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北燕馮氏臣
高家舉家搬來平城有一段時日了,馮太後一直想着見一見高揚,這一日,便将高揚和高琨父子傳召到了北部曹相見,同時,也召了馮熙和馮誕父子。
高揚和高琨都是第一次見馮太後,二人都有些惶恐不安,跪在地上不知所措的磕頭請安,馮太後給馮誕使眼色,馮誕上前扶起高揚道:“世伯,起來吧。”
父子二人惶恐落座,馮太後看着高揚笑道:“高公身體可還好?”
“托太後鴻福,老臣還算硬朗。”
馮太後點點頭,“這些年多虧了你們一家在龍城經營,你是我們馮氏的恩人呢。”
“微臣愧不敢當,為人臣子理當盡心竭力。”
“說起來,我能有今日,也多虧了你們高氏。”馮太後淡淡一笑,“當年,若非你父親高颙送我的姑姑入宮,成了太武帝的昭儀,我入宮之時,又怎能得到姑姑的照顧,被姑姑撫養成人,成了皇後、太後、太皇太後呢?”
“是太後福澤深厚,命當顯貴。”
“你的父親是我祖父的尚書,你們家世代都是我馮氏的臣子。”馮太後道:“流亡他鄉這麽多年,苦了你們了,所幸現在也回來了。”
高揚嘆道:“當年北燕的文武百官随昭成帝流亡高句麗,昭成帝及其子孫遇難後,百官和當年同來的龍城百姓都被滞留高句麗,也是聽聞太後當政,我們才敢回歸故土。”
五十多年前,馮太後的祖父馮弘在哥哥馮跋死後,繼承北燕皇位,才做了兩年皇帝,北魏太武帝讨伐北燕,馮弘派尚書高颙前來北魏議和,又把小女兒獻給了太武帝,成了太武帝昭儀,即是馮太後的姑姑。
可和親依然無法扭轉太武帝滅亡北燕之心,在即将城破之際,馮弘率領子孫後宮,北燕群臣和龍城的成年男女逃亡了高句麗。
馮弘在高句麗兩年後,高句麗王迫于北魏的壓力,殺了馮弘及其子孫十餘人,至此,北燕徹底滅亡,而随馮弘一同流亡高句麗的百官和百姓,也徹底滞留在了高句麗……
這批北燕遺民滞留高句麗,一直為馮弘一族看守陵墓,二十餘年後,聽聞獻文帝即位,馮太後當政,高揚的族叔高潛才敢歸順北魏。
高潛作為北燕遺民,也得到了馮太後的禮遇,加官晉爵還讓他娶了武威公主,可高潛短命,回來沒幾年就死了,之後,就是元宏即位,馮太後徹底大權在握,高揚一家回歸北魏故鄉龍城了……
馮太後點點頭,“前幾年我在龍城修建的思燕佛圖落成,多虧了你們在高句麗時為祖父守墓祭奠,先人遺骨才能順利遷葬佛圖安息。”
Advertisement
“這是我們為人臣子應盡的義務。”
馮太後笑了笑,“當年呢,讓照容入宮,本以為能生下長子,帶你們一家富貴呢,可惜陛下舍不得她,只是生了個次子。”
“是我們沒這個福氣。”高揚鼻子一酸,“我們本也不求富貴。”
馮太後輕笑,“你也別怪我狠心,一個女兒罷了,用一個女兒換滿門富貴,已經是很小的代價了。”
高揚道:“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們全當沒生過這個女兒罷了。”
馮誕都有些聽不下去了,馮太後也太狠毒自私了,因為高氏是馮氏的舊臣,高氏女兒生下太子的話,就不用如當年族滅元宏生母全族一般,來提防外戚了。
用高氏的女兒生子為馮氏的女兒鋪路,高氏成為外戚,馮氏成為皇後,看似雙贏,實則高氏依然是依附馮氏的傀儡罷了。
在別人眼裏,她還始終是個産子工具,是個被人輕賤瞧不起的奴婢。
“姑姑,貴人不是工具,她也是有父母兄弟的,哪有父母會不心疼自己的孩子?”馮誕蹙眉道:“我的妹妹們,也不是姑姑的工具,妙華和妙蓮都夠慘了。”
馮熙斥道:“誕兒,愈發沒有規矩了,怎麽跟你姑姑說話的?”
“父親,那也是你的女兒,妙華死了,你不心疼嗎?”
馮太後隐隐動怒道:“她不該死嗎?她究竟是為什麽死的,你不清楚嗎?”
“我…”馮誕啞口無言,随即拂袖而去了。
“誕兒,誕兒。”馮熙急急喚着他,嘆道:“這孩子,就是被我寵壞了,一點兒規矩都不懂。”
馮太後嘆道:“罷了,他是個單純孩子,自小就良善,聽不得我們說這些話。”
“太後別放在心上,誕兒就是心直。”馮熙勸道。
馮太後搖搖頭,嘆道:“你們怪我狠毒,可我不狠,哪有馮氏的今日,你們高氏又怎能再回故土?”
高揚惶恐道:“是,微臣一家都記得太後的恩典。”
馮太後似想到什麽,道:“對了,高潛那個兒子高崇還有來往嗎?”
“自從族叔去世後,高崇被過繼給沮渠氏,跟我們就少有聯系了。”
馮太後點點頭,“他母親武威公主改嫁給司馬金龍後,又生了一個兒子叫司馬徽亮,二人是同母異父的親兄弟,回頭我讓他和徽亮也多跟你們一家來往來往,你們在北魏無親族,無根基,多個親朋總是好的。”
“是,多謝太後。”
“還有一事要跟你說。”馮太後突然道。
高揚心裏一咯噔,“請太後吩咐。”
“我有意,讓清兒收恪兒為養子。”馮太後挑眉,“大皇子雖是默認的太子,可畢竟還年幼,萬一有個意外什麽?我必須選好太子的後備人選。”
高揚心緒複雜,“那林氏豈不是無辜枉死?陛下既已經保下容兒的命,太後就不能放過我們嗎?我們已經不求富貴了。”
“五年前她就該死了的,你如今倒是不忍了?”
“容兒是微臣的親骨肉,說不在乎,都是騙人的。”高揚嘆道:“微臣年紀大了,不想白發人送黑發人。”
馮太後眼中染上一絲寒意,“這麽說,你不肯了?”
“微臣無力阻止太後的決定,還是想懇請太後開恩。”
“好,那你們就留在平城吧,所有人都不用再回龍城了。”
高揚心裏一咯噔,顫聲道:“是……”
離開北部曹後,馮誕便準備出宮,元詳遠遠看見他,上前勾着他的肩膀道:“小表叔,你要走了?”
“你怎麽在宮裏?”
“我為什麽不能在宮裏?”元詳歪着頭道:“我可是當朝侍中,征北大将軍!”
馮誕撲哧一笑,“不是不之官嗎?”
元詳翻了個白眼,“馬上就之官了。”
元詳十歲封王,按制,皇子封王後是需要離開京城到封國的,可元宏舍不得幾個兄弟,年長的元禧、元幹、元羽封王後是留在京城任職,年紀尚小的元雍、元勰、元詳都加了侍中的官職,留在京城,只是他們當時年紀小,所以并不到任。
“怎麽?陛下派你做事了嗎?”馮誕看着比自己矮了一個頭的元詳,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呢。
“沒有。”元詳懶懶道:“我是聽說今天太後見了貴人的父兄,來看看皇兄,太後也讓你去了吧?都說了什麽?”
“你問這些做什麽?”馮誕突然有些不高興,撥開了元詳的手。
“我就是好奇嘛!他家跟渤海高氏到底什麽關系?”
“沒什麽關系。”馮誕淡淡道:“當年貴人是以渤海高氏之女的身份入宮的,可貴人那時還小,什麽都不懂,還是逢人就說自己是高麗人,才讓自己在宮裏屢屢被輕視看不起。”
“為什麽非要她入宮?還費那麽大力氣給她們家改祖籍?”
“你別問了,很多事還是不知道的好。”
“那不讓我知道,會讓皇兄知道嗎?太後都沒讓皇兄去見高揚,肯定說了什麽秘密。”
馮誕一怔,道:“當然,陛下都會知道,我知道的,他都會知道。”
元詳點點頭,“好吧,皇兄知道的話,他應該會有分寸。”
“走吧,一起出宮吧。”
“小表叔,我還有一件事要跟你說呢!”
“什麽事?”馮誕好奇道。
元詳嘿嘿一笑,“過幾天我生日,你也來呗。”
馮誕一笑,“好啊,到時候給你準備份大禮!”
元詳有些不好意思地一笑,“你能不能把想想也帶去啊,你跟她關系好。”
“噢,敢情你請我是假,實際是想讓想想去啊?”馮誕一笑。
“還不是我之前亂說話惹她生氣了嘛,這次在南坊擺宴,好好讓她出個風頭,以後讓她在平城橫着走!”
“哈哈,好啊,我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