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日常
用完午膳稍事休息之後,葉明澤帶着蔣敬之來到海水池子邊上,将盛放活魚的水桶從空間裏取出。由于不清楚能不能将海魚養活,葉明澤只拿出了一半,剩下一半海鮮繼續安放在空間裏,等之後再決定是否直接宰了吃。
之前海水池子裏種植的是晶植,晶植比較特殊,并不會受到紅雨帶來的特殊物質影響,因此也就沒優先淨化池水。
這次為了養殖海洋生物,海水經過提前處理,葉明澤才能放心将海魚放養在池水中。
葉明澤得到的這批海貨,體內多多少少都含有紅雨帶來的特殊物質,吃之前都需要經過淨化異能者處理。現在光淨化田地都嫌人手不夠,只能委屈大家先少用點新鮮海貨,等以後土壤淨化完畢,就能敞開吃了。
葉明澤和蔣敬之沒花多少時間,就将海魚海蝦海蟹全部倒進海水池子裏。事畢後,兩人去查看葉家暖房的建設進度。
葉明澤現在只負責将一些較重的物資,比如石料之類從出産地搬運到建築工地,剩下的他就不管了。作為主子,農活之類自是不用他親自動手,所以,葉明澤現在時間還挺多的。
不止葉明澤如此,葉明澤一家人已經完全從各種農活中脫離出來。葉明溪葉明江兩兄弟和姐夫李壯負責巡邏,工作比較輕松,只需要留意鳥類就行。
父親葉則武負責農事,只需提提建議,把把關就成。其他人做的都是管理之類的活,除了事物繁瑣一些,還算的上輕松。
葉明澤和蔣敬之幾乎每天都會去田地上看看,畢竟糧食太過重要,他們不能掉以輕心。
最先映入兩人眼簾的是建造暖房的忙碌景象。這次建的暖房面積比之前的要大一些,不僅牆面上開了窗戶,連屋頂上也開了天窗。後建的一般都會比先建的更好,暖房就是如此,在之前的基礎上,采光更好,同時又保持了原先的結實耐用。
建造暖房這邊的人手不多,葉家大部分人手都用在簡易暖房建設上。暖房是從南往北建,簡易暖房恰恰相反,是從北往南建的。
起房子大多人幹的都是重體力活,葉明澤沒有虧待他們,不僅讓他們吃飽,還盡可能讓他們吃好。整個葉家村,也就葉家有這個能力。
葉家村其他人家可沒有這個能力提供這麽好的夥食,他們能中午吃頓飽飯就不錯了。今年的糧食收獲還遙遙無期,他們要為以後留些糧食,總不能只顧當下不顧以後吧?
要不是不吃飽就沒力氣幹活,很多人家估計連頓幹飯都舍不得吃。窮些的人家,不幹體力活的節省下糧食盡量讓壯勞力吃飽,以免進度太慢,在下次冬歇前完不成最低要求。
要知道,很多事就是這樣,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為何?不說現代可以錢生錢,利滾利,就說大興朝吧,人多田地多,自然糧食就多,多餘的糧食賣銀子換取更多的田地,如此往複,一個地主就形成了。不說日子多富裕,至少衣食無憂,一大家子人都可以閑在家裏,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窮人一樣如此,越窮就越得為生計奔波,越窮越不敢輕易改變現狀,直至食不果腹,窮極思變,才有可能孤注一擲。
有如此魄力的人畢竟只是少數,所以大部分窮人依舊過着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只少數成功發家,或成為地主,或成為富商,運氣好一些為官做宰都有可能。
人大多都這樣,說好聽點是安于現狀,說難聽點就是不思進取。至于如何看待,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旁人無緣置喙。
随着一間間建好的暖房投入使用,可以預見糧食産量會越來越多。
葉明澤和蔣敬之并未在暖房這邊停留,大致看了一番便朝簡易暖房那邊走去。
簡易暖房建成的數量明顯比暖房要多出許多,畢竟暖房是後建的,人手也少。
為了不使工匠們來回奔波,也為了省出一些時間讓大家休息,葉明澤直接派人将午飯運到工地上。不止管飽,隔個一兩天還提供肉食。
風吹日曬的,一兩個月下來,原本養了一個冬天養出的瑩潤皮膚,不管男女都變得非常粗糙。這個問題郎中都無法解決,因為今年大家的勞動量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重。
沒辦法,一年中就這麽幾個月可以下地幹活,再不抓緊時間,等到滴水成冰時還不能建造一定數量的暖房,估計明年吃飯都成問題了。所以一個個都跟後頭追着一只老虎似的,卯足了勁,那真是在拼命幹活啊。
葉家還不至于此,卻也不算輕松。本着能幹多少是多少的原則,葉家人都自發自覺地想多幹一些活。
轉了一圈之後,葉明澤和蔣敬之兩人漫步回家。
“明澤,咱家人手是最多的,到現在為止,還只建造了小半。那其他人家估計進度就更慢了,今年大家的日子不太好過啊。”蔣敬之有些憂心。
“就今年最難,熬到明年冬歇期就沒問題了。”葉明澤心裏明白得很,可是他也沒辦法,他家人手都還不夠,沒能力幫村民們一把。既然幫不上忙,葉明澤就把問題抛在腦海深處,“等過些日子,分出一些人手去給岳父他們搭把手,争取在貓冬前為每家親戚建幾座暖房。”
建造暖房的時間是簡易暖房的兩倍都不止,因此村民們建造的幾乎都是簡易暖房。沒法子,說來說去,就只一個原因——人手不足。這個問題是條件使然,根本沒法解決。因為人手多的人家,他們需要建造的暖房也更多,怎麽算,人手都是不夠的。
除非你有那個能力可以出物資雇傭短工長工幫忙。據葉明澤猜測,陽山縣城裏的一些勢力能夠做到,只不過不是每個勢力都舍得拿糧食來當報酬。放在眼前的和未來可能得到的,天平兩端孰輕孰重,就看各人的選擇。是好是壞,都得各自承擔。
蔣敬之對此并不擔心,他早先就和葉明澤商量過,知道他的打算,想了想,說道:“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怎樣,可千萬別起亂子。”
“陽山縣城不大,雪災地震之後減員近半,去年冷冬,估計又會有人熬不過,人口是愈發少了。就這麽些人,即使有争端,也鬧不大。大家都很惜命,不到萬不得已,沒人願意抛卻性命。至于具體如何,等過些天進城看望葉老爺子時正好可以了解一下。”陽山縣城幾個較大的勢力首領都頗為理智,葉明澤相信他們不會将自己的轄區弄得一塌糊塗。
聊了一會,葉明澤幹脆招出虎鯨,兩人乘着虎鯨牌飛車飙回了葉家主宅。
林文珏夫夫都有事幹,家輝家耀和林修都在江氏房裏。葉明澤和蔣敬之的房間裏一片冰冷,兩人回家後為圖個省事,沒讓師傅們燒炕,幹脆拿上賬本之類就待在江氏房裏,私事公事兩不耽誤。
別看兩人不需要下地,每天需要他們過目的賬目卻着實不少。管事們将自己負責的事物事無巨細地記在賬本上,然後做好總結。有些需要每天都報,有些則每旬報賬甚或一月報一次賬,全看負責的是何事。
葉家賞罰分明,五百多人的獎懲都需要一一核對,任務并不輕。好在職務各不相同,結算獎懲的時間是錯開的,要不然都集中在一兩天中,估計只葉明澤和蔣敬之兩人可能有些忙不過來。
這天是個平常日子,只需要将日結的帳給清理一番就行,兩人很快就忙完。蔣敬之合上賬本,上炕陪着孩子們玩耍。
家輝家耀看到蔣敬之,也不玩別的了,搖搖晃晃朝他走去。
“爹,啊啊”
兩個小家夥聲音極其含糊,蔣敬之仔細辨別才勉強聽清。他将孩子們攬在懷裏,挨個親了下額頭。最近他和葉明澤都有事情要忙,陪孩子們的時間大為減少,不怪兒子們見到他就像聞到魚腥味的貓一樣,黏在身上不肯下來。
葉明澤晚了一步,他将賬目歸置好,放回自己屋裏才上了炕。
“來,輝輝,耀耀,叫‘父親’。”孩子們正是學說話的時候,白天葉明澤和蔣敬之沒有多少時間,晚上小家夥們又睡得早,能教他們說話的時間不多,兩人是見縫插針,一有機會就教他們開口。
“父,父,抱。”
這算不算是無師自通?沒人專門教過他們念‘抱’這個字,只不過是平常說話時附帶的字,小家夥們倒是先學會了,雖說口音含糊不清,說的确實是‘抱’這個字。
“教了那麽久,總算有些進步了。”葉明澤抱起大兒子,獎勵似的親了一下他的額頭。
“嗯,估計火候差不多了,這兩天家輝家耀說話利落了許多,一些以往死活發不出來的音節,現在也勉強能聽出來是在說些什麽,想來用不了多久,就能清晰地叫人了。”蔣敬之眼角眉梢都漾着笑意,整個人看起來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葉明澤看着小兒子那期盼的小眼神,他沒有厚此薄彼,只不過很壞心的過了一會,家耀都有點急了,才蜻蜓點水般地碰了碰小兒子的額頭。
孩子太小,并不能感覺出父親的促狹。家耀得到親吻後,樂得眉開眼笑,露出了剛長出的小米粒般潔白的牙齒。葉明澤有些遺憾,從此再不能說小家夥們是無齒之徒了。
家輝家耀滿意了,扶着父親們的身體,又搖搖擺擺開始學走路。小家夥們學走路有些日子了,現在看着走得不甚穩當,比剛開始那會可要好多了。
家裏包括家輝家耀在內一共五個孩子,都養得很好,白白嫩嫩的,一眼就能看出沒幹過多少活。畢竟最大的李薛都才不過六歲多,這個年紀連葉明澤這樣能狠得下心的都不忍心過于苛刻,更不用說他的父母姥姥姥爺了。
現在可以任由孩子們到處撒潑耍鬧,等再大點可就要學些實實在在的本事了。
特別是像現在這樣的亂世,若葉家出了事,自身沒點本事傍身,想要生存下去難度可就有點大了。
不管是葉明澤還是蔣敬之,都認為掌握的本領越多越好,至于以後能不能用上,或者幹脆學而不用,那都是孩子們自己的選擇,他們不會加以幹涉。
家輝家耀在父親們身邊黏糊夠了,轉身又和林修三人玩在了一起。
葉明澤和蔣敬之相視一笑,沒有多說什麽,只在炕邊護着幾人。
自從家輝家耀會爬會走,還能冒出幾個單音節後,林修在兩人的影響下,不再似以前那麽安靜,臉上的笑容都漸漸多起來。
果然孩子還是和孩子玩在一塊比較好,有了小夥伴,雖然相互不明白對方在說些什麽,照樣能毫無障礙的交流。這就是孩子們的世界,大人是不會明白的。
夏天天黑的晚,盡管這個夏天和冬天似的,白天時間倒是一樣很長。
眼看快要到飯點時間,葉明澤拿出三份小黃魚,讓葉明溪葉明江兩兄弟給大伯大姑和姥爺他們送去,他自己則和蔣敬之收拾收拾,帶着兒子們去岳父家裏蹭飯。
之前沒有預先通知,葉明澤一家四口只好提前出發,免得他們到時,蔣家人都用過了晚膳。
葉明澤和蔣敬之一人抱着一個,拽着嬰兒車站在虎鯨身上,迅速朝着蔣宅而去。
家輝家耀包着小被子,眼睛卻眨也不眨地盯着虎鯨和海豚看,甚至身體都傾向精神體方向。小家夥們好奇着呢。
孩子們還小,看不出來是哨兵還是向導,不過身體确實非常棒,還不到一周歲,正是身體較弱的時候,卻極少生病。
葉明澤示意虎鯨放慢速度,他俯下身子,讓家輝伸出小手摸了摸,小家夥興奮得被子都差點掉下來。葉明澤安撫了好久才讓他安靜下來。哥哥都這麽幹了,哪能少得了弟弟?家耀也來了一遍。
好在葉明澤和蔣敬之都是身強力壯之人,要不然哪經得起孩子們這麽折騰?
這次出門葉明澤沒有帶人手,只一家四口人,為安全考慮,滿足了兒子們的小要求之後,葉明澤沒再耽擱,讓虎鯨加快了速度。
蔣宅本就離的不遠,葉明澤他們不過一息間就到了。
這個時候多數人家都在準備晚飯,蔣家廚房離大門比較近,葉明澤将準備好的東西都拿出來,将兒子放入嬰兒車內,拎着食材之類往廚房而去。
蔣敬之推着嬰兒車跟在後面。
這個時候,在外面幹活的人還沒有回來,院子裏只廚房門口有人在擇菜。
白天門是半敞着的,小姑娘一聽到聲響,才發現是大堂兄蔣敬之他們來了。
“大伯娘,大哥和明澤哥來了。”小姑娘忙洗了洗手,将兩人引進廚房。
蔣母一聽到這個消息,趕緊忙活完手頭上的活,将剩餘的事情先交給一旁打下手的堂侄女。她上前接過葉明澤手中的米面菜肉,說道:“明澤,這次又帶了不少啊。哎,我也不多說了,我也知道,只要我們在葉家村一天,就免不了得你們照顧。好在家人都是知道好歹的,承你們的情,也不算白費心思。”
蔣母停頓了下,又接着道:“今天正好輪到我負責三餐,家裏正忙着呢,除了幾個小的,就我和公公婆婆在家,你們先去堂屋坐會,我讓公公過去陪你們說話。”
堂屋裏沒有取暖設施,蔣母取出一些炭,點上了火盆。
不用人叫,蔣老太爺就聞聲出來待客。
快到飯點了,都是自家人,蔣母就沒和葉明澤客氣,點心之類沒上,只上了碗蜜棗茶,端了些零嘴就沒再管他們,繼續去忙活晚飯。
現在都不甚講究,蔣老太太也随後出來見客。
由于火盆剛點上,堂屋裏比較冷,葉明澤和蔣敬之怕兒子們凍着,一直沒将他們的包被給拿掉。家輝家耀抗議了幾次,見不成功,哼唧了幾聲,就沒再做無用功,睜着烏黑的眸子四處看。
蔣老太爺的重孫子就家輝家耀兩個,如今蔣宅裏最小的孩子都接近十歲了,從去歲到現在,天又冷,小家夥們難得過來一趟,不管是蔣老太爺還是蔣老夫人,臉上都泛着笑意。
蔣敬之幹脆将孩子們放回嬰兒車內,推到兩位老人面前。想抱就抱,抱不動逗逗孩子們也是個樂趣不是?
蔣老太爺和蔣老夫人畢竟年歲大了,之前養尊處優的,到老卻糟了流放的罪。雖說大多農活都是孩子們在幹,他們也不能光看着孩子們為一家人拼搏,自己卻什麽都不做吧?
兩人都不是這樣的人,只是他們是有心而無力,到底富貴慣了,年紀又大,只能幹些輕省的活。
蔣敬之也是知道祖父祖母這些年身體有些虧損,怕他們想抱又抱不久,才将兒子們放在嬰兒車內。
逗弄了一會孩子們,蔣老太爺說起了正事:“明澤,敬之,情況不是很樂觀啊!我家就算了,是好是歹還有你們葉家做後盾,其他村民可沒有這個待遇。我估算了下,就算今年同去年一樣,十月末十一月初才徹底進入冬歇期,滿打滿算還有三個多月,以現在的進度來看,這時間不夠啊。”
“到時候再看看吧,總不至于看着人餓死。再說也還沒到這個地步,只要柴禾足夠,建好的簡易暖房一年産出兩季糧食是沒有問題的。以我家的經驗來看,簡易暖房采光比之前的暖房要
好,每一茬的畝産量應該更高一些。若村民們糧食省着一些用,撐到明年應該不難。況且有了第一批收獲之後,他們會看到希望,即使個別人家實在窮的叮當響,親近的人家也是願意借糧食
的。”葉明澤想的不錯,當人們看到向他們借銀子借糧食的人家有能力償還時,大多數人還是樂意雪中送炭的,不肯借那多半是他們覺得看不到還錢的希望,怕借出去的物資打了水漂。
現在情況與之前不同,無論哪一家,都是有足夠數量田地的。只要不是好吃懶做,今年辛苦一些,撐到明年就好辦了。
“嗯,也是,家家都有親朋好友,沒有哪家是完全孤立無援的,只要人品不太糟糕,旁人偶爾接濟一下還是可行的。”蔣老太爺浸淫官場多年,對人心甚是了解,只要不是完全看不到希望,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人與人之間還是有情可講的。
“祖父,怎麽沒見敬賀他們?”蔣敬之來了有會了,放在以前,要是小弟知道了肯定第一個跑出來見他。
“還不是他們想幫忙?十歲以上的都跟着老大他們在田地那邊。”蔣老太爺端着茶杯暖手,語氣裏帶着心疼,“你也別太擔心,你爹他們有分寸,會看着小的幾個,不讓他們幹重體力活。他們還在長身體呢,太早幹這個個子都長不高。就是氣溫低,有些凍手凍腳。”
葉明澤和蔣敬之相互看了一眼,這事上他們有些疏忽了。
“祖父,我和敬之這次過來就是要和你們說,貓冬前過來幫你們蓋幾間暖房,就蓋在後院。本想讓你們搬到我大伯他們後邊,重新起個宅子,只是您看今年是不成了,就先将就着,等到明年再搬。到時候大家都住在一塊,相互間也好有個照應。您看成嗎?”葉明澤将原本就有的打算說了出來,也好安一安蔣家人的心。
“你們看着辦吧,其實換不換宅子都沒問題,只不過田地都在那邊,自從簡易暖房逐漸投入使用之後,每家就得分出一部分人住在那邊燒火牆,确實還是近些比較好。”蔣老太爺思索了一番,覺得搬到葉家附近的确是利大于弊,他就同意了。
家輝家耀和蔣老夫人玩了會,就轉頭嚷嚷着要父親們抱。
此時,堂屋裏暖和了一些。蔣敬之抱起家輝,掀掉包被,給他套上外套,把他放在葉明澤懷裏。之後給家耀也如法炮制。小家夥們手腳得到了自由,高興地摟着自家父親們,‘爹,父’亂叫一通。
沒等他們聊多久,在外的蔣家人陸陸續續回了蔣宅。
看到蔣敬之一家過來,最高興的莫過于蔣敬之的三個弟妹,特別是最小的蔣敬賀。洗幹淨手臉之後,他顧不得與蔣母打個招呼,就圍在蔣敬之周圍不時逗弄下侄子們,玩的不亦樂乎。
最近蔣家人都是在各自屋裏用飯,難得葉明澤一家四口都在,改在堂屋裏擺席。
每一次葉明澤他們過來,家裏就有魚有肉,怪不得孩子們每次見到葉明澤他們都樂開了嘴。
晚膳衆人用的很盡興。葉明澤一家飯後坐了坐,就向岳父他們告辭。蔣母一直送他們到大門口,直到連大兒子的影子都看不見時,才轉回屋內。
葉明澤他們此次過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給蔣家送些新捕到的海鮮。
別看這次葉明澤帶人出海是一帆風順,那是因為有鯨群在邊上為他們護航。真要是村民們自己出海,危險性并不小。
紅雨之前,有鯨群在葉家村附近海域游弋,即使有個別漏網之魚,船只小心點避開就是。現在可不同,就算是尋常魚群,都可能暴起傷人。沒有一定的武力,村民們輕易不敢下海。
大海真可謂是機遇與風險并存,人們不僅要當心災難性海洋氣候,還得處處留意海洋生物,生怕一不留神就被襲擊。
總而言之,想要吃海産品是越來越難了。
葉明澤還有個擔心之處,那就是漁船漁網的問題。他自己就是五級哨兵,想來大海裏達到五級的更多。為了安全起見,還是重新打造一艘用五級異植作為木料的漁船比較好。漁網也得重新編制。
到家後,小家夥們有些昏昏欲睡,先将他們安頓好,兩人才開始打理自己。
事不宜遲,既然有了想法,葉明澤就開始将打算變為現實。
翌日一早,葉明澤就帶着葉家所有五級哨兵向導進後山尋找五級異植。
前些時候又有兩人晉升為五級哨兵向導,算上新晉的兩人,葉家一共有三對哨兵向導。
這次進山,葉明澤沒帶其他人,就只他們六人。葉明澤秉持的是,盡量避開猛獸,避不開就提速甩掉它們。畢竟一個族群內,達到五級的數量極少,就算它們窮追不舍,等葉明澤六人将五級以下的獵物甩脫之後,也有足夠的能力拿下咬着他們不放的野獸。
貴精不貴多,要是帶上其他人,起到的效果可能反而還不如就他們幾人。
山林中泛着綠色的植物并不算多,畢竟先後遭遇了曬傷凍傷,接着又被紅雨禍害,能有現在這樣的植被覆蓋率已經非常不錯了。
綠意不算濃,可花草樹木卻并不少,只是當中很多都已枯死。
葉明澤需要的異植并不講究,不管是活着的還是枯死的,只要級別達到了,都可以派上用場。
六人行進速度不快,山上還有魔植存在,他們需要格外當心,別一不小心就被枝條捆住,沒人想體驗一把窒息的感覺。
氣候寒冷也有寒冷的好處,至少山中去年秋季落下的種子,由于氣溫低,今年開春之後只有極少一些适應能力特別強的種子發芽,使得将紅雨帶來的特殊物質對植物的影響降到了最低,也免于土壤遭到毀滅性破壞。
畢竟低溫掐斷了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瘋長的植物只能開花結果散落種子,之後就沒有之後了,因為種子不能發芽。
葉明澤不清楚南方怎麽樣,至少北方應當都是大同小異,這也算是給各路生靈留了條活路。別忘了,人類是要呼吸的,當植被覆蓋率低到一定程度時,他們這一代還不用擔心,可後輩子孫呢?
真到了那時,還不得人們辛辛苦苦一點點淨化掉特殊物質,然後進行植樹造林?可是又有幾人能懂這些?最大可能是當他們意識到時,想要種卻發現沒有種子,徒留嘆息。
山中樹木衆多,想要找出五級異植并沒有多難。沿途碰到一些藥草和果樹之類,葉明澤都順手将它們收進空間。有了空間之後,他們再不用手拿肩挑,進山也更安全。
野獸生命力有夠頑強的,去年最冷時候溫度可是低至零下近百度,到現在,居然還有不少還活蹦亂跳的。就這一點上,人類完全不能比啊。
葉明澤一行人在後山附近的山頭轉悠了小半天,五級異植找到不少,有各種樹木,也有藤類,加上之前砍柴時看到留了記號,特意叫五級哨兵過來砍的,數量已經足夠造幾條漁船。
異植就是這點麻煩,只有等于或高于該異植級別的哨兵向導才能順利砍伐,等級不夠的,只能幹瞪眼。
砍夠了足量的木料,葉明澤一行六人便沒有多加停留。
回程時他們沒有刻意避着獵物,一路上不止打了一窩野雞,順帶抄了它們的老窩,将野雞蛋也給順走了。還将不幸被葉明澤一行人撞上的野兔一家給滅了,真算得上是雁過拔毛,寸草不留。
返程比來時要快多了,畢竟都是循着之前探過的路徑在走,只要沒了魔植出其不意的騷擾,就五級哨兵的腳程而言,這點路程真花不了太長時間。
回到家,葉明澤将異植交給船工師傅們,其他四個五級哨兵向導則在師傅們的指點下,慢慢加工木料。沒辦法,五級異植只能由五級哨兵向導來處理,葉家算上葉明澤和蔣敬之就六個人,只能全部都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