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世人都看不起太監,但是任誰也都不敢當真小瞧了朝中太監的重要性。

作為皇家的內侍,作為皇族身邊的人。有時他們輕輕松松說上一兩句話,可能便輕松搞定別人許久都無法搞定的事情。

有點不信面前的小子當真能受得了讀書的苦,但清清楚楚的知道在皇宮中他的三個家人到底是何存在。所以在斟酌再三後,吳正終于還是點了頭。

“大人請起,吳某本來便是掌印大人送進來為你傳書授教的。你若當真有鴻鹄之志,吳某必定傾囊相授絕不存私。至于拜師一事,大人畢竟身份不凡,這拜師也不能草率,所以---”

吳正将話說的這般明了,陳林又怎會當真不懂。在他以前的十幾年中,他叫過無數人老師,可那時的老師也只是單純的老師。可現在不同,現在還是那個講究“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年代。師徒的關系他代表着立場,有時甚至能牽扯到權利和派系,知道對方是有所顧忌不想一輩子綁上陳家,所以陳林也只能接受。

笑着應諾了對方,陳林最終只是稱呼對方先生,而不叫他恩師。

解決完稱呼問題後,陳林便翻出了自己以前寫的文章給吳正看。自己守孝三年,當時為了靜心也為了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所以一直沒有辭掉府上的兩個教書先生。

而鄉下的教書先生,可能是比這裏的人知道感恩或者說是比較的負責。他們對他一直都不曾真正疏于教導過,當時的他可能不是特別的勤奮。但好在上輩子好學生的習慣,讓他還是從來都沒有拉過一堂課缺過一次課業。

如今見吳正摸着下巴,終于露出一點點真真切切的笑容來,陳林也不覺松了口氣。

“大人字寫的不錯,一看就是一個用心踏實的。但科舉考試,這字只是一個引,關鍵還是要看文章。這文章大人卻是寫的不怎麽樣。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大人卻是一項都沒有做到。還有這裏,大人可是範了忌諱,這個字絕對不能用。還有這裏----“

一看起文章,吳正便一改之前的拘謹有禮,立馬滔滔不絕毫不客氣起來。

而本來還暗自得意覺得自己上輩子讀了十年書,這輩子又熟讀三年古文怎麽樣都算小有所成的陳林。在見吳正聲音越來越大後,只能慢慢的垮下身子,不知不覺的像以前在學校挨訓一般滿臉羞愧的站着點頭做理解狀。

吳正的聲音有些大,原本候在外面的小路子怕自己的小主子又會被欺負,不知不覺的貼在門口監視旁聽起來。

而見他這般,那兩個剛才被趕出來的小丫頭,心中好奇也不知不覺的将腦袋湊了過去。

“天啊,少爺竟然想做舉人老爺!”十四歲的秋羅一臉的崇拜。

“天啊,少爺竟然要考舉人!”一想到少爺要是當真勤奮苦讀,那自己和秋羅便只能做擺設的寒冬立即心情不好起來。

Advertisement

“天啊,少爺他竟然當真了!”回想到少爺如今的秀才身份,還是鄉下的老爺花大價錢捐的。小路子便覺的裏面那還想讀書的小主子是被宮裏的那群錦衣衛給打糊塗了。

“誰要做舉人?”不遠處的陳水好奇輕聲道,聽到他的聲音,秋羅和寒冬一驚慘白連忙退後一步跪了下來。

“是我家小----”見沒有人應聲,小路子立即一臉還是我夠意思的轉過了頭。

但腦袋剛轉了一半,待看清後面的藍衣錦袍男子後,他便立即抖着雙腳一下子跪了下去:“大--大少爺---”

陳水見此情景,原本皺成一團的雙眉終于舒展了起來。

“過來!”陳水沒有理會跪着的兩丫鬟,只是像是在召喚小狗般沖着小路子擺擺手。

慢慢起身,一步一步挪過去。此刻的小路子整個人都在發着抖,陳林不在家他日日的無事可幹。整日裏不是跟砍柴的王六切磋武藝,就是溜出去跟賣菜的呂四唠唠嗑。

将近一個月的時間,在跟呂四認識的比較熟絡後。在呂四的口中,他可是不光知道了一點朝中大事,還知道為何在整個京師中幾乎大家都不敢提及陳府。

一想到自己以前伺候的大恩人,大老爺是昔日的京城一害。一想到如今面前的這個人,是一個将別人活活凍死都面不改色的主,他的雙腿就不由自主的抖了起來。

“站好了,這樣子成何體統!”站在陳水身邊的侍衛大聲呵斥起來。

立馬下意識的繃緊身子,小路子忙讨好的望向臉上挂笑的陳小害蟲---不---是陳大少爺:“少爺,我們小主子說要參加秋闱考舉人。你說他年紀輕輕的怎麽就這麽想不開,這宮中只要有您和兩位大老爺,他還能缺官少銀子不成。小主子可能不知道這科舉有多難,可小路子知道啊。十年寒窗,在我們老家有些運氣不好的,一輩子連個秀才老爺都成不了,更別說舉人老爺了。”

因為緊張,小路子便一直停不下口。半天在他見對面的大少爺眼神越來越怪時,他才終于咬住了自己的舌頭。

“他想參加秋闱?”眼中有一點點的無奈,但明白在這個家中只要他陳林想,大家就都不會拒絕阻攔的事實。輕輕嘆口氣也沒了想折磨面前小子的心思,陳水只是對着身邊人淡淡道:“多找點外面名儒大師們的作品給裏面送進去吧。”

小侍衛連忙得令,而深深的往那關着的屋門看了一眼,陳水在對小路子留下一句“好好伺候”後便直接轉身向着自己的院子而去。

陳林想讀書的事情,不多時就被小路子那個大嘴巴給傳的府裏衆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府裏衆人反應不一,只是不久後在陳福回家當着陳寧的面誇獎了陳林兩句後。豎日陳家二老爺便下令将陳林書房裏那兩個原本送給他紅袖添香的小丫頭,給送到了後院廚房。

洪武三十一年的春天,陳林還是過的蠻充實的。錦衣衛的同僚們可能厭煩了總是針對他,開始對他視若無睹起來。随着大家态度的轉變,陳林終于不用日日的站在金水橋上,而是可以偶爾換換班,偶爾去侍衛營跟那些不認識的侍衛們切磋一下騎馬射箭來。

而平時晚上或者是休沐時他也不常常的出門,不是泡在自己的宿舍中就是呆在家裏努力的寫文章背書了。

以前的陳林才高二,沒有經過高考就到了這邊。如今被吳正日日的監督着,每次回去都要考一考後,他竟然有一種自己在努力備考的感覺。

有時每日洗澡時看到自己似乎越來越有力量的雙臂,陳林都暗自有一種自己當真長大成人的感覺。而每天見同在錦衣衛的幕僚們不是談論那個花娘長得好看,那個騎術了得時。陳林都有一種自己跟別人不同,比別人都上進都懂事的優越感覺。

陳林美好的生活在三月十五日,太原來消息說晉王突然去世後便一下子徹底的停住了。在太和殿處理朝政的皇帝朱元璋,因為這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打擊,心情和身體一下子都變得徹底不好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中,皇宮中日日都能看到大臣受罰,下跪,下跪又受罰的場景。

本來這事跟陳林無關,他只要小心謹慎站好自己的崗不要讓人挑出他的錯就好了。可偏偏老天好像就是跟他過不去,每一次有大臣被杖責,他都會被牽連着被大家無視冷嘲熱諷一番。而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為在以前廷杖是屬錦衣衛負責的,而如今行使這項權利的卻是宮中的太監。

而每次在陳林的大伯出來傳旨或者問話時,陳林就都會被身邊所有的錦衣衛們默默的用眼神再次淩遲一遍了。

皇帝的心情不好,家裏三位伺候皇上的掌印太監,自然也不會太輕松。

眼看家裏的情況比宮裏更加的糟糕後,所以偶爾休沐時,陳林也就學着偶爾不回家了。

練武場暫時找不到人願意跟他切磋,家裏自己那位長兄偶爾看着自己的眼光有時興沖沖有時有點陰測測的。所以突然感覺有些不妙的陳林,開始下意識的刻意的不回家了。不能回家不能去練武,所以到了後來每次有點空閑時間後,他便只能待在錦衣衛的宿營開始埋頭研究起八股文來。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個月,在四月中旬一次休沐時,陳林突然收到陳水讓他來內宮監的小紙條。斟酌猶豫了一下,但想到自己畢竟好久沒回家了。怕他當真有什麽事情,所以陳林第一次離開了皇宮的前殿向着裏面的方向而去。

可能是錦衣衛這身衣服還有些震懾作用,所以在陳林打聽到路線。穿過一道道的宮門時,并沒有發生被盤問被攔住的情況。

進入皇宮十二監的地盤後,不多時陳林就被那裏的一個早就等候在門外的小太監,領到一處不大不小的精致院子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