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3章

其實到了沈荷這個年紀,也就不圖什麽富貴榮華的生活了,人老了,精力啥的也都不如從前了。

活了一輩子,才能懂的,這人啊,再也沒有比一家人能安安樂樂的過普通日子更美好的生活了。

人老了,啥也不圖了,一家子好,她就好。

而且,沈荷就喜歡吃,前頭身子骨不咋好,東西吃不下去,現在養好了身子,就琢磨着吃點好吃的。

當然了,鄉下地頭上,要說跟上輩子一樣,想吃鮑魚燕窩魚子醬這也不現實。

好在,如今沈荷想吃的家裏也都有,她這會兒就饞那個玉米面蒸出來的甜發糕,和面時加點兒山蜂蜜,撒上幾個紅棗幹,蒸出來松軟可口,又不粘牙,可比後世的蛋糕好吃太多了。

前頭陳秀英回娘家,娘家嫂子蒸了一鍋發糕,她帶回來幾個給家裏人嘗鮮,沈荷吃了一個,覺得挺好吃,就琢磨着啥時候自家蒸一鍋吃,就是家裏的玉米面不多了。

一大家子還要吃飯呢,就盼着秋收後,村裏分了糧食,把棒子磨成玉米面,回家蒸發糕。

這念頭,姜大兄弟仨自然不知道。

要是幾個好大兒知道了,家裏的那點兒玉米面可就保不住了,老母親喜歡吃,老姜家啥舍不得啊。

平日在家裏,沈荷也嫌棄幾個好大兒膩歪,現在跟村裏的老太太一起,說說笑笑,還能幹活掙點錢兒,多好。

“今年的棒子長的真好。”

“是呀。”

“看看這棒子多大啊,等隊裏分了糧食,多磨上幾袋玉米面,等冬天我老婆子就躺炕上喝玉米糊糊!享福啊。”

幹了一上午活兒,一車又一車黃澄澄的玉米從田埂上運過來。

秋老虎肆虐,外頭還是熱的發慌。

去年,隔壁有個生産隊叫紅旗生産隊,為了搶交公糧,提前幾天讓公社社員和下放的知青到地裏掰棒子,大中午的也不讓人休息。

沒想到,天兒太熱了,有兩個身嬌體弱的女知青直接在棒子地裏撅過去,中暑了。

這下子可好了,人仰馬翻的搶救人不說,公社裏人也怕啊,生怕下一個中暑的就是自個兒,幹活拖拖拉拉的,到了秋上,又是最後一個交公糧的。

紅旗生産隊的領導本來想當個生産标兵的,沒想到到最後,還是個大末了,挨了領導一頓狠批,也成了公社裏的笑話。

有了紅旗生産隊的前車之鑒,今年秋收,全公社的生産隊領導一見日頭上來了,天熱了,立馬吹哨子喊喇叭的,讓社員們下工。

有多幹了一會兒的社員,老書記見了吹胡子瞪眼的,上來把人罵跑了。

“臭小子,讓你休息不休息!找揍呢!”

老書記輕易不發威,一生氣起來全村人都害怕。

沈荷這裏,一群老頭頭老太太們早早就回家歇着了。

沒一會兒,姜大也領着一大家子回來了。

黑娃兒和蛋娃兒兩個臭小子“嗚哇嗚哇”闖進門,倆小子胳膊肘子上全都是小紅包和紅道道兒。

幾個當媽的心疼啊,忙問是咋回事啊。

黑娃兒還是嗚哇嗚哇的,原來是兩個小崽子和村子裏的小娃兒們在棒子地裏瘋跑。

外頭天熱,一群小娃兒就穿着背心褲衩,嗚哇哇在棒子裏跑,結果遭到了生活的暴打。

棒子葉子上都有小刺,還有許多大花蚊子,這種蚊子咬人可厲害,正愁沒地兒找人下嘴呢,一群小子就被蚊子咬了個歡,小胳膊腿上刮出了紅杠,也起了一個個大花包,生疼生疼的。

一群小崽子就嗚哇嗚哇跑回家來了。

陳秀英幾個:“........”

臭小子,這不是活該!

說是這麽說,當媽的都心疼孩子。

許春秀熬了一鍋艾葉水,給兩個小崽子,洗身上的大包。

沈荷屋裏有一瓶花露水,是姜三從部隊裏弄來,巴巴寄回家孝敬老娘的。

老太太屋裏有蚊帳,平時也用不大着,一直珍藏着,這回兩個小崽子又疼又癢的哇哇叫。

當奶奶的可心疼,立馬把花露水給兩個用上。

花露水就是比艾葉管用,陳秀英剛給兩個小家夥抹上,原本癢的要命的大紅包頓覺清爽許多。

“奶,不癢了。”

“涼吱吱的。”

蛋娃兒咬着手。

大丫在邊上給小家夥吹氣,聽見這話,瞪着眼道,“笨,是涼滋滋的,話都不會說,長大了別娶媳婦了!”

蛋娃兒:“........”

大姐姐好兇哦。

二丫和三丫軟乎乎的,給兩個哥哥唱歌兒。

兩個小丫頭最近吃的好,很是長了些小肉肉,小白臉圓滾滾的,歪頭晃腦唱歌兒,簡直能萌煞人。

吳鳳看着兩個閨女可愛的小模樣,眼裏是止不住的笑意。

陳秀英和吳鳳在邊上眼饞的很。

“大嫂,還是生閨女好啊。”

“就是,生小子有啥用見天兒生氣!”

“哎。”

“沒事兒,咱們也有閨女呢。”

“嗯,我有大丫,二弟妹你有四丫,多兩個臭小子也沒啥。”

“.........”

姜大&姜二:臭小子有啥用jpg。

雙胞胎奶聲奶氣唱完了歌,噠噠噠邁着小短腿兒跑過來,仰着小腦袋道,“奶奶,我們唱歌兒好聽不?”

“好聽,真好聽,我家二丫和三丫唱歌兒就跟樹上的小黃鹂一樣。”

沈荷笑眯眯把雙胞胎抱在懷裏。

雙胞胎咧着小嘴兒笑。

一家人去忙午飯了,沈荷在堂屋裏給小四丫縫小兜兜。

黑娃兒狗狗祟祟進屋。

“奶。”

“哎。”

沈荷擡頭,黑娃兒扭扭捏捏的。

“這是咋啦?”

老太太看了就樂了,這小子還是頭一次這樣呢。

黑小子嘴巴一咧,“我也想唱歌兒給奶聽。”

原來是因為這啊。

沈荷鼓勵孩子,“好,奶奶聽着。”

黑娃兒眼睛一亮,小身子立馬站正,煞有其事的清了清小嗓子,小嘴一張,唱起歌來。

“東方紅太陽升.......”

小家夥不開口還好,一開口,沈荷的眼皮子就猛跳了起來。

這破鑼嗓子......

唱的可真難聽啊。

好不容易聽完一首歌,黑娃兒忽閃着大眼睛,“奶,我唱的好聽不?”

沈荷:“......挺好,我家黑娃兒唱歌啊,有個人的特色。”

黑小子就可高興了,竄到院子裏去了。

沒一會兒,老姜家的院子裏又傳來一陣拉大鋸一樣,難聽的唱歌聲。

老姜家雞窩裏的雞也咯噠咯噠叫了起來,跟黃鼠狼來了一樣。

在炕上睡覺的小四丫也一嗓子嚎了出來。

“哇!”

竈房裏頭,陳秀英正拿着炒勺燒菜呢,乍一聽這聲兒,差點兒沒把菜鍋給掀了。

“黑娃兒,你個狗小子!大白天的幹啥呢!”

姜大黑着大黑臉。

黑娃兒理直氣壯道,“我練歌呢,奶說我唱歌兒好聽,我要當歌唱家,以後天天給奶唱歌!”

姜大:“........”

沈荷:“.........”

豐收的秋日總是讓人喜悅。

盡管秋收類人,但是看着家家戶戶挂在屋檐下一串串黃澄澄,格外誘人的棒子,大家夥心裏還是樂開了花。

等到村裏的棒子晾曬好了,大隊裏的拖拉機就上場了,大家夥熱火朝天的把棒子裝袋,運到公社去交公糧去了。

過了幾日,村裏的秋糧也分了。

大溪村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村裏的磨坊可熱鬧起來了,見天兒都有背着棒子來磨玉米面的。

對于莊戶人家來說,棒子全身都是寶,棒子粒可以磨面吃,棒子稭稈和棒子芯也是有用的,等到冬天燒炕最暖和不過。

又是一個豐收季。

村村自留地的種的地瓜和花生也熟了不少。

家裏豐收,村裏人在吃食上也大放起來,一到吃飯的時候,村裏就滿是飯菜的香味兒。

秋收終于結束了。

老姜家一大家子都松了口氣,想着好好歇歇。

姜大兄弟幾個曬的跟非洲鴨一樣,整個人都黑紅黑紅的,在家裏呼呼睡覺休息。

陳秀英幾個卻還是早早起床。

雖說是休息,可是家裏的活兒還不少呢。

家裏的雞要養吧,豬也要喂,還有家裏幾個娃兒,吃喝拉撒睡的,她們幾個當媽的不管誰管?

過日子嘛,都是這樣。

男爺們兒在外頭掙錢養家,媳婦們就在家裏照料孩子做家務,千百年了都是這麽過來的。

陳秀英妯娌仨就沒咋上過學,大字不認識幾個,勉強會寫自個兒的名字。

這輩子就這麽過來了。

現在社會好了,文明了,女娃兒也能上學識字了。

她們就盼着家裏幾個孩子能好好讀書,特別是大丫幾個小女娃兒,可要好好讀,考出去成了文化人,以後就能當工人當老師,就再也不用跟她們一樣了。

秋收幾天,家裏積攢了一堆髒衣服。

陳秀英一大早就在家裏洗衣裳洗床單的。

這年頭鄉下洗衣裳都是用草木灰。

就是這草木灰傷手,陳秀英妯娌幾個的手長年累月都很糙。

沈荷摸着兒媳們的手,心裏發酸,家裏以後洗衣裳就用粗胰子了。

這粗胰子是農村供銷社裏頭賣的,城裏的人不咋買,嫌太糙不好使。

但是個頭大啊,也不怎麽傷手,一塊粗胰子節省點用,一家子能用一個多月。

洗完了衣裳,再用雪花膏潤潤手,皮膚就潤了許多。

家裏有了玉米面,沈荷心心念念的玉米面發糕就要提上日程了。

家裏玉米面是現成的,山蜂蜜也有一小瓶,那是前頭姜四饞蜂蜜,去一個老蜂農那裏買來的。

老蜂農自個兒養的蜂蜜,喝起來甜滋滋的。

白糖面粉啊,家裏也不缺。

陳秀英幾個在娘家都是蒸鍋發糕的。

玉米面發糕在鄉下不算什麽稀罕吃食。

就是老姜家又摻蜂蜜又撒紅棗的,還加了白面,蒸出來的發糕熱熱騰騰的,又大又甜軟,滿屋清甜,光看着就夠誘人的了。

玉米發糕出鍋了,香甜的味道把黑娃兒幾個都吸引了過來。

幾個小崽子都眼巴巴蹲在院子裏,等着家裏人把好吃的玉米發糕端出來。

許春秀從竈房出來,瞅見幾個蘿蔔頭饞巴巴的小模樣,樂不可支道,“你們幾個不是剛吃了烤地瓜嗎?肚子又餓了?”

“二伯娘,奶奶蒸的發糕香香噠。”

三丫捧着小臉蛋兒。

吳鳳也出了門,看着女兒的樣子也笑。

正好,姜四去後山河裏摸螺絲回來了。

這小子自從吃了螺絲就吃上瘾了。

雖然不是大豬肉,但是螺絲肉也很好吃啊。

一有空就到後山的河裏摸螺絲。

村裏的人見了也跟着有樣學樣,河裏的螺絲就少了許多。

姜四也不惱,自個兒颠颠兒背着背簍往山裏頭走,倒也能找到不少螺絲。

這會兒把螺絲背回了家,姜四打了一大盆清水,撒點兒粗鹽,把螺絲泡着水裏。

家裏幾個小饞貓左看看右瞧瞧,小眉頭都皺了起來,很苦惱的樣子不知道留着小肚子先吃什麽。

沈荷從屋裏出來,二丫噠噠噠跑過去,邊咽口水邊期待的問:“奶,二丫可以吃糕糕嗎?“

沈荷摸摸二丫的小肉臉,笑着點頭。

幾個小吃貨立馬蹦着先去吃發糕了,嘻嘻,先是甜糕,等晚上螺絲肉肉好了,小肚子就空出來了,可以吃肉肉啦!

吃了香甜可口的發糕,晚上又吃到了爽辣的肉肉,崽子們打了個小飽嗝兒,拍拍自個兒的小肥肚肚,表示兒很滿意。

有奶奶在的日子,真幸福呀。

此時被華麗麗忽視的姜四:“.......”

說時候,姜四最近有些煩。

為啥煩啊,還不是村裏有個女知青,最近跟抽風一樣,見天兒的湊到他跟前,對着他笑的跟朵花兒一樣,臉蛋子比後山的野山楂還紅,有事兒沒事兒走到他跟前還要跌倒的樣子。

姜四也不知道咋,跟兩個哥哥說這個事兒吧,兩個哥哥就哈哈大笑,說他臭小子走桃花運了。

姜四撓頭,覺得桃花運離自個兒可遠。

他還是個孩子呢,村裏幾個小年輕跟大姑娘眉來眼去的,樹根兒那小子很羨慕,他就覺得煩。

不行,他得想個辦法把這爛桃花給掰斷了。

于是,第二天,羞答答的女知青又走到上工的姜四跟前,想要柔柔摔倒,來個美人投懷送抱的把戲兒。

沒想到她都趴在地上了,姜四還跟個木樁子一樣杵在對面,一臉深沉的看着她。

“我知道了,你是想碰瓷訛我錢!”

女知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