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太康十年。十方城霧蒙蒙的天空飛過一只殘雁。

翅尾處被燒焦,撲棱砸在院中一棵紅葉楓樹上,被一雙稚嫩的手接住。

瘦骨嶙峋的幼雁連向它所留戀的天空哀嘆一聲的機會都沒有,死在稚兒的手中。

放下雁,幼兒迷茫地看向不遠處。

天井西南角拐進來一位身着豆青色宮服的老嬷嬷,老遠處急匆匆向他行了禮,掀了簾,側身一閃,閃進東門。

東門裏住着當今的正宮娘娘。只可惜身在亂世,命都顧不得,一切都要退而求其次,唯一能彰顯尊貴的也便只有這個“東”字了。

“當真?可看清了麽?”簾內的身影閃爍一下便不動了,只剩珠釵隔着簾子在他眼中一刻也不停歇地搖晃。

在他印象裏,母親就是那串珠釵,日裏也晃,夢中也晃。

“千真萬确,正往施懷宮來,估計這會兒已經到二重門了,劉惠悄悄讓奴婢先來禀告娘娘。”嬷嬷的聲音像是搗衣棒重重砸在焦枯的落葉上發出的聲響。

“皇上可還好?有沒有什麽口谕讓本宮知曉?外面……仗打完了麽?”一絲迫切,被風卷簾幕帶來的硝煙味席卷幹淨。

誰都知道這仗是打不完了。當西厥二十萬異教徒組成的僧軍橫陳在大晉都城茔殿擂起戰鼓時,就知道這仗打不完了。

“皇上他什麽也沒說。興許是贏了也說不定。”嬷嬷回答。

“罷了。你又何必要騙我。”簾內的珠釵又晃了晃,“到此為止了。”

話語聲止。

一雙溫暖的大手将蹲在地上的他有力托起。

他回頭,對上晉光帝深邃的眸子,驚喜地叫出聲:“父皇!”

Advertisement

“泰兒最近可還乖?有沒有惹你母後生氣?”晉光帝風塵仆仆的臉上挂滿慈愛。

“泰兒可乖了。”他驕傲地大聲說。

“噓。這個時辰你母後還在午睡,當心吵醒她。你繼續玩,父皇要進去瞧瞧你母後。”晉光帝放下他,揉了揉他的腦袋。

他目送肩膀上擔着江山的父皇,邁步掀開暗灰色的簾幕,腳步有些力不從心的虛浮。

“該死的劉惠,皇上來了也不禀告一聲,要你有何用?”珠釵一晃轉過身來,女子明眸皓齒,三步并作兩步上前,激動地撲進晉光帝的懷中。

“不怪他,是朕的意思。”晉光帝攬着她,袖中的手在顫抖。

兩位下人眼神哀戚,相視一眼,沉默着退去。

劉惠還帶着刀傷,強撐到下了臺階,終于倒在最後一個臺階上,血濺了年幼的太子一臉。

嬷嬷用力捂住太子的眼睛,低聲地哭。

劉惠一刻也不停地掙紮着爬起來,讓自己這具逐漸失去溫度的軀體遠離年幼的太子。

被捂住眼睛的太子想,那麽厲害的劉惠原來也是一只雁。

“劉惠要去哪兒?”他問嬷嬷。他聽見劉惠爬起來,拖着身子走路的聲音。

“他……他要回故鄉,回去看望母親。”嬷嬷哽咽着擠出一絲笑聲。

“他們怎麽不給他安排一匹馬?”他奇怪。以往劉惠出入十方城都騎馬的。紅馬、白馬、黑馬,劉惠騎過很多匹馬。

“會的。他們會給他安排一匹最快的馬。”

嬷嬷看見劉惠最終撲通一聲仰面栽倒在地上,閉上眼睛。他失了血色的嘴角還挂着闌珊的笑意,笑意一直延伸到地面通紅的楓葉上。

“他們還會給他穿上全大晉最好看的衣服,讓他衣錦還鄉。”

嬷嬷痛苦地收回目光,一直捂着太子的眼睛,帶年幼的太子去到一間不起眼的屋子。

進了屋,嬷嬷故作輕松地按了按他的肩膀,“老奴也要衣錦還鄉啦。往後主子你要好好的。”

不知為何,聽她說完這句話,他心中突然萌生出一股哀怆的感覺,盡管他這個年紀還不知道這種感覺代表什麽。

他大哭起來:“我不要豆青嬷嬷走!我不要豆青嬷嬷走!”

老嬷嬷不叫豆青,但她穿豆青色的宮服,所以太子叫她豆青。

“豆青嬷嬷會一直在天上看着主子的。”老嬷嬷用宮服替他揩眼淚,“主子一定要好好長大,辯是非,明善惡,活得通透明白些。”

他不懂嬷嬷說的話。

承郢樓敲響了鐘。嬷嬷像是時辰到了似的,狠下心來,甩手将他鎖進屋子裏。

他哭着追過去,拍門大喊:“豆青嬷嬷!放我出去!豆青嬷嬷!”

“要記得自己是大晉的太子!”用力抵在門後的老嬷嬷大喊。

這是老嬷嬷最後留給他的話。

搗衣棒最終沉沉地砸在了地上,砸碎一地絢爛鮮紅的楓葉。

豆青嬷嬷也是大雁。他想。可是她明明掉在了地上,為什麽剛才卻說會一直在天上看着他?

他不懂。收起眼淚,他自己坐在床邊玩。

桌邊有個案幾,上面放着許多盒點心,有些還溫熱,散發着陣陣香氣,一看就是豆青嬷嬷的手藝。

他吃了一塊撒着芝麻的綠豆糕。

綠豆糕真好吃啊!可惜母後父皇都很忙,沒有空陪他一起吃。

他又嘗了一塊兒紫蘇餅。但他不一會兒就吐了出來。

呸呸呸。紫蘇餅明明不好吃。為什麽豆青嬷嬷還那麽喜歡做?

他放下紫蘇餅,一個人在屋裏蹦跶了一會兒,天漸漸黑了。窗外黑洞洞的,只聽見零星的鴉雀聲。

他有些害怕,只能學着豆青嬷嬷,給自己唱童謠。

他只記得調,記不得一句詞,唱了半天,難聽到把自己弄哭了。

母後怎麽還不來接他?難不成她不知道自己被關在這裏?

父皇去哪兒了?聽說外面打了好大的仗,有幾十萬人想要殺父皇。但是這些壞人都沒有辦法殺死父皇,因為父皇是大晉的戰神,力大無窮,以一當百。

這些都是劉惠偷偷告訴他的,他深以為然。父皇可厲害了,單手就能把他托起來!壞人怎麽可能打敗父皇呢!

他想象着父皇将他托起來,從這個小小的天井探出頭,摸到天上飛的大雁。後來他睡着了,在夢裏不僅實現了這些心願,還看見父皇、母後、豆青嬷嬷和劉惠他們一人騎着一只大雁,微笑着向他揮手告別,飛到天邊去。

他不能跟他們一起騎大雁離開。因為母後立了規矩,以後豆青嬷嬷做的飯菜和點心,必須全部吃下去,不得浪費鋪張。

他還有好多點心沒有吃完,他要留下來吃點心。

夢醒之後,周遭黑洞洞的,伸手不見五指,連月光都沒有。

他摸索着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灌下去。

會有人來救他嗎?

會。他看見了宮燈。只有皇宮才有的八角琉璃宮燈,連光照在窗上都帶着角的。宮燈一來,意味着他有救了。

他期待地趴在窗邊,等待宮人破門而入。

直到一高一瘦的身影立在門前,他才後知後覺:似乎不是宮裏的人。

宮裏有規矩,哪怕再十萬火急的事,宮人走路腳步也不能踩實,要踮着腳輕輕地走。

這兩人的腳步聲,甚至比那個經常來找父皇的白胡子老将軍的腳步聲還要重。

他害怕了。他躲到衣櫃中,用雜亂的布料遮住自己。

門吱啞一聲打開,八角宮燈晃了晃,在整個屋子裏四下晃了一圈。

禁不起這麽晃的。這屋子這麽小,稍微晃兩圈,他們就能找到他了。他害怕到瑟瑟發抖,連帶着衣櫃似乎也在發抖。

福安踩進屋子的那一刻,就注意到了這個瑟瑟發抖的小衣櫃。但他看破不說破,不急不忙地舉着宮燈四下晃了一圈,這才朝另外一人道:“勵鈞給的消息屬實麽?怎麽看這間屋子也不像藏了他的崽。”

另外一人身高體大,瓦亮的腦袋,眉眼森然。連帶脖子上足斤足兩的佛珠都是森然的:“福安,人命攸關,勿要玩笑。”

早猜出他會這麽說。福安不屑,幹脆将宮燈摔在桌上,撿起一塊紫蘇餅,坐在衣櫃上咬着吃:“那傾煦大師可自行尋找,恕本修不奉陪。”

他兩條長腿蹬上來的那一刻起,櫃子恢複了平靜。

傾煦大師有條不紊地尋找,掀起被角,撩起簾幕,最後連茶壺蓋子都要打開瞧兩眼。

福安友情提醒:“也許勵鈞的崽藏在綠豆糕裏也說不定。”

傾煦大師放下茶壺蓋,終于注意到福安屁股底下的櫃子,義正言辭地說:“讓開。”

“呵。反應真夠慢的。”福安輕蔑地笑笑,跳将下來,手卻快準狠地伸進櫃子,将躲在裏面的小太子一把拉出來。

“這猴兒……這太子這麽小?”他把眼睛腫得像顆桃的太子拎起來的時候,紮紮實實吃了一驚。

小太子撲騰了兩下,豁口的牙露出來,狠狠朝他胳膊咬了一口。

“親生的。”福安堅定完畢。

“阿彌陀佛,善惡因果皆是報應。”傾煦大師道。

“你們是誰?”小太子剛想大聲質問兩人,嘴裏卻被喂了一劑又甜又辣的藥劑,藥效上來,瞬間就暈了過去。

“還是這樣順眼一些。我讨厭咬人的崽。這麽厲害怎麽不投胎做狗。”福安道。

“你給他喂了什麽!”傾煦大師抱起年幼的太子,皺眉怒道。

“放心,醫者仁心,他不會死。”福安慢條斯理地順了一盒綠豆糕,剩餘的紫蘇餅也一并打包帶走。

傾煦大師剛要開口,嘴裏就被塞了半個餅,福安道:“慢點吃,別噎着。”

話畢,他一把火燒了院子。

山間的陰風陣陣吹。

火光四濺,滿目瘡痍。傾煦大師抱着當今聖上遺孤,目睹摧枯拉朽的一代大廈傾倒。西厥的軍隊已經駐紮在十方城,想必明日一早就會搬進皇宮,享受勝利果實。

這場仗,終究是勵鈞敗了。

腥風血雨三十年,昔日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敗給了西厥蠻夷。

他嘆氣。但大勢所趨,也無可奈何。

“你在想什麽?”吃餅的福安問。這和尚已經站在這亂葬崗朝山下看了半個鐘頭了,也沒見他看出什麽名堂。

“我在想,有無法子保幼子平安。”傾煦大師回過神,道。

皇室骨血嬌嫩,他不忍心見勵鈞唯一的骨血日後凋零。更何況勵鈞交代過他,這孩子天生就有不足之症,若可能,盡量救他,

“有。”福安眼睛都不眨一下。

傾煦眼中閃過一絲光亮:“說說看。”

“喂他九轉玄靈丹。”福安道。

傾煦眼中的光亮寂滅:“食此丹藥等同逆天改命,上古奇書中的怪談,豈是說有就有?”

“廢話少說,你就說喂不喂吧。”福安繼續吃餅。

傾煦這才意識到,福安乃大晉至聖丹修,他既然說得如此篤定,或許……

“喂。”傾煦咬牙,道。

福安将一顆不起眼的丹藥送進幼子口中,說:“這丹藥本來是給勵鈞的,但是他沒趕得上。喂給他的崽也算是物盡其用了。只是九轉玄靈丹功過尚且無人研究,這崽子日後的路,或許艱難。”

“那便是他自己的造化。”傾煦大師的眼中除了于心不忍,別無其他。

“我仁至義盡,算對得起他勵鈞了吧?”福安喂完藥,擠着熟睡的幼子的臉頰,硬生生擠出一副鬼臉。

“聖上希望貧僧與你共同撫養太子。但貧僧以為,他随我入法寺靜修,日後或許能平安順遂。”傾煦大師道。

“依你。”這回福安難得沒有使絆子。因為他不喜歡帶小孩兒。

“此地不宜久留,趁西厥的僧軍發現之前,趕緊帶幼子離開吧。”他朝傾煦大師擺了擺手,頗有幾分東道主“閉門送客”的意思。

“日後你有何打算?”拿起法杖的傾煦大師轉身問。

如果他沒猜錯,福安一生飄如浮萍,家是整個大晉。

“我啊,沒想好。”福安如實說。

“但——”他将目光放到山下,十方城城樓樓頂。旭日東升的地方,那裏同時是晉光帝身殒之處。

人在國在,人亡國亡。勵鈞做到了。

“天就快亮了。我想去陪一陪勵鈞。”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文啦~架空背景~生子文~注意避雷呦。

【寫在前面的話】

1.本文帶一些修真元素,設定是僧人可自願選擇成家立業或終身修行~

2.廣告:O攻A受的接檔文真的不考慮收藏一下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