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顧命大臣”前朝、本朝都沒有這個職位,完全是石暄為了架空石忞這個監國太子特意設置的,方便她遠距離遙控指揮,所以擔任這個職位的也是她喜歡的寵臣之一——楊志宏。
昨天頒布诏書任命的時候,她站在前面只聽見了對方的聲音很低沉,今天才是第一次見楊志宏的正面,長得尖嘴猴腮,穿着秀孔雀補子深藍色的三品官服都不像大官。
通過陳季元收集的情報,楊志宏的事跡和性格她也略知一二,出生貧寒,家中次子,承光三十一年進士出身,短短十五年就從一個九品芝麻官爬到了現在正三品大理禦承的位置,野心之大,手段和心性之狠辣絕非一般人可比。
“顧命大臣”這個職位雖然沒有品級,但職責卻以诏書的形式确定下來,借她從未參與朝政、不熟悉政事為名,特好意讓楊志宏協助處理,實際上就是石暄自己遙控指揮,楊志宏具體處理。
所以整個早朝楊志宏就像走過場一樣,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定事,別人提問題,還是由他解答定事,最後才會敷衍似的問一句“殿下以為如何?”。
她一個沒有實權的傀儡太子能說不行嗎?不能,而且還不能把自己的不滿表現出來,所以從頭到尾她都敷衍得很認真。
她走的時候聽見大臣們三呼千歲的聲音,覺得簡直比之前坐在皇位上接受禮拜時聽到的還要諷刺。
因為坐在上面她得以看見下面的大臣,所以也知道了一些人的心思,嘴上說的和心裏想的完全不是一個樣,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忠于她母親,都希望她做好傀儡就行,占三分之一。
還有一類是心懷國家忠于國家的忠良之才,希望她能有所作為,不要被楊志宏這個小人所擺布,看到她今天的表現都很失望,占小部分。
還有一類是混吃等死,只要不損害到他們的利益,無論她還是楊志宏怎麽做都無所謂,這群人普遍年齡偏大,這種占了快大半。
散朝之後,石忞就去思學房繼續學習了,她一個無權無時的傀儡太子,還是好好讀書吧。
下午回到長祿宮沒多久,楊志宏就帶着一堆文書來讓她簽,楊志宏能裝的很恭敬,她也能裝的很無辜,事是你辦的,字讓我來簽,鍋讓我來背,這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嘛。
她索性借着诏書上說的自己什麽都不會,又把态度擺好,給楊志宏戴了不少高帽,才讓他高高興興的把文書都拿回去自己簽了。
想到今天早上上朝的情形,她索性滿足了楊志宏他們的願望,沒有重大事件不用來找她,他自己看着辦就行,早朝她三天才會去一次,其餘的也交給他主持。
沒想到太子殿下這麽上道的楊志宏高興的回去擺了宴席,把在京高官都請了,會來的他不請都會來,不來的請了也不會來,他心裏也記了一本賬。
另一邊,石暄帶兵出城沒多遠,就将人員分成了兩撥,她帶着三千騎兵和幾名親信文武官員先行,以每天一百公裏的速度前行,石栭則帶着剩餘的人以每天四十公裏的速度在後面追趕。
Advertisement
即使每天行軍如此之累,喜歡對練的石栭還是要人陪她練一會,從将軍到士兵不是被她打趴就是求饒,高興的以為自己武功已經所向披靡。
事實上是将軍士兵礙于她的身份讓着她的,行軍這麽累,随便跟她過兩招求個繞,或者裝成被打趴下就可以回去休息,誰還真打!
石暄帶着行動迅速的騎兵,只用了十八天就趕到了北沙境內,大臣建議她先去省會城市南陵安頓,順便和當地兵力彙合,然後再徐徐圖之。
可早就渴望在戰場上一展風采的石暄哪裏聽得進大臣的建議,帶着軍隊就直奔前線,還把話多建議多的文官安排去了南陵。
每次只要一想到這次禦駕親征能像高祖、高宗那樣讓自己的英明流傳萬古,石暄就興奮的睡不着覺,她不信她集結的三十萬大軍還打不過布拉克的十萬游牧大軍,所以壓根沒想過會輸。
石暄興致勃勃的趕到昨天軍報正在被攻打的猶崇縣時,才知道猶崇縣已經被攻下,看了看後面的三千騎兵根本不夠攻城之後,灰溜溜的回了南陵。
布拉克從神朝開始就一直是中央王朝的附屬國,中央王朝強盛,它就比其他附屬國還乖還挺話,中央王朝衰弱或有機可乘它就肯定會來咬一口,不把肉咬下去,也得把血帶走。
加上布拉克的王座并不像華國這樣上下輩銜接,而是正真的強者為王,所以無論是它這個國家還是王座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這也是他們不像其他附屬國那樣完全誠服的根本原因。
這一任布拉克國王是一位心機勃勃且文武雙全的野心家,已經在位十三年,每年遣使來繁都朝貢都會買很多走私的最新武器回去,這麽多年下來已經在華國安插了很多眼線,甚至還有據點。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總算買通了朝中大員,這次攻打華國就是他和內奸達成協議的結果。
建平四年6月,整個華國進入了炎熱的夏季,即使只穿着兩件很薄的絲質衣服,還是熱的不想出門,放在井水裏冰鎮的西瓜就特別搶手。
往常休息日都會出宮在城內逛逛的石忞也歇了心思,在皇奶奶哪裏待了一個早上,吃過午飯後又去母後哪裏待了半個時辰。
自石暄禦駕親征後,石忞隔三差五就會和皇奶奶、母後一起共進晚膳,大部分都是直接在皇奶奶的永壽宮或者母後的安仁宮。
皇奶奶喜歡新鮮的小玩意,每次出宮她都會帶些回來給她送去,而母後則比較愛安靜,喜歡看野史,還特別喜歡給她和小栭講故事,這些故事她都沒聽過,每次都聽的很認真。
坐在禦攆上回長祿宮的石忞,剛走到半路就遇到了着急求見的副統領左旋,因為霧冬她們在前面攔着,她進不來,便大聲朝着石忞喊道:“殿下,臣有要事禀告!”。
近三個月斷斷續續的上朝,再加上這三年多陳季元的情報,現在還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員她已經把名字和人對了起來,被石暄帶走的任然還是只知道名字。
左旋就是內禁軍副統領之一,另外一位副統領和大統領以及一千內禁軍已經作為石暄的近衛随軍出征,她現在就是內禁軍的最高長官。
“讓她過來”得到石忞的命令宮侍們才讓開。
“恭請殿下安康,此事事關重大殿下可否屏退左右?”內心的波濤洶湧都比不上左旋臉上的汗水洶湧。
“他們都是我的人,無妨”看着身穿铠甲汗流浃背的左旋,石忞為她點贊,心想:還好禦攆上有把大傘遮着太陽,自己才免于在太陽底下被毒曬。
“殿下,外禁軍副軍長羅布暔和顧命大臣楊志宏已反,繁都已被他們團團圍住,現在他們正帶着大約一千騎兵四千步兵通過了中南門,宮內只有兩千內禁軍恐難以抵擋,臣懇請殿下帶上皇後、太後随臣從北門突圍”左旋言辭懇切,已報必死之心。
要是別人來報,她可能會裝一下害怕,左旋的話,算是任在朝武将中為數不多即年輕又忠君愛國的将領,她不想讓她失望,“孤已有安排,左統領只需且戰且退引他們到承天殿即可”。
左旋對這個太子殿下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因為她和她心中的明君完全沾不上邊,本以為她知道大臣叛亂後會手足無措、倉皇而逃,沒想到太子殿下居然無一絲慌亂,還說已有安排,難道她早有準備?
“是,殿下,臣告退”左旋帶着滿腹疑惑退了下去。
“關初,傳孤命令,關閉所有宮門,所有宮侍待在屋裏,非孤撤令不得出來,不遵令者斬。轉道去承天殿”石忞說完接過凡秋遞上的手帕擦了擦汗。
“是,殿下”路關初得令後就另外帶了兩個宮侍、兩個侍衛去傳令了。
到承天殿後,石忞才感覺涼快了很多,等了很久的好戲總算是随着刀劍聲、吶喊聲的逼近要上演了。
左旋一路按照石忞的指示且戰且退盡量保存實力,退到承天殿的時候還有一千多人,就在殿外築起了一道防線。
緊跟不放的楊志宏和羅布暔也帶着軍隊全湧進了承天殿外的大廣場,本來只有些內禁軍站守的空曠大廣場這會全是人,兩軍對持一觸即發。
早就把皇位當成自己囊中之物的楊志宏,不想看着承天殿被血污染,招晦氣,便讓人上前去喊話,“顧命大臣有令,投降者不殺,交出太子者封侯賞百金”。
“楊志宏、羅布暔,你們這兩個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不太會罵人的左旋本來想罵狠一點,但有點卡殼。
全場雖然人多,但大部分都是禁軍,各司其職倒是很安靜,左旋的話一字不漏的全進了楊志宏的耳朵裏。
雖然他就是個亂臣賊子,但最聽不得也是別人說他是亂臣賊子,就在他發飙準備下令繼續攻打的時候居然聽見了軟弱太子的聲音。
“只要你放了他們和孤的家人,孤随你處置”這麽重要的好戲,怎麽能缺了她這個主角。
看到石忞從殿內出來的楊志宏高興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線,“還以為你是只烏龜,只知道縮在殼裏,這可是你自己說的,好,我答應你了,讓他們放下武器靠邊站”。
一直以為能絕地反轉的左旋此時一臉蒙逼,看着這個給她希望又讓她絕望的太子,真的是一言難盡,眼巴巴的看着太子微搖着頭用眼神哀求不要聽那個亂臣賊子的。
看着左旋動作和心裏想的,石忞是既感動又不忍心,但最後還是狠心下了命令,“按他說的做”,語氣不容置疑。
沒能保護好皇宮和太子的左旋覺得愧對國家,愧對祖宗,想以死謝罪,還好被看着她的石忞知道心思後及時制止才沒有釀成悲劇。
被太子小聲阻止的左旋,這才想起太子最少現在還沒事,既然太子讓她這樣做,那她就按她說的做,之後她再想方設法救出太子殿下。
看到左旋這麽想,石忞才放了心,在左旋的帶頭下,沒一會內禁軍就全部放下了武器,退後站到了兩邊。
還有點理智的楊志宏并沒有像個暴發戶一樣張牙舞爪的沖進承天殿,而是派人去把都城內所有七品以上的官員都宣到宮中來,他要讓所有的官員見證華國的滅亡。
吩咐好以後,楊志宏才帶着跟随他的官員和武将一起進了承天殿,還堂而皇之的坐上了那把他主子夢寐以求的紫色鳳椅,真正坐上去的那一刻他突然不想再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