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姜鴻幾年前讓家仆去金陵購置的這座宅院在城東的文啓坊。
這金陵城中除卻城中心以外那塊地界以外, 便以城東的宅院價格最高,此處的人家都是非富即貴的人物,因此環境也比旁處清靜些。
不過自從幾天前, 姜鴻入住以來, 文啓坊附近大大小小的茶樓就熱鬧了起來。
人人都想看看這譽滿天下的大儒到底長什麽樣,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是專程奉主家的命過來打探消息。
此時離姜家不遠處的一座茶樓接連幾日生意都極好, 尤其是最上面那一層雅座, 因為能夠一眼看清楚姜家門口的情況,更是座無虛席。
現下這裏正舉行這一場茶會雅集,說來烹茶一直都是當朝的風尚, 士人才子會經常定期舉行茶會,邀請三五好友,選擇一個清雅之地,品茗鬥茶。
當然今天在場的所有人心知肚明, 他們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罷了。
随着水過二沸, 熱水漸漸注入茶末中, 不久後茶湯的色澤慢慢浮出,其中茶沫以鮮白最佳。
然而大部分人點出來的茶湯卻十分渾濁, 即便是平常被稱贊分茶高手的幾人也是如此。
這樣的情況實在是讓人有些尴尬, 很快衆人草草品評完畢, 便有幾人已經按捺不住地切入正題。
“這幾日姜老先生都閉門謝客, 甭管誰送上拜帖都是如此, 難道他真無心再收徒了?”
“誰知道呢,畢竟前面收的那位可是如今的紫薇令,當年被聖上禦筆欽點的狀元, 一手《論國賦》深得帝心, 從此一路扶搖直上, 有這樣一個珠玉在前,你們說,姜鴻還能看得起我等凡夫俗子嗎?”
這人話一落,仿佛一潑冷水澆在衆人的心頭上。
不過還是有人有些不甘心:“這也難說,難道你們之前沒聽說過這一傳聞嗎?姜老先生和呂朔早已師徒反目,姜老先生曾當衆指責呂朔為人不堪,在國子監的時候還設了一條規矩,優劣評級應以‘德行、政事、言語、文學’為要,其中德行放在第一,可想而知他的用意。”
這樣一說,衆人不禁有些意動起來,還有人開起了玩笑道:“論德行,那我豈不是當仁不讓?”
衆人笑鬧過後,又紛紛想起一件事來,不禁将目光轉向了萬天雲:“萬公子,聽說令尊大人三天前拜會過姜老,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麽風聲。”
Advertisement
萬天雲把玩着手中的一把燙金折扇,一臉無趣道:“我若是知道,今天還來這裏幹什麽?”
說道這裏,萬天雲心頭還有些不滿,萬林明是自己的父親,也是至今為止,唯一進過姜府大門的人,可一點都不為自家兒子着想,也不知道幫他引薦一下。
當然萬天雲也只是想想而已,要他從此跟在一位連父親都十分尊敬的姜鴻身邊,以後還有他如今的好日子過嗎?
見萬天雲都不知內情,衆人不免失望,這時,萬天雲忽然“啪”地合上紙扇,語氣玩味地說道:“不過我父親告訴我,姜鴻到了金陵便收了一位關門弟子,至于那人是誰,我就不清楚了。”
那天萬林明回來的時候,萬天雲自然要詢問一番,誰知道萬林明只說了這些,還看着他忽然搖搖頭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樣,雖說父親一向如此,但萬天雲還是不爽快極了。
難道姜鴻收的這名弟子比他優秀百倍不成?
聽萬天雲這麽一說,簡直像熱油裏放了一滴水,瞬間炸了鍋。
衆人面面相觑,想不通怎麽就幾日的時間,這姜鴻竟然已經收了徒,可這幾天,也沒有旁的人進出姜府啊!
此時沒有人注意到坐在臨窗位置,正在慢條斯理啜飲茶水的王靜,忽然手腕一抖。
當茶水灑出些許,王靜也回過神來,他心中一沉。
三個月前,在那場詩會上,王靜當時便認出那位化名為鄭公子的就是三皇子邵祯。
面對邵祯親自上門招攬,王靜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也不讓人意外,畢竟太子身邊早已人才濟濟,自己再怎麽趕上去,也難以出頭。
倒不如跟着邵祯,日後拼個從龍之功。
前些日子,邵祯傳信過來,讓他做一件事情,那便是借助他的恩師左然先生,向姜鴻引薦一名他精心培養的人手。
王靜求得恩師答應後,姜鴻也接了拜帖,誰知道他還是遲了一步。
這到底是誰呢?
王靜心中不解,難道有人竟在離京城千裏之外的金陵提前摸清了姜鴻的性情喜好不成?
看來此事他需要盡快禀明邵祯。
就在衆人猜疑之際,忽然看到一輛馬車緩緩駛向姜府。
等等,這輛馬車上面的徽記倒是十分眼熟!
衆人看清之後,不免大笑起來,這不是虞家的馬車嗎?看來這上面坐着的人便是謝舒了!
自從幾個月前,謝舒一舉在詩會中揚名後,倒是扭轉了一些先前的印象。
衆人對謝舒是又酸又羨,沒想到他這入贅,竟然有這般數不盡的好處來。
不過後來,虞家的事情一出,衆人又篤定,這世上哪有如此十全十美的事情,這虞家再富貴,這少當家長得再漂亮又如何,他那性子有誰能接得住?
加上謝舒之後從不應邀什麽聚會,衆人更确定無誤。
時隔幾月,沒想到謝舒終于露面,還直來直往向姜府大門而去,自然是惹人發笑。
畢竟在座的人,即便有心思,也只是派仆從送去拜帖試探一二,哪裏會巴巴地上去吃個閉門羹!這個謝舒,真以為自己有了一些詩名,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因此衆人都站起來,紛紛往窗外一望,等着看好戲呢!
緊接着,只見那馬車到了姜府的門口後,停了停,便暢通無阻地進了大門。
時隔十天後,謝舒再次見到姜鴻,只見姜鴻的裝束已與之前煥然不同,一身褒衣博帶,廣袍長屐,風範盡顯。
謝舒見此,倒也不驚訝,他來之前便已知道了姜鴻的真實身份,于是依舊恭謹地和老師見禮,同時将手中的禮物遞上:“承蒙先生看重我,願意收我為徒,只是那日實在倉促,來不及給先生備禮,今日登門,特地和......內子一起選了一套文房四寶拿來,還望先生不棄。”
姜鴻面上不顯,心中是有幾分滿意的。
其實收下謝舒前,姜鴻除了從玄真口中得知謝舒是虞家的贅婿,十四歲便中了秀才之後之外,一無所知。
然而姜鴻沒想到,竟還有意外之喜。
他這學生不僅在詩作上有天賦,還難得頭腦冷靜,處事沉穩,善于判讀。
今日一見,又處變不驚,有禮有節,更增添幾分喜愛之意。
姜鴻讓童子收下禮物之後,便帶着謝舒來到了他這幾天布置好的書房裏。
當謝舒看到這萬卷藏書之富,不免呼吸一頓。
其實來到這裏之後幾個月,謝舒也在收集一些稀有的古籍,可即便以虞家之力,也并不容易。雖然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早期的印刷術和造紙術,但并未普及,一般文人要想看書,仍以抄書為主,抄一本書往往也要耗費幾百文以上作為購買紙筆為用,還不談其中的時間與心力。
而古籍善本更是屬于奢侈品,交易量很少,鮮少流通。
這時姜鴻負手逡巡一眼,喃喃自嘲道:“這二十年來,我也不算白忙一場了......”
緊接着姜鴻又話鋒一轉,目光驟然犀利起來,直視謝舒的眼神道:“你可知,我為何要收你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