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

好家夥也就買了兩張?姚安安心道,六文錢吶,個敗家的老爺們;

楊嬸子家,楊嬸子正在院子裏摘菜,兩個兒媳婦則坐在一旁做針線。

農閑時間,村裏年輕的男人都去鎮上或者縣裏找些短工,賺點家用。

上了年紀的沒事就去地裏看看,偶爾也會在村裏轉轉,坐一處抽抽大煙,唠唠嗑。村裏的女人則就在家做做針線或者串門子聊天。

楊大叔就閑不住去地裏轉轉了。

楊嬸子的兩個兒子楊志強和楊志偉也趁着農閑,也都去鎮上打短工了。

瞧見姚安安進來,楊嬸子站起身來,笑道:“今兒怎麽過來了?”

“嬸子,這是我昨兒得來的鳥蛋,送來給您和楊大叔嘗嘗。”姚安安笑着将鳥蛋放在楊嬸子面前的菜籃子裏。

張氏嗤了一聲,“兩顆芝麻大的蛋,也好意思拿來,咱們家這麽些人也不夠嘗吶。”

她有些不滿姚安安早上的那副模樣。

楊嬸子大喝一聲道:“老大家的,你給我閉嘴。”

志偉媳婦李氏聽了張氏這話,也直皺眉,但她還是打圓場道:“妹子你有這份心,爹娘和我都很高興……”

見姚安安站着,又将自己的凳子遞給她,“妹子你坐下說話。”

姚安安見李氏解圍,伸手接過凳子,笑道:“多謝嫂子。”

張氏瞪了李氏一眼,也不吭聲,轉身回房了。

到了房裏,她朝地上吐了口吐沫,“呸,下賤貨,就你會裝好人。”

Advertisement

楊嬸子臉色不太好,“唉,我們老楊家怎麽就出了這麽個媳婦兒。”

頓了一下,又對姚安安道:“你這大嫂子是個拎不清的,你別往心裏去。”

姚安安倒并不是很在意,她又不是人民幣,做不到讓每個人都喜歡,大不了以後見着張氏就離遠點。

“嬸子替她賠個不是,都是我沒管好兒媳婦啊。”楊嬸子愧疚道。

姚安安一愣,沒想到楊嬸子會替張氏道歉,頓時有點別扭,“嬸子,你這麽說就見外了,你對我們的好,我們都明白的。”

她見楊嬸子的神情,也明白她的感受,她也聽說當初楊嬸子不大看好張氏,無奈她兒子楊志強自己看上了,非張氏不娶,老兩口也拗不過,便同意了,沒成想卻娶了個攪家精回來,遂又安慰道:“嬸子放心,等楊大哥回來了就好了。”

這張氏千不怕萬不怕的,就怕她丈夫楊志強捶她,楊志強喜歡是真喜歡她,但她這個媳婦總喜歡挑事惹禍,本來他也拿張氏無法,有次氣急了回屋好好教訓張氏一頓後,她就老實多了。

此後只要她又開始舊态複萌,楊志強便一個眼刀子過去,張氏就閉嘴了。

想到大兒子,楊嬸子也不自覺地露出笑容,人也沒那麽氣了,這才開口道:“我家裏也沒什麽好東西,前兒你志強大哥回來了一趟,給我們送了點河蝦,說是東家讓人在河裏撈了許多魚蝦,可東家嫌這蝦太小,剝殼太麻煩,便給志強他們一人分了一些,你帶一碗回去做給幾個孩子嘗嘗。”

李氏聽着這話,連忙起身去廚房,片刻就端了一碗河蝦出來,手裏還拿了兩塊糕點,分別塞到姚安安手裏,笑道:“這兩塊糕點,也給二郎和妞妞嘗嘗。”

“嬸子……這……”姚安安真有些不好意思拿了。

“不礙事的,這些河蝦我們也不大愛吃,時間長了也放不住,死了也怪可惜的,你今兒就是不來,晚些我也要送過去的。”楊嬸子哪裏不知道她不好意思。

“那我就謝謝嬸子和嫂子了。”姚安安笑着謝道。

“你這孩子,還跟嬸子客氣啥。”楊嬸子笑着道。

過來這麽久,姚安安還沒看見楊嬸子家的兩個小孫子,便問道:“嬸子,大寶和小寶呢?”

“大寶被他外家舅舅帶去鎮上玩了……”楊嬸子笑道,“小寶剛吃了奶,在屋裏睡着呢。”

姚安安點點頭。

“妹子,你過來是有事找娘的吧?”李氏笑眯眯的看着姚安安道。

李氏也不是那拐彎抹角的人,她見姚安安一直沒開口,估摸着是忘記了,就提醒了一句。

李氏真猜對了,姚安安确實是忘記了。

見李氏提醒,姚安安這才想起來,她是來借種子的,于是道:“嫂子,你看我,把正事忘了,其實我今天來,是想問嬸子借點白菜種子的。”

又道:“嬸子,你是知道我們家情況的,現下菜園裏也沒別的菜,我想着趁着天還沒有冷,先種點大白菜。”

姚安安把事情說了一遍。

“好好好,我這就給你拿……”楊嬸子聽了直點頭,又看向姚安安,“你能為這個家打算,蔣家娘子也能放心了。”

姚安安笑了笑。

楊嬸子就沒再拉着她說話,而是去廚房旁邊的雜物房拿了小半袋白菜種子和一把蘿蔔種子。

從屋裏出來,她把手上的種子塞到姚安安手上。

姚安安看着手上舊紙包着的蘿蔔種子,有些疑惑。

見姚安安疑惑,楊嬸子便笑道:“家裏還剩了一把蘿蔔種子,你也拿着吧。”

蘿蔔?

姚安安一愣,低頭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蘿蔔種子,她竟然有種自己真幸福的感覺。

她容易嗎?她都多久沒吃過蘿蔔白菜了。

楊嬸子真是好人吶,別人都道他們窮,見了他們一家人恨不得當看不見,楊嬸子家也不富裕,卻還這麽照顧他們,她頓時感動的都快哭了。

“嬸子,真是麻煩你了。”姚安安道。

楊嬸子笑了,“你這孩子……”

……

大概又聊了半個時辰,姚安安說時間不早了,也不耽誤嬸子和嫂子忙了,最後起身又道了謝。

楊嬸子也知道姚安安忙,又笑着道:“別忙着道謝了,趕緊回去吧,嬸子也不留你了。”

姚安安跟楊嬸子和李氏道了別。

回到家裏,姚安安先将兩塊糕點放到碗裏,又将蝦子用清水養起來,之後就找了把鋤頭,朝着後院菜園子走去。

沒錯,她打算下午就把白菜和蘿蔔種了。

姚安安走到菜地旁,又向四周看了看,這塊地大概有兩、三分的樣子,大部分地都是空着的,只有一小部分種了點茱萸、小青菜和蔥蒜,可見,這個家比她想象的還要窮一些。

姚安安從來沒種過地,原主也沒種過地,但原主見過她爹種過地。就這樣,憑着一點零碎的記憶,姚安安開始種起了菜。

她知道要想種菜,就得先鋤地,這菜地長時間沒翻動過,便有些硬,鋤頭都鋤不動,她撸起了袖子,又吸了口氣,這才慢慢開始鋤了起來。

就這樣,鋤半會兒地就歇歇,歇了又繼續鋤半會兒地。

一個多時辰後,地沒鋤多少,手掌倒磨起了幾個泡。

姚安安累得不行,也不管菜地髒不髒,就直接癱倒在地上。

她擡起自己的手,看着手掌心上通紅一片,還有那一二三四顆飽滿的小水泡,頓時腦海裏響起了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嗳,上輩子倒背如流的古詩,這個時候倒被她給用上了。

想當初她有個朋友玩網絡游戲,遇到了一對情侶,男的游戲名叫鋤禾,女的就叫當午,當初朋友還把這件事當笑話說,她們其他幾個人聽了,肚子都笑痛了。

「噗」,姚安安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好笑,這兩人也真是人才。

笑着笑着,一想到她以後都要留在這裏做小農女,她就笑不出來了。

她躺在地上,望着碧藍的天空,嘆了口氣,輕輕摩挲着手掌心的小水泡。

……

姚安安正對着天空發着呆,蔣令煜回來了,他手裏還拿着一個油紙包着的爐餅。

爐餅,顧名思義,就是用爐子烤出來的餅子,是武岩鎮的特色美食,爐餅沒有餡兒,只在餅面撒上一層黑芝麻或白芝麻,形狀四四方方,像古代大臣上朝時手裏執的那塊板子,用木炭烤的爐餅又脆又香,三文錢一張,一般像姚安安他們這樣的人家是舍不得吃的,原因無他,買爐餅還要去鎮上,既遠又費錢。

原主小時候也吃過爐餅,那時原主爹姚廣文還在世,每年農閑時間都去鎮上打短工,回來時總會帶些小吃給她和弟弟解解饞。

兩個孩子也別提多高興了,每每都會坐在院子門口等姚廣文。

想想原主小時候也是有爹疼娘愛的吶,要不是她爹出了意外,日子說不定過得多快活,哪裏還輪得到姚安安穿過來。

哎,一切都是命吶。

蔣令煜剛進菜園子,就看見姚安安躺在地上,他想将她拉起來又怕冒犯了她,便有點着急道:“你怎麽了?是傷到哪裏了嗎?”

姚安安用手肘撐着地坐了起來,沖他笑了笑,“我沒事,你別擔心。”

“那你好端端的躺在地上作甚?”蔣令煜眼睛還是看着她,疑惑道。

“先不說這個了,你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姚安安問道。

蔣令煜看着她,溫柔的笑着道:“夫子去鎮上同人吃酒去了,我就順路搭了夫子的車,把抄好的書送到墨香閣了。”

“餓了沒?我給你做飯去。”姚安安站起來,拍拍身上的泥土道。

蔣令煜将手裏的爐餅送到姚安安面前,“哪裏這麽麻煩,你看我買了什麽?”

“怎麽想到買爐餅吃?”姚安安笑着問道。

蔣令煜笑了笑,看着她道:“剛好路過,也就買了兩張。”

好家夥也就買了兩張?姚安安心道,六文錢吶,個敗家的老爺們。

嘴上卻說道:“走吧,我去洗洗手,炒個菜,再做道湯,咱們晚上就吃爐餅。”想了想又道,“你去看看二郎和妞妞怎的還沒回來,我有點擔心。”

蔣令煜點頭安慰道:“你別擔心,我出去找找他倆。”

說罷便轉身出了院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