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中秋夜話
入秋以後,變的不止有風向。神都城裏的軍隊增加了,大街上總能遇到巡邏的甲士,昭明神宮的戒備尤其加強。那些經歷過事情的人,已經可以預料到有大事發生。
栖緬也能感覺到這種變化。穆镡就是“公務繁忙”,也會忙裏偷閑回來看一眼妻兒,如今他已經兩個多月沒回來了,自然不是一般的忙。身為衛将軍的穆镡,宿衛神宮,他不回家,就是神宮裏有大事要發生了。
神宮裏的大事,無外乎神尊之位的傳承,這對神國而言,也是天大的事。每到這個時候,處于弱勢的神尊如果無法控制局勢,那麽各派的博弈就會達到白熱化。現在的第二十九代神尊神烻,是處于弱勢的神尊,那各派的鬥争可想而知。
栖緬無法想象下一個神尊會是誰,她到底介入神宮之事不深,可對于将來的擔憂,還是令她不安。這個時候,她想起師父的政治立場,她一直沒弄明白,師父到底跟誰是一夥。
十八勳舊派系林立,雖然是同一姓,也未必是同一派,就算是同一家人,也可能要分個你我。文尚儀那件事,是因為他與整個十八勳舊為敵,十八勳舊才會團結如一家,看不出來各自的利益。因此,栖緬對師父的立場格外好奇。
栖緬想要知道,師父到底支持哪一派。可師父只講學,很少談論政局,也很少跟那些權貴明目張膽地來往,不是局中人,實在難以分辨。她作為弟子,又不能問太多,實在糾結。
在糾結之中,中秋到了。例行的中秋賜宴已經取消,這足以說明問題。人心浮動,陷入不安的人,不會是栖緬一個。
源弘謇跟個沒事人一般,講學不止,祝禱不停,讓弟子們寫的文章,也沒少過一篇。這讓栖緬覺得,外面那種緊張氛圍是有人故意制造的。
中秋沒有賜宴,中秋還是要過的。栖緬就在新邑君府陪着崇宜迩過中秋,二人一同逗着孩子。栖緬以前沒有經驗,如今熟門熟路,對小孩子表現出極大興趣。那黑白無常吃醋了,過來磨蹭着主人,費了好大勁,才得到主人一個白眼,好不委屈。
“看看,貓也會吃醋呢。”
崇宜迩說了,栖緬才正眼瞧了黑白無常,只見黑白無常蹲在地上,睜着大眼睛,委委屈屈的,仿佛被人抛棄了。
栖緬只覺得好笑,只好暫時放下嬰兒,拿了小塊月餅哄着黑白無常。黑白無常是個極嬌慣的,一塊月餅不足以收買它,栖緬只好把手搭在黑白無常背上,撫摸一番,才将這貓安撫下來。
晚些時候,栖緬和崇宜迩一同到院子裏賞月。夜裏涼,二人都加了衣服,伺候的人遠遠地侍立着。
“你說,這月亮會不會老?”
崇宜迩歪着頭看着天空中一輪皓月,似有所思。
栖緬正吃着一塊月餅,沒有及時回答,而是在心裏想着:年年都是這個月亮,人卻不知換了多少,既然人會老,月亮怎麽能不老?要是月亮不老,才叫氣人。
Advertisement
“會吧,咱每年看到的月亮,細細端詳,還是有不同的。”
崇宜迩把黑白無常抱在膝上,輕輕捏着它的胡須,黑白無常半眯着眼,也不生氣,“月亮都會變,人就更難說了。”
栖緬思量着崇宜迩這話裏的意思,“人會變”指的是什麽呢?是在說她栖緬?可是,她沒做什麽呀。會不會是在說穆镡呢?
栖緬眼珠子轉得飛快,腦子裏換了好幾個想法。察言觀色這種事,做多了就會習慣。要是加上胡思亂想,就得看那個人的悟性了。
崇宜迩目光落在栖緬身上,意味深長地道:“值此團圓之夜,你我二人,真像個笑話呢。”
栖緬愈發不解,她惴惴不安地揣測着。要說二人同病相憐,倒也有幾分意思,畢竟都是沒有尊長庇佑的人,可承認這一點,就跟酒後吐真言一般。
本來還想拿“師姐這般身份的人”、“不是還有姐夫嗎”這種話來搪塞,看到崇宜迩那深邃目光的栖緬還是退卻了。所以,栖緬這樣說道:“在這月亮面前,世人都是笑話吧。”
把範圍擴大一點,把月亮說得更神奇一些,假裝說得很有哲理,栖緬就這樣強行升華一番,安慰了自己那顆小小的心髒。
崇宜迩笑了,在這朦胧月光下,除了美,還有一點詭異。對,就是詭異,栖緬想到了這個詞。
崇宜迩其實是個很健談的人,能從天南聊到海北,從廟堂說到江湖。她要是開了口,遲鈍的栖緬只能笨拙地應對,不時什麽時候都能完美地接上話。好在崇宜迩也知道栖緬的弱勢,不是很勉強。
二人聊了許久,說了許多平時不會說的話,月亮漸漸升得老高,以居高臨下的姿态俯視着世人。人與人之間的話多了,免不了說起心裏話,尤其是兩個女人,到了不設防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得吐露秘密。
栖緬覺得自己對崇宜迩的信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她其實是害怕這種“高度的信賴”,物極必反的道理時刻折磨着她。可她還是說出了桓聶私宅的事,說了聚賢書院藏書樓失火的“真相”。她還記得對桓聶的承諾,可她忘記了有比想法更快的東西。
算了算了,有一絲悔意的栖緬努力安慰自己,她對于保守秘密這種事情,還是不夠在行。她想起桓聶那些神秘的行為,告訴自己:桓聶也未必是個可靠的人。既然這樣,那一絲的愧疚和悔意也會淡了許多。
“桓聶,是桓氏一族的異類。”
聽到崇宜迩這樣說,栖緬首先感到驚訝,繼而表示認同。桓聶能跟源時慶綁在一起,又在外邊過着刀頭舔血的生活,不是異類是什麽?
“桓氏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桓聶這種不守規矩的人。”崇宜迩的下一句卻是這個,“神族要是能出幾個這樣的人,何愁大事不成。”
這是在感慨了。栖緬覺得後一句話在理,世家大族能夠世代傳承不絕,靠的就是人物,只有不時出現能力挽狂瀾的人物,世家就不會絕。可她不覺得神族是因為缺人物才像今天這樣,神族從來都不缺人物,缺的是參與政事的機會。
這樣一想,栖緬對巫神的印象又壞了一分。那個從來都不肯好好保護她的巫神,究竟是個什麽樣的人?
崇宜迩倒是頗為感慨,她對栖緬道:“你已經得罪了甲子會,只怕他們還是要尋仇的。以後,還是小心些。”
栖緬點點頭,甲子會是個不時想起的麻煩事,老是令她頭疼。可這又不是一個人能解決的問題,她又能這麽樣?
“我知道有人在負責清剿甲子會的事,這是個髒活累活,随時都能要人命。按你所說,桓聶就是在做這事。也難怪,他主動遠離源時慶。”
這樣說,桓聶是為了行動方便,同時也是避免連累源時慶,才減少與源時慶相會。栖緬忽然覺得桓聶也是個有情有義的人,至少,不是外界傳言那般不堪。她只覺得那些流傳出來的評價都是極誇張的,以後不能輕信了。
夜風微涼,栖緬打了個噴嚏,崇宜迩見狀,立刻道:“夜深了,回去休息吧。”
栖緬本想說些客氣話,她看見崇宜迩已經起來,只好把話放回肚子裏。中秋賞月,是要到此為止了。
回到房間的栖緬向父親的神主拜了拜,心中悵惘。聚賢書院藏書樓大火之後,她對于身外之物的感念更深,可人要寄托感情,不能不麻煩“身外之物”,不可能完全脫離關系的。
黑白無常蹭到栖緬腳邊,它在這兒似乎知道什麽是莊嚴肅穆,不會胡亂撕咬。
栖緬沒來由地嘆了口氣,走到院子裏,月亮還在,又大又圓,月亮裏還有些紋路,也不知是不是上面的山水。
她剛才看見黑白無常,又想起了桓聶。不知不覺中,這個人已經成為她記憶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她對桓聶的态度,到底是什麽呢?讨厭嗎?喜歡嗎?可以做到無視嗎?怎麽說,都是矛盾的心裏吧。
桓聶的一些行為在栖緬看來是莫名其妙的,二人能産生聯系也是件神奇的事,栖緬就怎麽也弄不明白緣由。到底為什麽呢?
她不認為自己對桓聶有那種感情,雖然這個想法已經把她自己吓了一跳。既然沒有感情,那共同經歷生死又算什麽?她已經不能否認,她對桓聶懷着好感。
只是好感罷了,栖緬這樣安慰自己。她沒有那個意思,桓聶也不會有那個意思,大家不過是偶然撞到一起的人。要怪,只能怪神的安排不夠明白。對了,就是這樣了。
栖緬把黑白無常抱在懷裏,天氣涼了,她很願意抱着一只貓。也許,她對桓聶的真實想法,就是這樣的。
要是桓聶早點娶妻生子就好了。
栖緬忽然這樣感嘆,好像只要桓聶成了家,她就可以避免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