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文物鑒定
“各位觀衆朋友們大家好, 《誰是通靈王》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我們來到了綠江市博物館。在這座保存了衆多珍貴文物的歷史殿堂中,我們的選手會遇到怎樣的考驗呢?”
主持人褚規站在博物館展覽廳中央,面向鏡頭, 臉上帶着職業化的燦爛笑容, 向觀衆介紹第四期節目的比賽規則。
他背後擺着一組透明展示櫃, 櫃中整齊地陳列着二十件文物。
“想必各位觀衆都已經注意到了吧?這裏共有二十件展品。不過可不要以為它們都是博物館的館藏哦!”褚規神秘兮兮地一笑, “這些展品中有些是貨真價實的文物,來自七百年前的大雍王朝。另外一些則是仿制的現代工藝品。沒錯,今天我們選手的任務就是鑒別文物。至于真正的文物共有多少件, 具體是哪幾件,主持人我也不知道。
“這件精美的玉璧, 是歷經七百餘年時光洗禮的珍品,還是現代工匠妙手的産物?這把古樸的寶劍, 是從泥土之下挖掘出來的寶藏,還是節目組從某寶購置的道具?這面鏽跡斑斑的銅鏡,是古老文明的見證者,還是現代工業的殘次品?我們的選手将運用自己的通靈能力, 各顯神通,從它們之中尋找真正的雍朝文物。”
《誰是通靈王》官方直播間中, 評論刷得飛快。
【沒想到這次的比賽竟然是博物館鑒寶。節目組是被層出不窮的命案吓怕了嗎?】
【大概是吧, 別說節目組了, 我都被吓怕了。鑒寶總不至于再發生什麽命案了吧?寶友們這很興看啊!】
【你們閉嘴!不要立flag!上次也有人說旅游節目不可能發生命案的, 結果呢?】
【其實我覺得命案和節目組沒什麽關系,主要和樂祈年有關系。那家夥簡直就是柯南在世, 走到哪兒哪兒就出事故。太可怕了。】
直播間畫面切換到坐在展覽廳後方的三位嘉賓。
褚規介紹:“今天我們榮幸地請來了三位嘉賓, 他們分別是綠江市博物館的江館長, 碧水大學考古系的古教授, 以及……咱們節目的老朋友,君修言先生!”
三位嘉賓朝鏡頭微笑揮手。
“他們将擔任本次比賽的評委。當選手給出他們各自的回答後,評委将為大家揭曉正确答案。”
【博物館館長和考古系教授當評委我可以理解,但君修言是怎麽回事?他上次不是選手嗎?這次怎麽成評委了?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君修言祖先是雍朝大國師君霓雲,這次展出的又是雍朝文物,所以請他來當評委?】
Advertisement
君修言參加這次節目的原因,還真和君霓雲有些關系。
前幾天,江館長和古教授拜訪了君家,當時君修言也在家。兩位專家是來向爺爺借閱《君霓雲手記》。
當初大國師君霓雲曾留下一本手記,記錄了許多雍文帝宮廷的秘史,成為後世研究文帝一朝的重要文獻資料。許多專家學者在撰寫論文時,都要從手記中引經據典。
手記已經出版,但有時為了準确起見,學者們會來借閱原版。
江館長和古教授之所以要借閱手記,正是為了閻燦捐贈的那批的文物。
文物中有一面青銅八卦鏡,兩位專家一致認為,那很有可能就是《君霓雲手記》中所記載的“玄清八卦鏡”。
據傳那面八卦鏡是君霓雲師門代代傳承的寶物,在君霓雲的師兄英年早逝後,便傳給了他本人。
然而八卦鏡并未傳到君家後人手中。有人猜測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損壞了,畢竟說到底那只是一面鏡子。也有人猜測那面鏡子被君霓雲用于鎮墓,因為害怕墓址洩露,引來盜賊,所以未曾在手記中提及。
最終專家經過比對,确定那面八卦鏡和《君霓雲手記》中的玄清八卦鏡一模一樣。
閻燦捐贈的文物,據鑒定是二十年前被一夥盜墓賊賣給外國商人的。被盜的陵墓無疑屬于雍文帝時期的一位王公貴族(畢竟只有貴族才有資格請大國師出手鎮墓)。要是能找到墓址,那絕對是轟動全國考古界的巨大發現!
《誰是通靈王》原本打算邀請君茂擔任評委,但君茂稱自己年事已高,不愛抛頭露面,便讓君修言代為參加。
當然了,君修言猜測,爺爺讓他參加節目的目的,可不單單是作為君霓雲後人來捧個場。
爺爺一定是打算讓他繼續探查樂祈年的底細!
上次碧水鎮之行,君修言對樂祈年心服口……啊不是!他才沒有對樂祈年心服口服!他只是對那家夥稍微改觀了一些罷了!畢竟一次表現好,不等于次次都表現好嘛!今天他君修言就要作為評委,讓樂祈年見識見識真正的玄門世家是什麽樣的!
褚規做出歡迎的手勢:“那麽,就讓我們有請今天的第一位挑戰者吧!”
鏡頭轉向展覽廳的入口。節目組的幹冰機适時地噴出重重煙霧。鄭昭羽穿過雲霧而來,一身飄逸的白色漢服,腰間懸着玉佩,讓直播間中的觀衆發出陣陣驚呼。
【小羽好帥啊!簡直就像古代貴公子!】
【什麽貴公子,明明是谪仙人!】
鄭昭羽這次首位登場,仍舊是周信的安排。
周信這次人在場外,通過手機觀看直播。他已經為這期節目做了周密的安排,就不信鄭昭羽拿不了人氣第一!
要是再失敗……周信打了個寒顫。老板最近對他的臉色越來越冷淡了,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算再看不慣鄭昭羽那個盛氣淩人的态度,他也得讓鄭昭羽登頂。他們倆現在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周信堅持認為先出場就等于先聲奪人,對于人氣有益無害。只要鄭昭羽答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答案,後面的選手即使表現得再好,頂多也只能跟他打個平手。
至于這身裝扮,也是有意為之,周信反思了一下,覺得鄭昭羽的人設在一種選手中實在太不鮮明了。樂祈年回回出場都是道士裝扮,雙胞胎蘿莉則以苗族蠱女的身份出現在大衆眼前,就連只當過一次飛行嘉賓的君修言,也有個大國師後裔的頭銜。相比之下,鄭昭羽的人設除了“帥”之外,太缺乏特色了。
從這一期節目開始,鄭昭羽必須樹立一個新形象。現在正值漢服熱潮,這次又是鑒定古代文物,他裝扮成古代貴公子的模樣,還愁沒有人氣嗎?
這不比樂祈年那土得掉渣的道士服強?
而且每次“通靈”時還得進行一個別開生面的儀式,讓他和其他選手
鄭昭羽在展示櫃前點燃熏香,雙手合十,念念有詞。這個“通靈儀式”也是周信設計的,靈感來自于上一期節目君修言使用羅盤的場景。玄學綜藝怎能缺少儀式感?舉行這種神乎其技的儀式,更能讓觀衆對鄭昭羽留下深刻的印象。
伴着青煙,鄭昭羽繞着展示櫃轉了一圈,又彎下腰專注地觀察每件文物。最後從中指出了六件文物。
“它們是真品,其餘的都是現代工藝品。”鄭昭羽自信滿滿。
節目組發來的資料中已經寫明哪些是真品,哪些是工藝品,他只需照本宣科即可。
“哦?你确定它們就是你所要尋找的雍朝文物?”褚規問。
鄭昭羽笑了笑:“節目組真狡猾,在問題中設置了一個陷阱。你要我尋找的是‘雍朝文物’,而我指出的六件文物中,有一件的确是古物,卻并非誕生于雍朝。”
他指向展示櫃中的青花瓷瓶:“這只瓷瓶應該是宋朝的文物吧?節目組故意将它混進來。這不是在給選手挖坑嗎?”
褚規轉向四名評委:“主持人我也不知道這些文物是真是假。還請嘉賓們為我們揭曉真相!”
江館長點點頭:“這位選手回答得完全正确,不但找出了真正的文物,連節目組設置的陷阱也沒能騙過他。沒錯,那只青花瓷瓶的确是宋朝文物,我們特地把它放進來混淆視聽,就看選手能不能發現了。”
褚規配合地做出驚訝的表情:“昭羽啊,你是用通靈能力感知到的嗎?”
鄭昭羽說:“我這次根本沒使用通靈能力。我只是對文物鑒定相關知識略有涉獵罷了。能用科學解答的事情,就不需要動用玄學了。”
“那你能給我們詳細說說嗎?”
鄭昭羽早料到有此一問,于是煞有介事地指着展示櫃中的文物說:“其實這裏的大部分展品都是‘一眼假’,說的不好聽點兒,就跟工地套裝差不多。”
“什麽是工地套裝?”褚規問。
“就是騙子的一種行騙手段:打扮成工人的模樣,對你說‘我們工地施工時挖出了古董,便宜賣給你要不要’。這種古董多半都是贗品,作假手段極其低劣,一眼就能看出來。”
鄭昭羽圍着展示櫃繞了半圈,接着說:“這裏也有一些做假做得比較好,比如這把劍。做舊和鏽跡都恰到好處,銘文也是手刻的,不是機器雕刻的。即使是專家,若是不仔細辨認,恐怕也很容易看走眼。我之所以知道這是假的,是因為這把劍的形制和雍朝武官佩戴的儀式用長劍不一樣,從未見過這種形制。大概是作假者把其他朝代的武官儀式劍形制縫合嫁接到一起了吧。”
直播間跟着飄過數不清的彈幕。
【小羽好厲害!不光人美還是學霸!】
【小羽這次也算是答對了附加題吧?】
【瞧瞧,這才是真正的學霸,某些只會“做附加題”的假學霸請不要再碰瓷了好吧!】
場外的周信看着鄭昭羽的表現,只覺神清氣爽。
這次鄭昭羽使用了和樂祈年同樣的套路:揭露某些不為人知的內幕,以此來凸顯自己的與衆不同之處。
光是找出真正的文物還不夠,必須敏銳地發現節目組設下的陷阱。做對了這道附加題,鄭昭羽還愁人氣投票中拿不到第一嗎?
在遙遠的晨曦傳媒辦公室中,唐雨誠也正全神貫注地觀看直播。今天因為工作,不能陪樂祈年去現場。看到鄭昭羽的表現,唐雨誠暗叫不好。
他原本也打算讓樂祈年艹“博學人設”,誰知竟和周信撞腦洞了!
糟糕!若是登場的樂祈年也說出“我并沒使用通靈能力,而是對文物鑒定知識略有涉獵”這種話,豈不是要被觀衆罵成拾人牙慧?
唐雨誠立刻拿起手機,想告訴樂祈年轉變策略,但他又記起來所有選手的手機都會被節目組沒收,無法同外界聯絡。
“這可怎麽辦……”唐雨誠額頭上冒出冷汗。
為了挽回顏面和人氣,他必須另尋辦法。
他想了想,撥通了另外一個電話。
第二組登場的是金氏雙胞胎。她們從衆多展品中準确找出了真品,卻沒能辨認出混在其中的宋朝青花瓷,惜敗于鄭昭羽。
之後登場的幾位選手,有人只找出兩三件真品,有人的答案完全牛頭不對馬嘴。直播間中的觀衆也頗為失望。
【樂祈年什麽時候上場?】
【只剩下兩個人了,不是這一個就是下一個呗。】
【專門來看樂祈年的,下一個是他嗎?】
倒數第二個登場的是樂祈年。他依舊一身藍色道袍,笑盈盈地向主持人和四名嘉賓拱了拱手。
還特地給君修言遞去一個笑盈盈的眼神。
君修言假裝沒看見。
樂祈年撓頭。還以為經過上一次節目,他倆已經是好哥們了呢,沒想到小君他……挺內向的呀!
“那麽,小樂啊,你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我就開始計時了哦!”
褚規的聲音讓樂祈年回過神來。
“我準備好了。”他收回目光,不再去關注小朋友,而是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文物上。
他走向展示櫃,緩緩繞了一圈,将每件展品的模樣都烙印在眼底。
最終他停留在了八卦鏡前方。
鏡上布滿青綠色的銅鏽,已經完全映照不出人影了。
從外形上看,的确和記憶中的玄清八卦鏡一模一樣,但是……
樂祈年蹲下來,仔細觀察八卦鏡的背面。選手不能碰觸文物,他只能用這種方式觀察。
不對。
這不是他師門祖傳的玄清八卦鏡。
因為真正的玄清八卦鏡背後有一道裂紋,那是他小時候拿着八卦鏡玩兒,不小心摔出來的。為此他還挨了師父一頓好打呢!
但根據節目組發來的資料,這面八卦鏡是真品才對。難不成節目組又在沒通知他的情況下,悄悄改了劇本?
上次也是,突然加入了一名飛行嘉賓。那麽這次替換部分文物似乎也合情合理。
“小樂,你在幹什麽?”褚規震驚。這小子也太不顧自己的形象了吧?
樂祈年站起來,拍了拍道袍上的灰塵。“我已經知道哪些是真品了。”
“那就說出你的答案吧!”褚規誇張地喊道。
樂祈年指着展示櫃中的白玉璧、瑞獸紋瓷香爐、鑄有“天豐通寶”字樣的銅錢和珊瑚珠:“這些是真正的雍朝文物。”
直播間彈幕一片沸騰。
【樂祈年也看出陷阱了耶,那只宋朝瓷瓶沒騙過他!】
【但是他沒指出那面八卦鏡。我還以為樂祈年每次都能百發百中呢,看來馬有失蹄嘛!】
褚規望向評委:“請評委點評選手的表現吧?”
君修言悶悶不樂地雙手環抱。樂祈年是怎麽回事?明明連幾十年前的疑案都能順利破解,為什麽在這麽一件小事上陰溝翻船了?
這次漏掉了一件文物,評委給出的評價肯定會低于那個鄭昭羽。真是的,這小子也太不争氣了!支棱起來啊可惡!
……不對,他為什麽要替樂祈年着急?樂祈年出狀況,他不是該幸災樂禍才對嗎?
江館長和古教授交頭接耳幾句,拿起麥克風說:“這位選手指出的四件文物,的确都是本館所收藏的雍朝文物。不過你漏掉了一件。”
樂祈年揚眉:“哦?是哪一件?”
“就是那面八卦鏡。”
樂祈年回身往了一眼展品,眉頭緊緊皺起來:“那是雍朝文物?”
江館長點頭:“正是閻燦女士從佳士得拍賣行重金拍下的三件流失海外的文物之一。我和古教授還特地去君家借閱了《君霓雲手記》,經過比對,那面八卦鏡和手記中所記載的玄清八卦鏡一模一樣。因此我們認為,它就是在歷史上銷聲匿跡的玄清八卦鏡。”
古教授補充:“玄清八卦鏡本為大國師君霓雲的寶物,卻未能傳承到他後人手中。其去向一直是歷史上的一個未解之謎。不過今天這面八卦鏡的出現,倒剛好給出了解答。”
“哦?”樂祈年的興趣被勾起來了,“此話怎講?”
江館長和古教授原本就打算借《誰是通靈王》宣傳博物館,為之後的文物展覽造勢,因此并不介意此時多介紹幾句。
而《誰是通靈王》前幾期節目鬧出命案,如今在有關部門中風評極差,随時都在停播整頓的邊緣左右橫跳,因此導演也希望專家能多說幾句,這樣他才好宣稱自己這個節目沒搞封建迷信,而是在宣揚優秀傳統文化。
古教授接着說:“二十年前,警方逮捕了一個文物盜竊團夥。這夥人挖掘了一處古墓,從中盜出數件文物。盜墓賊在銷贓時被警方抓獲。據他交代,文物中有三件已被賣給了外國人。那外國買家非常狡猾,使用假名和盜墓賊接觸。所以當年警方沒能追查到外國買家的身份。文物就這樣流失海外。”
他尚未說完,直播間中便群情激奮。
【好想罵人!那些盜墓賊根本就是賣國賊!竟然把國寶賣給洋人!我以為這種事只會發生在舊社會,沒想到現代也有啊!氣死了氣死了!】
【不管在什麽時代什麽社會,都有利欲熏心的人。不論我國還是外國都一樣。】
【要不是閻燦,那些文物可能就回不來了!請問閻燦家有什麽産品,我去支持一波!好像給她送錢啊可惡!】
【想買閻燦家産品可能有點難……鑽井機械你買嗎?(笑)閻氏集團是做各種工業設備起家,面向的客戶都是各大企業和機構,不是我們這種普通消費者。只是閻燦接手家業後才逐漸轉向消費品領域。】
【閻燦就是閻煜導演的姐姐啊!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支持一下弟弟的電影,曲線救國了屬于。】
【仔細想想,即使閻燦把文物買了回來,也好憋屈。本來就是我們的東西,被人偷走後還得我們出錢買回來。唉,現實果然不是什麽爽文。】
【能買回來就不錯了,別忘了還有很多文物被藏在某世界知名博物館裏,我們要都要不回來。】
古教授又說:“盜墓賊所盜出的其他幾件文物,如今被國博所收藏。我們将閻女士購回的三件文物拿去京城做了對比和鑒定,文物表面所沾附的泥土灰塵,成分完全相同,可以确定它們就是當初盜墓賊賣掉的三件文物。這批文物都出土自一座雍朝墓葬。那麽玄清八卦鏡在歷史上消失之謎就可以解釋了——它被放在了一座墓葬之中。古人因為害怕盜墓賊,有時會刻意隐藏墓址,因此大家才不知道八卦鏡的去向。”
樂祈年摸了摸下巴。原來還有盜墓賊這麽一回事。看來他推測得不錯,八卦鏡的确是藏在某位達官顯貴墓中的。
江館長見他不發一語,還以為他被說服了。
“所以,現在你明白為什麽我們說你犯了個小錯誤了吧?”江館長笑呵呵道,“不過其他文物你都說對了,我認為還是很了不起的。”
樂祈年點頭:“既然專家都這麽說,我承認那面八卦鏡的确為雍朝文物。不過,它絕不是玄清八卦鏡。”
古教授和江館長交換了一個古怪的眼神。
不等他們開口,君修言先坐不住了。
“你這麽說有證據嗎?”他沒好氣地問。
他們老祖宗君霓雲的手記中明明白白地記載着八卦鏡的樣式,連爺爺都說那就是玄清八卦鏡!樂祈年怎麽敢跟爺爺唱反調?
樂祈年撓頭。這個問題好難回答啊,難度就跟“證明你媽是你媽”一樣。
他總不能直接回答“因為那是我的鏡子”吧?他想了想,說:“真正的玄清八卦鏡背面應該有一道裂紋。”
“你怎麽知道?”君修言氣勢洶洶地追問,眉間的溝壑都能倒塞進去一座珠峰了,“你從什麽文獻資料中看到的嗎?”
“……掐指一算就是這樣。”樂祈年只能這麽說。
唉,他當初為什麽沒留下寫日記的習慣呢?當初他覺得正經人誰寫日記啊,才沒這麽做。惜哉,要是當時寫明了玄清八卦鏡的特點,今天就可以拿出來作為文獻資料了。
君修言哼了一聲,心說他之前真是看錯人了,還以為樂祈年有什麽不同凡響之處,看來不過是半瓶子醋晃蕩。他真是瞎了狗眼才在同學們面前替樂祈年說話!
樂祈年沒搭理生悶氣的君修言,轉向兩位專家:“可否請問一下,那座墓的墓主人是誰?又在什麽位置?”他問。
古教授面露難色:“其實我們到現在也還不知道。當初盜墓賊還沒交代墓的位置,就突發疾病身亡了。當年不像現在這樣,處處都是監控,一個人的行程只要用APP一查便知。所以那墓葬的位置,至今還是困擾考古界的難題。”
江教授說:“不過從出土文物的形制規格來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一定不低。甚至有些學者推測,那就是雍文帝沈潛本人的陵墓呢!”
說着他笑了兩聲,覺得自己開了個很有趣的玩笑。可惜在場沒人能領會這位考古學家的幽默感。
樂祈年眉毛一擡。雍文帝的陵墓?沈潛的墓被盜了?
雍朝人重視身後事,往往在生前就選定墓地。雍文帝沈潛也是一樣。
而為沈潛擇定墓址的,就是樂祈年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