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選豬肉
華朝一直以來都有過“中秋節”的傳統。
百姓安居樂業、農耕和滿,這都少不了風調雨順的功勞。
在安雨這個現代人眼裏自然明白這是農耕時代人們對于天象的崇拜。
中秋時節要吃月餅、祭月神,祈禱來年的風調雨順。
古代時節的中秋遠要比現代社會隆重些。
“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
故而做月餅,是選拔的第二個環節。
……
選拔第二日,主題就是做月餅。
今日留給各個店鋪的時間反而比第一日多了一倍,可見禦膳房的各位對于月餅的重視。
鑼聲響起,剩下的十幾家店鋪紛紛動起手來。
和昨日選拔開始之前不同,今日倒是沒有那道不懷好意的目光了。安雨不緊不慢,還輕飄飄地朝着那醉仙樓的臺子望過去——
來她是不知道醉仙樓的人長什麽樣的,托了昨日禦廚們品嘗各個店鋪菜品的福,她倒是把醉仙樓的人認識了。
……
只見那醉仙樓的掌櫃和大廚不像昨日那般“閑”有時間四處打量,此時那二人滿臉嚴肅地挑選着臺子上的食材。
安雨看了兩眼,又打量了一圈兒周圍別的店鋪臺子,發現大家拿的幾乎都是芝麻、胡桃、桃仁之類的食材。
Advertisement
——這大概都是做五仁月餅的。
還有些店鋪拿的是松仁、核桃仁、冰糖等,這大概就是要做酥皮月餅了。
她掃視過去,心裏大概有了點數。
不出安雨所料,即使她穿越過來的這個“華朝”并不與她自己身所在的現實接軌,但同時古代,所做的“傳統月餅”也比較類似。
制作手法大多是用各種果仁在月餅模中壓實,最後脫模。
也就是安雨小時候也常常吃的“京式月餅”。
這種月餅甜度适中,口中全是果仁的濃香。
那桃樓的兩位大廚手中所做應該是“廣式月餅”,雖然安雨不知道這種月餅放在華朝叫做什麽,但看樣子和制作方法應該差不離。
這種月餅皮餡比京式月餅油一些,口感也不如京式月餅那樣幹,相對地松軟細膩一些,她小時候也常常吃到這種白蓮蓉月餅。
吃一兩口還行,多了就甜膩發齁。
……
或許和古代吃月餅與點心的方式有關,華朝貴人吃點心時都是抿一些,然後就着茶水品。
所以過度的甜和被壓縮在一起的果仁配着茶水入口,相當于在每個人的口中被“稀釋”,吃起來也算合适。
傳統的月餅種類不多,餡兒也大多類似,于是各個店鋪們往年……加上今年,大把的時間都在月餅表皮,也就是式樣上下功夫。
誰的表皮雕刻的更精細、紋樣更吉祥,誰的這一關便更容易通過。
……
但安雨并不打算做那些小時候自己便吃不慣的月餅。
現代社會一切方面都在發展,月餅也不例外。除了式樣,各種各樣的口味也層出不窮。
……
“安老大,挑……豬肉做什麽?”小五見別家都在挑選月餅餡兒,自己家掌櫃的卻看也不看那些果仁一眼,反而慢悠悠地挑起肉來,不由地有些着急。
“挑食材,自然是做月餅。”安雨答。
選了一塊兒合适的肉,安雨又問司膳太監道:“有沒有黃油?”
“啊?”一旁候着的司膳太監沒聽懂。
“就是牧民那邊的特産,黃色結塊的奶脂。”安雨形容了一下,
“您說的可是乳油?”那司膳太監聽了安雨的描述回道。
經過昨天那一遭“身份揭秘”,這司膳太監對這永安食鋪的人透露出幾分尊敬來。
“是。”安雨點點頭,有個“乳”字,基就差不離了。
那司膳太監雖然不明白這位掌櫃做月餅要那乳脂做什麽,但人家要,他問過禦廚後便去備膳房取了來。
……
與第一輪選拔不同,似乎是受到“月餅”這個主題的局限,禦膳房提供的食材遠遠沒有第一輪多。
似乎是覺得有很多食材做月餅都用不到吧。
但別人用不到,安雨用得到。
她洗幹淨手,切了蔥姜,再和着醬油、白胡椒等佐料把選好的豬肉放在盆中順着一個方向打,看肉餡打得差不多了便放在一邊靜置。
随後安雨又問司膳太監要來了麥芽糖,也就是“饴。”
将麥芽糖放進熱水中融化,待到融化徹底,安雨将面粉和黃油混合,分批加入有着麥芽糖的熱水中,直到盆中的面團成型。
這團面粘手且水分充足,看整體差不多了,安雨還向其中打了一顆蛋。揉勻後,她将差不多成型的面團放在一邊,着手做起了幹面團。
幹面團做起來要省事兒的多,就将面粉和豬油混合,直至成團。
……
小五雖然沒做過月餅,但是小時候見過自己娘做月餅。窮人家的孩子中秋都是自己家打月餅,所以大概什麽個流程他也知道,畢竟看過了那麽多年。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
他覺得安老大現在不知道在做什麽……反正不是月餅。
看着別人家店鋪的部分果仁都要研磨完畢了,安老大還在鼓搗不知道是什麽的東西……小五心裏更着急了。
這宮宴到了第二層比試!安老大這是在做什麽!
雖說小五心裏一直堅定地相信着安老大,但是面前臺子上的東西過于離譜,他終于忍不住出言道:“安老大……我們這輪兒得做月餅。”
安雨一邊和面一邊帶着笑道:“怎麽?我做的不像月餅?”
小五看了看那盆中的肉餡,和那加了饴糖和出來的面,斟酌着道:“也許不是?”
“非也非也,這就是月餅。”
“……”
是嗎?
小五心裏疑惑。
您看看別人家做的和您手裏的哪個更像月餅?
“做完了你就知道了。去,把那個擀面杖給我拿過來。”安雨道。
“……好。”
心中質疑歸質疑,被安老大使喚習慣的身體聽話地拿了擀面杖,遞了過去。
……
安雨接過了擀面杖放在一邊,把和好的第二團面與方才和好的水面團拿出來,按照大概六比四的比例分成了等份的小面團兒。
水面團包住幹油面團,一個個成為了新的面團。
新的面團制作完畢後,她用擀面杖将這些面團一個個擀薄。
安雨見小五站在旁邊看着,臉上是十分明顯的擔憂,不由覺得有些好笑。
——現在覺得擔憂,等到吃到酥皮鮮肉月餅,這孩子就知道月餅能有多驚豔了。
“小五,去找個好看的模具來。”安雨道。
“安老大……”小五湊近安雨小聲道:“我看別家都不用模具,都是親自上手雕的。”
模具是用來“捏”月餅表皮圖樣的,好看是好看,但樣式算是被模具固定了。若是平時用用也就罷了,但今天……畢竟是宮宴選拔。
也不是沒有別的店鋪用模具,那京城第一樓便正在用模具制作月餅,但……那是人家自己設計了紋樣,打好了拿過來的模具。
永安食鋪自然是沒有準備這做月餅的模具,安老大讓他拿,拿的自然也是宮裏禦膳房提供給各個店鋪的模具……
也不是說不精巧,但從樣式上來說,不就和那些使用同樣紋樣的店鋪重了嗎?
這可是月餅啊!吃的就是好看!用宮裏的模具,怎麽突出他們的獨一無二?
——小五如此想。
看周圍店鋪的大廚們一個個卯足了勁兒在月餅皮上雕花。小五擔心用那模具的話他們永安食鋪的月餅會落了下風,
……
安雨挑了挑眉,問小五道:“你會在月餅上雕畫?”
“……不會。”
“我也不會,那我們不得用模具嗎?”她納悶地道。
“……”
小五不說話了,轉身去拿了月餅模具。
也是他沒有想到,在這廚房裏居然還有安老大不會的事情。
……
安雨擀好皮後,将面皮卷起,折了三折幹成了面胚。
再将一旁靜置好了的豬肉餡兒包進了面胚中。
面胚一個個的被壓成了小圓餅。
“挑好了嗎?”安雨問道。
“這幾個還都挺好看的,一個是吉祥如意,一個上面有小兔子,一個……”小五拿了幾個給安老大看。
“你挑好一個給我,好看就行。”安雨道。
“……”
這選樣式的大事兒猝不及防地落在了自己身上,看來安老大真是對這月餅的外形一點也不重視。
小五認真挑選了一個自己認為最好看的給了安雨。
安雨将做好的面團放進模具裏塑形。
“把窯燒上。”安雨道。
小五也不問為什麽了,反正自己也整不明白。安老大說什麽,他就做什麽,這樣最好。
……
半柱香後,“月餅”們一個個脫模。
“怎麽樣?這下看上去像月餅了吧?”安雨一邊拿出來,一邊道。
“像。”
小五想,如果那裏頭包的不是豬肉的話,就更像了。
……加了糖水的皮配上腌好的豬肉餡,是個什麽味兒?他不敢想。
……
不過幸好,他們永安食鋪做出來的這個……至少看上去像月餅。
見安老大洗了手,又挑選起了食材,小五心中一喜,問道:“安老大,要做月餅……還要做個別的月餅了嗎?”
“是啊。”安雨點點頭。
小五覺得希望又回來了。
但他還沒高興多久,就看見安老大不太滿意面前的各種果仁兒,轉身又問那司膳太監道:
“有茶葉嗎?”
“……”
作者有話要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