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二話

謝封仁是仁君,亦是一國之主。

他的仁慈是建立在無傷大雅的諸多小事上,并不妨礙他擁有帝王的寡情。

凡是目睹晏青阻撓長公主喪儀的宮人全都被秘密處死。

皇室威嚴不容侵犯,他袒護的不僅僅是長公主的顏面,更是大興皇族的體面。

唯有跟在謝瓊樂身側的秋畫與跟在太子殿下身側的近侍免遭毒手。

原因無他,大興陛下信任他們侍奉的主子,公主與皇子,而不想因此與他的一雙兒女産生嫌隙。

晏青冷漠的話語仍在耳邊悠蕩,他戲谑的笑意與輕描淡寫的宣戰猶在眼前,那一瞬間的血液凝固,使得她在原地無法動彈。

他不是在開玩笑,謝瓊樂莫名篤定。

長公主的喪儀最終是順暢地舉行,謝玑瑤得以入土為安。

七七四十九天畢,喪儀才算圓滿。

往事如煙,遺忘是人類得以繼續生存的本能,謝玑瑤的白事很快也被人們淡忘了。

謝瓊樂很難不想起一句話,人類的死亡是以世界上無人記得你為終結的。

謝玑瑤的薨逝注定為皇室今年的年節蒙上灰白,卻不會改變黎民百姓們喧阗熙熙過節的氛圍。

宮內年節春宴,嫔妃與皇子公主們都在,謝瓊樂早早就離了席。

阖宮內一眼望去皆是濃墨重彩的紅,紅燈籠,紅聯。

誰又會記得,上月這裏還挂着宛若霜雪的白。

Advertisement

沐月宮內,夕窈和流雲尋來了一沓紅紙與幾柄剪刀,說要剪窗花玩。

秋畫為坐塌上的謝瓊樂蓋上一條毯子,見她斜倚着炕桌眼皮子打架,犯瞌睡。

“公主可是累了,不若先去歇息吧。”

謝瓊樂想着要守歲,便婉拒了:“再等等吧,若是我睡了,她們就不盡興了。”

宮內的侍女大多都身有所長,或是靈敏聰慧,夕窈和流雲正比較着誰剪的窗花更好看些。

在沐月宮裏與這群天真無邪的小姑娘們守歲,是最能夠讓謝瓊樂身心放松的時刻了。

年節過後要去給太後請安,還要去寺內燒香禮佛聽僧人講解佛理,日程繁雜。

德祥太後虔信佛教,平日裏喜好清淨,免了皇後與嫔妃們尋常的請安。

除了年節這樣的重大的節日,尋常日子是沒有人會去祥安殿打擾太後靜心的。

踏入後宮的西北角,這裏便不似争奇鬥豔的後宮百花盛開,除了少許的綠意,奇石層疊形成獨特的石山水景致。

仿佛她身處之處并非在後宮中,而是在某個佛寺後院。

除卻上次去曲府拜訪前謝瓊樂鼓足了勇氣來找太後求了一本手抄的佛經便沒有再來過了。

德祥太後是一位清心禮佛,慈祥的老太太。

她同先帝謝駐國是結發夫妻,謝駐國稱帝後她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大興的第一任皇後。謝駐國創立大興之初醉心朝政,對後宮男女之歡并不熱衷,所以德祥太後也并未經歷過爾虞我詐的後宮争寵。

待謝封仁繼位,他是大興皇帝的生母,謝封仁重孝,寸草春晖,恩逾慈母,對德祥太後幾乎是有求必應,專門辟出了後宮一大塊地方為太後建造祥安殿。

正因為德祥太後無心後宮的争權奪利,她與沈皇後的關系也是極其親近,并未有所謂的婆媳矛盾。

沈皇後與謝封仁青梅竹馬,亦是德祥太後親指的皇後人選。

正因為陛下重孝,後宮諸嫔妃清曉便早早地梳洗準備,希望讨得太後老人家的歡心,也能多分得一些陛下的喜愛。

院子裏一群青綠色衣裙的妃子們為了迎合太後換上了清淡顏色的服飾,年節上花紅柳綠争奇鬥豔的後宮百花全成了一叢叢的韭菜,謝瓊樂憋着笑朝最前的沈皇後身邊走去。

“母後。”

沈皇後與謝瓊樂今日不約而同地都穿着黃色色系的衣裙,只不過沈皇後穿的是金盞黃的蠶裙,而謝瓊樂身上是鵝黃色的襦裙。

不仔細看,還挺像母女裝的。

“樂兒,用過早膳了嗎?”

上了年紀的老人睡眠淺,往往清晨初曉就醒了,于是她們不得不早些來祥安殿的院子裏候着太後盥洗後召見。

“兒臣小用了些,多虧了秋畫天未明時就起早準備。”

謝瓊樂頭上的釵子歪了些,顯然是她賴床來不及随手就插了釵子。

沈皇後替她正了正歪斜的釵子,輕軟麗語:“秋畫是個貼心的。”

太後身邊的老嬷嬷走到殿外,舉止恭謹得看不出任何差錯,面上挂着笑:“太後請諸位娘娘進去。”

謝瓊樂跟着沈皇後進了殿內,太後慈眉善目,謝瓊樂不知是否是德祥太後禮佛的緣故,她的身上籠罩着一層佛性,慈笑着對着下面年輕的一輩們讓她們平身。

“難為你們還要花費時間精力還探望我這個老婆子。”

沈皇後彎膝垂首,聲色輕柔:“給太後請安本就是臣妾們的本分。”

沈皇後身為後宮之首,自然是最能與德祥太後說得上話的。

“好了,不必拘禮。”德祥太後望着底下烏泱泱的一群人,舉手輕撫額角,“請安也請過了,皇後與孩子們留下來與哀家說說話,其他的妃嫔們就先回去吧,在殿外等了些時候也是辛苦了你們。”

太後身邊的老嬷嬷是宮裏的老人了,本是前朝裏的一員小女官。

德祥太後初成皇後之時,對後宮繁複的禮儀規矩不甚了解,先帝便讓這位女官侍奉在還是皇後的德祥太後身側。

德祥太後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她輕易就能知道太後的意思。

讓祥安殿其他侍奉的宮人們取了些銀錢珠寶賞給那些來請安的妃嫔們。

崇奉佛教的德祥太後視金錢如無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可即使太後不上心這些珠寶玉器,謝封仁還是願意将那些稀世珍寶奉于太後,太後向來是不缺這些的。

衆妃嫔們得了賞賜,也不敢忤逆太後的意思,強行留在祥安殿,福禮後就群鳥散去,各自回宮。

皇後與其餘幾位育有子嗣的妃嫔被留下,凡是子孫滿堂的老人家,無一是不想享天倫之樂的。

難得見到自己的孫子孫女們,她臉上這才流露出真心實意的笑意。

“把勉兒抱來給哀家瞧瞧。”

嬷嬷從豫嫔懷裏抱過八皇子,德祥太後擔憂摔了孩子便只是掀開包裹着嬰孩的襁褓望了一眼這個剛出生不久的最小的皇子。

“勉兒真乖。”

八皇子謝勉的生母是豫嫔,豫嫔膝下除了豫嫔還有四皇子謝定。

德祥太後看了兩眼就讓嬷嬷将孩子抱回給豫嫔。

“這孩子的性格倒是像豫嫔一樣安安靜靜的。”德祥太後視線落在穩穩接過孩子的豫嫔身上,“豫嫔替陛下孕育了兩個皇子,也該升一升位份了。”

豫嫔接過孩子之後就聽見太後說要升她位份,顫抖着手跪下:“臣妾無德無能,謝太後恩典。”

德祥太後不在意她謝恩的自謙言論,在後宮待了幾十年,早就對這種心裏想一套嘴裏說一套的做法了如指掌。

“能為陛下誕下子嗣已經是盡心盡力侍奉陛下的表現了。”

“皇後你覺得呢?”德祥太後不想讓自己的兒媳覺得她獨斷專行,仿佛真是在詢問她的意見般望向她。

沈皇後笑晏晏地恭敬地回話:“母後所言甚是。妹妹入宮也有些年份了,又替陛下養育兩個皇子,當然是該晉一晉位份了。”

“先起來吧,抱着孩子別總是跪着,萬一摔着了怎麽好。”

豫嫔戰戰兢兢地由着身旁的宮女将她扶起來,皇子本可以讓宮女抱着,可她執意自己照顧。

沈皇後順手也扶了一把豫嫔:“正好年節未過,我回去就與陛下商議給妹妹晉位份的事宜。”

“謝過皇後娘娘。”

太後見她們姐妹和睦,安心地喚了謝瓊樂到她身邊。

“瓊樂,來。”

太後雖然身在後宮,又不常與人打交道,可後宮裏的事情她了然于心。

“瞧着比上次來時瘦了些,該多吃點。”

謝瓊樂為玑瑤長公主心傷了一段時間的事情宮內皆知,大家都知道她與謝玑瑤走得近,為謝玑瑤的離世心傷也屬平常。

太後卻很是心疼這個孫女,謝玑瑤怎麽樣也喊她一聲母後,她身為她的嫡母,為她的猝然離世也是難過不已。

她年紀大了,對親情更加重視,也對重情重義的孩子更為偏愛。

“謝皇祖母。”

謝瓊樂上回來祥安殿要了一本佛經,說是要給林老太太作為教養禮儀的謝禮。見謝瓊樂如今乖順了不少,應該是當時禮儀學得不錯。

“後日要去重靈寺禮佛,你且幫皇祖母将手抄的幾本佛經交給住持吧。”

如此重要的事物不交給端莊穩重的沈皇後,而是交給了她這個小輩,足以看出德祥太後對她的倚重。

“孫女必定好好地将佛經奉上。”

德祥太後與她們絮叨了一會兒便累了。

“都回吧。”

嬷嬷将佛經捧到謝瓊樂面前,謝瓊樂小心翼翼地接過。

嬷嬷将佛經遞給她的那時湊近她細聲囑咐:“太後吩咐,務必親手交與住持。”

謝瓊樂怔愣了一秒,立刻點頭:“曉得。”

嬷嬷的臉上再次挂上那面具般的笑容,目送她離去。

重靈寺的住持與德祥太後,難道有什麽關系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