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節

對弈

作者: 顧慎川

一局對弈中,并非黑白兩色。

也并非只有輸贏。

孟斂與蘇裕年少結緣,多年後宮中重逢,心裏都藏了隐晦,歷過生死關後,一局黑白弈,定了白首諾。

蘇裕是個飽讀正統詩書的文臣,筆墨文章皆透出點世俗禮法的意味。

可他一看到那人如其名低眉順眼的孟斂,便想把聖賢鴻儒的道理通通抛掉,做一個“不知所謂”的凡夫俗子。

才子X內侍

PS:

1.男主是內侍內侍內侍。

2.年上,年齡差12歲。

3.1V1,HE。

內容标簽: 邊緣戀歌 因緣邂逅 天作之合 朝堂之上

搜索關鍵字:主角:蘇裕、孟斂 ┃ 配角: ┃ 其它:

一句話簡介:落子無悔。

立意:為天地立心。

1、長戟高門君子立

身正,心端,守節骨。

“青衣飄兮風渺渺,雲蔽日兮雨潦潦……”

寬闊的宗祠大廳內,站滿了穿青灰色深衣的人,每個人都雙手合十輕貼于腹部之上,低垂着頭,将視線投入比自己鞋尖前一些的地面上,恭敬地聽着祭師唱頌。

“魂靈歸兮路蕭蕭……”

鑼鼓聲聲敲。

“動悲號兮夜迢迢……”

唢吶催人淚。

今日是穎都的祭靈日,整個陵都停止一切耕牧和貿易活動,茶肆酒樓等也全都歇業,皇族要去平墩山祭天地,其餘的各族百姓都在本族宗祠內祭靈。

位于朱雀大街上的書香世家蘇家對祭靈日更是一絲不茍,他們提前幾日便開始采買玉帛、犧牲、香酒等祭靈用品,祭靈日前三日裏戒肉戒酒,還請了十二名一等祭師,當天天還未亮之時,全族人就起身沐浴焚香,靜靜侯立在宗祠門邊等待時辰。

一位膝蓋微彎,脊背卻挺得直直的老人站在最前方,蘇盛是如今蘇氏的族長,即将邁入古稀之年的人精氣神已大不如前,然而在祭靈日這天卻事事躬親,不敢松懈。

灰蒙蒙的天空已隐隐現出霞光,澄紅的光線一點點地穿透雲層,那圓弧慢慢升起,就在那半顯半藏的時刻,蘇盛擡手,食指和中指并攏虛指了指太陽穴,随後全部人都将雙手貼于腹部,低垂着頭望向地面,祭師開始敲鑼鼓和吹唢吶,随着樂聲歌唱祭靈歌,還有穿着鬼服的祭師伴着歌聲的節奏跳舞。

腳點地,頭擡起,中指微翹,左手向天,右手平伸,旋轉。

敲鑼聲一下比一下急促,唢吶悲聲悠長。

“天公佑我族靈兮,佑我族靈兮……”

歌聲越來越高昂,舞祭師蹬蹬蹬地越轉越快。

“杜神保我福祚兮,保我福祚兮……治四象。”

锵的一聲!鑼鼓聲戛然而止。唢吶聲最後拖出一個綿長的音,舞祭師停下了旋轉的腳步。

圓日破曉,天完全亮了。

蘇盛帶着族人,雙手合十貼于額頭上,然後朝着天地往下深深地鞠了一躬。

片刻之後,将身子轉向神臺上供奉的祖宗牌位,以同樣的方式鞠了一躬。

接着每個人拿起旁邊小桌上的「木靈水」一飲而盡,木靈水是用數十種草木提煉出來的精華熬制而成的,在祭靈日這天喝下木靈水,大陳人相信,這一年好運會一直伴随自己。

之後各人按照長幼親疏的順序排列好,每人都點燃三柱香,虔誠地給祖先牌位上香。

按理說如果族長沒有其它的事情要說,當最後一名族人将香獻完之後,祭靈儀式到這裏就應該結束了。

但是蘇盛從袖中拿出一個古樸的盒子,看起來有一些年頭了,上面還刻了一朵君子蘭的紋理,顯得素雅又高貴。

族中人看到他将這個盒子拿出來,便知道他是要把族長之位傳下去了。

衆人表面不顯聲色,心裏卻暗暗思索着應該是要傳給蘇盛的嫡長子蘇玺寄。誰料到蘇盛肅穆地道:“裕兒,過來。”

裕兒!竟然是蘇裕,蘇盛唯一的嫡孫。除了蘇盛自己,其他人都有點驚訝,不過轉念一想,蘇裕倒也擔得起這個位置。

蘇裕如今才剛過而立之年,卻已是連中三元,一甲奪首,他的才能固然令人敬慕,但是更讓人景仰的是他的品行,蕭蕭肅肅,端正而不拘泥,溫文而不疏離,承慶帝也十分賞識他,授其太子少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年紀不大卻已鴻翔鸾起,漸漸地,官場上的友人便給他起了一個別稱,叫「昆山玉」,翩翩公子,如玉在昆。

一男子從站得方方正正的隊形中走出,他的表情嚴肅,雲眉朗目,眼尾卻稍稍往太陽穴上斜去,拔出了另一種豐采,氣度雅正,此人正是蘇裕。

“孫兒在此,祖父有何吩咐?”

“裕兒,今日我便将族長之位傳給你,從今往後你便是我族族長,要謹守族訓,嚴于律己。”

蘇盛将那盒子打開,伸手遞給蘇裕。只見那木色的盒子裏,端端正正地放着一枚玲珑玉,中間用楷體印着一個「蘇」字,玉質通璞,似一抹碧綠深潭水,透着溫潤的光。

蘇裕躬身雙手接過盒子,莊重道:“孫兒謹記族訓,定不負祖父所托,亦不負族人所望。”

“好,好。”蘇盛欣慰道。

蘇裕轉身面向族人,道:“今我為族長,必守族訓,身正,心端,守節骨,仰不愧天神,俯不愧衆生,內省無悔。”

他的聲音有些低沉,并不十分大聲,卻清晰有力,擲地有聲。

族人也跟着說了一遍,百餘人的聲音十分齊整,“身正,心端,守節骨,仰不愧天神,俯不愧衆生,內省無悔!”洪亮之極,聲音撼人,神臺上的燭火也被震得晃晃曳曳。

祭靈儀式已經結束,蘇裕讓人将祭師們送走,然後讓族人也各自散了,他卻久久地伫立在宗廟前,望着眼前那一個個的祖宗靈位,手輕輕捏住那枚蘇氏玲珑玉。

背後響起腳步聲,蘇裕沒有回頭,直到那人來到他身側。是他的父親,蘇玺寄。

“為何?”蘇玺寄問。

這話問得沒頭沒腦。

蘇裕道:“樵夫還年少時,他未必會覺得自己終生便只是個砍柴佬,當他第一次扛起那些柴枝,行于半路時,是否曾有片刻想放下肩上所托,又是否想掙脫這些狀狀形形,羽化而去呢?”

這話說得更是莫名其妙,可知子莫若父母,蘇玺寄看着蘇裕長大,頓時明白了他的心思。

“當樵夫真的掙脫了那些纏繞絲,飛去外面轉一圈後,也不一定會覺得終生做個砍柴佬有什麽不好的。”

蘇玺寄頓了頓,繼續說道:“有些事物于你如枷鎖,于別人如權勢,于你如負擔,于別人,卻是自由。見山是山,見水非水,不過如此。”

蘇裕垂眸,道:“父親說的這些,我又何嘗不知曉呢,只是……”只是道理易懂心難接受罷了。

蘇玺寄笑了:“你小時候啊,可怕生了,見着個不認識的就躲,我們都很納悶,家裏邊沒一個像你這樣的,也沒人敢欺負你,後來大了些,怕你去私塾讀書會別扭,就讓曹先生來家裏邊教你,一教,便這麽多年過去了,你只有這一個老師,他也只有你這一個學生。”

蘇裕點點頭,把那枚玲珑玉收入懷中,道:“多謝父親指導,我決定了。”

蘇玺寄拍拍蘇裕的肩膀,問:“裕兒,你可知你爺爺為何将族長之位傳給你,而不是父親呢?”

蘇裕想了想,偏頭看向蘇玺寄,還未答話,蘇玺寄便說:“罷了,不說也好。”

他望着排列整齊的祖先牌位,看向右上方,問:“裕兒,看,那個是你的高祖父,蘇铄,他是這些年來,我們蘇家最傳奇的人物,你聽沒聽過他的事跡?”

“在史書上看到過。”蘇裕說。

蘇玺寄輕笑,說:“我猜史書只有寥寥數筆,一筆平亂,三拒封侯。”

蘇裕看着先祖蘇铄的牌位,多年前神奇的人物,多年後留在世間的,不過史書裏寥寥幾句,一塊古樸牌位和一副上好棺材罷了,他說:“是。”

蘇玺寄認真道:“元武十二年,大陳饑馑頻頻,困踬磨磨,君民不和,喪亂又起。蘇铄先祖以一篇鶴唳三冬震君撼民,鶴唳三冬有兩篇,君看上篇,民看下篇,那時紙升墨貴,全因這一篇鶴唳三冬。

鶴唳三冬的上下篇很快便傳到了鄰國,鄰國國君看完後,掩面長泣,當夜便答應借糧。

大陳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來年風調雨順,既安且寧,大陳子民對蘇铄先祖感激涕零,安誠帝也三次請先祖入宮,要封他為侯,先祖皆不受,反而去了湖山書院當了一個教書先生,他教出來的學生,有出将入相之才,也有頂天立地之人。”

蘇裕正色說:“孩兒謹遵父親教誨,定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