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趕出家門
到了縣城,杜朝南還像上次一樣先交了兩文錢的攤位費,找了個不好不壞的地方開始将東西一一擺好。兩人歇息了一會兒,方寧又開始跟着周圍的攤販一起亮嗓子吆喝開了。
“走過路過的不要錯過,看一看啦。花草帽,好看又便宜,戴上它年輕好幾歲……大中小竹筐結實耐用,祖傳絕門的編織手藝……”這種自賣自誇的吆喝法,杜朝南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
“出血跳河大甩賣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店了……”方寧吆喝得起勁,東西賣得也快。嗓子喊累了,她拿了把蒲草墊子往地上一坐,一邊就着竹筒喝水一邊觀察着行人。
好在今天天陰,天氣并不十分炎熱,路上的行人越來越多。其中還有有不少姑娘和已婚婦人。
不多時,一個年輕婦人牽着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停留在了他們攤前。
“大姐,你要買什麽?”方寧笑吟吟的招呼。
年輕婦人沒有目的的随意打量了一圈,小姑娘的眼睛卻鎖住了方寧身上的花書包上。
“小姐姐,你這個荷包好大。”小姑娘嘆道。
方寧目光微閃,不動聲色的誇耀道:“是啊,這是我姐姐給我做的,她的手可巧了。你看挎在身上很方便。”說着,她把書包取下遞給小姑娘,“你可以試一下。沒關系的。”小姑娘接了過來挎在肩上,怎麽看怎麽順眼。
“你背着比我好看多了。”方寧在一旁真誠的誇道。
“你這包囊多少錢?”年輕婦人漫不經心的問道。
“呃,三十文。”
婦人不滿地看了她一眼,搖搖頭,看樣子是嫌貴。她伸手把書包從女孩身上拿下來還給方寧。小女孩手裏拽着書包袋子,撅着嘴看着婦人,一臉的不情願。
方寧臉上笑意不減:“不買也沒關系的,這個是我正好自己用。”杜朝南動了動唇想說什麽又忍住了。婦人拉着小女孩走開了。
待人一走開,杜朝南開口問道:“你姐不是做了好幾個嗎?怎地不擺出來?你要價太高了。”
方寧笑道:“不急,這東西買的人本來就不多,一個個的賣。”杜朝南知道她有主意,也沒再說什麽。
Advertisement
又等了一會兒,方寧看看天色,仍是陰陰的,太陽躲在雲層中,一點也不熱。她對父親說道:“爹,你在這兒看着,我去別地轉轉。”
杜朝南自然不答應:“不行,你在這裏人生地不熟,萬一碰上拐子咋辦?”
方寧笑道:“沒事的,我記路。青天白日的,哪有那麽多拐子。”她也發現了,來這裏逛的有錢人很少,她想去另一條街上看看,那裏多是胭脂鋪子,珠寶首飾店,布莊什麽的,有錢人相對多些。
杜朝南擰不過她,只得再三囑咐她要小心,快去快回。
方寧将姐姐做的幾個大小不一的花書包全部挂在脖子上,又拎了幾個精致好看的小竹筐和花籃,朝北城的隆福街走去。
這兒店鋪林立,人流如織。方寧撿了一個地方,脆聲招呼路過的的行人。她長得讨喜,說話招人愛聽。有不買的路人打趣她幾句,她也不惱,笑呵呵的應答了。再加上夏寧和秋寧的手藝着實不錯,書包樣式新穎,不多一會兒,她身邊就圍了一圈大姑娘小媳婦。
有人好奇問:“小姑娘,怎麽就你一個人呢?你家大人呢?”
方寧笑着指指不遠處的店鋪:“我娘和我姐在那兒買東西呢?”
又有人說:“小妹妹,你這個荷包太大了。”
方寧笑答:“這位姐姐,你不覺得我這荷包樣式很新嗎?我敢保證我家是獨一份。你長得這麽好看,再垮上這包,走在街上,人們為了看你肯定得把脖子都扭斷。”
“呵呵,瞧這小嘴。”
“……”
“你就便宜些賣呗。”
“我姐做這個也不容易。我家女孩多,她不得已只好自己攢嫁妝。不像姐姐你一生下就掉在福窩裏,你又不差這點錢,我家剛好差點錢……”方寧這一番話說得那姑娘眉開眼笑。
就在這時,從街對面又走過來一個身材豐滿的圓臉姑娘。她看到方寧,不禁微微一怔,好像是認識自己的樣子。方寧飛快地瞄了她一眼,想了半晌,也沒想出是誰。
圓臉姑娘笑起來很可愛,她眯了眼問方寧:“你也夠膽大的,一個人就敢到處跑。”
方寧還是剛才那句話,指指前面的鋪子笑道:“我不是一個人,我娘我姐都在那兒呢。”圓臉姑娘抿嘴一笑,沒揭穿她。
她看了看方寧的幾個書包,挑了一個大的,連價也不砍就痛快的付了錢。
圓臉姑娘将包挎在身上,一臉滿意的笑道:“喏,裏面還有夾層呢,你別說裝東西真挺方便的。”
剛才那幾個姑娘媳婦不知是不是受了圓臉姑娘的刺激,很快就将幾只書包搶購一空。有的還好心的給方寧提出建議:“你這個布料不太好,花色太雜亂,你要是外面用綢子就好多了。可以再做得雅致些……”方寧認真聆聽,笑着感謝:“幾位姐姐就是有眼光,我回去告訴我姐,讓她好好揣摩揣摩。”
等到客人散去,那位圓臉姑娘還沒走。方寧走到她面前微笑着問道:“這位姐姐,我看着你好面善就是一時想不起來。你是認得我嗎?”
圓臉姑娘撲哧一聲笑了,“你不認得我也是正常,我們家不怎麽在村裏。——我是汪家的,你該叫我香草姑。”
方寧略一思忖便想起這人是誰了,原來是他們家!話說這老汪家也是南山村裏的幾大富人之一。老汪頭以前跟人家當過掌櫃,後來見識多了便自己開鋪子。他生意越做越大,漸漸地便很少回村裏了。這個汪香草人雖不常在村裏,但關于她的傳說卻不少。主要就因為她長得随她爹,身材矮胖,上下渾圓,五官平平。要是尋常姑娘倒也沒什麽,女孩子只要想嫁沒有嫁不出去的,關鍵是這姑娘跟着她爹長了點見識,眼界有些高,條件太差的男子她也看不上,條件好的又看不上她,于是她就這麽耽擱下來了。每每村民一提起老汪家,嘴裏羨慕妒忌的同時都會拿香草的婚事說嘴,嘆嘆別人的美中不足,從中找一點點平衡。
“香草姑姑,原來是你。怪不得我覺着你面善,你以前還抱過我哩。”
香草忍不住又笑了起來,“我抱你時你才多大。”說罷,她親熱的拉着方寧說道:“走走,到我家鋪子裏坐會兒,喝口水。可憐的孩子,你大人就放心你自己跑出來。”
方寧這才注意到,原來她剛才手指的鋪子就是汪家的。走近了,她看到上面寫着幾個大字:汪氏雜貨鋪。鋪子不算大,但物品卻是樣樣齊全,應有盡有。店裏還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夥計在招呼買賣。
“來,你坐下來,喝口水,吃點點心。”香草招呼她坐下來,殷勤的端點心倒水,又問東問西的。
方寧先揀了些村裏的趣事講給她聽。
香草在她對面坐着認真聽着,過了一會兒,她用随意的口吻問方寧:“這麽說你們分家了?”
方寧點頭:“剛分的。不過新房還沒造好。”
香草似乎對她家很熟稔,點頭道:“分開也好,你爹娘都是勤快人,還愁過不好日子嗎?”說到這裏,她頓了頓又接道:“再者,你家還有你姥家幫着你們。哦,對了,你有好幾個舅舅吧?”方寧飛快地擡起眼掃了一眼香草,她發現對方問這話時,神态多少有些不自然。
方寧裝作沒看見,一臉天真地答道:“是啊,我有兩個舅舅,都很好。我小舅舅在外縣學做工工活,就快回來了。”
“哦,是回來了。”香草心神恍惚之下不禁脫口而出。方寧一臉訝然,香草随即又心虛的解釋道:“我是說,馬上就是中秋了,一般外出的人都會趕在節前回來。”
方寧連連點頭:“對對,我想也是。”她這會兒心裏已經明白,香草的不自然八成跟自己的小舅有關。她記得自家小舅長得跟方氏有幾分相像,很俊俏精神的一個小夥子。
又坐了一會兒,鋪子裏的客人漸多,方寧再呆下去不方便,便起身告辭門。臨走時,香草硬拉着給她裝了兩盒點心。方寧過意不去,悄悄留下來了兩只小筐。
“你路上小心些,下回進城有事就來找我。”香草站在門口囑咐道。
“好了,香草姑姑你快回去吧,你回村時別忘了去我家坐坐。”
方寧回到攤前,就見杜朝南正在焦急的張望,一見到方寧回來,他才松了一口氣道:“你再不回來,我就要撂下攤子去找你了。”
方寧顯擺的拍拍自己的挎包:“爹,東西都賣了。”說完,她打開點盒子,拈了幾塊出來遞過去:“爹,你餓了吧,吃口點心墊墊肚子。”杜朝南一臉心疼:“這麽貴,你自個買幾塊嘗嘗就算了。咋能買兩盒?”方寧笑着把在街上遇到香草的事跟他說了。
杜朝南有些過意不去,他沉吟道:“老汪家的,我記得。他們一家人挺不錯的。”其實早些年,他們兩家也常有走動,只是後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漸漸地走動就稀少了。
兩人将剩下的東西一賣完,就開始準備回家。他們照例是搭牛車到鎮上,再走着回家。這一次加上賣書包的錢,比上次收獲更豐。方寧一路笑臉沒斷過。
只是一回到家,方寧就不自覺覺得有些壓抑。他們門前圍了一道人牆。何氏的破啰嗓從人群中傳了出來:“你們分了家,搬出去不應當嗎?朝棟幾年寒窗苦讀,眼看就要成了,你們當哥嫂的給他騰個地不應該嗎?”這是要攆他們出來了!肯定是杜朝棟記恨她昨天給他掉臉的事情,給何氏上眼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