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又見逼婚
挑了個天氣晴好的日子,栖緬去探望崇宜迩師姐,她有段時間沒去新邑君府,覺得生疏了,有些邁不開步子。
崇宜迩躺在榻上看架子上的鹦鹉學舌,栖緬進去時正好聽那紅頭綠毛鹦鹉亂叫着什麽“客人來了”“客人來了”。
“小師妹來了。”
崇宜迩慵懶地笑着,從榻上撐起身子,整整衣服,端坐着,擺擺手,女婢便将鹦鹉提了下去。栖緬瞧瞧,發現屋子裏只有自己和崇宜迩,并不見嬰兒蹤影。
“找什麽呢?”
栖緬賠笑道:“貴府添了丁,想瞧瞧。”
崇宜迩招呼栖緬過來,她拍拍身邊的位置,示意栖緬坐下。栖緬不敢,便往邊上坐,二人保持了相當距離。
“穆府的人喜歡孩子,便讓乳母抱了去,你來的最是時候,才抱走。”
栖緬笑笑,眼珠子轉了轉,不經意間瞧見屋子裏的盆景,并沒有她送的那一盆。雖也不指望對方如何重視,到底有些失望。
“我倒是來的巧了。”
崇宜迩瞥了栖緬一眼,笑笑,道:“你上次在郁林神廟遇險的事,可還有印象?”
栖緬不知為何突然提起這件事,她看看崇宜迩,想不到對方是怎麽想的,便道:“幾個月以前的事,心有餘悸。”
郁林神廟那事,栖緬只道是平夙使了手段壓下去,知情人甚少,她亦不願被人提及,故而默認平夙的做法。崇宜迩這樣說,只怕有什麽新發現,栖緬在心裏嘀咕着。
“北溫侯夫人曾向我提及此事,她說郁林神廟不養狼,你只怕是受了池魚之殃。”
栖緬不自主地坐直了些,聽崇宜迩的意思,這狼多半與北溫侯府有些關系。她想想自己與平夙的來往,又想想北溫侯府與新邑君府往來,竟然添了一分警惕之心。
崇宜迩接着道:“你來神都少說也有兩年時間,這神都裏的事,總該聽說過一些。關于北溫侯府的傳聞,可有印象?”
Advertisement
栖緬瞧瞧崇宜迩,輕輕捏了衣襟,道:“都是些傳聞,不知道真假,怎麽敢随便議論。師姐說的,可又是什麽有趣傳聞?”
崇宜迩道:“自從桓啓發了家,神國的兵權便與他桓家脫不了幹系,可到底不是他一家的。北溫侯作為後起之秀,靠着戰功坐到撫遠大将軍的位置,掌握着神國最精銳的騎兵,大家都說,他想要跟桓家分一杯羹。”
這算什麽新奇事?栖緬立時有些失望,她還以為是什麽天大的秘聞,原來還是這等說了千百遍的故事。勢家争取,與時同在。
“人人都這樣說,北溫侯就是不想,也得變成桓氏的敵手。士族明争暗鬥,偶爾也使些不光彩的手段,比如——”
栖緬豎起耳朵,莫非那狼是桓家人放的?
崇宜迩忽然笑了起來,連聲說“不可說不可說”,“你也別想遠了,十八勳舊之間鬥了幾百年,早有一定的規矩,斷然不會使這般陰招。不過,他們不會,不代表別人不會。”
栖緬等着崇宜迩說下去,她不想胡亂猜測,着實浪費好心情。
“你要知道,神國自立國以來都是貴族政治,初時別人沒辦法,久了自然有人有意見。平日說說不管用,那就使些陰招。文尚儀那件事,就是這般人出的馊主意。如今又斷了一條出路,只能來點刺殺什麽的出出火氣。”
崇宜迩語氣淡淡的,明明說着那麽要緊的事,偏偏像是說着今天天氣怎麽樣。“郁林神廟的事,北溫侯夫人派人正經查了幾個月,是一般對貴族不滿的歹徒幹的,他們打聽了夫人一家行程,悄悄放了一頭狼,誰知你能那樣拼命?這倒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栖緬靜靜地聽着,面上神色頗為不信。她覺得崇宜迩話裏漏洞頗多,倒不如說是郁林神廟自己養的狼來的容易信服。
“北溫侯夫人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自然是要為你做主的。所以,她前些日子已經命人将罪魁禍首處理掉,這才讓我轉告你。”
栖緬想着平夙的手腕,心裏莫名寒涼,只是傻傻地追問:“究竟如何處理?”
崇宜迩露出了神秘莫測的笑,“真想知道?”
栖緬點點頭。
“這種人的死法,怎麽好污了咱們的耳?”
那就是殺掉了,說不定還是用了極為殘忍的手段。也許在崇宜迩這樣的勳舊子弟看來,就像死了一只貓、一條狗一般,沒什麽可說的,可對于栖緬來說,到底是條鮮活的生命,不是什麽阿貓阿狗可以比的。崇宜迩如此說,令栖緬心中反感。
既然崇宜迩那樣說了,栖緬也不好追問,只是頗有怏怏之态。
“我還不料,你竟是這樣心慈手軟的人?”
崇宜迩奇怪地看着栖緬,笑得令人起了雞皮疙瘩。
栖緬低下頭去,她不想繼續說下去,到底沒什麽好說的。現在,她雖然是朝倉子的女兒,正經的神族子弟,在崇宜迩這樣的人面前,仍是不夠自信。
“總而言之,這事本來與你沒太大幹系,你莫名卷了進來,又吃了虧,北溫侯夫人擔心會生出誤會,故而令我同你說說,你莫因此與北溫侯府疏遠了。”
栖緬看着崇宜迩的眼睛,她覺得這位師姐如今像個說客,雖然令人不快,卻也得罪不起。她不由因此想到自己對平夙的态度,明明是平夙先疏遠她,倒像是她犯了錯恩将仇報似的。若是外邊人人都這樣想,還有她栖緬好果子吃嗎?可個中緣由,到底不能堂而皇之說出來。
看着栖緬躊躇的模樣,崇宜迩又道:“今日這些話,一半是替那位夫人說的,一半是我的意思。你若想在這神都立足,便不可做出這等忘恩負義的事。”
許是在這些勳舊子弟眼中,名聲仍然是十分要緊的東西。栖緬聽了這話,心裏頗有發毛之感,可她不能服軟,在平夙這件事上,她實在做不到。
“咱們是一個師父帶出來的,都指望着同門能互相照應些。這些規矩,不用我說,你也明白。好了,話已帶到,這事就這樣了。你要是有心,便常到北溫侯府走走。”
崇宜迩端起一小壺,往杯中倒入液體。栖緬嗅了,卻是酒的味道,她還沒見過崇宜迩這般飲酒。
“師姐——”
栖緬心中憂慮,不覺脫口而出。
“哎。”
崇宜迩側臉看了栖緬一眼,“偶爾小酌,不妨事”,她這樣說着,便一飲而盡了。
栖緬不知崇宜迩酒量,所以更加憂慮。在她記憶中,這位師姐不知從何時起便有些奇怪,不若初見時的潇灑。女子貪戀杯中之物,莫非是為情所傷?她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
崇宜迩婚後,與穆镡的生活還算和諧吧,栖緬也想不起有什麽傳聞,只是崇宜迩那一腳跌得奇怪,對孩子的态度更是默然,足以令人編出一段故事來。這是人家的事,不可窺視,栖緬如此告誡自己。
“栖緬呀,我記得你也不小了吧。”
聽了這話,栖緬眉頭一皺,她才打算不窺視崇宜迩的家事,崇宜迩倒關心起她的私事來了。
“師姐說的是,栖緬确實不小了,該考慮考慮将來的事了。”
說這話時,栖緬不經意間想到了前程問題,又是頭大,崇宜迩卻不會往這個方向想。
“是啊,婚姻大事,終身幸福,到底不是兒戲。你若是想要在這神都待下去,找個靠譜的勳舊子弟才是。師姐我技癢,也想做回媒人,不知可有這福氣?”
崇宜迩注視着栖緬,眼裏滿是笑意。
“這做媒人是老婦人的事,師姐你這般年輕,怎可輕易說老?再說了,我這還得請示家父,一來一回,總不是十天半月的事情。”
栖緬不由想到父親來信所說搪塞媒人一事,只覺得如坐針氈,十分難受。
“這是自然,”崇宜迩湊近了道:“看重了哪家的子弟,師姐很願意幫你牽線搭橋。換成北溫侯夫人,也是極願意幫忙的。”
聽到“北溫侯夫人”三個字,栖緬立時擡眼對上崇宜迩的目光,卻見崇宜迩坐了回去,一副什麽事都沒做、什麽話都沒說的樣子。
栖緬心下惱火,崇宜迩的話總是不知不覺指向北溫侯夫人平夙,這不是她能接受的。今天的崇宜迩,果然是個說客吧。以為這位師姐會有所不同,誰知不過是一丘之貉。
“我這點小事,怎敢勞煩北溫侯夫人?”
這話裏帶着刺,配着皮笑肉不笑的臉,栖緬覺得自己現在的樣子一定很難看。這些日子以來,她的膽子不由大了,雖然還會自備,卻也有了發脾氣的時候,不再那麽畏首畏尾。
“再說了,婚姻大事,門當戶對最為妥當,我這身份,确實不好辦呀。”
崇宜迩笑笑,那笑裏的意思,不甚明了。
栖緬皺眉,她扯了扯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