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封光策侯
戚白裏是一個聰明人, 更可怕的是,他是一個從刀山煉獄中走出的聰明人。
在裴如晝離開鳳城的幾個月時間裏,戚白裏已經不再是從前華章宮裏的那個邊緣人物。最重要的是現在的他, 更不再掩飾自己的野心。
戚白裏來晝蘭關, 本身只是代皇帝“關照”一下這裏的戰士,然而從他一開始選擇深入西域找裴如晝開始,一切都變了。
和從小在邊關軍營中長大, 熟讀兵書,并且有被裴大将軍手把手教導的裴如晝不同, 戚白裏書看的雖然多, 但他的确只能算是紙上談兵。
這一次來西域, 他并沒有急着離開。
一開始,戚白裏以突遇暴風雪為由,暫時留在了這裏,沒人想到這一留便是兩個月的時光。
戚白裏每天盯着裴如晝吃藥, 時時刻刻呆在他的身邊,除此之外, 作為皇子的他, 更是直接與裴如晝一起上了戰場。
在戚白裏第一次上戰場的那一天, 周圍人看到身着重甲的他, 莫不是驚慌擔憂的。只有裴如晝沒有說什麽, 直接膽大包天地帶着從沒有上過戰場的皇子,去戈壁灘上直面西域的騎兵了。
裴如晝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天谶》這本書說上說, 戚白裏未來将會一統天下, 雖然裴如晝不知道, 要是沒有自己的話, 戚白裏會在何處歷練, 但是未來皇帝多學一點,也沒有什麽問題嘛。
事實上戚白裏的表現的确堪稱驚豔。
雖然是第一次上戰場,但是他毫無畏懼,甚至幾仗下來,就連軍隊裏面的刺頭都服氣了。
等這兩個月過後,戚白裏終于回到了鳳城。
同樣叫裴如晝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戚白裏回鳳城後沒有呆多長時間,竟然又來了。只是再來的時候,戚白裏的身份發生了變化——此時他已是代表鳳城來巡視邊境,且增派物資的一位實權大員。
不久之前,戚白裏還是不受寵的棄子,現在就成了衆多皇子中手握權勢最大的一個。
朝野上下均無比震驚。
只有裴如晝不同,知道戚白裏會是未來皇帝的他,再一次看到戚白裏的時候産生了一種果然如此的感覺。
Advertisement
時間就在這一日接一日地征戰中過去,在衆人不可置信的目光注視下,裴如晝竟然真的這樣将西域一片又一片地打了下來。
時年三月,克溥樓。
五月,收邴氏。
七月初,收刁甸。
七月廿日,直抵庾丘王庭。
……
裴如晝這一路實在是太順利,無人可擋。順利到這一場場原本應該被史書單列成冊的勝利,到了紙上都只剩下了寥寥數筆。
在這一年的中秋,西域十四國已經被裴如晝打下了大半。而同在這個時候,鳳城又派人來到了關外。
這一次來的人不只有戚白裏。
或許是看到邊關在裴如晝的手下逐漸安穩了起來,這一次來西域的人前所未有的多,一行人浩浩蕩蕩,走了兩個多月才到裴如晝所在的位置。
到的那一天,正好是中秋。
西域的大旱仍舊沒有結束的跡象,所以雖然節節敗退,但是那些國家依舊沒有一點放棄的意思。
但是至少現在,他們開始觀望,而不敢主動進攻了。
鳳城的人來的時候,邊塞的營帳中央,已經架起了篝火。一身紅衣的少年将軍,帶着成千上萬的士兵安靜地等在這兒。
這一天空中那一輪滿月的銀光盡數撒在下方所有戰士的盔甲上,遠遠望去就像是大海泛出的波濤。
這一次來邊關的人很多,并且看上去格外隆重。
裴如晝不知道皇帝是不是又有什麽想法,此時的他已經沒有心思去關心這些事情。
戚白裏雖然已經來過西域很多次了,但是這一次當他遠遠地看到如此壯觀的銀色甲胄的時候,心中說不震撼都是假的。
還沒有到目的地,他便直接翻身下馬,牽着黑色的駿馬,向着裴如晝所在的位置走去。
之前幾次戚白裏來這裏的時候,都是直接找裴如晝的,而舟車勞頓下來,他穿的衣服也較為簡潔。
這次和以往都不一樣。
戚白裏身着華服,看上去非常正式。
不只裴如晝發現了這一點,其他士兵也發現了這一點。
都城那邊又有封賞了?
——衆人本能的這樣想到。
但下一刻,他們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之前那邊不是沒有來過封賞,可從來沒有這麽隆重的架勢。
與其他士兵一樣,裴如晝也在疑惑究竟發生了什麽。
這次他們并沒有疑惑太長時間,戚白裏下馬之後緊跟身後,另一個身穿暗紅色長袍的男人也出現了。
裴如晝一眼就看到對方的手中拿着一個聖旨。
原本安靜站在這裏的裴如晝向男人所在的位置,行了一個軍禮,而後面的人雖然還沒有看清那個大臣手上拿着的東西究竟是什麽,但是看到裴如晝的動作之後,所有人也跟着他一起,向那裏行禮。
銀光閃爍,就像是海浪奔湧。
剎那間黑夜都亮得如同白晝。
裴如晝看到,那個大臣走到了自己的對面,接着也向自己行了一個禮。之前戚白裏雖然也經常到邊關來,但是從沒有過這樣隆重的架勢,裴如晝更是沒有見過聖旨。
盡管他知道一會發生的絕對是好事,但不知怎麽回事,裴如晝的心中卻愈發不安。
他心髒狂跳,總覺得有什麽大事要發生。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
按理來說,裴如晝現在應該低着頭,靜靜等待才對,但是他的性格又怎麽能忍得住呢?
在第一句話出來之後,裴如晝就默默擡頭,向着那個念聖旨的人看去。
沒有人發現他在做什麽。
更沒有人發現裴如晝的表情,竟然是緊張的。
夜裏實在太過安靜,所有人跪在原地一動不動,甚至就連篝火發出的噼啪聲都清晰無比。
裴如晝聽到,那個大臣說——裴如晝為當朝立下不二戰功,皇帝決心封賞他,以彰顯皇恩浩蕩。
和都城裏面的王孫貴胄不同,邊關的将士們,對皇權并沒有那麽大的敬畏之情,這也是為什麽皇帝一直忌憚裴如晝的家族。
他們眼裏只有将軍,沒有皇帝。
更何況現在皇帝整天想着修真長生,不理朝政的事情已經傳到了邊關來,這些每天都在為了江山抛灑熱血的士兵,更是尤其看不起他這樣的行為和想法。
當然這些将士們平常是不會将這一點表現出來的,他們只是偶爾會在言語上吐槽一下罷了。
不過無論對皇帝還有整個鳳城有何想法,聽到聖旨上說的話之後,衆人還是不免開心起來。
皇帝的封賞!這在本朝還是第一次。
但是此時裴如晝的反應,和其他人完全不同。
因為就在這聖旨攤開的那一刻,他忽然想起了一個已經被自己忽略了很長時間的問題。
……之前裴如晝直在忙着打仗,并沒有去深想過。但現在稍微回憶一下就能發現,在這幾場戰争中,并沒有出現什麽之前沒有爵位,但是表現異常突出的将士。
所以說當初《天谶》上面說的究竟是誰?
答案在這一刻似乎已經很明顯了。
此時裴如晝的心髒狂跳,剛才還在觀察那個人的他,默默地低下了頭。
裴如晝将自己的情緒藏了起來,就連戚白裏都沒有發現這一點。
那個代表皇帝來到邊關的人,還在以極其誇張的語氣,大聲的宣讀着聖旨。
伴随着篝火的噼啪聲,他的聲音回蕩在整個戈壁灘上。
那人說:“……特賜封裴如晝為光策侯……”
在這句話之後,他又噼裏啪啦地說了一大堆,衆人都感嘆于皇帝這一次出手的大方,但是只有裴如晝一個人在聽完這句話之後徹底跑神了。
光策侯。
這個名字沒有人比裴如晝更熟悉。
“光策侯收複西域十四國,同年,皇六子戚白裏滅衛,稱帝。”
此時這句已經被他深深地刻入神魂之中的話語,又一次于心底浮現了出來。
原來《天谶》上面說的光策侯就是自己?
裴如晝想起自己最近一段時間所立的戰功,不由心底發寒。
原來早在很久之前,他就已經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收複西域十四國!
原來自己這樣的凡人,也會被寫在《天谶》上?
此時裴如晝的心裏并沒有一點欣喜,他又想起了幽冥界和九重天,以及最近一段時間發生的各種莫名其妙的事情。
他不覺得這些事情就像表面上那麽簡單。
……自己還有戚白裏,真的只是普通的人嗎?
裴如晝并不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但是現在的一切,都讓他産生了這樣的懷疑。
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那個身穿紅衣的官員終于念完了聖旨。而裴如晝則有些麻木的起身,面無表情地将聖旨從他的手上接了過來。
“臣裴如晝領旨謝恩!”
在金黃色的聖旨被他接回手中的那一刻,裴如晝腦海中蹦出了一個念頭——有沒有可能,自己和戚白裏也是來歷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