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康雍時代】

富察昌南,他們家的關系可是複雜的很。

最上面數上去的米思翰開始,生了馬斯喀、馬齊、馬武并李榮保三子。而馬斯喀的唯一的嫡女嫁給了如今的四貝勒(親王尚未冊封)做側福晉。而馬奇的女兒嫁給了十二阿哥胤祹為嫡福晉。

而馬齊之前,這位米思翰老大爺還得了一個兒子——隆恩。

但是這位隆恩老爺,卻是側室所出——一個嫁進富察家,二十年年沒有生過孩子的側室所出的。

而這位小兒子卻只得了一個兒子——富察昌南。

隆恩比李榮保要大上十歲,生兒子又生的早。富察昌南如果不是自己努力攢功績晉官的話,富察一族的爵位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的。

而胤禵也是一樣,哪怕康熙喜歡他,也不能在他身上什麽功勞都沒有的情況下給他進爵位,加封他的妻妾。

某種程度上來說惺惺相惜的兩個男人,如今在這大營裏恨不得做的飛起——整天就是跟打了雞血一樣。

“工部與兵部在前年就通過了這批新兵器的使用,如今唯獨川南營裏說沒收到物資與軍需?”

“屬下核查不清,請貝勒恕罪!”

“你一句恕罪就能解決麽?”沈惜忍住想要一腳踹過去的沖動,手裏卻依然扶着白鋼鎮紙。

富察昌南站在一旁,整理他已經看過的折子。而如今沈惜正在寫的,正是呈給康熙的折子。

“你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不如我請個人來幫你,如何?”

主帳裏跪下的那人身子微不可見得抖了抖,卻還是忍着沒有說話。

“如果他要是開口了,你可就沒有機會再說了。都芳,你可想清楚了,下定主意了我可就把人帶上來了。”

都芳任川蜀軍需督察已是七年之久,按照皇朝在特殊地區換屆輪班的老規矩來說,這是非常不正常的——比起江南兩三年就一換,而四川這麽大的一塊地方,卻能讓一個人在這個油水充足的職位上待上七年之久。

“你的‘好侄兒’去年可是有得一子。庶子都生了三個了,為何嫡妻接連懷孕也保不住孩子?”

“哪有什麽卓洛氏!”沈惜将那方鎮紙甩了出去,正中鼻梁。

都芳老淚終于落了下來,而貝勒爺所帶的“證據”真是他的“好侄兒”。都芳沒有兒子,卻獨獨寵愛侄兒,寡嫂與小叔子同居一個大院,侄兒嫡妻是巴爾多氏,但是卻被侍妾“卓洛氏”踩在腳底下。

哪有什麽“乖侄兒”,從來只聞卓羅斯氏。連京使提督東都幹不過的地頭蛇——都芳的膽子也是大得沒邊。

順着都芳的線索,順藤摸瓜一路盤查——四川接連青海一代軍需處就有燒不爛的死藤草。到了上面掌旗,克扣軍需到了這裏居然還成了小事。

濫傳、誤傳軍報,其軍中主事一分多派,有通敵嫌疑。占公為己,鋪張享樂。

沈惜原本計劃只在四川待四個月,剩餘一季度的時間操練。

但是連這些肮髒事兒都沒理清。

那些锲而不舍想要艹康熙下臺的部落各部,眼看着這康熙四十八年過去一半了,敢不敢讓我回家過個中秋啊!!

“臣胤禵恭請皇父聖安:……”

沈惜這些日子摸慣了刀槍長戟,如今又握回毛筆,怎麽弄都有點點兒別扭。

處理了都芳那一樁糟心事兒,現在心裏悶悶地又找不到地方發洩。而且沈惜自己都覺得,從去年到今年的這麽長一段時間的軍旅生活,都要把人給磨糙了——那些從前自己會注意的細枝末節現在統統都不放在眼裏。

——當兵打仗的漢子,就不要在意那些細節了嘛!

比起沈惜的落差,富察昌南就好多了——他額娘如今是病歪歪的,等昌南自己能給這位夫人掙個诰命的時候,指不定人家連吉服都穿不上了。而昌南的祖母,米思翰的側夫人如今在府上說不上話,老太太還在呢,她只能護着自己的孫兒不被同族打壓得太慘就不錯了。

而這個從軍的機會也是得來不易——富察家之前可是沒人往這方面發展的啊。

“貝勒,昨晚川南下了暴雨,龐家灣的塞口……給沖垮了,而從西南一路運來的軍需根本上不來。”

沈惜又是一陣頭疼。

富察昌南與這位皇家貝勒共事了将近一年的時間,也差不多能習慣他的處事風格——眼睛裏容不得沙子,你只別把事情告訴他。要是做不成功,那就是大家都得陪着這位爺,把事情搞定了才能喊停。

果然,當天中午十四貝勒就下令拔營,全軍趕往龐家灣。

這個龐家灣原本只是一個盆地裏的小水庫,只是百年前的一次地動,水庫周圍的地勢大變,而原本挖深的水庫底面被周側的地基給覆蓋。每次地動,周邊的地層都往水庫的中心挪,這麽幾十年一百年下來,水庫越來越淺。

清初西藏與青海動亂,準噶爾部直接開了條近路。而龐家灣水庫付出的代價就是開山放水,好好的一個水庫地基毀了不說,每每雨雪猛烈,不是山泥倒塌就是暴雪堵路。

“馬将軍帶兩隊人從山體兩側繞過去,其他的人随我從正面疏通。”

但是事情遠遠沒有這麽容易——有一隊兵下手沒個輕重,夏夜裏,暴雨不止,川蜀地區地處盆地本來就與京中相差甚遠。

大家都想快點完事兒早點撤人,情有可原。但是領導的話不能不聽的,這一隊兵也是八旗子弟出身,背着家夥,一條路就挖到底,頭也不帶回的。

問題就是這麽一腦黑得挖下去,就挖出大麻煩來了。

“馮羅,你看清了麽?”

那個被叫做馮羅的漢子顯然也是愣住了,“我……我大概沒有看清。”

“闖禍”的人點點頭,咽了口口水,又是一鋤頭下去——“叮——”這一聲金屬碰撞的聲音,在雨聲中回響起來。

“……”馮羅松開了手裏的家夥,“齊老二,你闖禍了……”

“齊老二”顯然也是驚呆了:“這到底是什麽東西!”

馮羅上前蹲下,伸出手在那個黑乎乎的東西上摸了一把,但是随後又用手挖了兩把狠的:“……齊老二,你或許沒有闖禍,回頭你記了功,別忘了請兄弟我一頓好的!”

等消息傳到康熙那兒去的時候,已經是事情當晚的兩天之後了。

川南要塞的兩個山頭,被準噶爾舊部埋了整整兩座山的軍需武器。

地動的影響并不是造成龐家灣水庫摧毀的原因,而是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想要把持住要塞。而“意外之喜”則是發現兩側山體的天然掩護,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何況,只要水庫一毀,暴雨和暴雪每每堵塞要塞路口,對掩藏在山體之內的物資卻是天然屏障。

不過,大概誰也沒想到,就是齊老二神來之筆的一鋤頭,卻讓大清撿了個大便宜。

齊老二的父親與徐元夢是同期,并且齊老二的額娘是徐元夢的族妹——舒穆祿家的閨女也不少,只不過少于皇家通婚罷了。

齊老二還沒能回家,但是的确是記了功的。還是康熙上朝的時候當着群臣的面說“要好好賞賜”。

龍椅之下的人則各自有各自的心思。

康熙給十四阿哥派差事,起初大家是不放在心上——小兒子嘛,沒有經驗,能做些什麽。像是連太子當初初涉政事,也只是從旁輔助。

但是等康熙真正開始讓十四貝勒參政的時候,形勢卻大不一樣了——如今大阿哥與太子争得水火不容,三阿哥有隔岸觀火之意,但何嘗不是在等待機會。四阿哥嚴肅寡言,辦差事從來都得的康熙的好評,不能說他是太子一脈,只能說他只聽康熙的話。

再往下就是八阿哥胤禩——他人緣好,康熙也看重他。子嗣是硬傷,卻依然沒有影響皇帝如今對他的看重。

“十四貝勒如今手裏可是握着西南兼川蜀的兵權——雖然聖上态度暧昧,但是卻是放心将這一塊交給了十四貝勒。”明珠的老對頭已經不在了,但是八阿哥一脈卻開始強勢崛起。

胤禔只是笑:“我可是看得明白,皇父未必是屬意八弟的。”

明珠搖搖頭:“阿哥切莫輕敵,如今只別要把貝勒福晉生出孩子來,若是八貝勒膝下有一兩個兒子,哪怕不是嫡子……”他沒有在說下去,但是胤禵卻都懂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