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進城
繼發現植物再次異變之後,動物也跟着湊熱鬧。葉明澤家的豹子倆幼崽還沒到三個月,豹子一家就一直呆在葉明澤居室外間。一次小白小黑鬧騰的厲害,小白不小心就放了一把火。等葉明澤回屋時,只見外間牆壁上有一小塊地方烏黑一片。當時他很疑惑,直到小白當着他的面又來了一回,他才明白。還算幸運,這次遭殃的是地板。
葉明澤的發現并不是唯一的,此後,其他村民也陸陸續續遭遇過。看似毫無攻擊性的山雞野兔,運氣不好,可能當面迎接你的是一發火球一枚冰箭。毫無準備的村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有村民因此而受傷。山林變得如此恐怖,村民怕有野獸竄進來傷害勞作的人們,開始增派人手加緊建設田地四周的圍牆。
陸地尚且如此,海洋更是變得異常恐怖。海洋裏種群衆多,特別是那些底層魚類,數量更是龐大。一個魚群,小的都有成千上萬尾,大的更不用說,十萬百萬都是有的。葉家村民只在淺海區域活動,很少遇到過于龐大的魚群,還算安全。
現在動植物發生二次異變,海洋生物自然不能避免。當葉家人第一次捕獲噴水箭飛風刃的金槍魚時,他們都驚呆了。直到隊長一聲喝到,衆人才手忙腳亂地收拾善後。由于二次變異才剛開始,異能傷害并不高,葉家人還能應付。那些有異能的魚數量不多,生命力卻比其他魚更加旺盛。離了海水,它們撲騰了好久才窒息而亡。
當晚,葉家出海負責人員向葉明澤報告了這一情況。為了便于稱呼,葉明澤把一次異變的動植物命名為異獸異植,二次變異的稱為魔獸魔植。葉家不管是漁船還是漁網,都是用四級異植制成。按理,異能是能毀壞漁網的,事實上卻沒有,依舊遵照原先的等級完全壓制規則。知道這一點後,葉明澤明顯松了一口氣。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只要小心一些,人別掉進海裏,仔細偵察,避開五級異獸魔獸,人類在海洋的生存空間還是有的。
此後,出于安全考慮,葉明澤又給每艘漁船增加了人手。到現在為止,葉家船員除了偶爾受輕傷之外,其他一切都安好。
葉家四家親戚合用一條漁船,這是葉明澤去年就和他們商量好的。今年開春,新的漁船就已經造好,之後一直和葉家兩艘漁船一起出海。今年出海晚,好在每次出海都有收獲。四家平分後,除了供給他們日常食用之外,還有不少剩餘可以儲存。其他三家還好,都是近親,受葉家照顧比較多。葉明澤大姑家則除外,除了葉舒一家外,還有她婆家王家那一大家子,葉家不可能全盤照顧。有了這些額外收獲之後,王家的日子好過許多。
等溫度升高到适合作物生長時,葉家的遮陽棚就開始逐漸撤除,直到莊稼完全适應外面的天氣。這次葉家留的種子基本是一級的,可惜長出來的莊稼,一級以上所占的比例只比零級種子育的苗高那麽一丁點。看來,母本越高級,下一代零級作物所占比例就越小,只是減小的幅度非常有限。如此,想通過高級作物種子培育更優秀的下一代,這個想法不大可行。
不用管理遮陽棚後,一下子解放出來不少勞力。有了空閑人手後,葉明澤打算去清理山道。他想的很清楚,想把堵塞的山道恢複成原樣,太過費時費力,還不一定能成。他的意思是,就按現在的樣子,把滑坡地段壓實整平。正常的山道與滑坡地段的銜接處則人工鋪出一段緩坡。如果覺得不安全,可以在出口那段架座吊橋。
這次葉明澤沒有出面,由老爹葉則武出馬與村長他們溝通。這是事關全村的事,不該由葉家一力承擔。經過商量,最終決定根據各家情況,葉家村每十人就派出一人,不是整十倍數的可以幾家一起合作,湊個整數。經過一番計算,葉家派出五十幾人。
經過上次地震後,葉家村人口減少了一成,算上這幾年出生的嬰兒,滿打滿算還不到兩千五百人。對于村子來說,這些人口不算少。盡管葉家村有許多手藝人,仍有一些是葉家村不能自己出産的。葉家村半年多沒與外界聯絡,他們迫切需要補充短缺的物資。
聽說有這麽省力的辦法,很多年輕人都躍躍欲試。實在是避世太久了,他們巴不得現在就飛到陽山縣城。就為這個,大家夥都幹勁十足。兩百多人齊幹活,那速度是非常快的。僅一天時間,就整理出近一公裏。看來要不了多久,道路就能打通。
眼見出村有望,葉則文三兄妹開始重新整理要帶給葉老爺子的節禮。這段時間正好開始出海,葉家海鮮很多,用來送禮還算不錯。再捎些自家出産的豬肉雞蛋醬菜之類,這份禮就很像樣了。
葉明澤原本想多帶些海貨進城交易,結果被蔣敬之阻止。不等蔣敬之把話說明白,葉明澤自己就想通了。葉家村捕魚容易,那是因為有個鯨群在附近海域游弋。換成其他漁村,估計捕魚難度非常大,海鮮收獲自然就少。在不清楚外界狀況下,冒冒然拿出如此多的海貨,很可能給他們村子招來災禍。
明了問題的嚴重性後,葉明澤趕緊通知村長他們。村長族長都不是蠢人,聯想到去年還遭遇過大魚襲擊,今年情況應該更加嚴重才對,事實卻是連大魚的蹤跡都難覓。一想到葉家村人毫無防備,拉着這麽多新鮮的海貨出現在縣城魚市裏,想想之後可能的結果,村長他們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此事迫在眉睫,不宜耽擱。村長他們馬不停蹄地開始通知游說,務必使家家戶戶都照做。葉家村完全不知變通的人家很少,既然鮮貨不能多帶,那帶海鮮幹貨總成吧?問起來,理由也好找,就說是去年留下的,家人舍不得吃,現在拿出來一些換取家裏短缺的物資。
Advertisement
七天後,山道平整完畢。為了再多一道保障,葉家村所有人都贊同在山道出口架一座吊橋。因山道出口離地面有二十多米高,吊橋需要做的很長,一時半會難以完工。頂着村民們火熱的視線,木匠師傅們表示壓力山大。緊趕慢趕,又半個月後,吊橋最後一道工序完畢。
吊橋很長,安裝非常不容易。經過師傅們多番勘察,在山道兩邊山上,選定了幾處結實的地方,打下幾處木樁。木樁打的很深,确保能夠承受住吊橋的重量。鐵索一頭固定在木樁上,另一頭固定在吊橋連接地面那部分。
安放完畢後,衆人試了試,發現沒問題。當聽到師傅們宣布吊橋正式完工後,轟的一聲,所有在場村民都歡騰起來。
由于時間不早,今天沒法去縣城。大家鬧騰過後,收拾好工具,一個一個直往家蹦。
葉家人商量後,決定這次只去葉則武和葉明澤兩人,其他人守家。
未見時時刻盼着能見面,等真能見面了,又患得患失,深怕得到的是噩耗。葉則武翻來覆去睡不着,江氏好一些,雖擔心,卻總歸不是自己親身父母,憂心的程度自是不能和親兒子比。她沒有打擾葉則武,等他累了,周公自會找上他。
翌日清晨,葉家村變得非常熱鬧。村南門聚集了好幾百人,鬧哄哄的,堪比菜市場。這次出行,葉家村出動了所有的車子,驢車馬車甚至還有牛車,才堪堪裝下所有的貨物和随行人員。
由于情況不明,這次是集體行動,不允許村民私下走動,到時走散了,後果他們自己承擔。集合完畢後,一群人浩浩蕩蕩向陽山縣城出發。
因有牛車,一行人速度不快,走了大半個時辰才走到吊橋處。過了吊橋後,一部分人留守。經過大家商量後,吊橋不收起來,免得葉家村人被追殺,都跑到這了,卻因收起的吊橋交代了性命。有四級哨兵負責偵查,一旦有陌生人靠近,再收吊橋不遲。
出了山區後,視野變得非常開闊。四級哨兵看得遠,離道路不遠的村子歷歷在目。等他們放開五感後,村子的情形清晰可見。地震已經過去很久,葉家村人見到的第一個村子,重建率卻很低。部分房子甚至還保持着地震後的樣子,不用想也知道,這幾家估計是絕戶了。要不是屍體可能引起瘟疫,估計連個收屍人都沒有。
這個村子還算好的,至少活着的村民們還能安居樂業。之後他們看到幾個村子,村民衣衫褴褛,人煙稀少,甚至有一個村子更是毫無人煙。無人的村子就算了,可能導致的原因太多,他們不好猜。那幾個人煙稀少的村子,估計十有*是被賊人搶劫了。
雖然這麽說不地道,但卻是事實。地震後,減員嚴重,運氣不好的可能全家無人生還,那麽這些糧食自然是被其他村民瓜分。家庭既有減員,又有額外的收獲,原本此時該鬧的饑荒就不存在了。正常情況下,那幾個村子的慘況就不該出現。那麽導致他們過的如此艱辛的原因,葉家村人能想到的也就只有搶劫一途。
那幾家仇視葉家的,看到道路周邊村子的慘況,都閉口不語,不敢再嗆聲。想想自家,再比比其他村子,連他們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對葉家的恨意消退了不少。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當初他們覺得自家已經夠慘,誰能想到,外面比他們幾家慘的多的是。
越往前走,見的越多,他們的恨意就多消一分。當不帶成見再看時,連他們自己都想不明白,當初他們到底是怎麽想的。葉家又不是他們什麽人,憑什麽要對他們好?若自己擺在葉家的位置上,他們能做的更好嗎?這個問題他們回答不了,也不需要回答。
葉家村能有如今安适的生活,多拜葉家所賜。真把葉家搞垮了,估計他們也別想有好日子過。算了,逝去的人已逝,活着的人沒必要拖着葉家不放,放過他們,也是放過自己,以後用到葉家的地方多着呢!
不僅仇視葉家的人有了新的态度,其他對葉家有所埋怨的人,更是默默閉上嘴巴,說葉家不好的話是再出不了口。與葉家不睦的人都是這個态度,那些本身就對葉家很有好感的,更是慶幸葉家村有葉家那麽一家子人。看看那些破敗的村子,再想想差不多重建好的葉家村,真是完全沒有可比性。
村民們态度的變化,葉明澤看在眼裏。他很訝異,僅僅是和其他村子的對比,村民們對葉家的觀感就大為改善。他不厚道的想,要不再來幾次地震?葉明澤不覺莞而,趕緊把如此不靠譜的念頭趕出自己的大腦。
路邊作物長得稀稀落落,與葉家村相比,要矮小不少,想是種的比較晚。衆人再往前走了一段,很快進入官道。到了官道後,總算遇見了其他人。只不過最少都有幾十人,落單的人一個都沒有。
是啊,現在這種時候,誰還敢孤身上路,那不是找搶嗎?葉家村人走的不快,等他們進入陽山縣城時,總共碰到了兩撥人,人數沒他們多,卻也不算少。
進城要收進門費,之前可沒有這個規定,以往本地人都是不收進城費的。葉家村人不清楚情況,乖乖的奉上費用。好在進門費不多,随便給點食物就成。
出發之前就商量好的,葉明澤先把葉則武三兄妹帶到葉則全家,他自己則跟随大部隊前往魚市交易。
“嘣嘣嘣”響亮的敲門聲響起,門房打開一條門縫,發現是好久沒來的主家親戚,趕緊把他們讓進門:“大老爺,二老爺,大姑太太,老太爺成日念着你們,還派人去老家看過,可惜道路被封,沒能成行。”
門房很熱情,交代另一個小子守好大門,他親自在前頭帶路。此人并非原來的那個門房,他原先是在主子們近前伺候,現在人手短缺,他暫時過來客串一下。此人葉家三兄妹都認識,也不跟他客套,直接步向第一進堂屋。
葉則全作為實權人士,冰雪融化之後,到現在已有近兩個月,他家房子卻還沒有修葺完畢。想來,其他人家日子更加難過。剛才他們透過馬車,看到街道兩邊,好多屋子依舊沒有進行收整,原想着依着五弟家的權勢,修整屋子應該很容易,誰想到也只不過比普通人家好一些。
葉老爺子正坐在堂屋品茗,他喝得很仔細,小口小口抿着。茶葉不多,全家也就他和小兒子兩人有份,那是喝一口少一口,他很珍惜。院子裏傳來說話聲,葉老爺子下意識擡頭,大兒子二兒子和大丫頭突兀地出現在眼前,他連手中的杯蓋掉在桌上都不知道,什麽話也說不出來,只怔怔地望着面前幾人。
“爹,怎麽就你一人,其他人呢?”葉則文葉則武兩人話少,葉舒已經習慣,幾乎每次都是她先開口。
一聽到大丫頭的問話,葉老爺子這麽一個半只腳都跨進黃土裏的老人,也止不住老淚橫流。
葉則文三兄妹看情形不對,知道必定有親人在地震中喪生,只是堂屋裏就葉老爺子和一個伺候他的小厮,他們無從猜測。三人雖着急,卻穩住心神,靜等葉老爺子接下來的話語。
畢竟時間過去已久,葉老爺子傷心一番後,自動止了淚,哽咽着道:“你們娘、四兒四媳婦兩口子、二丫頭和她的小兒子江文遠都沒了,家裏還有好幾個受傷的,真是一言難盡那。”
葉則成一家聽到大哥他們來了後,帶着自家孩子和老四家的三個孩子,也進了堂屋。瞧現在的場面,估計葉老爺子在說他們家的現狀。
他們家最幸運,房子沒有坍塌,除了擔驚受怕之外,連點小傷都沒有。最慘的就是老四兩口子和溫氏,在第二波地震中當場死亡,老四家只留下三個小孩子。葉老爺子也算是運氣,只斷了腳,由于救治及時,只是有些微跛。葉則全兩口子只是受了傷,性命無礙。五弟妹傷的較重,到現在身體都沒好全,再加上有身孕,大部分時間都卧床靜養。
葉筝是傷重不治,拖延了幾日便撒手人寰,下去和小兒子作了伴,徒留下自己丈夫和大兒子江文力在人世間苦苦掙紮。葉筝臨終時,拜托葉則全有餘力就多照顧一下自己外甥。葉則全答應了。
至于葉琴兩口子,都完好無事。
說完這些,葉老爺子自然問起老家的情況。當聽到大兒三家所有人都平安無事時,葉老爺子幾人臉色有剎那不那麽協調,随即很快就調整過來。葉則文三兄妹能猜到他們心中所想,之後絕口不提他們三家的情況。
葉舒拿出此次帶的禮物,和以往帶的沒多少差別,價值卻大大不同。去年,海貨并不值錢,一斤海鮮鮮貨和一斤粗糧的價格差不多。今年,一個是出海時間比去年晚了近兩個月,另一個是現在出海非常危險,小漁船根本不敢下海。大漁船出海也是危險重重,一個搞不好,就要葬身大海。如今能吃得起海鮮的不多。
同理,因缺糧,很少有人養豬,連喂雞的人家都大大減少,想吃點肉非常不容易。你說不是還可以打獵嗎?這還真不好說,進了山林指不定誰狩獵誰呢!現在的人們弄個柴火都心驚膽戰,沒多少人有那個膽子進深山老林。
葉則全家已經好些天沒有上肉食,幾個小些的孩子見了豬肉,都移不開眼睛。葉老爺子吩咐下人中午做一道紅燒肉和紅燒魚,也讓孩子們解解饞。
葉老爺子幾人雖沒明着問,那意思,葉則武三人還是看明白了。葉舒可不想讓他們以為他們三家糧食很富裕,遂開口道:“爹,家裏別的不多,麥麸谷糠還是有的,一年養一兩頭豬沒太大問題。再說了,即使沒這些,芋杆和紅薯秧都能當飼料,你們放心吃,等下回殺了豬,我們再帶點過來。”
“嗯,你們有心了。”葉老爺子沒有矯情,很自然地接下。他算是有福氣,孩子們都很孝順。原想着小兒子已經夠出息了,沒想到大兒子他們也不差。時間越久,大兒子幾家人過得越好。葉老爺子雖不了解具體情況,用腳丫子想都知道,這必定和二孫子葉明澤有關。看來他當初的想法沒錯,葉家就小兒子和二孫子最有能耐。呵呵,他現在也開始享二孫子的福了。只要他健在,連帶老三他們都跟着沾光。看來他一把老骨頭得多活幾年,帶帶三兒他們。
葉家村幾百人一下子湧進西市,原本冷清的市場,瞬間變得擁擠。村民沒有貿然行動,四處打量後,發現魚市上海鮮很少,肉攤更是只有一個。經過協商後,每家只拿出一些海鮮幹貨進行交易,至于海鮮鮮貨幹脆就放在車廂裏,不準備動用。
葉家村幾乎不産棉花,能自産的只有麻布。不少家庭都需要重新購置布料,油鹽之類也緊缺。時間不太充裕,葉家村民分成兩撥,一撥在西市交易,另一撥去其他店面采購所缺物資。
葉家帶的人多,自成一撥。等到采買油鹽之類時,葉明澤讓下人們在店外等,他獨自從後院進店。葉明澤是這家店的老顧客,他采購量大,貨物店小二會搬運,不需要他自己動手。
店鋪掌櫃看着收進倉庫的海鮮幹貨,很是滿意。陽山縣是個臨海縣城,現在居然吃個海魚都不容易,真是造化弄人啊!東家看到這些,定會滿意。把東家伺候舒服了,他這個月就能多得一些糧食,家裏可有好幾口子就指着他這點俸祿過活。
真不怪掌櫃如此樂呵。魚市裏海鮮雖少,畢竟還是有的。只是那些店家仗着奇貨可居,要價不低。若不是饞的不行,沒多少人願意花這個冤枉錢。其他肉類也如此。
等葉家人采買的差不多時,葉明澤留下一半人繼續采購,他則帶着另一半人直奔五叔家。
老規矩,葉家下人被安排進其他空房間休息,午飯就吃自帶的幹糧。
葉明澤進堂屋時,葉則全已經在座。一番寒暄後,午飯正式開席。席間,葉明澤想起煤炭,便開口問道:“爺爺,五叔,你們知不知道哪裏有黑乎乎的石頭?”
這個問題,葉明澤通過村長問遍了葉家村人,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這次,他問出口也是碰碰運氣,說不定他們就有見過。
“黑石頭?我沒見過,我幫你問問。”葉則全接觸的信息較多,他都不知道,估計陽山縣有煤礦的可能性非常小。葉則全剛說完,葉老爺子也表示不知道。
既然沒人清楚,這話題自然揭過不提。當葉明澤知道五嬸有孕之後,從馬車裏取了一些海鮮幹貨,作為賀生禮。下次再來陽山縣城,還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拿出原本用來換緊缺物資的海貨,五嬸生産時就不用過來了。
談話間,葉明澤了解到,雪災和地震之後,整個陽山縣至少減員五成。地震,大家都清楚,死亡人數衆多。沒想到的是,雪災凍死的人數也不少。
葉家村不缺柴火,房子又很堅固,無人死于雪災,自然沒想過外界災情如此嚴重。這也很好理解,葉家村附近就有采石場,用料很方便。其他地方可沒有這般便利,像葉則全家,到現在還有屋子沒有整修完畢,缺少材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減員嚴重,地震後,工匠們過少,那麽多活需要幹,他們根本忙不過來。
城裏不比村裏,像葉家村,專門的工匠師傅不算多,但小工多啊,很多人都能搭把下手。不講究美觀的話,不少人家都可以自己開工。城裏就不行了,像葉則全家,不說主子,連下人都沒幾個有這份手藝。修葺的房子夠用後,其他屋子就放着沒管。
時間過的飛快,很快就到了和村民約定的時間。葉明澤一行人和葉老爺子他們告別,出發去集合點等候。他們到時,葉家其他人已經到達。葉明澤看了此行的收獲,很是滿意。他沒想到海鮮如此值錢,這次不止換到了棉布,還收獲了不少粗糧。說來說去,葉家別的都不怎麽缺,最缺的就是主食,這真是意外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