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路關初過去向石忞彙報的時候, 步千雪是知道的,但是彙報的內容如何她就不知道了,直到看見一行人由遠及近, 尤其是看到文之勉的時候瞬間明白了。
她怎麽也想不明白, 這麽好的石忞,為什麽就有個這麽“威名遠揚”的表妹?
文之勉雖然愛玩纨绔,但不是蠢, 看到路關初恭敬的站在一個華服女子旁邊,邊上還有不少下人, 便猜到對方肯定是皇後候選之一, 就是不知道是哪一個, 說不定以後就是她的皇後表姐卿了, 可得留個好印象, 路過的時候特意停下行了一禮。
因為這裏同性婚姻和異性婚姻地位等同, 所以家人、親戚之間的稱呼和古代中國有點不同,父母稱雙親, 為家主的稱母親或父親,不為家主的稱娘或爹, 祖輩以此類推;人生中的另一半稱伴侶或愛人。
親戚之間的稱呼大體相同, 但也有不同, 相同的是叔、伯、姑、姨、舅、表兄妹、堂兄妹,不同的是,如親戚長輩伴侶是同性會在稱呼後面加一個卿, 比如堂兄的男性伴侶, 就叫堂兄卿,如人量較多則會在稱呼中間加長、仲、季以示區別,妹或弟的話就是妹卿或弟卿, 所以文之勉稱呼表姐的伴侶就叫表姐卿。
步千雪畢竟還不是皇後,皮笑肉不笑的還了一禮,心裏對文之勉實在是喜歡不起來,所以面上過得去就行,希望她以後最好別犯在自己手裏。
嫉惡如仇的性格讓她看不慣文之勉這樣的纨绔,但她也知道就算是文之勉犯了事,也輪不到她來管,最後一句更多的像是在勉勵自己不與此類人為伍。
雖然對面這個女的長得還不錯,氣質也可以,但文之勉很确定這是第一次見到對方,也很敏銳的感覺到了對方對自己的不喜,想到自己在繁都的名聲,再想到皇後候選裏面有兩個是繁都人士,她就明白了。
能有這種氣質的肯定不會是平民,那就只能是督查院那個小禦史了,據說督查院的官員就像他們勳貴中的宗人令一樣不招士族喜歡,就像皇帝的眼睛一樣盯着他們和士族,近幾年被督查院查辦的士族不知幾何,被他們舉報的勳貴也多達數十。
她還沒讨厭這個小禦史呢,倒先被小禦史給讨厭了,文之勉有點氣不過,轉身離開的時候袖子一甩哼了一聲,很是不屑,看到不遠的皇帝表姐才再次揚起笑臉。
水車已經下水完畢,正在進行最後的調試,石忞一轉頭就看到笑得比太陽還燦爛的二勉正朝自己跑過來,頓時高興的大聲調笑道:“都這麽大的人了,怎麽還跑得像個孩子似的”。
離石忞只有幾步之遙的官員們,尤其是木長青眼睛睜的大大的,這樣的陛下還真的少見,雖然早就聽說了太後和陛下對這個文之勉的喜愛,但終究沒有親眼看見來的真實。
“皇帝表姐,比起你和我哥,我本來就還小啊”文之勉嘴上說着腳下奔跑不停,沒一會就到了石忞身邊,一點也不氣喘的問道:“皇帝表姐,他們是在幹嘛?這兩個大圓輪又是什麽東西啊?…………”。
二勉的好奇心還是一如既往的重,像個好奇寶寶一樣東問西問,石忞倒是一點也不煩,卻也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讓人叫了步千雪過來,才利用筒車和水車進行了一場實物詳細解說,就連官員們和木匠都聽的很認真。
雖然他們不知道“力學、動力、水力、機械”等詞是什麽意思,但不妨礙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尤其是看到筒車實實在在的把水從河裏灌溉到高地田裏後,而且還是陛下親自講解,就算沒有完全聽懂,也夠讓沒聽過的人羨慕了。
看着侃侃而談的皇帝表姐,文之勉除了崇拜還是崇拜,要是沒叫那個小禦史過來就更好了,想到這,她偷瞄了一眼,就看到小禦史看她皇帝表姐的樣子,就好像她爹看母親的樣子一樣,頓時心下一驚,她一點也不想這個小禦史成為她的表姐卿。
Advertisement
本來在一旁自己玩耍的清影跑到了步千雪和石忞身邊,轉了幾圈啪的一下就趴在了地上,兩只前腳彎着放在頭下面,感覺到文之勉對步千雪的惡意,瞬間擡起頭來,兇神惡煞的樣子,吓得文之勉瞬立馬跑到了石忞後面。
也不知道是清影和她不對盤,還是因為清影還是狗的時候她對它不好,導致清影從來不會給她好顏色,摸都不讓摸,兇得很!她一向都是敬而遠之,剛剛看到它在邊上玩還暗自高興了一下,沒想到該來的總是會來。
石忞還沒解說完,水車就将河水從河裏引了上來,瞬間吸引了文之勉的全部注意力,也不怕不遠處的清影了,一門心思撲在水車上,在邊上看的目不轉睛,要是夏天估計就直接跳水裏看了。
木匠和工部官員的努力讓她很滿意,對有功的人,她一向不吝啬,不僅賞了木匠銀錢,也賞了所有在場工部官員,推廣筒車和水車還需要他們的不懈努力,任務繁重,她也說了不少鼓勵的話。
轉眼就到了中午,除了木長青以外,其他人都被她遣散了,就連木匠們都得了半天假。
行宮內馬路上,幾個宮侍在前面開路,石忞和木長青一前一後走在前面,邊走邊聊,步千雪落後幾步跟着,旁邊就是清影,文之勉走在最後,刻意離得不遠不近,路關初等人緊随其後。
“木愛卿,各地的木匠都到了嗎?他們大概需要多久能學會筒車和水車的制作工藝?”石忞目不斜視的看着前方問道。
落後一步的木長青微低頭,雙手交叉放在面前,想了一下才開口回道:“啓奏陛下,已經陸陸續續到了,學得快的十天半個月,不快的需要月餘,今年恐難以在全國全部推廣”。
“推廣不可急于求成,按部就班即可,對了,地方衙門可有按要求為他們提供盤纏?”取消工匠戶籍就是為了促進工匠交流和移動,為國家發展提供更好的工藝技術,她也很注重保障工匠的利益。
早在下诏令的時候,就特意明文要求由地方衙門給予前來學藝的木匠盤纏,這裏的臨時作坊和住處雖然也都是臨時搭建,但環境尚可,加上回去時能結到一筆工錢,已算是關懷備至。
“是,陛下,臣問過,他們出發前都得了盤纏”木長青想诏令明文要求的事,還是來渡河陛下身邊,就算地方衙門膽子再大,貪心十足,也得考量考量,又怎麽敢不發?
聞言石忞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問了一些其他關心的事,木長青也彙報了一些自己想彙報的事,一直到了靜心宮門外石忞才放木長青離開。
她倒是想留木長青一起用午膳,可現在吃飯又不止她一個人,這會又加了個二勉,而且木長青也不一定想和她這個頂頭上司一起吃飯,所以她還是不強人所難了。
看到大臣終于走了之後,文之勉高興的想跑到皇帝表姐身邊跟她說說話,就看到步千雪已經先她一步靠近,還和皇帝表姐聊了起來,跨出去的腳不得不收了回來,嘟着嘴一臉不高興。
離文之勉最近的路關初看的清清楚楚,雖然臉上一直保持着微笑,但心裏早已哈哈大笑,心裏跟明鏡似的,她們喜不喜歡不重要,陛下喜不喜歡才是最重要的啊。
今日趙侯府趙家張燈結彩,整個趙府喜氣洋洋,門庭若市,就是路過的閑人看到趙府的熱鬧喜慶都忍不住随口問一句,“沒聽說趙侯府要成親啊,什麽喜事竟這麽熱鬧?”。
若是有個知道內情的就在不遠處,又恰好聽到的話,也會高興的順口回一句“今日可是趙侯期頤壽辰,怎麽可能不熱鬧”,這可是繁都最近的重大事件之一,居然都不知道,少不了鄙視一下對方的無知。
和趙侯府的熱鬧不同,忠王府從上到下全都是一臉凝重之色,張良月已經于昨天晚上出城與石爽的真世子彙合,長久以來對張良月的依賴,讓他心裏并沒有面上表現的那麽沉穩,反倒有些緊張。
趙侯即是當今太皇太後的哥哥,也是趙家的老家主,百歲雖非鳳毛麟角,但能活到百歲也是人生中的大喜事,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滿頭白發褶皺盡顯的趙侯一身華服,精神抖擻,正高興的坐在屋內主位上接受晚輩的賀拜,壽禮收了一撥一撥又一撥。
趙程凡和伴侶在邊上笑容不比老父親少,就連在地方任職的趙煥英也都趕了回來,加上各地的旁支小宗,也算是人數頗多,人口興盛的大家族。
就是大宗趙侯這一支倒顯得有點單薄了,祖孫三代加起來竟只有四人,爺爺兩年前去世,趙程凡和趙煥英都是從旁支過繼過來的,所以趙程凡和他父親差了有五十歲。
趙程凡是昨天才回到繁都的,原本他以為要再次錯過父親的壽辰,沒想到陛下卻給他放了假,得了陛下口谕,他就馬不停蹄高高興興的回來了。
趙煥英從小在趙侯府長大,對祖父、父親和爹的感情很深,爺爺已經去世,對祖父就尤為重視,可想到陛下的信任,他又不想讓陛下失望,糾結了一個月,最後還是上司找他聊了聊,知道事情原委後就給他放了半個月的假,也就比他父親早到半天。
賀拜畢,管家便來報說‘賓客已經來得差不多了’,趙程凡這才跟父親說了兩句先一步去了前院接待客人,趙煥英和他爹則慢一步,陪着趙侯慢悠悠的往外走。
趙煥英扶着祖父到前院設宴處的時候就聽到下人在唱報“忠王殿下到,賀禮:夜明珠一對,珊瑚一株…………”,還沒聽全就被現場的嘈雜聲蓋了過去,倒是下人一喊“趙侯到”瞬間安靜不少,接着就是一片恭賀聲。
本來就不高興的忠王石爽見狀,瞬間一股無名火起,心想:要是本王是皇帝,爾等還敢如此小瞧?哼!爾等休猖狂,等一會本王出了手,你們想巴結就得看本王的心情了。
中午用過午膳後二勉就被她打發去找大姨母報道了,估計不到晚上是回不來的,石忞便和步千雪喬裝打扮一番,去了渡河城內微服私訪,看到猴子雜耍很是開心,至于心裏怎麽想的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