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滿載而歸

經過苗守國跟王招娣鬧了那麽一出,甚至鬧到要跟他們祝家老死不相往來,心腸軟的、拎不清的祝家二老多少有點埋怨起自家女兒的強硬。

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的封建,認為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是必須維持的關系,什麽遠親不如近鄰,什麽親情大于天,什麽血濃于水,什麽十親九眷,都在彰顯親戚鄰居對一個人在社會的立足有多重要。

二老深受這些思想的荼毒,根本割舍不掉身為長子的責任,尤其祝母還是做姐姐的,習慣了把好東西留給弟弟,把錢留給弟弟,無論如何都要照顧好弟弟,在後世被稱作标準伏地魔的人,乍然讓她跟弟弟一家鬧翻,怎麽想怎麽心裏不安。

祝母也忍不住念叨了祝玉兩句。

祝玉不由深深嘆了口氣,總算理解了上一世自己、自家為什麽能過的那麽凄慘窮苦憋屈,原生家庭的悲哀可不是一代人積攢來的。

她語重心長地跟二老說明她這樣鬧的原因。

“咱們家現在可是背了十萬塊錢的債着,光靠咱們自己種田賣菜,幾年才能還掉,可臨家期限是三年,三年,咱們靠種田能還的掉?再說,這錢本來就是我們的,我把錢要回來有什麽錯。”

“可是,你舅舅他們這不是……”祝母小聲辯駁着,話都沒說完就被祝玉打斷。

“還有——”

“咱們家還有九張口等着吃飯,小星小月他們也要上學,我也要上學,這些錢咱們不得先備好嗎?”

二老聞言一驚:“玉啊,你不是說不上了嗎?”

祝玉嗓音一噎,忍不住咳嗽了起來。

這才想起來,她曾經的成績可謂是一塌糊塗,門門倒數,高中差點沒考上,中考成績簡直不堪入目。正因如此,臨家找上門時,她才會為了這筆錢毅然決然把自己賣了。

反正讀書也讀不起,還是不糟蹋父母的錢了。

祝父祝母從不覺得女兒家不能上學,操勞多年的他們深知不識字有多苦,所以日子過得再艱難也供着祝玉上完了初中,供着底下其他弟妹一一念書。可當初是祝玉要死要活說不念書了,說不是讀書的料要找活賺錢供養二老,二老勸不過她才放棄了讓她繼續念書的想法。

如今她說要繼續念書,二老驚過之後就是高興,連說好好好,“就該繼續讀,不用擔心錢,我跟你爸再努力點……”

Advertisement

“媽,”祝玉有點無奈,“只要咱們能把錢先要回來,就不用你們二老操勞了。”

“可……”祝母忍不住瞅了眼面容發愁的祝父,二老齊齊低下頭嘆氣,對能要回錢這事兒根本不抱希望。

都是兄弟,祝父哪能不知道自家兄弟是什麽脾性,他大舅子那兒都要不回來錢,拼着斷絕來往才拉回這麽兩樣東西,去他小弟家……

結果如祝父所料想的那般,一家三口又是铩羽而歸。

跟苗守國一家的撒潑哭鬧不同,祝大河則是在哭窮,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的那叫一個凄慘可憐,二老一看,心軟得差點脫口而出要再給錢,所幸一旁還有個理智人祝玉拉住了二老。

大錢要不回來,小錢還是讓祝玉好說歹說給磨了點回來,順道還搜刮了一遍祝大河家裏的雞蛋和大米,可把嬸子盧大梅心疼壞了,直在一邊嚎着給家裏留點,給家裏留點啊小玉子。

祝玉充耳不聞。

拿了她那麽多錢還不想出血,哪那麽便宜。

祝玉宛若蝗蟲過境般搜刮了一堆吃的回去。不是她不想搬點用的,只是她叔營造窮逼人設是真的在行,職業,明明房子裝得有模有樣,家具卻貧乏的可以,可謂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吃的也不多,就一籃子二十個雞蛋加一小袋大米,掂了掂才半斤的樣子,豬油也用的快要見底。最可笑的是廚房裏竟然連把菜都沒有,不知道給藏哪兒去了。

忙不疊的把蝗蟲祝玉一家子給轟出去,兩夫妻眼淚一抹開就開始笑起來,一臉慶幸得意。

“還好苗兄弟講義氣提前趕過來跟咱們說了聲,不然別說那幾萬塊錢,就是咱們的廚房都要被那小丫頭給搜□□淨咯。”盧大梅嘻嘻笑着。

“可不是,瞧那丫頭兇悍的樣兒。我倒是沒想到那丫頭現在變得這麽有主意,得想個辦法把她弄出去,不然以後咱還怎麽向我哥嫂要錢。”祝大河眼冒賊光。

盧大梅眯起小眼睛,滴溜溜的眼珠開始不懷好意地轉了起來。

……

祝玉沒把電視機搬回家,直接拉到電器市場給賣了。畢竟是全新的,賣出的價格還挺高,一千多塊錢。

二老聽到這數字又激動又忐忑,他們就這麽把電視給賣了,以後還怎麽跟大舅子(弟弟)交代。二老對視一眼,正冒出個想法,就聽祝玉說要去買東西。

祝玉可不敢把現金全都留着,二老都是拎不清的,這會兒能被她忽悠着把錢留下,遲早能被那倆貪心的給忽悠着全給出去。把需要的錢留下自己保管好,其他的錢能換成東西就換成實用東西,好歹能花在自家人身上。

于是,祝玉三人騎着一輛舊三輪出門,帶着倆三輪浩浩蕩蕩回家,一下引來竹嶼村不少人的注意和驚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