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相關
=================
書名:役風塵
作者:松江府員外
燕北飛雪、國仇家恨,氣吞山河、劍指敵酋。
山中匆匆掠白影,羽箭橫飛結塵緣。
風塵沙場,但看英雄美人起落何從!
第一部完成的小說,篇幅不會太長。
女主是個陰陽怪氣的家夥╮(╯_╰)╭ 男主努力營造霸氣感中...
內容标簽: 情有獨鐘
搜索關鍵字:主角:北唐素、高辭、陳鈞、宋霖 ┃ 配角:謝宜人、彩黎、和修、陳靈玑、癸巳 ┃ 其它:戰争;奇幻成分
==================
☆、楔子
大爻歷二十三年,燕國因北戎大舉侵入,國小兵少且正直隆冬,三軍于山野中的行進更不及北戎,邊疆百餘裏內的百姓皆不堪其擾,燕王施仁政,因心系黎民遂親立盟書請求與鄰國大齊結盟,以共剿蠻夷。齊王見北戎來勢洶洶似早有預謀,唯恐燕滅殃及本國,便當即答允與燕國結盟共退北戎。
兩國大軍随即聯合,以齊國為首、燕國為輔,齊國第一武将高辭任元帥之職統帥三軍,燕國大将宋霖次之就任師帥。兩将皆為齊、燕首屈一指的将領,且年紀相仿,俱骁勇善戰。高辭劍眉星目英氣逼人,頗具威風凜然之意,而宋霖溫文爾雅、面容俊朗、性情随和。論才智、武力以及膽識二人不相上下,然性情迥異各有優良之處。二人聯手列陣于燕國邊界對抗敵軍,竟默契非常,可謂英雄惜英雄,頗有所向披靡之勢。加之二人治軍有方,三軍由此士氣大振,故與北戎首戰便已告捷,百姓慶之。
北戎初戰便大敗,勢必費時重整軍隊,齊燕聯軍折兵甚少恢複戰力不過朝夕之間。兩國大軍整頓妥當之餘,元帥高辭提議前去近郊山林打獵一日,暫且緩一緩三軍緊張的情緒,以張弛有度為宜,且山林距駐地不過十多裏,即便北戎部隊突進也可策馬回營立即應戰。衆将士欣然答允。
是日,冬陽乍暖,蒼穹清朗明麗,确是個狩獵的好日子。高辭、宋霖各率手下數十名将士負上弓箭騎馬前往山中。
Advertisement
恰巧前日正下過一場大雪,正是一片銀裝素裹之景。手下一名将士見狀便道:“這大冬天的,上哪兒找獵物去。”高辭一笑,道:“說是打獵,不過是讓諸位放松放松,能不能獵到就要看機緣了,不過剛下過雪怕是不少獸類要出來覓食了。”說罷馬鞭一揚沖在了最前頭。只半個時辰,高辭便一人獵下了數只野兔及山雞,雖說對于隆冬而言已然戰績不菲,但他卻執意欲獵得一件大獵物方肯罷休。兜兜轉轉之下放跑了幾只小的卻始終不見有中意的獵物,此時高辭已甩開身後的随從将士獨自尋覓。行了不少路也始終不見滿意的,高辭微愠之下忽聞背後不遠處有輕細的草木聲響,似是漸漸靠近了,他當即拉弓回身,卻見樹後閃出一個人影正是宋霖。
高辭立刻收起弓箭,見宋霖也是只身一人,馬邊挂着不少山雞野兔松鼠之類,便心下了然,他的能力自然也不可小觑。宋霖在馬上謙遜一揖說道:“元帥怕是也與我境況相仿吧?隆冬果然不便打獵,我也只是打了一些小獸而已。天色不早了,你我二人現獨自狩獵不宜久留,莫不如就此回營吧。”高辭舉目,冬季晝短,不覺日頭确是快落了,雖心有不甘也只得作罷。二人正勒馬欲回,幾丈外的一顆大樹後忽而隐隐似有獸影,高辭大喜,緩緩抽出箭、搭上弓。但那影子一閃似乎又融進雪中不見了,正自疑慮,只聽宋霖低聲說:“竟然是只白鹿。”高辭嘴角一揚徐徐拉弓,耳邊弓弦發出繃緊的聲響,随即定睛射出一箭。
但聞樹後一聲慘烈的鹿鳴,羽箭直中白鹿後背左側,那鹿的兩條前腿一下跪倒在地,傷口不住流血,染紅了素白的鹿身及身下白雪。它苦苦支撐,想要奮力站起,奈何已然氣力不足,兩條前腿牽連着後腿都在不住打顫,經過幾番掙紮後最終還是伴着一陣悲鳴倒地了。
正巧此時高、宋二人的随從人馬匆匆趕到,一番贊譽、奉承後,高辭的将士下馬扛起了昏厥的白鹿乘興而歸,宋霖此間卻一言不發。
次日,軍營駐地之處又下起鵝毛大雪,待兵将操練完畢,宋霖特意去了趟馬廄,見執掌廄牧的将士給白鹿騰了一小塊地方,背後的羽箭也已拔出,但傷勢顯然不輕,一時半會兒還不能站立。宋霖對那将士說道:“元帥可有說要如何處置它?”“元帥還未曾來過,只能暫且将其安置在此了。”
宋霖進了馬廄,俯身看了看它,那白鹿似乎有所察覺,回頭也看着宋霖。這一眼卻把他吓了一跳,白鹿銅鈴般的烏黑雙眼帶着一種難以言說的哀怨,若有兩行清淚隐隐欲垂。
那天夜裏宋霖輾轉反側不能入眠,卻也沒再去過馬廄。他自幼入伍征戰多年,習慣了軍令如山,看慣了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早已忘卻少時在家鄉田野時的歡暢自在,也不記得往昔與山林野物親近嬉戲之樂。倒是那一眼把這些埋藏在心裏的思緒全都牽引了出來,倘若真要奪了那白鹿的性命倒實有不忍,一種莫名的心緒萦繞在心頭。他望着窗外清冷的月光心有所決。
翌日一早,師帥宋霖披挂匆匆趕去找高辭。将士方才禀報畢,他便推門而入,高辭正自就着地圖端詳方圓百裏內的山勢,看宋霖一早求見便忙問道:“何事令師帥如此匆忙?”宋霖謙然道:“不,實則無甚大事,屬下不過有一事相求,但對元帥而言只舉手之勞。”“說來聽聽。”高辭收起地圖,示意宋霖在旁坐下。
“實不相瞞,我特意前來的确只為一件小事。元帥可還記得前日獵得的那頭白鹿?”
“自然記得。”
“我想……懇請元帥放了它。”
高辭擡眼看了看宋霖,笑道:“宋師帥怎這般心懷婦人之仁,這對打仗而言可不是好事。”
“并非婦人之仁,只是早間聽聞白鹿乃是靈獸,見之便有祥瑞之兆。”
“既如此,将它留住豢養便可,何必放走。”
“元帥勿怪,宋霖自小征戰,與親人分離終年不見也是常有之事,如今見了那小鹿想起以前家鄉的山上也是常有野鹿出沒,心有恻隐,思忖着還是讓它與家人團聚吧。”
“仍舊是婦人之仁。若我執意想把你所謂的祥瑞留住呢。”
“祥瑞恐非将其豢養便可得,莫不如放歸山林,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為靈獸必然也是這般,怕将它強行留下只會适得其反,況且它對元帥而言無甚用處。”
“上天有好生之德……宋師帥信這個?”高辭皺眉,只覺得宋霖的話聽着刺耳。
“自然不是,只不過……”不等宋霖說完,高辭便起身打斷他的話說道:“不必多言了,為一只鹿倒也費了你不少口舌,它的面子也真夠大的,既如此,那待它傷好了便放走吧。”
“多謝元帥。”宋霖一揖,如釋重負。
出了門他便往馬廄走去,掌管廄牧的那人見宋霖又來也覺好奇,白鹿雖極為少見,但軍中男兒如此行事不免讓人感到奇怪。曾聽聞燕國大将宋霖骁勇善戰,以仁義治兵,戰場上英勇無匹,平日待人卻溫和謙遜,怕是對這難得一見的靈獸也起了仁慈之心。
宋霖方進至馬廄,白鹿便開始“呦呦”的鳴叫,眼中竟全然沒有了昨日的悲戚,取而代之的竟是感激之情,它溫順地低下頭,四條腿欲奮力的站直。宋霖順勢撫了撫它的腦袋,笑着搖了搖頭。白鹿似通人性,竟也不再試圖站起,只向他挨了挨。
近半個月,北戎大軍始終鮮有風吹草動,顯然第一戰給北戎的打擊的确不小。整頓、練軍之餘宋霖時常會去看看那頭鹿,白鹿的傷也漸漸愈合,與宋霖之間越發親昵。此事高辭只是聽聞而已,心下并不在意,甚至對此有些嗤之以鼻,他也曾去過趟馬廄,門外遠遠瞧着它也不過如此而已,料想與一般的鹿別無二致,他親手奪下的獵物如今反倒由着宋霖擺布了。當真有祥瑞之兆嗎,何以見得?高辭如此想着,離開了馬廄。
數日之後,白鹿的箭傷已經痊愈,只是背後留了道疤但并不妨礙什麽。宋霖放它回山的那日又下起了雪,他只帶了廄牧将士一人牽着白鹿走到了營地門外,他拍拍鹿脖子示意它已經可以離開了,但白鹿卻只甩甩耳朵來回踱步。宋霖笑了笑,輕輕将其往山上的方向一推,白鹿勉強走了幾步,宋霖又是輕推,它才又走了幾步。
“走吧,走吧,回家去吧。”将士也來催趕它。白鹿“呦呦”叫了幾聲,向山上跑了十幾米,随即回頭叫了數聲,又往回走了幾步,如此反複徘徊了一會兒也不願離開。宋霖嘆了口氣,追上白鹿,并順勢解下腰帶上的夔紋白玉玉佩,問廄牧将士讨了根赤紅色的緞帶,串着玉佩一并系在了白鹿的脖子上。
“師帥,這、這可您随身帶的玉佩啊。”那将士見狀忙說道。
“無妨,并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這場戰事興許會僵持挺久,若是下次元帥再獵到它,看見玉佩應該就會放了它吧。”宋霖撫了撫白鹿的腦袋,示意它快些回家。
“可這也……”
“不用在意。”目送白鹿離開後,宋霖也回了營。
當天接近日暮時,一支只有數人的隊伍自軍營邊門飛馳而出,直奔當初狩獵的山上,為首的正是三軍元帥高辭。
高辭在林中尋覓不多時便又看見了那日的白鹿,随即搭上羽箭,心道:我看中的獵物豈是區區一個宋霖能放走的。正欲松弦射鹿時,但見它頸項上赫然以赤紅緞帶系了一枚夔紋玉佩。高辭微一皺眉,放下手中弓箭,用力拉扯缰繩,胯下駿馬嘶吼一聲立即掉轉馬頭朝向來路。
随從見狀茫然道:“元帥,怎麽……”
“罷了,不想獵了。回營!”
“這……”随從們此時滿腹狐疑,而高辭早已狠狠抽下馬鞭一路飛奔回營了。
雪依舊飄零而下,馬蹄聲來亂了林中的寧靜,馬蹄聲走,樹後仍是那只白鹿,冷冷地看着遠去的人馬,悄然消失在茫茫雪林。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次在晉江發文,各位讀者不要深究朝代什麽的喔~ 不足之處比較多,細節可能經不起推敲~(;ω; )
(有個朋友吐槽說,一箭射中鹿什麽的,是還珠格格麽= = 哈,不要在意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