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林如海回京之後, 連林家都顧不得回,直奔榮國府。

聽聞丈夫回京,賈敏連忙帶着黛玉前去迎接。

這一見面, 夫妻兩個竟是猶如生離死別之後再重逢, 心中感慨萬千。雖然這次分別并不算極久,但其中兇險, 只有夫妻二人知曉罷了。

林如海風塵仆仆,向來極儒雅體面的一個人, 衣服上都帶着些許污漬, 可見路上為了躲避兇險, 來不及沐浴更衣。

“老爺一路辛苦了, 回來就好。”賈敏深吸一口氣道。

這次回京确然頗多波折, 林家反正有錢財, 盛澤索性建議林如海雇了三個镖隊同行,以亂賊人視聽。而且盛澤規劃的路線也是有時候走旱路,有時候走水路, 有時候和镖局一起,有時候和镖局分開, 毫無規律, 難以捉摸。

即便如此,回京路上也遇到好幾個武藝高強的刺客。若非盛澤武功更加深不可測, 便是有镖隊保護,林如海都覺自己未必能順利到京城。歷經了這一路,林如海再見妻女也是恍如隔世。

平複了下情緒, 林如海道:“這回多虧了大內兄。不但江南的危機咱們得大內兄的提醒才能化險為夷, 就是這次回京也多虧了大內兄安排盛先生護送。”

賈敏道:“老爺順利回京就好, 大哥确然深藏不露, 不但救了咱們家,還改變了多少朝堂局勢。以前竟是我誤會大哥了,我做妹妹的也深感慚愧。不過大哥不是個計較這些事的人,咱們記得大哥的好,日後守望相助便是。”

林如海慎重的點了點頭。不但是感激賈赦,也只真心實意将賈赦作為值得信奈的盟友。

夫妻兩個略說了幾句話,林如海便去沐浴更衣,準備入宮面聖。本來林如海該直接入宮的,但他剛回京城那副形容直接去上書房,倒是可以趁機賣慘,因為是真慘,但也有礙聖眼啊。

林如海收拾停當之後便急忙趕去了宮裏,入上書房後,先行跪拜大禮,致和帝賜坐之後,才問起做兩淮鹽運使這一年江南發生的事。

這說起來便精彩了,君臣兩個在上書房直說了半日。

雖然已經看過巡按團遞回來的卷宗,再聽林如海說一遍甄家在江南只手遮天的所作所為,致和帝依舊忍不住勃然大怒:“朕只恨沒早日發現他們的狼子野心!”

接着說起攔截王家船隊出逃的過程,又是一番驚心動魄。致和帝只聽一耳朵,就覺得還好林如海和錢益年警惕,不然竟讓這些亂國賊子逃了。

然後致和帝便讓林如海去吏部領官服官帽,辦理入職手續,也沒給休息時間,明日便去戶部上衙。現在戶部正忙着整理賬冊,需要人主持工作呢。

Advertisement

次日林如海一早便去戶部點卯。上任之後,第一件事自然是去拜會頂頭上司,戶部尚書周駿譽。

這二人見面可就精彩了,先是周駿譽想借刀殺人取林如海性命,後是林如海借着攔截叛黨出逃和賬冊改革的功績入了戶部,二人正面交鋒。

若是為了工作效率考慮,理想狀态自然是讓林如海負責主持賬目改革的工作。林如海作為第一個使用新記賬法的朝廷官員,讓他來辦此事必然事半功倍。

可是周駿譽內心有鬼啊,別說讓林如海主持賬目改革,就是舊賬本最好都別讓林如海碰,架空了最好。

所以兩人客客氣氣見面之後,哪怕心中視對方為肉中釘眼中刺,面上依舊挂着令人如沐春風的笑容互道久仰。

然後周駿譽便道:“林大人旅途勞頓,昨日才入京,今日便來戶部點卯,想必尚且疲憊,這幾日林大人便熟悉熟悉戶部同僚和流程便是,等林大人養精蓄銳之後,戶部還有大事等着林如海主持。”

啊這……不就是明擺着不讓林如海插手戶部的事嗎?這局面林如海早有預料,笑道:“下官謝過周大人關心,但拿了朝廷俸祿,豈敢言累。下官随時聽候周大人差遣,為朝廷出力分憂。”

周駿譽笑着點頭道:“有林大人這樣一心為公之人,真乃朝廷之福。”

兩人說夠了違心的奉承話,林如海告辭出來,在戶部轉了一圈。因回京後回了一趟榮國府,林如海對戶部現在的情況已經有所了解,知道現在別的部院借了不少人給戶部,正在集中整理賬目。

本來那日朝上商議,另尋地方将其他部院過來幫忙整理賬目的官員、學子集中到一起辦公。若是別的部院恐怕還需要外出借地方,戶部不用。畢竟戶部掌管全國錢糧,別的部院想擴建個辦公衙門銀子半年批不下來,戶部的衙門卻是朗闊氣派得很。略收拾收拾就有極大的房舍。

林如海略轉一轉,見到不少年輕官員和學子集中在極大一間屋子內,伏案或是填寫表格,或是撥動算盤,一派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因周駿譽提防着自己,林如海也沒入內,便踱着步子回了右侍郎的書房。

像尚書、侍郎、員外郎這樣的官職,在戶部皆是有書房的,相當于獨立辦公室。

至于戶部右侍郎的書房麽,現在可是幹淨空曠得很。前戶部右侍郎田彥落了罪,原本田彥辦公的一應物品都被刑部搬走調查核對了。現在周駿譽又不給林如海分配工作,林如海就只能在一個部院都繁忙不堪的時候,對着一個空書房。

而賈敬落衙之後,聽聞林如海回京,用過膳便來了榮國府。這會兒林如海也已經回來,三人在賈赦的書房內說話。

聽完林如海敘述今日入職的事,賈赦和賈敬對視一眼,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賈赦道:“周駿譽那老匹夫恨不能将你從戶部趕出去,架空你不過是剛開始罷了。不過妹夫不用着急,馬上就會有一樁大事讓你主持。”

林如海和賈敬不約而同看向賈赦,異口同聲的問:“什麽大事?”

賈赦沒直接回答二人的話,而是對賈敬道:“德州倉被燒了,敬大哥明日可在朝會上催促京營的軍糧、軍械。”

這下林、賈二人就懂了。這些年戶部一直是寅吃卯糧,燒了一個德州倉,軍糧便出了缺口。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林如海再有本事,能憑空變出軍糧來麽?若是賈敬一在朝上催促這事,周駿譽多半将此等難題扔給新來的林如海。

可是周駿譽會刻意為難林如海,賈赦決計不會啊。那他為何讓賈敬催促軍糧?

只能說林如海不愧是能從一封家書推測出司徒岩謀逆的探花郎,只見林如海沉思了幾息便恍然大悟:“難道大內兄也提醒過張知府?”

賈赦多料事如神的人啊。自己是賈赦的妹夫;人家張熙還是賈赦的妻兄呢。上回攔截王家船隊,這回記賬改革,皆是賈赦料敵先機,提前布局,那賈赦南下一趟途經德州,提醒張熙多正常的事。

賈赦沒承認也沒否認:“缺糧的事鬧得越嚴重越好,這個缺口越大,周駿譽就越想将這個燙手山芋扔出去。只要到了妹夫手裏,便是實權。今年岩親王一案牽連甚廣,查抄了好些人家,戶部有一大筆額外進益。若只是損失一個德州倉,周駿譽未必肯放權。這缺口需要大得查抄這筆銀錢都蓋不住,周駿譽才會将爛攤子交給妹夫。我說過,日後定不讓敬大哥和平安州的軍糧被卡脖子。”

哎喲,哪怕林如海、賈敬自己也是聰明絕頂之人,也得承認這張良計和過牆梯的過招真是精彩。

不過林如海拿到了實權也變不出錢糧來啊,林如海沉吟片刻:“就算德州倉的糧草因大內兄的提醒保住了,着火只是幌子。但其他倉庫儲備可不保險,若是軍糧當真有大缺口,如海只怕也無能為力。”

賈赦笑道:“你們上朝之後只管提此事,不但提軍糧,兵器甲胄損毀需更換的也盡管提。就算德州倉的軍糧保住了,也不能指望張熙能隐瞞多久,若是司徒硫那邊打聽到了真相,周駿譽那老匹夫絕不會讓你管軍糧之事。唯有這缺口大得周駿譽毫無辦法,才會将你推出去頂缸。你放心,軍糧的事我有辦法替你補上。”

林如海和賈敬對視一眼,這賈赦顧然有本事,但是這口氣未免太大了。但是看看人家賈赦重新走入人們視線後辦的事,哪件不是讓人眼花缭亂拍案叫絕啊?自己辦不到,也許人家賈赦真能辦到呢?

賈敬知頓了一下,便道:“好!”

果如賈赦所料,林如海替朝廷分憂的事很快就來了。

次日便是朝會日,這是林如海回京之後第一次上朝。

現在司徒岩謀逆及關聯案件的審理已經接近尾聲,朝廷最大的幾件事頭一件便是德州倉失火;次一件便是戶部改革。

因戶部借調了不少人整理賬目,現在改革也在有序推進,朝會上讨論的第一件事便是德州倉失火的案子。

賈敬走出班列道:“啓奏皇上,今年京營軍糧尚有極大缺口,還有戰車、兵器、甲胄也有大量破舊、損毀需要更換,營房也要修建。京營官兵負責皇城防衛,至關重要,臣奏請戶部盡早撥付糧草,配置戰車、辎重及兵器、甲胄。”

周駿譽眼睛一瞪,好你個賈敬,怎麽又是你。

兵部尚書程闊一聽,好家夥,誰不知道這些年請戶部撥款難啊,誰不知道德州倉的糧草被燒了,戶部更是雪上加霜,眼瞅着戶部也就一筆查抄岩親王謀逆案相關人家有一筆進益。你賈敬直接申請撥你京營的糧草、辎重、兵器、甲胄的什麽,這得花多大一筆銀子。

兵部作為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兵籍、軍械、軍令的總攬,不但京營的軍饷糧草要經過兵部調動、全國各地守軍的軍饷、糧草等也由兵部統一調配。現在每年能從戶部分配的總額有限,京營和地方守軍之間為争軍饷、辎重配備也是明争暗鬥。但因京營節度使平日就在京城,可以上朝,向來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劃撥的軍費已經算是極高了的。這絕不能讓賈敬一個人将今年的軍費拿了大頭啊。

程闊站出班列道:“啓奏皇上,德州倉失火,受損的并非京營一地的軍糧。北疆、平安州等地駐軍也都是等江南、兩湖糧草漕運入京後,調度分配到各處。臣已經數次将軍饷、軍糧缺口遞交給周尚書,至今款項尚未劃撥。”

兵部左侍郎牛繼宗輕輕捏了捏手指。他其實早就暗中投靠了司徒硫,幾次朝會說話都與硫親王府打着配合。但是這次兵部尚書一起出來給戶部施壓,牛繼宗也不能替周駿譽解圍啊。

程闊乃是在争兵部利益,你兵部左侍郎總不能拖自家尚書後腿吧。

這還不算呢,文武百官一聽,這麽下去戶部的錢都要被瓜分光了,自己若是落了後,可別自己部院一分預算都批不下來。

于是工部尚書宋安走出班列道:“啓奏皇上,工部衙門可以暫緩修繕,但是河套、江南、兩湖河道需要疏浚、河堤需要加固。這些地方皆是産糧大戶;今年被燒毀的軍糧需要用明年的收成補上,此幾項工程決不可兒戲。臣亦将這幾筆工程所需費用提交戶部,至今未獲批準。”

宋安此人向來注重民生,年年都會提疏浚河道、加固河堤的事,當然,因為費用問題,便是批準了,拿到的經費也是大打折扣。因此,每年宋安都是緊着隐患最大的河道工程先疏通,工部衙門是多年未修繕了。今日宋安開口就先提工部衙門的事暫緩,你戶部在那麽朗闊氣派的衙門辦公,對比隔壁工部,你周駿譽要臉嗎?

接着禮部尚書都出來湊熱鬧了,人家提出要修繕宮殿。致和帝算不算明君且等後人評說,但是人家絕對不昏聩,在位這些年,既沒有窮兵黩武,也沒有大興土木,自戶部越來越吃緊後,也确實好幾年沒大修宮殿了。

本來各部院就是知道戶部的情況,生怕有限的預算被別的部院搶了先,從自身出發争預算,但是在周駿譽的角度,這簡直是被圍攻了啊。

周駿譽走出班列道:“啓奏皇上,朝廷為了黎民百姓安居樂業,多年未曾加賦,戶部每年收上來的稅賦錢糧有限,實在需要仔細規劃,各位大人所提預算實在是超出了朝廷總收入過多了。”你們一個個都要錢,自己就哭窮呗。

其實每年朝會上各部都要為争預算的事吵上幾回,致和帝與滿朝文武都習慣了。但是今年還是格外不同。

既然已經你死我亡的對上了,賈敬也沒什麽好客氣的,直接道:“周尚書此言差矣,既是戶部收支如此難以平衡,為何前戶部侍郎田彥能夠貪墨那許多銀錢?我朝□□上國,幅員遼闊,物産豐富,若是好好規劃,當不至于如此捉襟見肘。”

哎呀,這簡直是指着周駿譽鼻子罵你能力不行,領導無方啊。以前周家一太妃一貴妃,又是皇子母族,還卡着各部院的預算,誰對周尚書不是笑臉相迎,誰敢如此戳周駿譽痛腳啊。這寧榮二府是仗着林如海入了戶部連周尚書都敢得罪,以後京營怕是要處處被卡脖子了。

可是站在賈敬的角度,明明已經知道司徒硫有奪嫡之心,那麽寧國府和周駿譽便是天然的敵對立場,态度好與不好,又有什麽區別呢?唯有将周駿譽拉下馬來,才能一勞永逸。

周駿譽可被賈敬這戳肺管子的态度氣着了,辯道:“皇上,臣自認為入仕以來,向來以大局為重,鞠躬盡瘁。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賈将軍此言,純屬胡攪蠻纏!”

朝堂上唇槍舌戰是常事,但大家都用詞文雅,像這樣直接開罵的還是少啊。

賈敬并不生氣:“皇上,臣以為周尚書話說得再漂亮,都不如将事情辦漂亮了來得實際。滿朝文武,誰不是為了朝廷的事盡心盡力。然而所謂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吏部考核功績,向來也是看差事辦得如何。戶部管全國錢糧,各部院正常所需預算批不下來,便是戶部責任。”

朝堂議事不是用來吵架的,即便起了争執,也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

蘇丞相适時的出來打了圓場:“皇上,臣以為周尚書言之有理,各部院尚書和賈将軍所慮也事出有因。臣以為不如給戶部一些時日,先将今年能撥出的款項做個計劃,再行讨論。”

蘇丞相給了臺階下,賈敬和周駿譽倒也沒繼續争執了。

朝會上又讨論了些別的,譬如德州倉失火的事,便散朝了。

回到尚書府不久,司徒硫和江懷壽也來了,三人一頭紮進書房,周駿譽依舊怒氣難消:“這賈敬今日跟瘋狗一樣攀咬,以為林如海進了戶部就有恃無恐了麽?”

司徒硫道:“這回岩親王謀逆的事,查抄了一座王府,還有王家、甄家這樣的世家大族,江南許多官員富戶落馬,戶部确實有一筆不小的進益,各部院或許是盯着這筆銀子呢。”

周駿譽憤然道:“現在戶部有這筆錢又如何?難道他賈敬今年領了糧饷置辦了軍械,以後便不求老夫了不成?再說了,皇上讓我近日做個預算分配的計劃,老夫索性将這筆錢花光,偏不留他京營的預算。”

江懷壽道:“近日朝會上許多部院都來搶錢,皆是打的這筆銀子的主意。工部建造皆是大工程,所需銀兩無數,這些年工部又确實沒得什麽大的撥款。不如今年老尚書索性将這筆錢撥到工部去。宋安此人性格率直,銀錢也都花在國計民生上,将銀子撥去工部,于公于私無人說得着尚書大人。

至于兵部,若是得的預算不足,兵部尚書自然會尋賈敬的晦氣。等撥款計劃批準之後,尚書大人再将兵部預算缺口之事交給林侍郎去辦。賈敬不是要為難尚書大人,尚書大人何不讓他們自己人為難去?”

司徒硫和周駿譽聽了,皆覺此言有理,便按此辦理了。

這一回哪怕戶部還在盤查舊賬,戶部的效率也高得很。很快将預算分批提交到上書房。因第一筆提交的便是工部所需預算,今年大修河道水利等工程,皆是有利民生之事,致和帝便批了。

然後再是其他部院所需用銀之事,也都是分批提交上去的,銀子也都是用到實處,致和帝自然也批了。

最後批下來的是兵部的預算。別的部院今年預算拿得都十分充足,兵部預算還欠着一大截。

哎喲,今年還是查抄了許多世家大族,戶部而外有一筆進益呢,只怕日後兵部的預算更難拿了。

人家周駿譽還振振有詞,現在國泰民安,四海臣服,并無大規模動兵之處。因而戶部想着先緊着民生要緊。現在戶部就只剩下這麽多了,兵部所欠預算要等明年夏糧和稅賦收上來,再補上。

不出硫親王府所料,這個預算批複下來之後,兵部尚書程闊對賈敬十分不滿。你京營節度使在朝會上強出頭給戶部尚書難看,結果別的部院紛紛得了實惠,就兵部被掐了脖子,這算什麽?

京營節度使的權利非常之大,閉了九門,甚至便可直接逼宮,地方駐軍鞭長莫及。本朝為了節制京營節度使的權利,将京營糧草調度之權交給了兵部。今年兵部拿的預算有限,又是賈敬惹出的事,兵部尚書程闊索性将有限的預算先緊着邊疆,也不管賈敬了。

朝會上鬧了這麽一場,結果就京營糧饷、武器全無着落,甚至德州倉被燒的糧草都沒補上,賈敬自然不服。在朝會上又是一番上奏彈劾。

這回戶部是真沒錢了,賈敬彈劾也無用。周駿譽終于将燙手山芋交給了林如海。你林侍郎不是入職以來一直沒有分配到任務嗎?現在本尚書有一樁十分重要的事交給你,你千萬給辦妥了。

人皆謂林大人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你便給京營幾十萬官兵變出糧饷來吧。

官大一級壓死人,誰讓周駿譽是戶部尚書呢?林如海不得不領命。但是領命之後,你周駿譽總不能再攔着林如海查看戶部賬目和卷宗了吧。

得了一樁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差事後,林如海總算名正言順的介入了戶部的工作。

頭幾日,林如海還是要假裝絞盡腦汁設法,依舊無法解決問題的。不然也顯得東宮太有備無患了。

林如海為難了好幾日,周駿譽見了林如海愁眉不展,心中冷笑。直到這日朝會上,林如海舉着笏板走出班列道:“皇上,臣想到一解決京營預算之法,但許朝廷全力支持,臣才敢大膽去辦。”

才經歷了一場謀逆呢,致和帝絕不能讓京營無糧饷啊,聽到林如海有法子,致和帝自然極為高興,道:“準奏,只要林卿之法既合理合法,又不增添黎民負擔,朕必支持。”

畢竟為君幾十年,致和帝自然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絕不加賦是底線。便是知道林如海多智,致和帝也是有前提的答應。

林如海自然不會提出加賦這種已經被駁回多少次的笨辦法。只聽林如海道:“臣這些時日核對戶部賬目,發現各部院預算撥付之後,戶部确實沒有餘錢。但許多勳貴、士族曾從戶部借了銀兩未還,若是各家能為朝廷分憂,将欠銀還上,不但能解決京營所需糧饷,還能緩解朝中財政壓力。”

這話說得巧了,還銀乃是為朝廷分憂,各位欠了戶部銀子的大人,你們看着辦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