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蒼山渡口

鳳栖閣傾覆後,七大分舵的消息流出,雖然湛凝留了心,縱火燒去各分舵的若幹資料,但留下的信息仍然足夠對鳳栖閣造成致命打擊,天朗各地的站點盡數暴露。一時間鳳栖閣使節如過街老鼠,遭到朝廷的瘋狂抓捕與殺戮。

朗康轍不僅派人在京城清繳鳳栖閣殘衆,同時下令全國各地官府絞殺鳳栖閣,沿着線索抓了上千號人,三日內全部處死。這般嚴酷的處罰讓京城老百姓人心惶惶。為了防止動亂,京城實行了嚴格的宵禁,老百姓們閉門不出,一時籠罩着恐怖的氛圍。

朗康轍閱讀了鳳栖閣流出的行動檔案,恍然大悟,原來朗寅釋在他背後幹了這麽多壞事,他的心中一時湧起百般滋味,每種滋味都叫他如遭蟲咬蟻噬,他不由放聲大笑。

“諸位愛卿你們看看,看看!這才是我的好兄弟!”

“這就是百姓誇贊的正派人物,你們光明磊落的攝政王,朗寅釋——鳳栖閣的首腦!暗地裏做了那麽多見不得人的勾當!”

“所以這世上的事情,總有一天會水落石出。是人是鬼,也早都會露出他的本來面貌。鎮國公先前怪我待她不公,可我就納悶,這烏煙瘴氣的天朗,竟然還有她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我真是不相信吶!果然事實證明,都是一匹匹心比烏鴉還黑的財狼!”

“這下證據确鑿,我看他還有什麽臉面來跟我說情?求我原諒!”朗康轍對手足相殘的那點愧疚感一掃而光。“那些勸我放過烨王的人,你們也該想想,将這些豺狼滅得一幹二淨,正我朝綱,何錯之有??”

諸位大臣唯唯諾諾,不敢回話。朗康轍代理朝政全憑個人喜好,鑒于已有大臣說錯話,被處死的前例,他們決定,還是委曲求全,活命要緊。

大青山山體連綿高峻,翻越它,花了十數日時間。寅字軍一路上風餐露宿,時常要去山裏農戶家借糧食。但他們都一一寫了借條,說等戰事穩定後,一定會來十倍相還。

好在,出了大青山便直接到達了南北交界處,不僅縮短了路程,還避開了煊王兵力集中的中州府。衆人都深以為幸運。由于山裏訊息不通,柳皇山戰役的消息一直沒有傳來,朗寅釋只得暫時放下對舅父的牽挂。

從大青山出來,寅字軍踏上了南北間的最後平原,甘江平原。甘江是淮水的一支,淮水是區分天朗南北的天然邊界,而甘江平原則是天朗東南部的入口。從只要淌過甘江,便能到達東南重鎮——松源縣。

朗寅釋要求将士們以最快的速度,跨過半個甘江平原,尋得渡口,快速過江。南方已經近在眼前,只若一切順利,五日後,他們便能順利抵達松源縣。最後的路,必須要走得穩穩當當。朗寅釋密切關注着甘江平原的動态,奪取渡口是他們接下來的首要任務,同時,還必須時刻注意阻擊追兵的腳步。

這日傍晚時分,騎馬路過甘江平原的城鎮,沿途種了很多松柏,禿了的枝頭立着寒鴉,百姓們節奏緩慢的生活着,一片安靜的氛圍。

朗寅釋驚訝于甘江縣縣官的無動于衷,竟然沒有派任何兵丁過來攔截。

蔡庭騎馬緊跟着朗寅釋,自從那天攀崖下山後,這個中年文官便一直覺得腿腳哆嗦,朗寅釋索性差人給他找了匹馬。

“甘江縣離南方近,縣裏的官員大多與南方交好,殿下既然深受南方歡迎,甘江縣想必也不願阻攔。”蔡庭解釋道,“而且,現在很多地方州縣都不願承認煊王的地位,只要皇位诏書一天不頒布,我想大家也未必會買煊王的帳。”

“小小的甘江縣,縱是派兵阻攔,也勝算不大。如若他們願意保持中立,反倒給我們減少了許多麻煩。”

朗寅釋正說着,卻見正前方,陸遠策馬飛快向他們奔來。

“将軍!”陸遠下馬禀報道,“前邊探子來報。甘江縣的兵力全被煊王臨時抽調去守衛渡口了,目前甘江沿線離咱們最近的三個渡口,山陽渡口、龍門渡口、蒼山渡口都在煊王的掌握中。兵力總計有八千人。”

“煊王的中州軍落後咱們兩三日,現在還沒進入平原地區。”

“……看來我們要搶渡口了。”朗寅釋聞言思忖道,神态怡然自如,轉眼望向蔡庭。“蔡大人不怕水吧?渡江不易,若是有個萬一可能還得游過去,你可有信心?”

“啊?”蔡庭一時糊塗,有些驚恐,反應過來才意識到朗寅釋是在調侃他恐高一事,不由老臉一紅。“下官不會游泳,水高浪急,自然是會怕的嘛……”作為一個文官,蔡庭以飽讀經史子集為傲,但在跋山涉水上,他不得不承認與行軍之人的差異。

“哈哈。”朗寅釋淡笑道,“術業有專攻,蔡大人不必介懷。只是,水高浪急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足夠的船只。”

“陸遠,”朗寅釋吩咐道,“你和胡含分頭去各個渡口了解一下船只的情況,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信的船工。搶下渡口不是難事,但是,就怕朗康轍不會給我們機會渡江。”

“是!”陸遠領命,掉頭上馬,飛馳而去。

晚上,駐紮在城郊的營地裏,亮着燭火,朗寅釋帶着衆人對着甘江縣地圖分析着。

“将軍所料不錯,煊王已于三日前通知甘江縣縣官,将沿江各處渡口的船只全部砸爛銷毀,現在甘江沿線,很難再找到能用的渡江船只了。”陸遠彙報道,“船工我倒是找到了,他們願意合作,但是沒有船,船工也派不上用場。”他剛回來不久,饑腸辘辘,此刻正喝着熱湯,坐在一旁的行軍凳子上。

“沒有船是大問題。”蔡庭神情嚴肅,一邊測算着地圖上的距離,“就算五千多名将士留下,也得至少找出一艘船來,好讓殿下過江去!這麽長的江畔,難道一艘船都找不到嗎?!”

衆人一時陷入苦思,不知如何回答。

朗寅釋搖頭,“不行,到了這個節骨眼上,甘江必須一起過。如果丢下五千将士,縱使我安全南下,也只是落荒而逃,得不到南方各地的信任。”

“這五千名将士,是咱們去了南方後鞏固政權的核心。現階段南方各地州府心思不齊,急需統一。沒有兵沒有馬,咱們哪兒來的底氣和別人談條件。”

“将軍說得有道理!”蔡庭聞言點頭。“只是這麽一來,需要的絕不只是一艘船了,從哪兒找船去呢?!”

衆人正是遲疑。在一旁趴着研究地圖的胡含此時擡起頭來,瞪大一雙精光四射的虎目,有話要說。

“将軍,可以先搶占一處渡口再議,萬一渡口留有額外船只呢?咱們可以邊占渡口,邊想辦法,比光等着中州軍追來要好。”

“根據地圖可以發現,距離咱們最近的是山陽渡口、其次是龍門渡口,相較之下,蒼山渡口遠得多。”胡含指着标點地區,講解着。“但是,根據今天的線報,在兵力分配上,蒼山渡口守衛的人數最少,僅有一千五百人。”

“你的意思是?”朗寅釋擡頭問道。

“我可以今晚就啓程,帶領兩千人的先遣部隊,繞道去蒼山渡口,占下渡口的希望很大!一旦渡口占下,後面的行動就靈活機動許多,屆時請您再作安排!”

朗寅釋起身研究了片刻地圖,望向胡含贊賞的點頭,肯定道,“好!就這麽辦!”

作者有話要說:

還記得咱們紅軍搶渡金沙江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