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登基

開弓沒有回頭箭, 朝臣們既然已經表明了态度,自然不會因為太後這一怒便放棄,再加上又有皇帝穆琮在一旁‘煽風點火’, 朝臣們愈發可着勁奏請太後登基。

只是馮太後一直置之不理, 無論提及登基這樣的話題,她不是裝作沒聽見轉移了話題, 便是沉下臉充分表示自己的不悅。

若是朝臣們還不識趣繼續說,她便立即拂袖而去。

盡管如此, 可不論是穆琮還是朝臣都沒有放棄。穆琮更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給朝臣們大開方便之門, 但凡是請旨進宮,欲勸說太後的,哪怕太後不準, 他都一律以皇帝名義允許對方進宮。

馮太後又是惱怒又是無奈,可卻絲毫沒有法子。

穆元甫很清楚, 最終可以讓此事圓滿落幕的, 只有穆琮親自出馬。

但他也知道朝臣再三跪請這一過程絕對不能少,尤其是女子登基為帝本就極為罕見,該有态度還是要有的。

如此來回折騰了一個多月,他算了算, 也該到穆琮出馬的時候了。

一切确如他所猜測的那般, 穆琮見時機也差不多了,便主動到了明德殿。

馮谕瑧沒有意外他的到來,其實她也一直在等他。

她靜靜地聽着穆琮開門見山地道明來意, 對方的話,與之前朝臣們每一回勸說的一般無二。

“哀家不明白,皇帝春秋正盛, 為何會生出這樣的想法?”馮谕瑧定定地望着他,緩緩地道。

穆琮迎着她的視線,誠懇地道:“不敢瞞母後,此番經歷雖是促使朕作出這個決定的直接原因,但歸根到底,除了因為朕志不在此之外,還是因為朕明白,大梁如今需要的是母後。”

“如今大梁有望一統中原,在此關鍵時刻,絕不能掉以輕心。母後執掌朝政雖天下皆知,但便是您也不得不承認,在某些時候,太後這身份,亦有諸多不便之處。”

馮谕瑧點點頭,承認道:“你說的沒錯。”

所以在時機未成熟之前,她需要一個傀儡。

“朕認為,如今天下局勢,母後以皇帝之名統禦大梁,比以太後之名更有利于君臣同心,上下一致。母後仔細想想,比起為太後效力,是不是比為皇帝效力,更能激勵臣下?”

馮谕瑧鳳眸微眯,認真地打量着他,再一次深深地意識到,這個孩子雖然外表憨厚,但比他的任何一個個兄弟都清醒理智。

見她只是望着自己并沒有說話,穆琮心裏直打鼓,有些猜不透她的意思,不過還是滿臉的坦然。

“哀家明白了……”片刻之後,他便聽到了馮太後微微颔首道了這麽一句。

“那母後……”

“皇帝還是先回宮歇息吧!哀家瞧着你最近走路都平穩了不少,可見這段日子皇帝确是遵從醫囑,認真調養身子。”馮太後看了看他明顯又瘦了不少的臉,道。

穆琮苦笑:“都差點死過一回了,朕哪還敢不聽太醫囑咐啊!”

“只盼着皇帝今後都一直這般記得牢牢的才是。”

“自然,自然。”穆琮連連點頭。

一直到坐上了轎辇離開了明德殿,他才突然反應過來。

那母後到底是同意了,還是沒有同意?他捂着下颌思索。

不過下一刻,他便又不在意了。一回不成,再來幾回便可以了,總有一日,母後會相信他的誠心。

這樣一想,他頓時又坦然了。

哪裏想到,次日早朝,當朝臣們再一次跪請太後登基稱帝時,這一回,馮太後沒有再拒絕。

朝臣們登時大喜,穆琮亦是滿臉喜色。

這一年,大梁皇帝穆琮宣布退位,欲改奉嫡母馮太後為帝。

太後怒斥帝胡鬧,朝臣亦數度挽留而不可得,遂遵從帝願,跪請太後登基稱帝,太後堅拒。

朝臣再三懇求,帝亦數度勸說,太後卻道先帝基業當由先帝子孫繼承。朝臣卻言,夫妻一體,妻承夫業亦合情合理。然太後仍拒不受。

朝臣複跪請,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懇請太後以蒼生為任,以社稷為重,登基稱帝。帝亦随之。

太後拒受而不能,終是長嘆一聲,謂之,然。

長明宮中,穆恂得知太後将登基稱帝,改封穆琮為睿王後,喃喃地道:“怎麽會這樣的呢?穆琮他怎麽能退位呢?他怎麽能退位呢?”

一會兒,他又突然醒悟:“對,肯定是被逼的,一定是這樣,一定是被母後逼着退讓,一定是……”

只有這樣,才可以解釋為什麽會有人明明已經坐上了那個位置,還會舍得退讓給別人,因為有人用他的性命相逼。

皇室宗親得知太後登基稱帝已成定局,心裏雖然又是惱怒又是不甘,但是最終還是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畢竟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齊王。

遠在軍中的虎妞望向皇宮所在方向,唇瓣洋溢着淺淺的笑容。

姨母,終于要坐到那個位置上去了……

“瘋丫頭,咱們再來比試一場。”穆璟從另一側走了過來,大着嗓門道。

虎妞沉下了臉:“你再喊一聲瘋丫頭試試?”

穆璟見她變臉,笑着道:“行行行,不喊瘋丫頭了,這總行了吧?來來來,咱們再來比劃比劃,我就不信這回還會輸給你。”

“怎麽了?好端端的又來找打,難不成姨母要登基了,你心裏不痛快?”虎妞瞥了他一眼。

“這不是早晚之事麽?有什麽痛快不痛快的?再說,這大梁的天下,本來就有母後的一番心血,如今她登基了,也不過是理所當然。”穆璟回答。

“你能這樣想就好,告訴你,姨母是我最重要之人,不管她做什麽我都是支持的。誰若是想對她不利,我便是拼上性命,也絕對不會放過他!你可知道了?”說到後面,虎妞瞬間便充滿了殺意。

穆璟見狀,嘆了口氣,也不找她比試了,席地而坐,一會兒又似乎覺得坐着不舒服,幹脆便以手掌作枕躺了下去,順帶着還翹起了二郎腿。

“不管你信不信,我從來不想參與到這些事情裏頭,只要朝廷不亂,百姓能安居樂業,皇位上坐的是誰,與我又有什麽關系?”

“況且,母後雖是女子之身,但她的本事,別說我們兄弟幾個遠遠及不上,便是父皇,只怕也要稍遜色于她。”

“大梁有她撐着,我也能做自己想做之事,這有什麽不好呢?”

“再說了,三皇兄自己都不在意奉母後為帝了,我為什麽又要在意?”

虎妞看了他好一會兒,随手撿起地上的一根木棍敲了敲他翹着的腿:“不是說要比劃比劃麽?起來!我倒要瞧瞧,你學了什麽了不得的本事!”

穆璟一個鯉魚打挺,亦撿了一根木棍作劍,難掩興奮地道:“這是我上回見過上官将軍使劍之後,回去琢磨了許久才想到的招數,讓你瞧瞧我的厲害!”

虎妞不服氣:“盡管放馬過來!”

“看劍!”穆璟二話不說,提着木棍便往她刺去。

虎妞擋開他這一‘劍’,瞬間便與他纏鬥了起來……

再隔得一個月,馮太後在擇定的黃道吉日當中,正式登基稱帝。同時,改封穆琮為睿王。

馮谕瑧穿着皇帝的儀服,在滿朝文武的跪拜聲中,一步一步地邁進正明殿,朝着上首正中央的龍椅走過去。

曾經經歷過的種種如同走馬燈一般,在她腦海中不斷地閃現。

有路邊數不清多少具瘦骨如柴的百姓遺體,有被燒殺搶掠一空的村莊,有坐在親人屍體當中哇哇大哭的幼童,有慘遭蹂.躏後悲憤自盡的年輕女子,也有無法接受親人慘死而選擇與敵同歸于盡的悲壯男兒……

每一幕,都是曾經滿目瘡痍的中原。

她想到了當年匆匆離家的狼狽,想到了逃亡路上熬不過一病而逝的娘親,想到了以身引敵最終命喪敵手的爹爹,想到了戰場上無數犧牲的大梁将士,想到了大梁立國曾經有過的腥風血雨。

她也想到了曾經的兒女情長,還有那個打下了大梁基業的偉岸男子。

家國大義跟前,兒女情長又算得了什麽?

終于,她走上了玉階,一點一點地轉身,面對着滿殿伏地的文武大臣,視線一一在他們身上掠過,而後在看到穆元甫跪地的身影時有須臾的停頓,但很快便掠了過去。

她緩緩地坐上了龍椅,神情威嚴,凜然不可侵犯,啓唇:“衆卿平身。”

“謝陛下!”

穆元甫亦如其他人一般,跪在了地上。

片刻之後,他緩緩地擡眸,目光越過前方朝臣們跪着的身影,望向上首的女子,看着她身着皇帝儀服,高高在上地俯視着衆人。

良久,他再度垂頭,掩飾住微微上揚的嘴角。

真好啊……

***

女帝登基,除了頒布旨令、傳達政令的太後谕旨,變成了聖旨之外,其他的并沒有太多的改變。

原本還有朝臣建議女帝改國號,可女帝卻不同意,只道,既是妻承夫業,又何需更改。

朝臣聽罷便不敢再勸。

大梁換了女帝登基,給其他各國帶來的震撼自不必再說。

登基不久,女帝正式下了旨意,命大将軍上官遠率五萬大軍,奔赴邊疆,對抗吳陳兩國聯軍,正式打響了大梁一統中原的最後一戰。

周府。穆元甫接過寧大夫讓徒弟送來的藥,又認真地聽了小寧大夫的轉達師父的囑咐,這才道:“大恩不言謝,多餘的話我便不再多說了。”

小寧大夫點點頭,道:“預祝大人早些得勝回朝!我還有事,便告辭了!”

穆元甫親自把他送出了儀門,回到屋裏,看着他送來的那瓶藥,緊緊地握了握,而後珍而重之地把它收進了包袱當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