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4章
這個女知青也是蠻慘的。
她能看上姜四,眼光還是不錯的。
別的不說,在大溪村一衆同齡大小夥子裏,姜四是數一數二的挺拔俊朗,不聽他說話,就看着人這麽站在那裏,大高個字,又是個帥小夥兒,尤其姜四幹活的時候也不多話,從不跟村裏的小夥子一樣湊到漂亮女知青面前獻殷勤,越是冷淡就越是惹人注目。
知青點有兩三個姑娘都對他印象挺好。
不過,姑娘們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啊。
姜四本來是老姜家最話唠的一個,平時得得叨叨的,聽的一家人耳朵都起繭子。
在家裏姜大還能忍着不管,下了地,姜四還想找人侃大山不幹活,他立馬吹胡子瞪眼,一腳踹過去!
臭小子,不知道上進,大家都幹活呢,娘讓你來掙工分,你敢偷懶?
于是,姜大就從樹上折了根兒柳條子,打人啪啪啪疼的那種,見天兒攥在手裏,只要姜四一上工,別人他就不大管了,只一門心思狂盯這小子。
反正大家夥兒都自覺的很,就小四這兔崽子是個慣會偷懶躲閑的。
大黑臉親哥在後頭虎視眈眈看着,姜四挨了幾柳條子,只能苦着臉撅着屁股賣裏幹活兒。
後來也就習慣了,等村裏的知青來了,他也照例幹自己的活。
這年頭,青年男女若是不談戀愛,湊上去跟人姑娘說話,村裏人見了是要說閑話的。
而且,姜四就沒想過娶媳婦兒這個事兒,整天下地幹活就夠累的了,哪還有功夫去管哪個知青好看水靈?
好看又不能當飯吃,還不如早點回家睡大覺呢。
是以,姜大每天上工早早來,下工頭一個走,酷酷帥帥的樣子落在女知青的眼裏就很有吸引力。
這不,這個叫崔朝霞的女知青就把姜四裝心裏了。
崔朝霞在家裏排行老二,長相挺清秀的,上頭有姐姐,下頭有一個弟弟,從小爹不疼媽不愛的,這樣的生長環境下,她就很懂的用自個兒的外貌獲得好處。
就比如以前在學校裏吧,她看中的男同學,只要在他們面前眨着一雙水霧濛濛的杏眼兒,咬着下唇,做出一副弱不經風的愛戀模樣來,沒有一個人不淪陷的。
可惜她遇到了姜四這個心眼兒比驢糞蛋子還多的家夥兒。
姜四這個人吧,挺雞賊的,平時看着二二的,沒啥心眼,其實慣會扮豬吃老虎。
當然了,這家夥在家人跟前也是幹了不少蠢事兒。
讓他大哥和二哥可嫌棄,也挺惆悵。
他們覺得自家小四可傻,以後要是遇見壞蛋,被人賣了還傻呵呵幫人輸錢呢。
姜四可不知道倆哥哥是咋想的,要是知道了估計也不會放在心上。
他是不是真的傻,自個兒知道就行。
自從覺出村裏的那個女知青對自個兒有心思。
姜四就暗搓搓觀察了下崔朝霞。
不觀察不行啊,以前他都沒拿正眼瞧人家的來說。
他頭一眼就覺得這個崔朝霞很有問題。
前頭在下地幹活的時候,村裏的女知青都要去地裏砸棒子茬,其他的女知青都悶頭幹活,就崔朝霞左顧右盼的,柔柔的眼神飄啊飄,盯住了離她最近的樹根兒,一口一個樹根兒哥哥你真好,把樹根兒那小子哄的心花怒放,暈陶陶的一個兒就把崔朝霞要幹的活兒全都幹了。
剛開始,姜四還覺得這沒啥,畢竟女知青都是從城裏來的,從小沒幹過粗活,擅長利用自己的優勢而已,這事兒他以前也經常幹。
崔朝霞要是真能跟樹根兒成了一對,也挺好的,他能看出,樹根兒是真喜歡這個姑娘。
沒想到啊,這個崔朝霞只是把樹根兒當成個幹活的工具人,等到農忙結束了,樹根兒再去找她,她就拒人于千裏之外了,不光這樣,還四處跟別人講,是樹根兒自個兒願意幫她幹活的,她不同意,樹根兒就兇巴巴的跟她急,她害怕啊,就只能點頭了。
這事兒在村子裏傳的沸沸揚揚的,樹根兒這傻小子還道都是他的錯呢,讓他爹拎着搗衣杵揍的好幾天都下不來地。
姜四知道了那個氣啊,都不知道該說啥了,是說樹根兒太癡心,還是說崔朝霞道行深?
欺負了他兄弟,還敢算計到他頭上來?
這樣姜四還能忍,就不是老姜家的人了。
至于村裏羨慕他的大壯幾個,姜四就撇嘴了,這樣的爛桃花,誰稀罕啊。
于是,就發生了今天的事兒。
崔朝霞沒倒在喜歡的男生懷裏,直接摔了個大馬哈,趴在莊稼地地頭上,滾了一身的泥巴。
最讓她挫敗傷心的是,姜四不僅沒來心疼她,等着人湊過來了,還一臉無辜攤手,“我也不知道咋回事,我在路上走的好好的呢,崔知青就啪一下摔在我前頭了,還把我吓了一跳呢。”
姜大眉頭跳了跳,頗有些恨鐵不成鋼,怒道你小子就不能扶一把!
不說這話還好,一說這個,姜四就更無辜了,繼續眨巴着大眼睛攤手,“我不敢啊,我要是上去扶了,崔知青回頭再跟別人說是我推的,我可咋辦?”
周圍的幾個女知青和村裏的大姑娘,都知道前頭樹根兒給崔朝霞幹活的事兒,她們吃過崔朝霞的虧兒,早就跟這個白蓮花鬧翻了,自然不給她留面子,互相擠眉弄眼,撲哧笑了起來。
這,姜家小四好像話裏有話啊。
人群裏的樹根兒看着這一幕,感動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老大這是給他出氣呢!
不愧是老大,好兄弟,嗚嗚!
周圍的氣氛一下子變的詭異起來。
崔朝霞可沒想到事情會這麽發展,一張清秀臉蛋精彩紛呈,她知道這會兒不是發作的時候,明明氣的要抽抽過去了,想撕爛幾個小賤人的臉,還要低聲下氣承認是她自個兒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摔倒的。
既然是自個兒摔倒的,就沒姜四什麽事了。
崔朝霞也沒啥事兒,就身上髒了些,自個兒也能站起來,楚楚可憐站在一邊,就有人吃她這一套,這不,幾個男知青立馬湊了過來獻殷勤。
姜大撇了一眼正跟樹根兒笑哈哈的姜四,再看看在幾個男知青包圍下,明顯容光煥發的崔朝霞,頭一次覺得,自家小四好像沒有看起來那麽缺心眼兒。
傍晚,一家人歸家。
沈荷從好大兒嘴裏知道了今個兒發生的事情,抿嘴笑了笑沒說話。
小四這孩子啊,誰是真心對他好,這孩子心裏跟明鏡兒一樣清楚着呢。
晚上吃了飯,不明所以的姜二吐槽姜四,“你個臭小子,沒心沒肺的,以後娶不上媳婦兒可別哭!”
姜四就嘿嘿撓頭笑。
崔朝霞在姜四這裏吃了虧,也知道這是塊難啃的骨頭,她挺聰明的,知道姜四不好啃,幹脆就轉移目标不啃了,直接轉移目标了。
********
入秋之後,下了兩場秋雨,外頭的天愈發變冷了。
老姜家自留地裏的地瓜也到了豐收的日子。
前頭姜二專門去地裏瞧了,地裏原先綠油油的地瓜秧子開始變蔫了,外頭也冷了,從地裏挖出幾個地瓜來,個頭又大又紅,長得是真好。
姜二把挖出來的地瓜拎回家。
一家人商定了,第二天就準備好家夥兒去地裏收地瓜。
姜二溜溜兒提着今夏剛釀好的小酒去了二大爺家。
家裏人就把挖來的地瓜埋在竈灰裏,烤熟了扒皮給家裏幾個小饞貓吃。
剛收上來的地瓜味道最好,十分誘人,冒着熱氣扒開,吃一口軟糯香甜,幾個小的吃一口,燙的哇哇叫。
家裏人笑看着,也沒人說什麽,這烤地瓜就是焦黃焦黃的,趁熱吃才香甜可口,涼了就沒那個滋味了。
姜二挖回來的地瓜個頭大,黑娃兒幾個只吃烤地瓜就飽了。
晚上,陳秀英在家裏烙了菜餅,家裏打了鍋西紅柿蛋花湯,菜餅裏摻了油渣,吃起來有滋有味,蛋花湯撒了蔥花和蝦皮,紅紅的西紅柿湯中點綴着綠綠的蔥末,湯色清亮,蛋香濃郁,沈荷喝了一口,覺得很對胃口。
晚上喝多了些,到了末了,老太太覺得有點兒撐了,遂到院子裏去散步消食兒,這剛出門呢,身後就跟了一連串的小尾巴,亦步亦趨跟着。
沈荷無奈,“黑娃兒,你們幾個不睡覺?”
“奶,我不困。”
“我也不困。”
“我想跟着奶奶。”
“喜歡奶奶噠。”
一群小蘿蔔頭鬼精鬼精的,個個想黏糊奶奶,小嘴兒甜甜,說出來的話都不忍拒絕。
好大兒黏糊自個兒,老太太覺得膩歪。
幾個小的也來這麽一出,沈荷也吃不消啊,于是老太太就不客氣沖着屋裏喊了兩聲。
“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老三家的。”
“哎,娘咋啦?”
陳秀英幾個出來了。
沈荷笑眯眯道,天不早了。
陳秀英妯娌仨跟婆婆多有默契啊,一聽這話,就知道老太太嫌棄幾個崽子膩歪她了,當下就拎起自家崽子。
“黑娃兒啊,你作業寫了沒,寫完了?在哪兒呢,媽給你檢查檢查。大丫你也一塊兒過來!”
“蛋娃兒,瞅瞅你這腳丫子髒的啊,走,回去洗腳去!”
“二丫,三丫,媽給做的小衣裳好了,回屋看看去。”
就這麽着,幾個小蘿蔔頭就連哄帶騙的被自家的親媽給叫回屋去了。
鬧哄哄的小蘿蔔頭被拎回屋了,小老太跟前清淨了許多,沈荷又樂哉哉散了會步,外面的夜風吹來,覺得天冷了些,遂回屋睡下了。
一夜好眠。
第二天天不亮,老姜家一家子都起來了。
就是黑娃兒幾個也不例外,家裏要收地瓜了,幾個小蘿蔔頭有一個算一個都吵吵着要去幫忙。
幫忙就幫忙,姜大樂呵呵答應了。
幾個小崽子樂颠颠兒的。
老姜家去收地瓜,家裏人手夠夠的,因着小四丫還小,許春秀就不用下地了,在家裏照顧孩子,料理家務,順便做做飯。
沈荷也跟好大兒們一塊去。
這純粹是老太太自個兒想出門去散散心,幹些活也好。
姜大哥仨可不是這麽覺得,他們覺得老娘肯定是心疼他們幾個,才要跟着去收地瓜的。
有娘的孩子像塊寶啊。
姜大哥仨覺得自個兒是娘的寶,娘也是他們的寶,于是,這天老姜家的早飯就過分豐盛了。
白面摻玉米面蒸的窩窩頭,熬的金黃金黃的小米粥,韭菜炒雞蛋,自家腌的小鹹菜。
最近天冷了,早上來碗熱乎乎的小米粥,挺舒坦的。
就是幾個好大兒有些抽風。
老太太這裏剛咽下嘴裏的粥,姜大就心疼的遞上雞蛋,“娘,兒子給您煮的雞蛋,您吃了補身子。”
沈荷剛要點頭。
姜二就颠颠兒端了碗紅糖水來,“娘,兒子孝敬您的。”
姜四也跟哈巴狗一樣,哈哈兒湊過來,“娘,您想喝魚湯不,我去給娘抓魚!”
沈荷:“.........”
這三個臭小子,這是又咋?
一家人吃飽喝足,姜二“得得得”趕着二大爺家的毛驢車來了,姜大幾個一股腦兒的把鋤頭、粗麻袋、竹籃等往車上放,一切準備好了,一家子就浩浩蕩蕩出發了。
這會兒四丫也睡醒了,許春秀抱着小胖囡送一家人出了門,剛喂了豬,家裏的雞又餓的咕咕叫了,也是忙得很。
這幾天,村裏人也忙着收自家自留地裏的莊稼。
老姜家到後山的時候,附近已經有社員在忙碌了。
今年風調雨順的,莊稼長得好,沈荷一路上看大家夥臉上的笑就知道,各家自留地裏的收成也挺好。
糧食收成好了,就能過了豐收年了。
老姜家兩畝半的山地,都是自家開墾出來的,施的也都是自家漚的好肥,肥好水足的,一鋤頭挖下來,一串地瓜藤上地瓜個頂個的大,看着就讓人欣喜。
姜大幾個咧着嘴,樂滋滋忙活起來,一家子忙活到中午,驢車已經裝滿了兩車了,姜二趕着車來來回回到家裏去。
中午一家人在地頭上吃了飯,下午又開始忙。
黑娃兒幾個挎着小籃子往驢車上送地瓜,一筐一筐的可盡心了。
小蘿蔔頭們這麽賣力,那也是有原因的,前頭沈荷給崽子們許甜頭了,只要孩子們好好幹活,晚上歸家就給做甜滋滋的拔絲地瓜吃。
為了拔絲地瓜,崽子們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