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2)
貴神速,能做到如此,這是用兵的天才啊。李朗不由欽佩道:“老将軍真是用兵的大才啊。”
馬老将軍一接到密旨,就将人馬分為二十隊分散開來,各自為政,目标只有一個:六月十八日前翻過與涼山集結。只有五千人馬可就靈活機動的多了,各自找山林野道過山,一刻也不耽擱。不過此時他可沒心情聽別人的贊揚,他生氣地一掌拍在孫兒的後背上,怒道:“你再敢在皇上面前放肆,立刻滾回端北。”
湛凞哈哈笑道:“有如此将士,我大端何愁不勝。”
又詳細商量了一番,待衆人退下後,湛凞立刻命令子端道:“你去告訴馬老将軍,定昌城,一定要給朕拿下。”
接下來的日子,即将大戰的雙方調兵遣将,全力準備。聖啓二年六月二十五,探馬來報,六十萬北狄大軍入了回眸關,直奔钜城而來。钜城百姓陡然緊張起來,誰也不知道皇上是不是會臨陣跑掉。大夥兒又開始像以往一樣收拾包裹,卻忽然聽到街上有人嚷嚷,皇上上了城樓,巡視城防,皇榜也貼出來了,皇上要和五十萬大軍共守钜城。百姓又見一列列人馬、一車車糧草日夜不停往城裏進,也就安心下來。誰也不曾料到,此刻在城樓上的皇上已經不是湛凞了。湛凞昨晚在暗衛的護送下,悄然來到不息谷,連陶青山這樣的心腹都不知道。
六月二十七,北狄兵臨城下,雙方拉開架勢準備決戰。一攻一守,開始雙方都是試探,并沒盡全力。武師德派小股人馬出城偷襲均取得了勝利,一時間士氣高漲。這下卻更加激怒了亢藏金,真正的大戰在六月三十日拉開帷幕。北狄像瘋了似的,連着三天三夜不停攻城。這下可苦了守城的軍士,這幫人久疏戰陣,哪裏面對過這樣的陣仗,一時喪亡較為慘重。所幸人數夠多,城牆又很堅固,北狄也無可奈何。
武師德見全軍彌漫着低沉晦暗的氣氛,心知不妙,趁着北狄休戰的間歇,趕緊搬來“皇上”巡視,又高聲告之将士,皇上早有安排,等敵軍疲乏之時便是援軍來到之日,他言語間模糊其詞,叫人聽着的意思好似端地還有一支大軍将要過來。端軍對北狄歷來是常勝,軍心又頓時振奮起來。更何況他們都以為李朗的大軍也在其中,更加不懼怕了。其實李朗只留下了幾千人做做樣子安撫人心。武師德拿着聖旨命一萬京畿衛把守要道,不準任何人互相傳信,他再從中散些言論。這樣一來,守北門的将士以為守南門的是李朗軍隊,又聽那邊大勝,當然也不甘示弱,奮勇殺敵。照此類推,北狄反而沒占到任何便宜。钜城被守得固若金湯。
北狄軍中也沒想到,只是換了個皇帝,這中原人就突然變得能打仗了?一時軍心浮燥,亢藏金召集謀士商議,都不是傻子,端軍輕易被圍肯定還有後招。如今久攻不下,糧草供給困難,要是再有敵人背後來偷襲,他北狄的全部家底可就危險了。商議的最後結果是拿下定昌城,将所有通往钜城的關死,來一次關門打狗。到時不管端軍如何用計,這一馬平川之地也只能任憑他北狄鐵騎縱馬馳騁。于是七月七日晚,一支十萬人的北狄軍悄然撲向定昌城。在這七夕之夜,決定勝負的時刻開始了。
湛凞在不息谷也是坐卧不寧,這場“棋局”她是定要勝的,不過一切雖安排好了,但敵人會按照她的思路“下棋”嗎?還有南方的戰事,闵煜不可能放着這麽好的機會不出兵的,趙岩只有十五萬人馬,能抗衡住闵煜嗎?還有京城的董家,這麽好的亂局,他們肯定要再攪上一攪,會用什麽卑劣手段呢?還有這個武師德。
湛凞臉色漸漸陰沉下來。武師德雖不會打仗,卻極懂人心,這種人才可遇不可求,怪不得父皇讓他留在京城替我們謀劃。要是此戰勝了,武師德在這三十萬人馬中的聲望将會無人能及。京城的官場中有他的人脈,邊疆的軍營中有他的人馬。這樣的人要是有了異心比董氏還可怕,自己這個皇帝還怎麽控制?雖說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但若等他做大成了第二個董桦,到時尾大不掉,豈不自找煩惱。那日夜間秘見他時,雖許偌要回京重用他,但那也不過是大戰在即,安撫于他而已。
湛凞眼中此時已經閃過殺機,只是無法下定決心,畢竟武師德對自己還是很忠心的。她正在猶豫不決中,子端回來将钜城內的情況彙報了一遍。她們暗衛自有一套旗語或火語用來遠遠聯絡。白日間揮舞着各色旗子,晚上揮舞着數量不等的火把,做着各種姿勢,旁人卻看不明白,暗衛卻知道其中意思,也不用擔心洩密。但此次得到的暗報卻終于讓湛凞心硬了,通曉人心到如此地步,自己的心思他恐怕也能猜中吧?
一陣涼風拂過屋中。忽明忽暗的燭火突然滅了。黑暗的房間裏,湛凞的聲音冰冷無情,“亢藏金敗退之時,武師德捐軀之日。”
“遵旨。”子端毫無感情。
主仆間看似随意的對答就這樣決定了一個的命運。
作者有話要說: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