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婚禮意外連環生

蘇靈咚此時依舊滿心期許,她不知,現今的期許有多大,日後的失落便有多深。

衆人等了許久,趙驿孟才一言不發地闊步走來,面無表情地接過張媒婆交過來的纖手,只好像接的是一個物件般漫不經心。

蘇靈咚被牽住的那一刻條件反射地往回抽了抽。

意識到她的退縮,趙驿孟緊緊擒住那只相較之下過分小巧的手,不給她逃走的機會。

單憑牽手的姿勢,蘇靈咚能猜測出,趙驿孟應比自己高許多。

事實上,蘇靈咚在女子中個子算得上頭籌,可站到八尺有餘趙驿孟身旁,哪怕戴着花冠,她還是與他差着一截。

“跟我走!”

是安撫自己的緊張麽?還是——是命令?

蘇靈咚來不及細細辨別便被趙驿孟牽着走向前。

“唉!新人請留步。”後面蘇家的一位婦人急忙喊道,“禮數上應該先拜會丈人岳母後方可帶走新娘子。”

蘇靈咚的耳邊還萦繞着趙驿孟方才說一不二的那一句“跟我走”,并不知自己正被他牽着走向大門。

趙驿孟聞言,回過頭冷然道:“岳丈與丈母并不在此。”意思已十分明了。

他繼續拉着蘇靈咚朝外走。

蓋頭下的她知道即便父母不在場,然兄嫂此時便是長輩。

在揚州時,她母親早已經與她言明,蓋上霞披之後,直到蓋頭被新郎揭下之前,不可在外人面前開口,否則會帶來不幸。

猶豫了一下,她站定,下意識地回拉那只将她的手緊緊包裹住的大手。

Advertisement

受力的趙驿孟并未回頭,而是加大手力,身子繼續朝前。

兩人的情況已經不是牽,而是扯。于是,蘇靈咚也加大手力,此時趙驿孟不得不回頭,他實未料到這女人居然公然抗拒。

趙驿孟繼續朝外,蘇靈咚不斷往後墜,二人誰也沒有退讓的意思。

衆人皆注視着拉鋸中的新人,王府那一邊的人更是全都面露緊張,他們無不暗暗地替新娘擔心,生怕新郎會原地爆炸,畢竟孟郡王從來都不是一個溫和的人。

“罷了、罷了!”蘇澤域見妹妹狼狽,便急忙出聲,“亦不用一一拘泥禮數,我只有一句話想要交代,那亦是我們爹娘的意思,望孟郡王日後能對我靈咚妹妹以禮相待,夫妻相敬如賓!為兄祝你們——”

趙驿孟嫌他話太多,未等他說完便又繼續拉着蘇靈咚往外去。

“若孟郡王最 * 基本的禮數都不遵循,我蘇靈咚今日斷不會與你走!”蘇靈咚終是沒忍住,破了母親的告誡開了口,她的聲音不愠不怒,明朗且清晰。

一陣嘩然之後,原本歡天喜地的蘇宅之內頓時變得鴉雀無聲,只有院外的吹敲打還在不明所以地繼續着。

趙驿孟一怔,終于停下腳步。

他實在料不到蓋頭之下、右手還在他的手心中微微顫抖的女人,語氣能夠如此堅決。

只是他不知,那堅決的語氣,耗了她多大的決心和勇氣。

忽地,他放下了蘇靈咚的手。

那一刻,蘇靈咚以為母親告誡的不幸真的應驗,僅僅只是一瞬之間,諸如揚州知州嫡長女被孟郡王抛棄這樣的流言已閃現腦海,自己不僅成為臨安城的笑料,亦令揚州蘇家顏面無存了……蓋頭籠罩之下,美人眼前的紅光變得朦胧起來——

“蘇五哥!本王今日奉旨特來迎娶蘇姑娘。”

趙驿孟這簡短的言語與蘇靈咚所想不過間隔一瞬,可她已經來不及收住眼淚,那淚水漫過她的眼眶,滴到的嫁衣的前襟上。

奉旨特來迎娶麽?

趙驿孟所言無可指摘,然蘇靈咚卻覺得那話要多刺耳便有多刺耳。

混亂、傷心之餘,她忘了她五哥剛剛發聲的方位,轉過身微微躬身一拜,卻不知是正對上趙驿孟,二人相距三四尺,“哥哥嫂嫂,妹妹別過。”

衆人見孟郡王無視新娘失誤,只冷眼看着,無一人敢貿然上前告訴她拜錯了方向。

這時,她嫂嫂忽然出聲:“妹妹且與孟郡王去吧,吉時快到了。”

這時蘇靈咚方知錯了方向,于是又轉身,這一次她終正對了她哥嫂,“爹、娘!女兒不孝,今日唯有遙拜,感激父母養育大恩!”說完她雙手合在小腹處,微微躬身拜了三拜,頭上的霞披一時晃來晃去,衆人雖擔心霞披會落下,卻更好奇那蓋頭下的面目。

新娘的哽咽之聲很明顯。

趙驿孟依舊無動于衷,面無表情,且絲毫不覺得是他惹哭了将要過門的妻子。

衆人亦只以為新娘所以哽咽不過是出于不舍、情緒激動。

待她拜完,他便迫不及待地再次牽住她,将她帶離。

方才,趙驿孟那溫熱的手心明明白白令她驚慌失措,那驚慌之中有羞澀、有期待,只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即便他的手心溫熱如舊,可蘇靈咚心跳的感覺已蕩然無存。

她只任由他牽着往外走,即便他的腳步過快,她亦懶怠吱聲。

居然是這樣的開始,日後又當如何?

轎攆啓動時,蘇靈咚罕見地悲觀了一下,不過她很快便振作起來,不願意再哭哭啼啼。

哭泣是被她分在吃虧範疇的事情。她一向只喜歡朝前看。

與後來發生的事情相比,迎親時發生的那一幕不過是一個小插曲。

孟郡王成親舉城轟動。因是聖上賜婚,且趙驿孟本亦是皇親,故這一場婚禮可謂空前盛大,幾能夠比肩宮廷喜事。

迎 * 親陣仗之巨大自不必言,婚禮之隆重亦是情理之中。來賓真乃貴胄雲集,差不多整個臨安城的要員都出現在趙驿孟與蘇靈咚的婚宴上。

越是歡樂之事的背後,越是有旗鼓相當的痛苦。

這一樁婚事中,對賜婚心有芥蒂的趙驿孟稱不上痛苦。他原本便是抱着天下女子皆一般的心态,之所以抗拒不過是想表明他不中意、不在意這一樁婚事。

感到痛苦的人是李鹛辛。

皇帝為趙驿孟賜婚之前,李鹛辛亦是人選之一,她乃太子妃李鳳娘的堂妹。

趙驿孟任職于東宮,是趙惇太子政權左臂右膀,他二人亦親亦友;亦君亦臣。

李鳳娘為拉攏趙驿孟,令他對趙惇死心塌地,故而在趙惇身旁吹了很多耳旁風,力薦李鹛辛。

趙惇道:“鳳娘擔心真乃多餘!”

李鳳娘不以為然:“殿下不知,人心多變,唯籌碼在手方更安心。”

一直以來,趙惇都似長兄一般照拂趙驿孟,根本不擔心他會有二心,他知道趙驿孟生性讨厭被束縛,曾為賜婚一事到他父親跟前走了一遭。

趙惇自然知道聖上這次的賜婚是專為蘇靈咚而定,為的乃是穩住她的父親蘇昭睿,被動之人本是趙驿孟,故那一行并無任何效用。

李鳳娘繼續對趙惇好說歹說,李鹛辛父親任殿前都指揮使一職,對日後東宮政權更為有利。為此趙惇又趕緊到皇帝跟前跑了一趟,說賜婚目的那麽明顯,趙驿孟定會抗拒,假若多一個人選,則他的抵觸之心必會大大降低。

皇帝見太子兩次都提到殿前都指揮使的女兒,早已将他看透,他如此明目張膽為自己培植黨羽,實令他反感,卻沒想到那全是李鳳娘的主意。

可兒子畢竟是兒子,加之趙惇被冊封為太子已有多年,總是駁回不免有損他尊嚴,皇帝便順水推舟允了,将李鹛辛加進去,心想趙驿孟若瞎選了她,再為蘇靈咚選其他親王便是,皇親之中,比趙驿孟稍微遜色、但不至于差的年輕人亦還有。

李鳳娘見有機會,便立刻令趙惇請趙驿孟到東宮喝茶。

席間,李鳳娘忽然出現,跟他二人聊了一會兒,便将話題扯到堂妹李鹛辛身上,将她的種種大說特說,當時趙驿孟只以為太子妃想牽紅線,他素來不喜太子妃,覺得她素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只不過是承太子情面才沒當場反駁她。

他們一同喝茶聊天過後幾日,趙驿孟便接到皇帝旨意,他本想拒絕,經母親一番勸誡,他是個除了母親之外,誰的話都不聽的人,最終幹脆地選了蘇靈咚。

李鹛辛,趙驿孟想都沒想過,和太子妃有關的一切,他向來都敬而遠之。

這選擇正中皇帝下懷。

趙惇本以為以趙驿孟會鬧一番,結果出乎所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趙驿孟才選了蘇靈咚,皇帝緊跟着便封他為孟郡王,不久又将賜婚一事昭告群臣。

衆臣皆認為這是 * 一樁良緣。唯有趙驿孟覺得自己被當成維.穩棋子,故而心裏一直不快,哪怕蘇靈咚的畫像美若天仙,亦沒能緩解半分他心中的憤懑。

另一頭的東宮,李鳳娘覺得趙驿孟不識好歹,且又有來路不明的流言傳到她耳邊,說他嫌棄李家女人專注無事生事、搬弄是非,氣得她頭冒青煙、雙腳直跳,從此更恨趙驿孟的目中無人。

李鹛辛早就對趙驿孟芳心暗許,偶遇這種事情創造過不下十次,可他從未認真看過她一眼,賜婚這大好機會,最終她亦沒能把握住。

聽到趙驿孟選了蘇靈咚的消息後,她便到東宮哭哭啼啼,與姐姐傾訴衷腸。

李鳳娘向李鹛辛允諾,日後定會為她再創造機會。

且不論有沒有可能,被愛蒙蔽了心智的李鹛辛輕信了太子妃的話,卻不知反将自己推入漩渦之中。

到了趙驿孟和蘇靈咚大婚的這一日,懷恨在心的李鳳娘和對趙驿孟念念不忘的李鹛辛有備而來。

清晨,趙驿孟幸運地躲過了她們的“美夢不複醒”,破壞接親失敗。

她姐妹二人并不氣餒,繼續暗暗在東宮之中遙控細作。

趙驿孟騎着白馬,與蘇靈咚的花轎夾在結親的隊伍中穩妥地回到王府,經一堆繁文缛節過後,他終将蘇靈咚帶回新房。

那時,因不耐、心煩,以及婚禮上的種種禮數而無暇他顧,自啓程去接親到現今,他已兩三個時辰滴水未進,早已又餓又渴。

恰此時,一個眼生的丫鬟端着果飲模樣的瓶子打他旁邊經過。

“站住,”趙驿孟喊道,“瓶子裏可是喝的?”

小丫鬟雖是有備而來,但被他冷然的聲音一喊,吓得幾乎顫抖,“是,奴婢奉命到新房送冬雪紅梅露。”

她所說的冬雪紅梅露,其實是李鳳娘與李鹛辛秘密準備下的加入了昏睡效果更強烈的“鬼神來不及”花飲。

“先端到書房,再取一份新的送過去。”

“是。”

眼見任務比預想的順利很多,小丫鬟埋着頭,又怕又喜,忙不疊地跟在趙驿孟的身後,将加了藥的花飲放在桌上,斟了一碗,方才退下。

爾後,她又取了一份新的“鬼神來不及”送到新房外,後被青桃端了進去。

蘇靈咚出發到臨安之前,她母親已細細地交代過,離開自家之前稍微吃點東西果腹,到了夫家之後,未拜堂之前,夫家的任何吃食都不能碰,否則會被人笑話雲雲。

早晨有開口不吉利應驗在先,故而那份專為新娘端來的冬雪紅梅露,她一滴未碰,而只端端正正地坐在新房的婚床邊,安安靜靜地等待拜堂。

趙驿孟在書房裏喝下兩碗“鬼神來不及”,猶不覺得解渴,于是幾乎将青瓷執壺裏的花飲幾将喝盡,不久,他便覺得頭腦昏昏、眼皮沉沉、渾身綿綿,于是擺手對總跟着他的厮兒小橋說先睡一會兒,吉時到了再喚醒他。

他那一睡,果真拜堂時辰快到了 * 還未醒過來,任憑外面如何歡笑鬧騰,任憑誰來找尋,趙驿孟根本雷打不動,急得小橋失了主意,以為是自己辦事不力、闖下了禍。

正堂那一頭,一切已就緒,只等着趙驿孟帶新娘過去行禮拜堂。

婚禮官遣人傳媒婆帶新人過去,張媒婆這一頭又催人去找新郎。

最終小橋依舊搖不醒孟郡王,不得已,他只得央小松去給太王妃(趙驿孟母親)身邊的侍女傳話。

如此一來二去,拜堂吉時已到,天之将黒,翹首以待的賓客遲遲未見新郎官與新娘子,便有人帶頭竊竊私語,繼而議論紛紛,現場漸漸地騷動起來。

太王妃得聞侍女的傳話,急得立刻命小兒子趙驿檸帶宴席中的禦醫到書房看出了何事。

趙驿檸和幾個同族的兄弟攜着禦醫匆匆到了書房,大家輪番叫喚,趙驿孟只渾然不覺、對身邊的騷亂一無所知,禦醫忙診脈,診畢,道:“孟郡王在沉睡,身體并無大礙。”

“無大礙?”趙驿檸急得聲音瞬間飙高,只抓住這三個字,“不能拜堂怎叫無大礙?!不管想什麽想辦法,快把我六哥弄醒!”

新房那邊的蘇靈咚見吉時已至,卻左右不見趙驿孟的身影,加上張媒婆神情有異,新房外面窸窸窣窣,梅桃二人又是欲言又止,她便開了口:“孟郡王出了何事?”

梅桃互相推搡,最終是青桃開了口:“姑娘,外頭說孟郡王在書房中昏睡不醒,只怕、只怕無法及時行禮——”

“禦醫看了亦不知是何緣由——”青梅補充說。

“行了,不必再說。”

即便是樂觀的性格,蘇靈咚的心亦漸漸變冷,午時趙驿孟所說的那一句“奉旨特來迎娶蘇姑娘”又複而回旋在她耳旁,加之到了王府,雖眼睛被霞披所遮,但并不妨礙她感受到趙驿孟的不耐。

他牽她,不論在蘇宅,還是到了王府,無不是顯得敷衍且粗暴;加之按理數,将新娘迎回,拜堂之前新郎亦當一同在新房靜候,可趙驿孟前腳才将她帶到新房,後腳便轉身離去,再不見蹤影。

此時,蘇靈咚心中對趙驿孟的期待幾近蕩然無存。

原本,他那一句“跟我走”是那樣令她驚慌與羞澀,不安又期待。

如今看來,覺得他是如意郎君許是想太多。

差不多又等了一個時辰,那時天早已昏黑,太王妃令賓客提前用膳,膳後,賓客帶着各種猜想和妄議,已散去半數。

直至蘇靈咚忍不住以為這拜堂成了泡影、想要自己摘下花冠之時,外頭的張媒婆忽然驚呼:“新郎來了!”

青桃忙幫她重蓋好霞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