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54章

由于左向庭輕飄飄的一番話,喬鏡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過得簡直是水深火熱。

在把稿子寄出去後,他幾乎是通宵呆在圖書館看書,為了不被趕走,還特意去謀了個臨時圖書管理員的差事,當然,是只負責整理登記借閱書籍和打掃衛生的那種。

雖然感覺這樣一來自己身上的buff堆的更多了,但是沒辦法,現在的喬鏡已經沒空去思考這些有的沒的了。

——就算百年前的醫學遠沒有現代發達,那也絕對不是他用一個星期就能學完的程度!

饒是他用上了速記的能力,那些什麽解剖圖和傻傻分不清的藥品成分名稱還是背得他頭昏腦漲。

奧索卡因、苯佐卡因、普魯卡因……喬鏡一邊頭懸梁錐刺股地拼命記着這些晦澀難懂的名字,一邊惡狠狠地啃着章書旗晚上來圖書館時友情給他帶的饅頭,手上還一刻不停地做着筆記。

連熬了幾個通宵,就連黑發青年一向淡漠的臉上也難得露出了崩潰的跡象。

學醫救不了XXX,他不當醫生了還不行嗎?

他要棄醫從文!這專業是徹底學不下去了!!!

等到第二天從考場出來,在回去的路上,章書旗一臉興奮地對喬鏡說道:“這次我肯定穩了!最後一道題我寫的是……”

“打住,我不想知道你寫的是什麽。”喬鏡面無表情地打斷了他的話。

剛出考場就對答案,人幹事?

章書旗一噎,悻悻然道:“那好吧。下午我打算跟曾兄他們去戲園子,今兒個還有名角兒程雅蓉登臺亮相呢,你要一起來麽?”

喬鏡的神情恍惚,足足慢了半拍才想起來回答:“不了,我有點兒困。”

事實上,喬鏡已經連續幾天每天只睡三個多小時了,考試過程中全憑一口“我可以挂但科不可以挂”的仙氣吊着,完全不僅僅是“有點兒困”的程度。

Advertisement

——他現在滿腦子都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回宿舍倒頭就睡。

這一覺,就睡到了傍晚。

醒來時,宿舍內仍是一片漆黑,看來章書旗今晚是不打算回來了。

喬鏡慢吞吞地翻身坐起來,揉了揉眼睛,換好衣服準備去學校門口一趟,看看有沒有寄給自己的信件。

在這個世界,他肯定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寫一些超越時代的科學技術了,畢竟對于一個工業基礎基本為零、積貧積弱已久的國家來說,就算具備了理論知識,那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等于給別人做嫁衣。

只是在這個世界寫文,同樣也有很大的風險。

君不見歷史上那麽多文人被下獄、被流放、被刺殺——因此,喬鏡雖然給《東方京報》投了稿,但卻提出了一個特別的要求:

如果報刊決定刊載他的小說的話,他希望親自和報社的總編輯見一面,商讨關于稿酬和其他相關事宜。

喬鏡希望,無論将來自己發表了多少作品,世人記住的都只是他的筆名,是“晏河清”這個身份,而非他喬鏡。

還是那句老話——

晏河清寫的文,和他喬鏡有什麽關系?

此時天色已晚,看守學校大門的老頭子大概也是犯了困,在聽到喬鏡是過來找自己的信件的,他甚至都沒有想過要看一眼面前青年的學生證,直接敷衍一指旁邊那堆郵差剛送來的信件:“俺不識字,恁自個兒找吧。”

這倒是正合了喬鏡的意。

他給《東方京報》投稿的時候,用的名字就是晏河清。

就算之後要和總編見面,但對于同在京洛大學的同學和老師教授們,喬鏡還是十萬分不希望他們知道自己的筆名的——倒也不是因為覺得見不得人,只是單純怕麻煩而已。

光一個景星闌就夠他受的了。

而且在這個時代,識字的人都不多,能在報紙上發表文章的,放到哪裏都是風雲人物。

什麽飛黃騰達出人頭地,喬鏡都表示敬謝不敏。

他拿着信件回到了宿舍,用小刀拆開,從信封裏抽出了幾張還帶着淡淡墨香氣息的信紙,上面是《東方京報》的總編輯給他寫的回信。

喬鏡一目十行地掠過了那些客套,一眼看到了最關鍵的部分:

“……稿件已收到。閱後拍案叫絕,再讀長嘆一聲,心緒萬千。先生大才!明日下午一時三刻,若您有空,請務必光臨報社二樓,許某恭候大駕。”

看到這番話,喬鏡也稍稍松了一口氣。

他的生活費終于有着落了。

只不過明天還要跟人見面,喬鏡一想到這個就忍不住嘆氣,雖然他很不情願,但這件事又非常重要,所以這個許維新,他還不得不見。

他坐在宿舍裏嚴肅思考了一會兒,果斷地掏出紙筆,趴在桌子上寫起了自己明天要說的話。

能用紙筆搞定的,堅決不多說一個字!——by喬鏡

于是乎,第二天下午。

一直在報社等待晏河清到來的許維新一個上午都有些坐立不安,他的異常表現得太明顯了,臨近中午,終于引來了報社其他成員的側目。

“許總編,您今兒這是怎麽了?”有人好奇地問他,“難道是有什麽大官兒要來視察參觀嗎?可報社這邊也沒接到通知啊。”

“瞎說什麽呢,”許維新說着,又掏出口袋裏的懷表看了一眼,“我只是在等人而已。”

不等那人繼續說話,見約定好的時間差不多了,他再也坐不下去了,直接從位置上站起身,大步走到窗口,探頭向下面的街道不住張望着,急迫的心情簡直溢于言表。

旁邊的幾人對視一眼,紛紛聳肩。

也不知道是誰能讓一貫喜怒不形于色的許總編這麽急着見面,他們有些浮想聯翩,難不成,是哪家的漂亮姑娘?

直到二樓的樓梯口傳來腳步聲,許維新這才霍然回頭。

他目光炯炯地盯着那個方向,在許維新的想象中,晏河清應當是一位憂國憂民、筆法老道的中年紳士,或者是一位歷盡滄桑但仍懷揣着赤子之心的老先生——

但當那位帽子、墨鏡和圍巾都一應具備、把自己裹得要多嚴實有多嚴實的神秘人在二樓的地板上站定,低聲問他們哪位是許總編時,許維新腦海中所有浮想聯翩的幻想,頓時就像是飛到陽光下的泡沫,啪叽一下,碎了個徹底。

這……這真的不是什麽銀行劫匪,江洋大盜嗎!?

許維新咽了下唾沫,但還是硬着頭皮走到那人的面前:“我就是許維新。”

神秘人隐藏在墨鏡後的眼睛定定地看了他幾秒,硬生生把許維新看出了一身雞皮疙瘩。

“樓下餐廳詳談。”

他淡淡道,聲音出奇的年輕。

望着神秘人轉身就走的背影,許維新愣了片刻,這才反應過來,趕緊加快腳步跟上。

雖然對于面前這位就是寫出讓他拍案叫絕文章的作者本人十分不可置信,但許維新在心裏告誡自己,人不可貌相,而且看晏先生這樣從容淡定的隐士态度,一看就知道是位深藏不露的文學大家!

許維新這樣想着,原本有些疑慮的心也不禁安定下來,反倒是對晏河清又多了幾分敬佩。

……但實際上,喬鏡只是覺得多說多錯,所以盡量不開口罷了。

他也沒想到,居然還能給許維新造成這樣的錯覺。

兩人來到報社樓下的花園餐廳坐定,許維新還主動給喬鏡點了一壺茶。

“晏先生,我——”他迫不及待地剛要說話,突然,許維新看着坐在對面的神秘人伸出手,把用來遮擋面容的墨鏡、帽子和圍巾一一摘下,露出了一張年輕到甚至有些過分的幹淨面孔。

他頓時啞口無言。

面前的少年有多大?許維新難以置信地想,二十二?二十?還是要更年輕?

與此同時,喬鏡也在觀察着許維新。

他會選擇給《東方京報》投稿,當然不是因為一時心血來潮,或者只是單純的離學校近方便。

喬鏡來之前也有好好了解過一番這家報刊的創始年份、主辦者、發行所、代售點和刊載小說基本概況等等重要信息的。尤其是這家報社的總編輯兼小說欄目的負責人許維新,更是他的重點關注對象。

《東方京報》的小說欄目是三年前新增的一個版塊,而它的創立者,就是眼前這位穿着一身灰色條紋西裝、還一絲不茍抹着發油的嚴肅男人。

他增設這個欄目時,就說過希望能用白話小說這種新穎的文學體裁“警世醒人”,但幾年下來,欄目內很少有什麽出彩的作品,對于報刊的銷售量也并未起到太大幫助——相比之下,《東方京報》的演說版塊就要精彩許多。

那些文壇政界的大人物紛紛在該欄目內發表文章,對國內外的時事發表議論,并在報紙上互相用犀利的語言批駁對方的思想主張。

然而,能看懂這些評論文章的人畢竟是少數,普羅大衆還是更喜歡看一些通俗易懂的白話小說來當做茶餘飯後的消遣。眼看着許多本不如《東方京報》的報社靠着連載小說銷量大增,他們報社的小說欄目卻遲遲不見起色,甚至連個能挑大梁的主筆都找不到,許維新這個總編當然坐不住了。

如今《東方京報》的社長已經上了年紀,身體也不大爽朗,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下任報社的社長就要從他和報社的副社長裏選一人出來擔任。為了給自己增添實績,許維新力排衆議開辟了這個欄目,可這都快三年過去了,除了他日漸稀少的頭發以外,整個版塊還是那一套老樣子,不溫不火,半死不活。

在接到晏河清的投稿前,社長已經委婉地提醒他好幾次了,報社的經費緊張,如果再這樣下去,就要撤掉全部的連載小說,把內容讓給演說版塊——也就是副社長負責的部分。

晏河清的出現,可以說是許維新在最焦急茫然的時刻,看到的唯一一絲曙光。

在這個時代,一個有影響力的作者甚至可以挽救一個瀕臨倒閉的出版社,這也是他為什麽在等待晏河清的過程中表現得如此焦急的原因。

但是當他真的見到晏河清本人、還發現對方如此年輕後,許維新卻又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了——

眼前這個看模樣還是學生的年輕人,真的能夠如他所想,以一己之力支撐起《東方京報》的小說欄目嗎?

“你……”他一時連敬語都忘記了,不過讓許維新一個奔四的報社總編對一位還在學校念書的學生稱呼敬語,就連他自己也覺得變扭,“你是晏河清本人嗎?今年多大了?”

喬鏡很平靜地與他對視。

“我是,”他簡略地回答道,“上月剛滿二十。”

許維新倒吸一口涼氣。

“稍等片刻,”他扶額道,“且容我緩緩。”

二十歲,那就是說還在上學,一個在校念書的學生,居然能寫出如此針砭時弊犀利辛辣的小說……恕許維新實在無法相信。

要知道,他當初在看到晏河清的投稿時,之所以會如此震驚,不僅僅是因為這則短篇小說所表達出的思想,更是因為作者對白話文那如行雲流水般的運用方式,簡直讓他耳目一新!

其實喬鏡并沒有多麽在意這方面,他只是按照自己平時的措辭習慣照常寫文罷了。

但他忘記了,經過百年時光的演變,白話文從一開始的不倫不類,已經發展到了一種足以讓這個時代剛剛起步摸索白話文用法的人們,近乎難以企及的水平——

至少,許維新在看到喬鏡的作品時,頓時覺得自己年輕時為了迎合潮流寫的那些所謂的“白話小說”,簡直就是一堆不知所雲的陳詞濫調!垃圾文章!

“抱歉,”許維新緩了一會兒,終于振作起來,正色對着喬鏡說道,“這位同學,如果你真的是晏河清的話,那可不可以簡單告訴我關于你寫這篇小說的……唔,心路歷程?或者說,到底是什麽啓發了你,讓你想要寫下這個故事?”

他還是不怎麽相信喬鏡就是《乞兒》的作者,所以決定先謹慎試探一下。

喬鏡明白他的顧慮。

但是讓他在一個剛見面不到十分鐘的陌生人面前誇誇其談自己的創作思路,實在是太過為難他了。

黑發青年放在桌上的雙手微微攥緊,在沉思片刻後,他坦陳地用一句話總結了自己的靈感來源:

“因為前幾天,我差點兒在街上被一個小乞丐偷了錢。”

許維新:“…………”

就這???

喬鏡很認真地看着他:“我說的都是實話。”

他說着,還低頭從懷裏掏出兩張紙,展開來,推到許維新的面前。

許維新微微皺眉,拿起來定睛一看——

“嘶……”

竟然是《乞兒》創作過程中的大綱!

看到這個後,他再也不懷疑喬鏡的身份了。

只不過……

許維新看着喬鏡那張在陽光映照下顯得愈發年輕白皙的臉龐,胸膛中的心髒情不自禁地呯呯直跳起來。

在二十歲的年紀,就能創作出如此作品,這個年輕人在文學上的天賦,何止是了不得啊!

不出二十年,不,應該不出十年,許維新激動地想。

——在這個國家的文壇上,必定會有他的一席之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