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顧問

助理龍龍在他耳邊絮絮說着劇組見面會的事情,據說劇方從京都大學請了個古文化領域的學者來進行現場指導,這次的見面會正是為了歡迎那位來自京都大學的藝術顧問。

說起來,京都大學還是他的母校,算是國內學術研究的聖地。記憶中,京都大學的學者,大多專注于學術研究,性子多少有些清高,堪稱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業界楷模。像擔任劇組現場指導這種事情,幾乎是聞所未聞的。

尤其是在古文化研究這個領域,能稱得上專家學者的,很多都已是白發蒼蒼,對歷史改編劇多少都會有些诟病。

比請到古文化領域的學者出任藝術顧問更新奇的是,劇組居然專門為這位召開見面會。要知道在講究論資排輩的娛樂圈,耍大牌的明星藝人司空見慣,這麽大牌的幕後工作者倒是少見。

沈遠哲不禁對《絲路風雨》這部電視劇多了幾分期待,在良莠不齊的影視圈中,崇尚專業、尊重幕後的劇組往往可遇而不可求,制作出來的作品通常更為精良,也更容易獲得觀衆的認可。這樣的劇組,自然也是演員們競相争奪的目标。

見面會安排在下午三點,沈遠哲兩點半到的會議室。他帶着龍龍,在進門不遠的位置坐了下來,對面正是《絲路風雨》劇組的總導演劉安。

三十幾平的會議室,平常時候看起來還算寬敞。但對于人數不少的《絲路風雨》劇組來說,卻顯得有些擁擠。

導演、編劇等幕後人員大部分已經到了。演職人員中,幾個主要演員,除了出演女二號的莫美美,都相繼在兩點半之後到達會議室。

會議室裏,相熟的人三五成群地閑聊着,沈遠哲默默地坐在位置上,雙手交握放在桌面上,看似有些百無聊奈,實則不着痕跡地将會議室裏衆人的議論聽了個七七八八。

坐在他對面的劉安,拿着筆的手指,在桌面上有一下沒一下的敲着,微胖的身軀在座位上左右挪動,椅子腳不時與地面摩擦,發出刺耳的吱呀聲。

八月底的室內,空調呼呼的吹着,雖然抵消了夏日的炙熱,空氣中的沉悶卻無法驅除,頗有點風雨欲來的蓄勢待發。

雖然不時低頭與坐在左手邊的副導演孟成卓商讨,劉安的眼睛卻幾乎是以五秒鐘一次的頻率,瞟向入門處,讓他整個人看起來有些心不在焉。

沈遠哲的角度,很輕易就能捕捉到劉安的狀态,那些細微的動作和表情,不難揣摩出他對那位傳說中的京大學者的重視。

興許是他的注視太過明目張膽,劉安向他微微颔首,有些歉意地笑笑,低聲與孟成卓耳語了幾句,拿起手機走到門外。

“大家先熟悉熟悉劇本,看看有什麽想法。這次的見面會,主要還是想聽聽大家的想法,做進一步的改進。楊教授因為飛機晚點,會晚一點到。”孟成卓拍拍雙手,發出聲音示意工作人員将劇本發到每一個與會人員的手中。

做事認真的人,總會讓人更放心一些,劇組同樣如此。幾乎一入手,沈遠哲就感受到劇組對作品的态度。

Advertisement

劇本的厚度,差不多要趕上他收藏的精裝版四大名著,幾乎是他之前收到的那本的兩倍厚。一翻開,密密麻麻的詳解,鞭辟入裏又淺顯易懂,無一處不讓人感受到編劇們對劇本內容的用心。他想,有這樣的劇本在手,即便是表演新人,也能将角色拿捏個七八分。

沈遠哲不禁沉浸其中,随着劇本的詳解,他對劇中人物又有了新的理解、新的揣摩。僅憑這本全新的劇本,他就相信了劇組的傳言,不愧是經過京都大學專家學者指導的産物。

拖動座椅的聲音,将他從驚嘆中擾醒。距離三點還差五分鐘的時候,出演女二號的莫美美姍姍來遲。身姿妖嬈的莫美美,在他的右手邊坐下,視若無睹地将厚厚的劇本從面前推開,旁若無人地拿出手機,堂而皇之地玩了起來。

雖然被特意調低了音量,宮廷類游戲特有的人物嬌嗲,在他這個位置仍能清晰可聞。他在心裏嘆息一聲,将劇本合上,手指輕輕摩挲劇本的封面,略略放松地靠在座椅背上。

擡頭的瞬間,清晰地看着坐回對面的劉安,眉頭不自覺的皺起,似乎有什麽話想說,又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到底還是忍了下來。

會議室的自鳴鐘響了三次,劉安拍了拍話筒,正準備說見面會的開場白時,會議室的門被人從外推開。

“抱歉,我來遲了!”說話的女子,聲音中帶着運動之後的些微輕喘。

熟悉得仿佛刻入骨髓的聲音,帶着些許久別的陌生。他情不自禁僵直了身體,不敢置信地回頭,只見一堵微胖的身軀,極為靈活地穿過會議室擁擠的人群,将門口處的女子遮了個嚴實。

“不遲,剛好三點,楊教授很準時。”劉安緊蹙的眉頭徹底舒展開來,歡喜的迎了上去,熱情而誠懇,“麻煩楊教授從京都趕過來,劉某實在是感激不盡。請這邊坐!”

劉安将楊教授引到預留的座位上,親自為她拉開座椅,又忙示意工作人員端茶倒水。殷勤的模樣,不禁讓主演們頗為驚訝,就連一直跟着他的劇組工作人員也是意外之極。

劉安在導演圈素來有“神之推手”的美譽,凡屬他導演的作品,不僅收視可觀,就連獎項都是拿得手軟,捧紅的明星藝人更是不知凡幾。

往往都是別人求他,他還不一定答應。如今,卻對一位如此年輕的京都大學教授這般殷勤,确實讓人意想不到。

“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們劇組特聘的藝術顧問,京都大學的副教授楊書。”劉安對在座之人介紹道,“別看楊教授年紀輕輕,可她在學術上的成就卻是讓人望塵莫及,獲得的各種榮譽兩只手都數不過來。她在古文化研究領域的專業性,更是一般專家教授不能相比的。”

“劉導過譽了,叫我楊老師便是。大家剛才說到哪了,我們繼續吧?”楊書笑容淺淡的轉移話題,似乎不願在這些世俗恭維上浪費時間。

語意委婉而堅定,就如她性情。

是她?楊書!

沈遠哲的身軀瞬間僵硬,捏着劇本的手指泛出青白之色。雖然已許久不曾見過,她的模樣比之當年也有了不小的變化,他卻仍能一眼看出,眼前之人就是記憶中的她。

十年了吧?他想。從她離開的那年算起。

她還是這般的耀眼,一如十年之前。

她眼中淺淡的笑容,比起十年前的明媚傲然,多了幾分內斂從容,更多了幾分無法言說的陌生。

沈遠哲放在桌面下的左手,隔着西褲深深地掐在大腿上,仿佛要将這一刻的心悸烙印在身體上。

她怎麽能夠,在那麽突然的消失之後,又如此若無其事的出現?

既然已經決意離開,為什麽還要再出現?

為什麽?在他已經死心之後,還要讓他再見到她?

他在心底默默喝問,激蕩的情緒仿佛海底的暗湧。

世上總有些感情,在漫長的期待與失望之後,悄然化作時光掩埋下的一抹灰煙。有的随着時光流轉,變作心底淡淡的遺憾,多年以後感嘆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有的恰逢其會,便成了那死灰複燃的灰燼,再也無法說服自己安守原來的生活軌跡,誓要燃盡最後一絲餘熱才肯罷休。

他便是那後者,經歷過別離的恒久空虛,如何甘心在重逢之後,再次成為她生命中的過客?

他看着劉安一一向她介紹在座之人,不願意放過她臉上哪怕極其細微的一個表情。直到劉安導演将手指伸向他,她似乎有些訝異,“沈先生的名字,有些熟悉,我以前有個同學,似乎也叫這個名字。”

呵!似乎?刺骨的寒意,從他的四肢百骸滲出。時間真是個奇妙的東西!十年之後,那段一起努力的青春年華,留在她記憶裏的,難道只剩下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

他沉默不語,死死地盯着她的眼睛,似乎要刺入她的內心深處,窺探那些時光掩埋的記憶。

“楊教授的同學,肯定也是業界精英。”還是劉安打破了現場的尴尬,不着痕跡地恭維道。沈遠哲是他看好的男演員。這一句話将兩人都誇了一番,情商之高,讓人嘆服。

“我畢業于湘屬師大附中高347班,不知道楊教授,可還記得?”沈遠哲直視楊書的眼睛,他聽到自己與她置氣的聲音,恨不得将埋在心底整整十年的情緒,一股腦地潑在她面前。

她怎麽能在那樣的不告而別後,這般淡然的用旁觀者的語氣,說起那些過往?

“沈同學,很高興再次見到你!”楊書的驚愕很快從眼中消失,臉上的淺笑似乎有了些許不一樣的溫度,她将右手伸向沈遠哲,做出握手的姿态。

很高興再次見到你?多麽熟悉的說辭,幾乎與初見時如出一轍。只是這一次,她加了“再次”兩個字。

可是,又有什麽區別呢?不過都是出于禮貌的客氣,連寒暄都算不上。

輕輕在她的手上搭了一下,沈遠哲突然有些意興闌珊。他曾設想過很多次重逢的場景,激動的擁抱,或者憤怒的怨怼,卻從未想過是這般輕描淡寫的握手。

他記憶中,那個熱烈溫暖的女子,什麽時候變得這般疏離淡漠?他十年的堅持和等待,到底還有多少意義?

他茫然地看着演職人員與劇組編劇們的互動答疑,連開口說話的氣力都沒有。

由淺及深,聽着她對劇本人物和故事背景信手捏來的解讀,一個鮮活的世界,在她的描述下誕生;人事的變遷、家國的興衰在她娓娓道來的闡述裏越加生動明晰。

衆人對她的态度,從最初的質疑,變成深深的嘆服。那些或明或暗的吹捧,熟悉而陌生。

他不禁滿臉悵然。

是啊!她一貫是最有耐心的老師。即便是在十年之後,即便在星光璀璨的劇組,她的光芒仍如黑暗中的明燈,讓人無法忽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