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出海

鯨群如今雖然已将葉家村附近海域視為自己的領地,卻由于天性使然,大多數時候并不待在靠近海灘的水域,它們更向往深水區。由于條件所限,只能折中,成年巨鯨在領地中部靠近外圍處游弋,幼鯨之類才徘徊于葉家村附近海域,偶爾調皮才會靠近沙灘。

葉明澤也是有了虎鯨這一特殊聯絡精神體,才能與虎鯨一號如此暢快地溝通。

這次蔣敬之也跟着,他的精神體海豚自是跟随在虎鯨身邊。不過大多數時候海豚喜歡被虎鯨背着,這樣看起來更顯親昵。海豚個頭不算小,可與虎鯨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完全不能相比啊。

葉明澤和蔣敬之早就見慣了虎鯨和海豚的黏糊勁,它們甫一出來,倒是引來了幼鯨好奇的眼光。虎鯨并不是鯨群第一次見到,但是虎鯨每出現一次,仍然能引起幼鯨們的圍觀。畢竟怎麽看虎鯨和虎鯨一號無論是身形還是樣貌,都非常像,唯一不同之處是虎鯨是半透明狀。

精神體有兩個形态,一種是完全虛體,可以耗費精神力穿越障礙,卻只能看不能碰。另一種是半實體,這種狀态下,耗費的精神力更多,但是能被哨兵向導碰觸,只不過穿透能力大為下降。

精神體可以自由轉換形态,甚至能部分虛化部分半實體話,完全視需要而定。

當虎鯨載着葉明澤和蔣敬之在海面行進時,虎鯨就是将體表半實體化,其餘身軀虛化,這樣既方便葉明澤和蔣敬之或站或坐,又不妨礙虎鯨在海面上快速游走。

一些普通幼鯨看不見精神體,它們跟随在其他幼鯨身後,有些茫然。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好幾次,從其他幼鯨身上,它們知道那兩個人類腳底下有物體支撐,卻礙于無法看見,這種憋屈勁別提多難受了。

鯨群停留的地方已經超出葉家村捕魚的邊界,不過對于鯨群來說,現在所處的位置仍屬于淺海區域,以它們的速度而言,委實不遠。鯨群的活動範圍比漁民出海區域要大多了,葉明澤粗略估算下,起碼大了好幾倍。

這很好理解。村民們捕魚範圍是以哨兵最大視野為基準,再遠就容易迷失方向,沒人願意以身犯險。

十二頭鯨拖着漁網打前哨,漁船遠遠地停在它們身後。

葉明澤和虎鯨一號交流完畢,就帶着蔣敬之返回漁船。

漁船随着海浪起起伏伏。都說海上是無風都有三尺浪,前人所言确實不虛。

葉明澤選擇今天出海是讓有經驗的師傅們看天氣預測的,并非随意指個日子就能放心出海。海風幾近于無,海面卻并不平靜無波。

葉明澤透過虎鯨已經獲知前方是小黃魚群,其間還夾雜一些其他魚蝦蟹。魚群不算大,不像那些動辄幾十萬上百萬尾那麽龐大。不過也不算小,估摸着幾萬尾是有的。

無論是什麽物種,無論個頭大小,只要數量達到一定程度,看起來都極為壯觀。小黃魚個頭不大,最大的也不過就幾斤重,不少連一斤都沒到,從前方游過,仍舊黑壓壓一片,如烏雲過境一般,聲勢浩大。

鯨群捕獵本能強大,只是它們畢竟是第一次使用漁網,行動起來不免有些礙手礙腳,難免有些堕了威風。這從第一網的收獲中就能看出它們的不習慣。

鯨群的速度比魚群行進速度要快,只要它們樂意,可以一直跟着魚群走,直到将整個魚群狩獵殆盡為止。不過很少有生物這麽幹,它們不懂得不能涸澤而漁的道理,只是遵循着本能,不過量禍害魚群,捕獵到足夠的食物就自行撤離。

這次捕獵與之前不同,葉明澤的意思自然是能捕到多少是多少。好在漁網網孔不小,過小的魚類網不進漁網,也不用擔心過度捕獵。再說現在出海捕魚的漁民不多,即使這次将魚群一網打盡,一點也不會對海洋生态環境産生不良影響。

即使是小黃魚這樣的小型魚類,放在現下也不能過于小觑。要知道現在所有生物都在覺醒,不說哨兵向導,以萬為基數的話,連異能者都有不少。

好在老天還算公平,數量龐大的種群,同樣等級的哨兵向導或異能者,能力是不能和那些種群數量少,卻個頭巨大的生物相比的。要不然,海洋早成了那些大型魚群的天下,哪還有整個族群一共加起來都只有數百頭的鯨群的活路?

有鯨群在邊上掠陣,自是不用葉明澤他們動手。

第一網葉明澤目測能有兩百斤就不錯了,這怪不得鯨群,誰叫它們是第一次使用漁網狩獵,在葉明澤看來,它們能有這樣的成果已經非常不錯了。

鯨群将漁網拉到漁船邊上,早就做好準備的哨兵将漁網四角的繩子用杆子鈎到漁船上,再合幾人之力将漁網拖拽上船。

因第一網捕到的魚數量不多,衆人很輕易就将三個漁網全都拉到船艙。魚一脫離水面,不斷在船艙裏蹦跶。如今無論何種生物,生命力都比較旺盛,一時半會這些魚蝦蟹都不會死亡。

将魚倒進船艙,漁網再次交給方才的那十二頭鯨,葉明澤就将心思放在剛捕獲的魚上面。他讓人挑出一些魚蝦蟹養在水桶裏,其它的都放進空間。

這麽一番忙活下來,小黃魚群離漁船的距離愈加遠了。葉明澤示意衆人跟上,漁船再次出發。

鯨群的學習能力不錯,之後幾網的收獲都不賴。等到魚群出了鯨群的領地,不用虎鯨一號說明,葉明澤就先熄了繼續撒網的想法。

葉明澤有空間已經有段時間了,對于空間使用規則還算了解。空間存取物品消耗的精神力不止跟重量有關,還跟存取次數有關。同樣的重量,一次性存取耗費的精神力最少,若一個一個分開存取,耗費的精神力将成倍增加。

當初葉明澤會透支精神力,就是因為他将規整好的石料,一塊一塊從空間裏取出來放到指定的石牆上。若整批而取,那次的難受勁葉明澤就體會不到了。只不過真這樣做的話,就得勞煩人手将石料擡到石牆之上,這一步可得花費不少勞力。葉明澤就是想減輕下人的負擔才這麽做的。

将所有海鮮全部收入空間之後,葉明澤沒再繼續停留,下令返航。

有鯨群在身邊保駕護航,葉明澤他們不需要過多分心,只要留意沿途的浮冰就成。

此時他們正在鯨群的領地邊緣,時常有一些兇猛的海洋生物闖進來。有不少都是逮着誰就一副欲上前幹架的架勢,鯨群豈能坐視不理,說打就打。

當漁船回航時,海面上依稀有血色翻湧。碰上這些喪失理智的家夥,鯨群想不受傷都不可能。受傷了血腥味會引來其他生物,必須盡快治療。

鯨群統共就兩頭鯨擁有治療異能,每次戰鬥之後都需要它們動用異能,低級治療系魔晶晶果以及無屬性晶果消耗巨大。

好在平時鯨群并不會長期逗留在領地邊緣,大量鯨受傷的情況極少發生,治療異能跟得上消耗。

鯨群将葉明澤他們送到碼頭就離開了。虎鯨一號看到了用漁網捕魚的好處,它想要幾張漁網,葉明澤大手一揮,将剛才用于捕魚的三張漁網全數留給了鯨群。

這次捕到的海鮮都裝在葉明澤的空間裏,大家都是輕裝上陣,連搬搬擡擡這樣的重體力活都給省下了。對于他們來說,這次出海是最輕松的,既不用将魚裝筐,也不用将魚搬回葉家。

葉明澤自己都不清楚這次出海的具體收獲,當他将大部分海鮮從空間裏取出,放在院子裏時,那樣的場景震撼到了在場衆人。

最終盤點之後,葉明澤發現這次收獲巨大,光他拿出來的海貨總計重量就有近兩萬斤。

如今的氣溫之下,新鮮海鮮能保存不短的時間,葉家人吃多了海鮮幹貨,都想換換口味。這一批海魚只半數曬制成各種幹貨,另半數則分了一部分到各個院子,其他直接入庫,若在即将變質前還有剩餘,再腌制不晚。

葉家村村民早就饞肉吃,只是苦于人手不足,才遲遲沒人下海捕魚。畢竟魚肉不能當飯吃,與糧食相比,魚自然得靠後。

出了一次海,葉明澤和蔣敬之身上到處都是鹹腥味,連家輝家耀都嫌棄父親們身上的味道。兩人顧不上先用飯,不約而同将洗去一身海腥味作為第一要務。

等兩人換上幹淨衣衫,一身清爽地出來,家輝家耀才口齒不清地叫喚着讓父親們抱。

小家夥們快一周歲了,已經能模模糊糊地叫出‘爹’的發音,至于‘父親’兩字,他們還需要多多努力。

蔣敬之占了便宜,‘爹’叫的可不就是他嗎?至于葉明澤這個父親,只能委屈點,稍後才能聽到了。

家輝家耀主食還是奶水,不過已經在逐步斷奶了。輔食是蛋羹米糊菜泥之類,孩子小,吃的味道非常寡淡,就算如此,兩人也吃得津津有味。

随着兒子們越長越大,清醒着的時間自也是越來越多。這不,午膳時分,葉明澤和蔣敬之不得不一人抱着一個,邊喂兒子邊填着自己的肚子。

小家夥們吵歸吵,吃飯時分卻不鬧騰父親們,葉明澤和蔣敬之照顧起來并不麻煩。

家輝吃飽了,打了個飽嗝後,趴在蔣敬之的肩膀上,有些昏昏欲睡。家耀也不予多讓,和家輝步調非常一致,吃飽喝足之後就開始犯困。

待到将兒子們哄睡後,午膳都有些涼了,葉明澤和蔣敬之不得不将飯菜熱了一遍再開吃。

雖說白天氣溫接近零度,晚上還是很冷的,炕一直沒有停燒。只在确認白天無人之時,才停了柴禾。

每個屋子都有老人孩子,青壯年都出去幹活了,留守的人員自發地聚集到一處,以節省柴火使用量。不能幫大家分擔多少農活,至少不能成為負擔不是?

葉家人口結構是有問題的,老人很少,大多都是青壯年。畢竟葉明澤買人是用來幹活的,老人除了各種手藝師傅之外,都是其他人的家屬,算是買一贈一,附帶的。

大家都在忙,老人分派到的任務就是看孩子,再不然就是編點簍子縫縫補補。有了活幹,老人們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子女的累贅,活的更有朝氣,也更加長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