
回到家,兩人身上都冒着冷氣,趕緊進屋暖和暖和。等緩和過來,葉明澤取了一部分羊肉給葉老爺子,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直系長輩還是要孝敬的。
你說葉父葉母?這個哪用操心,雖說沒住一起,貓冬的三個月,飯食卻是一起用的。葉明澤還好,能做點家常菜,不過味道也就那樣,蔣敬之是完全不用考慮的。
當然,葉母也不可能會讓兩人親自做飯,這邊沒有讓當家男人下廚的習慣。至于蔣敬之這個兒媳婦,葉母一想起就馬上排除,一個大少爺哪會這些?葉母有時候想起,覺得娶這麽個大兒媳婦,對他兒子來說有點虧。女兒家會的一切他都不會,不過想想他會的一些女人不會的東西,又釋然了,不可能兩全其美不是?
最後做飯的重任自然落到家裏唯二的女性,葉母和小妹葉柳身上。葉明溪幾個看了葉明澤買回來的東西,都喜笑顏開。這個冬天,他們總算能吃好喝好了。
這次,蔣敬之也會和大家一起。貓冬後,再讓秦媽送吃食不太現實。
十一月中旬,葉則全和劉縣丞家二小姐定了親。之後在劉縣丞的運作之下,葉則全頂了主簿的位子,前些天已經入職。這對于整個葉家村來說都是大事。上葉家門的左鄰右舍也越來越多,不求能得到什麽實惠,至少也不能得罪人不是?
日子一天比一天冷,時不時下一場雪。這麽低的溫度,雪一直沒有化,越積越厚,天地間到處白茫茫的。直到有一天井水結了冰,葉家人幹脆取院子裏幹淨的雪化水用。
現在白天溫度都零下十好幾度,人出去時都得全副武裝,否則很容易凍傷。這種溫度下,洗菜都需要摻熱水。一家子人整天都呆在屋子裏,房間內味道不大好。大家盡量做水分少的吃食,争取少上幾次茅廁。
晚上大家都很警醒,以防炕火熄滅,一家子人無聲無息地睡死過去。這種事以前曾經發生過,後來大家有了經驗,晚上睡覺時保持警惕,甚或幹脆派人輪流值夜,白天再補充睡眠。反正都是閑着,什麽時候睡都無所謂。
葉家選擇後者,總共燒了六個炕。葉老爺子那邊由四個兒子輪流照看,其他人由各自負責。葉明澤這邊燒了兩個炕,由葉父和他們三兄弟輪流,每晚出一人看顧兩邊。
這樣的日子剛開始還很悠閑,時間長了就變成無聊。今年夏天,這邊又熱又旱,沒想到冬天時溫度卻比往年還低。柴火下降的速度有點快。眼看原本準備的能燒滿三個月的柴火,可能只能燒兩個月多點,大家臉色都不大好看。
葉家村人還算好的,等到明年二月份,白天溫度稍高時,可以去附近的山上砍柴。那些城裏鎮子上的就比較麻煩,柴火不好弄,只能燒炕時減少用量,溫度能保持炕床溫熱就行。這麽一來,人基本只能在炕上活動。一離了炕,溫度就急速流失。連給炕添火那麽點時間都需要裹得嚴嚴實實才行。
這麽一來,手上腳上長凍瘡的人越來越多。北方人是很少長凍瘡的,這邊家家戶戶燒炕,只要柴火充足,北方的冬天比南方還好過不少。南方很多地方最冷也有零度左右,這個溫度很尴尬,你可以燒炭火。不燒火盆的話,忍忍也能過去。農家多數自是不用這些的,自然免不了生凍瘡。
沒想到今年預計錯誤,大部分人家柴火準備不足,也算是體驗了一把長凍瘡的感覺。
可是等大部分人家感覺出不對時,柴火已經燒了不少。剩下的,再怎麽節省,半數人家還是燒不到三月份。到時,只能各家自己想辦法。
葉家人多,準備的柴火不少。原本能燒更久的,現在估計将将能用到三月。
葉家在村子中央,周圍都是住家。等到進入二月時,一些人家柴火燒完。葉明澤時不時能聽到有人向周圍鄰居借柴火的聲音。葉家自然也是有人上門的,借了幾家後,表示剩下的自家都不夠用,便不再應門。
等到各家都借無可借時,沒柴火的人家只好上山砍柴。村子裏并不缺稭稈,這些可以用來做飯,燒炕卻是不行的。
幾家人約好一起上山。男人們穿着厚厚的襖子,趁着一天之中溫度最高的一兩個時辰上山。雪很厚,幸虧堆了幾個月,已經很厚實,踩在上面下陷的不多。往常不到十分鐘就能走完的路,衆人卻花了翻倍的時間。
這回他們也不找掉落的樹枝,直接就開始砍樹。這個還算容易,村裏有鋸子,砍倒一棵樹費不了多少時間。麻煩的是要撸掉枝杈,還得弄下山。路本來就不好走,再扛棵大樹,可以想見其中的艱辛。
等辛辛苦苦扛回家裏,大冷天的衆人還出了一身汗。有了今年的教訓,相信明年大家一定會多多準備柴火,估計沒有誰會想體驗一次這樣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