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翌日, 謝舒前去工部報到。

正如之前所說,工部是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的部門。

而無論是哪朝哪代,六部之中, 工部都是地位最低的, 也是最不受重視的。

這其中的原因有許多。

先從其他五部說起, 吏部向來為六部之首, 直接決定着官員和人才的選拔和評定, 每年年末,吏部評定官員的政績,影響着朝中絕大多數官員的升遷, 其中的好處也是說不盡的。

而戶部管經濟大權財政稅收,兵部管軍事力量,刑部掌全國的刑罰政令,這些都是一個王朝的立足之本, 地位不言而喻。就連職能最少的禮部也有着最為清貴的地位, 因為天子的合法性正來源于此, 不論是從思想方面還是社會角度,都不容撼動。

所以工部在六部之中地位最低, 并不意外了。

而從工部下設的幾個職能部門, 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也可窺見其中一二。後三個職能和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有關, 但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 所以工部并沒有太大的權利, 反而受制于霸占土地的豪強地主。

至于最主要的工部司,也是工部地位低下的重要原因。

工部司共有工匠五百戶左右,他們有着專門的戶籍, 即匠戶。

匠戶與民戶不同, 必須世代承襲, 為了更好給皇權服務,不讓匠戶的技能流傳,他們的人身自由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受官府直接管理,子女世襲其業,連婚姻都不能自主。

因此即便他們有着極高的手藝,也受不到任何的尊重。

謝舒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一入工部,還是為眼前的蕭條景象感到驚訝。

明明是掌管各項工程的地方,辦公之處卻十分簡陋。

見新任長官環視周遭,幾名在旁的老吏畢恭畢敬地低着頭,心中更為忐忑。

自從前任工部尚書被抄家後,工部也受了一場大清洗,許多東西都被查抄沒收了,要想刑部輕饒,那也好辦,只要給夠了錢。可是工部本就是油水最少的部門,銀子都到上任長官那去了,哪裏還拿得出來,如今工部庫房裏,給工匠的饷銀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雖然工部衆人看謝舒如此年輕,不過上上下下都知道謝舒的名聲,又聽說紫微令呂朔都與他有交情,更不敢輕慢,反而怕謝舒等會怪責!

所以當謝舒接手這份新職位,還頭一次如此順利。

之後一連好幾天,謝舒都在查閱工部的各項工程事宜以及明細章程。

工部衆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只等謝舒發作,可謝舒只讓他們将這些數據整理,編纂成一本又一本的書冊。

一開始工部衆人任勞任怨,不曾問過什麽,眼看時間一天天過去,謝舒也不曾開展過別的工作,衆人實在是忍不住了。

工部侍郎硬着頭皮找上謝舒道:“大人,工部一向以務實為本,拙于文字,大人要我們制冊成書,卻不告知原因,還請大人明示。”

也無怪乎衆人不解,謝舒一直有着詩名,加上有史以來第一個連中三元的狀元,又是正經翰林出身,無論學識和才華都無人能比。工部的大多數官員本來就不擅長文字工作,平日也差人一截,如今更感覺到和文官出身的謝舒有着深深的鴻溝。

而謝舒之前治河的功績,他們畢竟未曾親眼得見,因此便以為謝舒實際上并不擅長工部的管理和工作。

見下屬質疑,謝舒面色如常,淡淡問道:“先帝在世時,工部奉命建造乾元殿造價幾何,所用什麽耗材,又有多少名工匠工作?五年前,工部建造同樣的主副殿,花費的東西又有什麽不同?”

工部侍郎努力回憶,五年前的工程他大致還記得,可幾十年前的他哪裏記得清?

但當謝舒一問,他只要翻閱才編纂的工冊就可以對比出來數據,電光火石一閃,頓時由衷地生出一種佩服來。

只是他心裏還有不少疑問,見謝舒并不倨傲,于是恭敬地詢問道:“工部還有許多難處,下官要請教大人......”

過了許久,工部侍郎才出了內堂,他進去時還是滿臉愁容,出來後,卻一臉春風。

工部衆人面面相觑,心中更為好奇,不等他們開口詢問,這時副長官便召集他們進去。

謝舒将這些日子自己思考的一些政令細則拿了出來。

一個國家的治理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即便是和平年代,國家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選用人才,解決問題,是制度設計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謝舒是參加科舉出來的人,他對科舉制度了解和熟悉程度比任何人都要深。

不可否認的是,科舉制對這個時代來說是一種公平公正,也更為先進的制度,到了後世,科舉制的核心規則依舊在社會運用着。

而科舉制的弊端也很明顯,一個人熟讀儒家經典,能寫詩作賦自然不錯,但他們鑽研的學問無關乎國家的實際治理,更多的是一種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态的素養。

他們也許能夠寫出一篇好文章,可卻不能挽救人民百姓,也不能做出實際上的貢獻。他們之中也有人出過一方為民的好官,可是本質上還是為了維護皇權的存在,為了當前政權的延續,而大部分的人讀書的目的也只是為了走上官場,成為統治階級。

因此後來才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俗語。

簡單來說,要改變現狀,謝舒要做的,就是解決實際上的人才問題。

科技和發展才是社會的基石,他需要吸納專業的人才,進行必要的數字化改革。

而工部雖地位低,但有着頒布相關政令的權利,只需要得到皇帝允許即可。

至于錢財人力方面,只要按照他所設政令行事,便不用擔心了。

謝舒如今要做的就是和衆人商讨,再進行完善和細化,之後等待時機便是。

機會很快就來臨了。

慶帝如今睡眠越來越不好,他喜好燃香,于是叫太醫院制作了各種名貴的香料,晚上點香才能睡得着。

泰安十一年秋,慶帝常常居住的養心殿失火,慶帝驚懼之外,也大為震怒,徹查當夜值班的宮人,牽連甚廣。

慶帝需要安慰之餘,更迫切的是需要一座豪華舒适的宮殿來彌補。

戶部擔心慶帝借題發揮,百般勸谏,只答應撥出慣例範圍內的錢財。

謝舒卻在這時上奏說,他有辦法盡快蓋出一座慶帝想要的宮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