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來客
趕車的是一個面色黧黑,手腳粗壯的中年婦人,她旁邊還坐着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方寧定睛瞧看,覺得那個少年有些面善,跟上次來的劉雙喜倒有幾分相像。
“娘,是劉大叔的家人來了。”
“哦。”方氏連忙出來招呼。
中年婦人趕緊跳下車來,有些局促的看着方氏,咧嘴笑笑,叫了一聲:“大嫂子——”
“弟妹,你家忙完了?快進來。”方氏熱情的招呼道。
兩人相互打量了一番,方氏笑呵呵的上前拉着她的手往屋裏讓,又問了同來的孩子的名字,這小家夥是劉雙喜的弟弟,名叫劉雙慶。
劉雙喜的娘田氏拘謹勁稍好了一些,就對方氏說道:“嫂子,其實我早就想來,就是一直抽不開身,孩子他爹還在床上躺着,我那小閨女也才好些。這不一賣完秋糧就趕緊來了。”
方氏客氣道:“你一個婦道人家又要幹活還要照顧家裏,你不來我還能挑你的禮?原本孩子他爹準備得了空就去看看你們的,他說劉兄弟當初可沒少幫他。”
田氏忙道:“什麽幫不幫的,不過幾句話的事。”
她的目光一轉又問道:“我大哥不在家?”
方氏笑道:“他去砍荊條了。”
田氏又張羅着把車上的東西卸下來,方氏一看,暗說這家人真夠實在的,裝了滿滿一車東西,幾乎什麽都有,幹果、幹木耳、幹蘑菇、菜幹,還有幾大筐紅薯。
方氏不住地數落:“弟妹,你這是幹啥?你是不是把家都搬來了?”
田氏有些不好意思的搓搓手:“嫂子,你可別嫌棄,我家裏也沒啥能送的就是聽說你家分家沒分到多少東西,這番薯雖是粗糧可也挺頂餓的,咱湊和把冬天熬過去就好了。”
夏寧和秋寧也過來和田氏打了招呼,順手她倒了茶,方氏坐下跟胡氏邊喝茶邊拉家常。方寧把昨晚剩下的幾塊糖給了劉雙慶,然後主動去給騾子飲水喂草。田氏暗贊方寧有眼色,這騾子可是她花錢租來的,生怕出了什麽差錯。
田氏将杜家幾個女兒一一誇贊:“你這個幾個閨女長得又俊又懂事,真讓人羨慕。”
Advertisement
方氏心裏高興,嘴裏卻不住地謙虛:“哪裏哪裏,我看你家大小子挺好的。”
過了一會兒,杜朝南從外面回來,田氏起身打了招呼,給他傳了幾句劉大同的話,“我們當家的說,你這人實誠忠厚是個值得結交的漢子,他一輩子都記得你的情。就是……就是讓你也不要太老實了,他的腿腳一好利落就來看你。”
杜朝南連連點頭,又問了劉大同的身體狀況,其餘的他就不知說什麽了。方氏和田氏在屋裏坐着唠嗑,杜朝南稍一歇息又開始編筐子。
兩人唠閑磕自然少不了莊稼收成什麽的。說到秋收,田氏的臉上不禁犯起一絲憂慮:“因着我那小閨女生病,今年連種子的錢都湊不夠。我沒法子就把家裏新開的荒地全種上了番薯,結果豐收是豐收了,可根本沒賣不出去。我聽裏正說,因為上頭下令讓種這個,家家戶戶都種了不少,哪還有人買?何況這東西又沉,拉到外縣也不方便,就算天天吃也吃不完。”
方氏也跟着一起發愁,附和道:“是哪,我們村裏都種了不少。我估摸能吃到明年春上了。”
方寧聽得好奇,就多問了幾句,田氏十分喜歡她,對她是有問必答。方寧這才問清楚,原來這番薯從南邊傳來沒幾年,而且是官府下了大力氣推廣的。這麽做确實是緩解了饑荒,但種得多了又有了麻煩,根本賣不出去。而且這裏的稅制也改革了,直接按田畝數交錢。糧價低,賣不出錢,可田稅還得照交。這正是災年百姓苦,豐年也苦。別人家過得不好,她們家又何嘗容易?
方寧心裏暗自感嘆,她再看看田氏,她比方氏小得多,看上去卻比方氏還大。皮膚又黑又糙,一雙手就跟樹皮一樣。村裏大多數婦人也都是這樣。再好的容顏也經不住這麽常年累月的辛苦勞作。不由自主的,她心中湧上一股對未來的迷茫和擔憂。以前,她也有不少煩惱,像是成績下降,親戚極品,父母不夠重視自己等等。但是跟這裏相比,那些都算得了什麽呢?
方寧神游了一會兒,眼看就到了晌午,方氏母女幾個就開始準備午飯,田氏也跟着到廚房幫忙。只有劉雙慶有十拘謹,硬邦邦的坐在凳子上。方氏只好讓方寧陪着他玩會兒。劉雙慶比方寧大一歲,他這個年齡的男孩子已經不大跟女孩子玩了。他最後磨蹭到杜朝南身邊去了,幫他遞遞東西打打下手。
她們正做着飯,李三順打獵回來送上了一只松雞,方氏再三推辭,李三順硬是扔下東西就走。狗蛋比他爹的話多一些,像小大似的擺着小手:“你收下吧。我們家不能老吃你家的。小木頭給我一只青蛙,我就回送他一只蛐蛐呢。”衆人看着他那一本正經的模樣,忍不住笑了起來。說完這句,狗蛋又囑咐一句:“方奶奶,你一定要把雞屁股洗幹淨,上次我爹沒幹淨,我差點吃了一嘴雞屎。”這小家夥總是弄錯輩分,按村裏的輩分他該叫方寧姑姑,但她只肯叫她姐姐。
“好好,弄幹淨。”
李三順有些尴尬,扯扯他的耳朵:“小鬼頭,又賣我的賴。”
方氏看着李三順父子倆的身影,眼神十分複雜。方寧隐隐約約的聽別人議論過,這個李三順跟她家多少有此些瓜葛,她大姐春寧當年跟他似乎有一些意思,但何氏嫌他家窮,硬把她大姐嫁到外縣那戶富裕的人家。據說,何氏還曾上門辱罵過李三順一家,罵他是癞蛤蟆想吃天鵝肉什麽的。從那以後,兩家人見了面總是遠遠的避開。後來李三順的媳婦死了,何氏還拍着大腿大聲慶幸自己英明有遠見,說春寧要是跟了她保不齊就是這個下場。
午飯一做好,方氏照例讓方寧給兩家鄰居端一碗。方氏又問杜朝南:“要不要給她奶端一碗?”
杜朝南遲疑了片刻,本想說端吧。方寧卻悄聲對方氏耳語:“娘你忘了當初我爺可為這事鬧過呢?萬一我奶得着信來罵一通,我田嬸他們臉上多不好看。”方氏怕的就是這個,但她給鄰居都端飯了,卻不給公公婆婆端,讓何氏知道了指不定又怎麽說嘴。
夏寧也出聲聲援方寧:“爹、娘,咱給鄰居端飯是有講究的,這雞本來就是三順哥給的,給他端是情理之中,咱家白住着胡奶奶的房子當然要想着人家。再說,今天的客人又有些特別,還是下回吧。”老宅那幫人簡直就像瘟疫,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躲避。現在在小妹的熏陶下,夏寧看得越來越透徹,換作以前她肯定會為這種想法愧疚,覺得老人再怎樣,做晚輩的也不能不敬他們,可自家小妹說了,人得要尊敬自己才有資格得到別人的尊敬。像那些沒有長輩樣的老人,晚輩就沒必要順着他。人要孝順不假,但不能愚孝。
“嗯嗯,不端就不端。”杜朝南一向都不是個固執的人。
方寧再一次進入胡奶奶的院子,那條狗已經認識她了。她這次來還特意包了幾塊雞骨頭給它,大黑狗十分興奮,一邊啃骨頭一邊不停地對她搖着尾巴示好。
“胡奶奶,您在做飯哪?”
“你家能做多少?怎麽又端飯?”胡奶奶的語氣聽上去比幾次溫和了許多。
“小方寧來了?”屋裏傳來一個沙啞暗沉的聲音。
方寧征求胡奶奶的意見:“我能進去看看爺爺嗎?”
胡奶奶點點頭:“去吧。”
“胡爺爺。”方寧笑着走進去。這是她第一次見胡爺爺。只見他頭發花白,面容消瘦,濃眉毛大眼睛,精神看上去還好,并不十分萎頓。
方寧想來想去,突然蹦出一句:“胡爺爺,您年輕時肯定長得很俊。”
胡爺爺哈哈一笑,朝他豎豎大拇指:“小丫頭好眼力,一眼就看出來了。”倚在門邊的胡奶奶臉上現出一絲極淡的笑意。
方寧看看屋裏有些陰暗,忍不住問道:“胡爺爺,你怎麽不拄着拐杖出去曬曬太陽?”
胡奶奶臉上的笑意一閃而過,重新布滿了陰沉沉的怒氣:“他被那些畜生打癱了,我一個人抱不動他。”
方寧心裏一陣刺痛,連忙補救:“其實還可以坐輪椅的,書上就有,我抽空給你們找找圖樣子。”
“嗯。”胡奶奶心不在焉地答道。
胡爺爺勉強對方寧笑了一下算是對她的安慰。方寧又說了幾句就匆匆告辭了。
一家人吃過午飯,夏寧和秋寧去收拾碗筷,方氏和田氏繼續坐着閑敘,又呆了一會兒,田氏就要起身告辭。方氏知道她家裏情況,也不敢留她。她和杜朝南兩個都是實在人,占了別人便宜心裏就不安生,就想着多回送劉家一些東西。這下兩人又起了争執,一個非要往車上裝,另一個死活不讓。最後還是田氏讓了步,說家裏缺羅筐,拿了杜朝南編的幾個筐子。方氏又借口說給騾子帶草料,悄悄在草裏面裝了些東西。一家人一直把田氏娘倆送到村口才回來。
衆人一回到家,就見一個身着淡綠夏裙、身形嬌小的女孩正背着小手在她家門口徘徊。
方氏一陣楞怔:“這不是老宋家的小閨女嗎?她咋來了?”
夏寧俏皮的笑道:“都怪方寧吃早飯時拿了三根筷子,今兒淨來稀客。”
“柳柳。”方寧很高興地招呼道。
宋柳慢慢轉過身,沖方氏等人打了個招呼,煞有介事的誇道:“你家的景致挺不錯的,值得一看。”
方氏簡直有些受寵若驚:“呵呵,那你就使勁看。”然後她連連給方寧使眼色讓她上前接待。 方寧落落大方的說道:“走吧,我帶你去看值得一看的景致。”
宋柳點頭,待到離人群遠了,她側過頭,眨巴着一雙慧黠的大眼睛說道:“我昨晚吃到你送的糖了。”
“哦?”方寧想了一下才明白原來小木頭把糖拿回家了。
宋柳繼續說道:“我爹和我哥對此事有不同看法?”
“嗯?”一塊糖而已,至于引起家庭紛争嗎?
“我二哥說你給了別人一塊,唯獨給了他兩塊,他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人把狗蛋和虎子直接忽視了。
“我爹說你要是一直這麽大方下去,你家肯定富不了。”不愧是宋老摳,在任何事上都有自己的獨家觀點。
“你大哥呢?”方寧笑問,她突然有那麽一點點好奇心。
“他說這全是聖人的功勞,你一讀書就明白了‘達則兼濟天下'的聖訓。”
“噗。”方寧忍俊不禁。宋喬到底是天然呆還是後天呆?
“所以呢,他讓我把這個給你。”宋柳遞給方寧一支毛筆和一包墨碇。
“這……我不能收,我正準備買。”方寧有些為難。
宋柳把東西往她手裏一塞:“這不是我送的,你找我大哥拒絕吧。——他今早上去鎮上了,範先生辦了一個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