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營養液26000加更】

第57章 【營養液26000加更】

先不提胭脂這邊有多震驚,在喬鏡和她離開後,留在包間內的章書旗頓時坐立不安起來。

原本暢快的酒也喝不下去了,他躊躇良久,還是提出想去解手,實則是想去喬鏡那邊看看情況。

章書旗可不信這倆人真的好上了。

——要是喬鏡真是那樣的人,他章書旗就立馬把自己倒挂到京洛大學的旗杆上!說到做到!

他詢問了經理喬鏡所在的房間,蹑手蹑腳地來到門外,瞪大了眼睛,由于從門縫中偷窺未果,于是又把耳朵緊緊地靠在門上,半邊身子都恨不得貼在上面,只為聽聽裏面有沒有傳出什麽奇怪的動靜——

“哎呦!”

正當章書旗全神貫注時,門突然被人從裏面打開了。

他一下子摔了個大馬趴,呯的一聲,把屋裏的兩人都吓了一跳。

章書旗躺在冷冰冰的大理石地面上,感受着全身上下仿佛骨頭散架般的劇烈痛楚,苦着一張臉仰起頭。

喬鏡低頭看着他,表情有些難以言喻。

但出于禮貌,他還是問了一句:

“沒事吧?”

“沒,沒事,我皮糙肉厚,哈哈。”

章書旗立馬一個激靈從地上彈起來,趁着喬鏡還沒問他為什麽在這裏,一溜煙地跑遠了。

但在離開前,他用餘光瞥了一眼站在喬鏡身後半步位置的那名少女。

Advertisement

衣服整齊、妝容未改、頭發也沒有亂……很好!他就知道自己沒看錯人,喬兄果然是表裏如一的正人君子!

只是有一點讓章書旗十分不解——

這姑娘的眼睛,怎麽紅通通的,像是剛哭過了?

自那天從胭脂巷回來後,喬鏡就立馬投入到了自己的創作事業中。

但他并沒有真的在寫什麽故事,而只是單純地把那位名叫胭脂的少女口述給他的種種經歷,整理成語句通順的段落,并記在自己的本子上罷了。

那天在他提問的過程中,胭脂幾度泣不成聲。

喬鏡嘴笨,根本不會安慰女孩子,也沒有随身帶手帕,最後只好呆呆地坐在座位上等着她哭完。

但他不僅低估了女孩子淚水的豐富,也低估了自己采訪的能力,明明路上已經提前想好了要問什麽問題,結果一看到采訪對象在自己面前哭得梨花帶雨,大腦頓時就一片空白了。

幸好胭脂最後相信了他,主動對喬鏡敞開了心扉,不然他這次估計就要無功而返了。

他帶過去的三頁紙全都被寫滿了,但是喬鏡回來整理了一遍,覺得還不夠。

就和曾亮講的一樣,他們去的地方,即使是在這個行當中也算得上是“上流”了,只有達官貴人和有背景的才能享受,裏面的姑娘們雖然也都身世悲慘,但還遠算比不上那些真正的底層女子。

這個時代,就連娼妓也分三六九等。像是秦淮河上的那些名妓,不僅能歌善舞,還會吟詩作賦,光是身上一件首飾就價值幾百大洋。

喬鏡從008的資料庫裏兌換了一些關于建國初魔都改造底層娼妓的相關資料,毫不誇張地說,上面的每一個字,都看得讓他打心眼兒裏反胃。

這些底層的娼妓們既不漂亮,也不會唱歌跳舞,在世人眼中,只有身體是她們唯一的資本。

因此,她們被拐賣、被辱罵、被毆打、甚至根本不被那些老鸨龜公當人看,得了梅毒生瘡就會被綁在床上,用燒紅的鐵鉗燙掉……最後活生生痛死過去。

她們中的大部分人都非常便宜,一次才兩三角錢,招待的客人都是那些扛夫、水工匠、轎夫以及碼頭搬夫、人力車夫和工廠工人,因此基本人人都是一身病。而且老鸨和龜公為了賺更多錢,還會逼着她們白天做針線活,傍晚接客,直至下體潰爛化膿,最後還要上交全部收入,活得可以說是豬狗不如。

而這些,才是大部分娼妓最真實的生活。

幾千年封建社會,沒有人寫過關于她們的只言片語,也從未有人願意真正去了解她們的經歷。所謂的容顏逝去門庭冷落,不過是這些女子灰暗一生中,最為輕描淡寫無足輕重的一項罷了。

喬鏡接下來要寫的這本書,注定會狠狠刺痛某些人的脆弱心靈。

單純的諷刺已經不夠了,他想要的,是把傷疤上的痂給硬生生撕開,把下面血淋淋的真相暴露在他們的眼中,讓那些喜歡尋歡作樂還振振有詞此乃雅事的公子哥們看到,也讓全天下的世人都看到。

覺得不适?不忍卒讀?

——那就對了。

喬鏡放下筆,站在圖書館的窗戶前,望着下方的操場發呆。

午後陽光正好,男生們組成了兩隊在操場上踢球。吵鬧的聲音打亂了他的思路,但不可否認,也讓喬鏡沉重的心情得到了些許緩解。

他看了一會兒比賽,然後發自內心地覺得,百年時光,國家的各行各業都在飛速發展,唯有國足,實現了真正的逆水行舟,時光倒流。

堪稱世界奇跡。

“喬師弟,這是剛送來的報紙,你記得在臨走前整理一下啊。”

身後傳來一道男聲,是和喬鏡同在圖書館工作的一位學長,他馬上就要回家過年了,寒假整個圖書館就只剩下了喬鏡一個人。

他答應了一聲,但仍站在窗口處沒有回頭。

直到操場上的比賽結束,喬鏡這才戀戀不舍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整理那些報紙。

京洛大學的圖書館堪稱目前國內種類最齊全的圖書館之一,就連全國各地不同報社發行的報紙、雜志和其他各種刊物,在這裏也都有備份。

喬鏡的日常工作,就是把它們按照日期分門別類整理歸檔,方便之後有需要的人們快速查閱。

但翻着翻着,他突然看到了一份眼熟的報紙。

盯着《東方京報》那遒勁有力的幾個大字,喬鏡愣了幾秒,這才想起來,哦,原來不知不覺已經到了他小說登報的日子了。

由于京洛大學是每周一統一由郵差來送一批報紙,所以當喬鏡看到自己的小說出現在報紙上時,其實距離它開始連載已經過了整整一周了。

說實話,喬鏡其實還挺想知道的,關于這個時代的讀者對他的作品反響如何,但翻遍了整個小說欄目,似乎都沒有相關的板塊,未免讓他覺得稍稍有點兒遺憾。

等下次給許總編寄稿子的時候,順便在信裏問一下吧,他想。

喬鏡也沒多想,便和往常一樣,把《東方京報》和其他報紙一起整檔歸類,放到圖書館最裏面的檔案室內——這些報紙,基本都屬于那種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都不會有人來翻閱的。

做完這項工作後,外面的天色已經徹底暗了下來。

圖書館并不是全天開放,喬鏡在館內最後一名學生離開後,便收拾好自己的東西,鎖上大門離開了。

第二天。

一大清早,他再次來到了圖書館。

但還不等喬鏡把包裏的稿紙拿出來,突然,就有一個學生急匆匆地走進來,問道:“舊報紙是在哪個區域?”

喬鏡眨了一下眼睛,給他指了檔案室的方向。

“多謝!”

他飛快地在入館登記表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大步走進了檔案室內。

喬鏡瞥了一眼,登記表上是端正的兩個大字:

康平。

十幾分鐘後,這位名叫康平的學生如獲至寶地拿着一沓報紙走了出來。

“還需要登記嗎?”他問喬鏡。

喬鏡指了指自己右手邊牆上貼着的大字:借閱圖書請告知管理員書籍名稱和作者,雜志、報紙、期刊等還需提供發行日期。

康平“啊”了一聲,道:“我借的是《明朝日報》,上周七天全部的。”

喬鏡默默點頭,幫他登記完,又敲了一下自己左手邊牆上貼的大字:

借閱書籍須三月內歸還,不得損壞、髒污、批注,違者視情況予以賠償。

康平:“…………”

他和全程一言不發的喬鏡對視幾秒,沉默幾秒,一時間肅然起敬。

他們學校裏,竟還有如此身殘志堅的同學!

真真吾輩之楷模!

“放心,我一定按時歸還。”他朝喬鏡鄭重點頭,抱着報紙一臉感動地走了。

喬鏡有些莫名地望着他的背影,覺得這人實在古怪,但也沒怎麽在意,很快便收回了視線,繼續在座位上琢磨起了自己的小說大綱。

而康平在離開圖書館後,并沒有回到宿舍裏,而是去了一趟教學樓。

距離學校放假還有幾天,這段日子是教授們批改閱卷的時期,而對于絕大多數學生們來說,那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考成什麽樣呢,先玩爽了再說!

康平比起那些白日縱酒盡情狂歡的家夥們要好一些,他參加了一個學生自己組織的興趣社團,是專門研讀白話小說的,他從小就對《山海經》、《紅樓夢》、《水浒傳》這些書籍十分感興趣,等上了大學後發現同好,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可惜,如今在報刊上連載的小說質量大都不怎麽高,參差不齊的水平讀起來實在是讓人吃力。

很多作者,甚至連白話小說到底怎麽寫都不知道!

半文半白的掉書袋,在康平看來,這種倒還不如不寫。

而此次他借閱的《明朝日報》,算是全國範圍內小說欄目開辦的最好的報紙之一了,有些精彩的段落康平和其他社團成員看着看着甚至會拍案叫絕,迫不及待地拿起筆将它摘抄下來,遇到小說中某些具有争議性的話題,他們也會為此争論得臉紅脖子粗,誰也不服誰。

“終于來了,都等你半天了。”

他推開教室門進去,社團的其他十幾名成員已經坐在長桌邊等着康平了,社長接過康平手中的報紙,粗略地打量了一眼:“這就是上周全部的了嗎?怎麽這麽厚?”

社長說着,還翻了翻,果然在報紙堆裏發現了幾份不屬于《明朝日報》的報紙。

康平睜大了雙眼,一拍腦袋:“哎呀,我給翻亂了!”

檔案室灰太大,他不願久呆,匆忙之下看到《明朝日報》幾個字就大致數了數日期全部帶走,沒想到底下還夾帶了幾份。

“辦事怎麽這麽粗心大意?”社長皺眉道,“到時候記得回去給人家放好,別搞亂了。”

康平連忙道歉:“不好意思社長,下次一定注意。”

“坐吧。”

大家都是同學,社長也就随口一說,見康平認錯态度良好,他的表情也緩和下來。

“那接下來就還是按照老規矩,”他把日期距離今天最晚的那一份挑出來,其他的随手擺在桌上,“我來讀,你們聽,一段情節讀完了大家可以互相讨論,發表意見。”

衆人都沒有異議,因為這是他們小說社自成立以來的一貫傳統了。

社長站在黑板前,清清嗓子,開始了朗讀。而康平坐在他下首的位置,剛開始還聽得全神貫注,但大概是因為這周報紙上連載的內容都太無聊了,沒過多久,他就開始昏昏欲睡起來。

為了不被發現自己在犯困,康平強撐着伸出手,裝作在整理桌上那堆報紙的樣子。但理着理着,他的動作忽然漸漸放緩,兩只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其中一張上的內容,直到社長宣布:“好了,可以讨論了。”這才猛地回過神來。

康平注意到,在社長說完這句話後,教室內的大家基本都在面面相觑,看來覺得這期不好看的人不止他一個。

“唉,”有人嘆氣道,“文壇凋敝就算了,怎麽現在連這些寫白話小說的作者,水平都一落千丈成這樣了?”

立刻有人附和他:“就是。我是真不喜歡那種說書一樣的形式,正看着起勁呢,作者突然插一句批注,一段話能插三四句,什麽心思全沒了。”

“此言差矣。小說什麽形式不重要,關鍵還是劇情太難看……”

“一章出場十三四個人物,都分不清誰是誰了!”

“只能說若是沒有曹公的筆力,那就別操着寫《紅樓夢》的心了。”

衆人議論紛紛,很顯然這些心裏話已經在心底壓抑多時了,正好一次性釋放出來,不吐不快。

就在這時,康平咳嗽一聲,舉起了手。

“那個,”他舔了舔嘴唇,有些興奮地說道,“其實我剛才有看到一篇不錯的,只不過不是《明朝日報》上刊登的小說……咱們要不要讀一讀這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