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昨夜郎君一直在等候着自己醒來, 到現在也未曾睡多久。

看到此刻的郎君睡得這樣香甜,謝舒又怎麽敢打擾他?

他慢慢理了理床鋪,坐在郎君的身旁, 靜靜地凝視着郎君。

這時謝舒又注意到郎君的雙足正露在被外。

這兩天, 謝舒也發現了郎君睡覺的一些無傷大雅的小習慣, 他眼中不禁帶了幾分清淺的笑意, 他将被子扯了扯, 想把郎君完全蓋住。

虞楚息抱着被子正睡得迷迷糊糊,當察覺到有人去拉他身上溫暖的薄被時,他忍不住伸了伸腳, 想踢開那壞人。

然而他的足一伸出來,正好送到了謝舒的手心中。

謝舒動作微頓,就這樣輕輕握了握郎君玉白的足,片刻後, 才放開。

虞楚息一覺醒來, 睡了不知多長的時間, 他的頭腦有些遲鈍,但精神卻很好, 而這室內依舊黯淡, 仿佛不知天日。

虞楚息裹着被子翻了一個身, 這才發現, 原來窗外的布簾遮地嚴嚴實實, 不過從透出那點浮動的青光來看,外面天已經大亮了。

緊接着,虞楚息的目光就不由自主地落在了窗邊的人影上, 謝舒就穿着一件江綢面的白衣坐在一把椅邊, 持卷看書。

他清俊的五官輪廓如同被細細勾勒過的工筆畫, 眼睑微垂,神态專注。

虞楚息目不轉睛地看了他一會兒,才開口道:“謝舒,現在是什麽時候了?你怎麽也不叫我一聲。”

郎君才醒來,聲音帶着些許慵懶纏綿。

謝舒合上書本,回頭望來的時候,外面淡淡的日光攏在他的眉眼上,仿佛畫卷被一點水墨暈染開來:“現在是辰時三刻,我已和風荷他們說過了,郎君無需擔憂。”

虞楚息對上他的眼睛,忽然心跳怦然。

Advertisement

他隐隐覺得謝舒對他的态度有些不同了,可又說不清哪裏不一樣。

這幾天,城內傳出了大儒姜鴻告老還鄉,已經到了金陵的消息。

其實這消息本來也瞞不住,畢竟姜鴻身為曾經的國子監祭酒,一直以來都享譽盛名,回來的這一路上,又經過無數城鎮,只要看了一眼他的路引,哪裏認不出來姜鴻的身份?

不出幾日後,金陵城內但凡有名有姓的人家都知道了這消息,不禁心火交熾,要是自家子弟能夠拜給姜鴻做弟子,科舉之路怎麽說都穩了。

何況人人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當今皇上身邊最信賴的寵臣,任職正二品紫微令的呂朔,便是姜鴻的學生。

只是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姜鴻前些日子便已經從揚州離開,按理說,怎麽都到了金陵城內,可不知為何,到現在都遲遲沒有聽到任何消息。

直到這一天,數輛毫不起眼的馬車在金陵城門停留下時候,地面滾過幾道深深的車轍印子。

守城的士兵按照慣例前去查看,只見除卻最前面的馬車以外,其餘馬車都裝滿了厚厚的書籍。

此情此景,簡直令人目瞪口呆。

這些書籍不是常見的竹簡,大多是紙卷,如今科舉大興,襄紙價高,遠增于舊,而完整的善本又是何其珍貴的東西,俗話說千金易得,可善本難尋便是如此。

看到一幕不亞于看到金山銀山,幾個守城的士兵忍不住呼吸粗重了幾許,眼中閃過一絲貪婪,還沒等他們打起任何主意,一名随行的護衛便已冷冰冰地甩出一樣路引來。

當翻看了一眼那路引,幾個士兵頓時手腳發涼,這便是前幾日知府大人下達命令,必不能怠慢的姜鴻姜老先生!

當天下午,姜鴻的所有東西在當地官員的幫助下在他之前買下的府邸中都安排妥當了。

隔日,知府萬林明登門拜訪。

萬林明讓人提前備好了禮物,臨行前又整了整衣冠,這才坐上馬車。

見大人如此鄭重其事,李銘一旁小心問道:“大人,這位姜老先生小人早有耳聞,德高望重,又頗有清名,不過據小人從京城打聽的消息,這次姜先生告老還鄉似乎有隐情在裏面,而且即便姜先生還在職,和大人也是平起平坐的位置,大人為何态度如此.....”

萬林明擺手打斷他的話道:“李銘你雖機敏有餘,卻還不夠通達世事,像姜鴻這樣的大儒即便是不得聖心,但聖上也絕對不敢怠慢于他,以示尊師重道施行仁政,如此一來才好有教化百姓之功。登門拜見,亦是如此。何況本官如此行事,也不只是這個原因,眼下我正有一件要緊事,可也只有在他那裏得到答案了......”

萬林明說到此處的時候,臉上閃過一絲凝思。

李銘則露出心悅誠服的神情,一邊道大人英明,這時又想起什麽道:“對了,大人您之前提過要把謝舒引薦給姜老先生......”

萬林明經他一提醒,也記起這事來,只點頭不語。

這時到了姜鴻的府上後,便有門房将他二人迎了進去。

不多時,萬林明便看到了姜鴻,只見姜鴻雖須發花白,但神采奕奕,舉止端肅。

萬林明與他互相寒暄一陣子,發現姜鴻言辭不似尋常大儒般古板,反而豁達明快,心中一定,于是找了個機會切入正題道:“姜老先生,實不相瞞,我最近正為一件事煩心,不知姜先生可否為我指點迷津。”

姜鴻神色不動,只微微眯了眯眼道:“大人有話講便是。”

萬林明這才說道:“前些日子,我得了消息,說是當今聖上正在準備南巡的事宜,這南巡可是大事,也是從未有過的頭一遭,我實在不清楚其中的關節,怕一朝有失,還望姜老先生賜教。”

姜鴻早已料到萬林明必是問南巡的事情,心中一嘆。

其實那日聖上決定南巡,他是谏阻的那一批,如今國庫不豐,百姓疲贏,北有鞑靼虎視眈眈,一次南巡,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當時聖上隐而不發,都以為聖上已經打消了南巡的念頭。

誰知道過幾日後,聖上又在早朝中提出,而這一次,紫薇令呂朔先發制人,舉出南巡的種種好處,因為南巡要經過直隸、湖廣、兩淮一帶,此處便是大慶的糧倉所在,所以亦有省視河道,摒除水患之能,同時又能體察民情,使得天下歸心。

呂朔如今身為天子近臣,提前布局,自然一呼百應,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時姜鴻他們怎麽猜不到,聖上決心已定?再想一想,前幾個月莫名去了一趟江南的三皇子邵祯,衆人方才回轉過來。

一時間,衆人心中不知道該感嘆聖上如今年紀大了,現在如此剛愎自用起來,還是該憤恨這呂朔為了讨好聖上,為了權財名利,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姜鴻也大為失望,呂朔是他收過的第一個學生,當年他見呂朔身世孤苦,兼之愛才之心,便收了呂朔為弟子,而呂朔确實天賦驚人,可惜性情卻......

姜鴻回過神來,斂去心緒開口道:“此次南巡,我知道的也不多,此事聖上已經交由內務府負責,不過你也不必憂心,過些日子,內務府便會派遣人下來。其實這一路走來,到了金陵,這治下泰安,實在讓人眼前一亮,而聖上最喜歡的便是太平景象.....”

聽到這裏,萬林明哪裏聽不懂姜鴻的意思,臉上不由得浮現一些喜色,謝過姜鴻的提點後,臨走前不忘說起謝舒的事情來:“不知姜老先生今後可還有收徒之意?我之前看好一人,也許能得老先生法眼。”

自從昨日入住之後,便有雪花般的拜帖送上來,姜鴻一個都沒見,沒想到堂堂知府也想塞人過來,姜鴻不免失笑道:“大人舉薦之人我自然放心,不過我前幾天已經收了一名關門弟子,今後不再收徒了。”

怎麽就只差了幾天的功夫呢?萬林明心中暗道可惜,又随口争取了一下道:“這實在不巧了,我之前看中的那人叫做謝舒,确實很是不錯。”

然而想不到的是他話音剛落,剛才還漫不經心的姜鴻忽然笑道:“哦?這倒有些巧了。”

謝舒這些天也聽到了城中的傳言,再和之前的猜測對上,立刻明白過來,原來他這位老師,竟然是當今大儒姜鴻,曾做到了國子監祭酒的位置,難怪談吐如此不凡。

不過謝舒依舊能夠保持平和的心态,老師有如此盛名,雖然他當時未曾透露出真實身份,但以謝舒看來,這并不是一件值得糾結的事情。

老師性情灑脫,也許當時解釋不便,因此未曾直言,如今老師既然已經答應收他為徒,那麽他也不該妄自菲薄。

按照老師和他約定的時間,謝舒準備今日便登門拜訪。

這時,虞楚息走來将一樣漆雕捧盒遞給他。

見謝舒不知何物,卻下意識地擡手接過,神情溫柔,虞楚息唇角輕輕一勾,眼波如秋水般潋滟:“你去登門見老師,也不知道帶些束脩嗎?不過姜先生不比其他人,金銀財物他必然看不上,但這個,他應該喜歡。”

謝舒聞言目光只是從手中的精雕細琢的漆盒一掠而過,便深深地攏在郎君的面上。

他自然知道束脩是何物,在以前,束脩便是指學生初次和老師見面時需要帶上一束肉幹,後來通指拜師需要奉贈的禮物,以此來顯示對老師的尊重。

可禮物過輕,過重都有失中道,因此如何挑選禮物也是一件難事。

然而,郎君連這個都為他想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