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戚少商和顧惜朝重回到底艙時,陳啓朔正在和孟昭說話,四人一時大眼對小眼,只這一瞬,顧惜朝便反手關上了門,然後坐到桌前,問:“你們二人,到底是漕幫什麽人?”
戚少商靠在門邊,既然顧惜朝準備打開天窗說亮話,他也十分樂意,這件事也拖得太久了。
孟昭看了他們一眼,只來得及說了一句話:“漕幫是我的,東西是郓王的。”然後便白着一張臉暈過去了。
陳啓朔接住他,看看桌上的藥碗,無奈而抱歉地笑笑:“這暈船藥裏安神的劑量好象放多了。”
顧惜朝輕哼一聲:“怕是這位先生怕孟公子說出什麽話來,不好圓場吧。”
陳啓朔笑笑,将孟昭放到床上,才坐回桌邊:“在下陳啓朔。”
戚少商心中動了一下,突然問:“你和江寧陳氏是什麽關系?”
陳啓朔微笑了一下:“十年前,我家滿門抄斬,只是不巧在那一年前,在下卻被拐賣到了揚州,僥幸逃了一命。”
戚少商微微恍神,然後低聲叫:“陳家小四。”
陳啓朔苦笑一下:“往事不能再提了,戚大哥。”頓了一下才說:“那時沒想到你家裏方遭荈,之後便輪到我家了。”
顧惜朝臉色微沉:“莫不是你在江邊便認出他來了。”
陳啓朔搖搖頭:“是阿昭認出你,我才覺得這位應該是,”他說着,慢慢看向戚少商:“九現神龍戚大俠。”
他中間那個十分短暫的停頓讓戚少商心中一涼,這個幼時鄰家在他戚家被滅門後,便再未見過,聽他言語中是受了極大的波折,而他能在知道他的身份後,仍讓孟昭延攬顧惜朝,戚少商心中竟微生出一種違和的警惕感。
顧惜朝看看他二人,向戚少商招招手:“大當家,你也坐下吧。”戚少商本在門邊以防有變,此時心中百感交雜地坐到顧惜朝身邊。顧惜朝此時才說:“那麽請陳先生開門見山地說吧,你到底是要我二人幫忙做什麽?”
陳啓朔拱拱手:“不敢當。”說罷,便将來龍去脈說了出來。
漕幫前任幫主為孟江,自然,按江湖規矩來說,幫主之位并不世襲,所以,下一任幫主不是孟昭也是應該。但在五年前,身懷一身好水性的孟江竟在嘉陵江裏翻了船,同船的妻妾兒子都下落不明,中餘家中長女。現任幫主便是他的女婿周季樵。這五年,漕幫依附于郓王與蔡京,大力發展,勢不可擋。
顧惜朝聽後笑笑:“一家子游江,只餘長女,這事看起來順理成章,卻如此蹊跷,如果真是猜的那樣,這位長女也憑地狠毒,孟老幫主的妻妾中應有一人是她的母親吧。”他說着,卻又轉了個彎:“不過,這也不能證明孟昭便是孟幫主的兒子。”
陳啓朔笑笑,起身走到孟昭床邊,手上沾了些藥水,在孟昭臉上輕輕一動,揭下一塊面具,戚少商咦了一聲,顧惜朝卻點點頭,想必孟昭與孟幫主及其生母長得九分像,在漕幫面前一站便知真相。
将那面具重新貼好,又為睡夢中不滿打擾的孟昭将被子蓋好,陳啓朔才坐回桌邊說:“此外,漕幫的令牌,與老幫主一起下落不明,其實,一直在阿昭手上。”
顧惜朝看看熟睡的孟昭,突然加了一句:“還有那身古怪的輕功吧。”
陳啓朔贊許地點點頭。
戚少商卻在此時插了進來:“這幾船軍器卻又是怎麽回事?”
顧惜朝接過來道:“若孟昭說的是真的,漕幫依附與郓王,這軍器自然屬他,但若真屬他,一但查證,必落口實,帝位之争,他便了無希望。”
陳啓朔嘆口氣:“這就是我們決定必須現在動手的原因,若不鏟除周季樵,漕幫早晚一天卷入朝庭紛争,不得保全。”他停了一下慢慢說:“這些軍器,最早是梁師成奉太子之命做的。”
戚少商手上一抖,茶杯險些掉落,他很難将這些軍器與那個膽小卻仗勢欺人的太子聯系到一起。
顧惜朝想了想,竟笑了:“六賊竟分兩派,梁師成與蔡京也有不同道之時,這事蔡京顯然不知道吧。”蔡京一心向郓王,梁師成竟然是太子黨。
戚少商卻問:“他們做這麽些軍器做什麽?還賣給敵國?”
陳啓朔卻悠悠說:“我只說原本。”他說着看向頓時悄然而笑的顧惜朝與臉色更差的戚少商,接着說:“太子最早只做了兩批,一批用于自保,另一批本想栽贓郓王。”
顧惜朝想想,慢慢說:“那剩下的是應該不是郓王一開始便知道的,難道,”他說着看向笑得有點詭異的陳啓朔:“是你讓漕幫的人找郓王去造的?”
陳啓朔大笑:“不愧是顧公子。”他說着起身轉了一圈才說:“我家也算名門,世代儒生,一心為官,報效朝庭,卻因蔡家老賊得此滅門。哼!他想保郓王,我就讓他栽個大跟頭。我入了漕幫,孟老幫主視我如己出,孟娟兒這個賤人,為了讓夫婿坐上幫主之位,竟害死自己的父親兄弟,更別說他仗着自己是嫡出,一直欺侮阿昭。這次機會難得,兩仇并一仇,一個也別想逃。”
戚少商倒吸一口涼氣,去看顧惜朝,果見他饒有興趣。他太了解顧惜朝,此人相信亂世出英雄,而且這種以計而攻、費神不費力還可以一箭雙雕的事情,深得他心。無論結局對他的利益有多大,顧惜朝都喜歡這種事情,贊同這類人。更何況這種混亂更是可以證實他實力的好機會。
果然,只聽顧惜朝說:“陳先生費心費力将我們引至此,是希望我們能助你一臂之力?只是不知道,事成之後……”他說着便點到為止。
戚少商嘆口氣,不等陳啓朔回答,便先拽拽他,顧惜朝不解地問:“幹什麽?”戚少商并不說話,只是從懷中摸出平亂钰,顧惜朝看他一臉無奈與猶豫,便微笑了一下:“我說幫你結案,一定讓你滿意,何況神侯府必然站在太子一邊,蔡京是此案最好的替罪羊。”
陳啓朔也笑起來:“戚捕頭不用擔心,蔡京确實參與了這批軍器制作,而且證據确鑿,他雖然派得是個江湖人來接洽,但是拿着他的手信,這封信,當時他們本想燒掉,卻讓我的下屬掉了包,我已經藏了起來。雖然這件事并不一定能将他拉下相位,但讓他暫時不受重用還是可以的。”
戚少商想了想問:“你可知道這個江湖人是誰?”
陳啓朔立刻回答:“金風細雨樓代樓主,白愁飛。”
戚少商這次杯子真的掉了下來,他不可置信地看向陳啓朔,沒想到他要查的事竟然彙到一起了。這下事情可不簡單了。
他想到第一個要通知的竟不是神侯府,而是王小石。
這裏面有關白愁飛的事情,原著裏是肯定不會有的,我只是按了一個時間的線索,在想,如果在戚少商還沒入風雨樓,而風雨樓正在白愁飛的手上時,他們怎樣才會有交集,而安排的一些情節。
有些事情應該說一下
扶搖已經寫了一半了,可能有些事情在裏面不太清楚的,我應該解釋一下。
1、我不太用回信功能,因為我覺得有些關于劇情的問題,下一章就會揭曉,回信的話,就沒有意思了。如果是誇獎我的話,我會開心,不同意的一些觀點,我也會借鑒,但畢竟是我寫文,所以,還是按着我原本計劃的大綱走向最後的方向。
2、扶搖本來是想着一個案子一個案子的,但是,後來發現,我把所有的案子套到一起了,就像一個連環一樣,一環扣一環。小案子最後引出了大事情。
3、關于顧惜朝的記憶問題,你們不用抱希望了,顧公子是不會恢複記憶了。我就是想寫一個失憶的顧惜朝,他一開始必然有些茫然,也會覺得自己已經不屬于原來的顧惜朝,和戚少商沒有關系了。但顧惜朝就是顧惜朝,他只要回到江湖,就不能離開他的過去,盡管這個過去他已經沒有印象了,這樣他會更茫然。我想寫的就是這樣一個茫然的顧惜朝,最後怎樣回到原本那個驚才絕豔的顧公子。
4、可能你們會覺得文進展得比較慢,那是因為我的計劃就是每十章解決戚顧二人中的一個心結,前兩個問題一個是戚少商是否是殺顧惜朝,然後要不要和顧惜朝在一起,後面的問題就是顧惜朝的事情了。
5、孟昭這個人,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其實,他的出現,出身,他的一些話,都是為了讓顧惜朝更看清自己的心而已。而且,我覺得顧惜朝如果只有戚少商和四大名捕這幾個朋友的話,太可憐了。人除了了解了自己的知己和愛人外,應該有不同的朋友才好。
總之一句話,所有的捕墊,路人甲乙丙丁,都是為了讓戚顧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