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3章

初春的香椿樹正當季,高大的香椿樹上,枝頭上挑起了一小簇一小簇的嫩芽,嫩綠中帶着紅褐色,毛絨絨的,落在鄉親們眼裏,大家夥兒就忍不住回憶起香椿芽吃在嘴裏那鮮嫩的滋味,不由自主回家扛了梯子去采摘。

大溪村不少人家,屋前屋後的都種着香椿,想吃了就自個兒去摘,在鄉下,三月就是吃香椿芽的季節,用村裏老人的話說,這香椿啊,就是吃那個鮮,吃香椿要趁早,香椿芽越嫩越好吃。

老姜家屋後就有三顆香椿樹,黑娃兒幾個見村裏人有摘香椿的,回家蹦跶着也要吃香椿。

沈荷在炕上納鞋底子呢,聽見崽子們的話,心下也想起香椿炒雞蛋的滋味來。

香椿芽啊,無論是烙餅還是涼拌,炒雞蛋都是極鮮美的呢。

老太太也饞了,忙下了炕,正好看見姜四扛着梯子要去屋後摘香椿。

沈荷就随孩子們一起去屋後,姜四爬上樹在上頭摘,祖孫幾個就在下頭樂颠颠兒撿。

沒一會兒,就撿了滿滿一竹筐。

“娘,還有好些呢,咱多摘些也給家裏人嘗嘗鮮。”

姜四踩着梯子在樹頭上吆喝。

沈荷笑眯眯點頭,“行啊,今年的香椿長的好,多摘些也是好事兒。”

莊戶人家都曉得,新春頭一茬的香椿味道是最好,鮮味也是最濃郁的,等到第二茬,第三茬的長起來,味道和賣相就都不如前頭的好了。

香椿樹在鄉下雖說常見,可附近幾個生産大隊,就屬大溪山的香椿長的好,吃着也香。

往年老姜家摘了香椿,也是要給住的近的親戚們分一些嘗鮮的。

今年也不例外,一家子摘了三大提香椿嫩芽,留下一半自家吃,剩下的沈荷就道,讓媳婦們送去娘家,一家子也嘗嘗。

陳秀英妯娌仨自打過了年,就沒回過娘家了,眼看着開春了,也掂念老爹老娘,如今婆婆發話,心下自然感激又高興。

第二天妯娌仨就拎上香椿還有一包點心回了娘家。

姜大頭上的傷早就好了,又見天拎着鐵喇叭在村裏公社來回跑了。

前頭縣城那場動亂,鬧得村裏的一幫老頭頭老太太到現在還晃不過神來,見天坐着小馬紮在村口的大榕樹下嘀嘀咕咕。

一大早上的,村支書家的老娘就在村子裏轉悠,聽見村裏人讨論縣裏的事兒,也邁着小腳兒過去聽。

村裏王二娘家的閨女就嫁到了縣上,動亂那幾天,老王家聯系不上縣裏的閨女一家,老兩口可是急得不行。

如今事情解決了,這會兒王二娘手裏哧啦哧啦打着麻繩,說起來還心有餘悸呢,“可快別提了,俺現在想起來心裏還打顫呢,你們是不知道啊,前頭城裏有多亂,俺家桂蘭說,那幾天縣裏又是打炮又是放槍的,吓人的很,大家都不敢出門,就怕一個不走運挨了槍子兒呢!”

說□□兒來,村裏人也覺得挺吓人,“聽說縣裏的大領導都讓□□給抓起來了,幸好部隊來的快,不然咱們鄉下也得亂了。”

“嗨,你們說這是啥事兒啊,咋還跟小鬼子在的那會兒一樣。”

支書家的老娘就猛的探出頭來,“小鬼子,小鬼子在哪兒呢,趕緊的給八路軍報信啊,打鬼子啊!”

老太太不聲不響在人群裏頭窩着,這猛地一炸鍋,就把老頭頭老太太們給吓着了。

二大娘捂着胸口,疊聲道,“哎吆喂,俺老婆子還以為是誰呢,原來是老嫂子啊,你不在家好好歇着,跑出來幹啥啊?”

大溪村生産隊的人都知道,老支書家的老娘腦子不好使了,耳朵聾不說,還經常糊裏糊塗的忘事兒認錯人。

有人說要送支書老娘回家,老太太就搖頭,“不在家,在家憋的慌!”然後又自個兒嘟囔,“剛才你們說打架啊,不是打鬼子啊,啥?自個兒人咋就跟自個兒人打起來了呢?”

一衆老頭老太太都沉默了,誰說不是呢。

*******

老姜家這邊兒,一大早的,家裏人就空了。

媳婦兒們回了娘家,好大兒們去上工了。

兩個大的,黑娃兒和大丫背着書包去上學,小四丫也跟着親媽走姥娘家去了。

家裏就剩下沈荷帶着蛋娃兒和雙胞胎。

家裏人少了,就覺得清爽不少。

三月中旬的天氣,陽光下微暖和煦,院子裏的棗樹也冒了芽,坐在院子裏,一陣陣春風吹來,帶來春天的清新的草木氣息。

冷了一冬天了,老太太坐在院子裏悠哉哉曬太陽,二驢子四仰八叉攤在狗窩裏,打着幸福的小呼嚕。

“奶!”

”在這兒呢。”

老虎不在家,猴子稱大王的蛋娃兒領着二三丫叽叽喳喳家來了,兄妹仨小手裏各兜了個小籃子,裏頭裝着新挖來的野菜。

“奶,我們挖了好些野菜呢。”

三小喜滋滋湊上來獻寶。

沈荷湊近看了眼,吆,三個小家夥兒挖的野菜還真不少,水靈靈的荠菜,肥嫩的蕨菜,還有帶着露水的馬齒苋,就誇道,“挺好,家裏有菜吃了。”

三小就嘿嘿笑,等一會兒又聽奶奶道,等下給烙香椿雞蛋餅吃就更樂了。

眼瞅着到了晌午,姜大兄弟仨下工歸家了。

兄弟仨回來也沒閑着,姜大自然是先來問候沈荷,聽老娘說家裏沒什麽雜活了,就挑着扁擔去挑水,姜二也沒閑着,看雞窩還沒清理,就喊了姜四,兄弟倆拎着掃把和鐵鍁去了雞窩,把雞窩裏的雞糞清理出來,鏟到小菜園子裏去漚肥。

姜家的小菜園子裏已經撒上菜種了,家裏也時常漚了好肥去攢着,一天兩遍的澆水,就等着菜種冒頭了。

眼瞅着到晌午了,沈荷卷袖子洗了手進了竈房。

蛋娃兒和雙胞胎也跟小尾巴一樣跟了進來。

“奶。”

“你們幾個來幹啥啊?”

老太太看着三個小蘿蔔頭笑道。

”我們來幫奶奶呀。”

蛋娃兒笑容燦爛。

二丫和三丫也忙點頭,“我們幫奶奶燒火。”

沈荷就笑了,“行,你們幫着拉風箱吧。”

蛋娃兒就去外面搬了三個小破板凳,姜二進了竈房,本來還想着幫老母親拉風箱呢,沒想到讓自家崽子搶先了。

“爹,你來幹啥?”

蛋娃兒瞪着眼。

姜二:“.........”

姜二用枯枝子點着了竈膛裏的火,蛋娃兒呼啦啦拉起了風箱。

二丫小姐倆就坐在竈膛前,煽火的煽火,加柴的加柴,忙得不亦樂乎。

沈荷把剛摘下嫩嫩的香椿芽放在沸水裏焯一遍,和小蔥在一塊兒切碎,從面缸裏舀了兩瓢面粉,打了三個雞蛋進去,撒上鹽巴,把切碎的香椿芽撒上去,攪拌均勻,等竈上的大鍋燒熱了,打上少許豬油,烙出來的面餅就特別香。

“奶,竈上的粥打滾了。”

二丫看了一眼鍋下面翻滾開來的小米粥,奶聲奶氣道。

“姐姐笨,不是粥打滾了,是粥熬好啦。”

三丫皺了皺小鼻子。

二丫“呀”了一聲,用胖乎乎的小肉手捂住小嘴巴,大眼睛忽閃忽閃的,那小模樣可太可愛了。

沈荷摸摸雙胞胎的小腦袋,笑着讓蛋娃兒去招呼一家人吃飯。

蛋娃兒歡快地應了一聲,小嗓子亮亮地,“大伯,爹,四叔!開飯啦!”

“知道了。”

在小菜園做活的姜大兄弟仨應了聲,一家人洗手吃飯。

傍晚日頭落了下去,北面的天染上了一片妍麗的晚霞,陳秀英妯娌仨歡歡喜喜回了家。

妯娌仨都從娘家帶了東西來。

莊戶人家都是來來回回送的也都是些吃食兒。

陳秀英從娘家帶回來一大把蕨菜,許春秀帶回來一筐子山蘑菇,水嫩嫩的看樣子是剛才山上摘來的,吳鳳背家來的筐子裏裝着幾個窩頭跟一碗棒子糁。

棒子糁就是曬幹的棒子粒兒在石碾子上壓成的粗面,跟棒子面差不多,不過比棒子面吃起來辣嗓子,在莊戶人家也算是挺好的了。

妯娌仨進家門的時候,正好趕上家裏燒晚飯。

沈荷把孩子們挖回來的荠菜拾掇了,正要做鍋荠菜面湯呢。

陳秀英妯娌仨呼啦啦進了竈房,刷鍋的刷鍋,切菜的切菜,拉風箱的拉風箱,一下子沒有老太太什麽事了。

得了,老太太就聽媳婦們兒的話,出了竈房,慢悠悠回屋裏歇着了。

轉眼到了三月末,小四丫如今已經快一歲了,小丫頭依舊生的跟個糯米團子一樣,白白胖胖,沈荷時常叫家裏熬大骨湯給家裏的娃兒們喝了,補鈣。

小四丫小腿兒有力氣的很,小胖手抓着凳子腿站上一會兒了,扶着親媽的手,也能挪動着小短腿兒走上兩步。

許春秀見了抱着小胖囡給沈荷報喜,小四丫如今說話也利落了些,看見親愛的奶奶,歡喜地撲棱着小胖胳膊往沈荷懷裏撲,“奶,走走!”

小丫頭的話,大家都懂,這是想讓奶奶牽着她去院子裏走呢。

沈荷就牽着小丫頭在院子裏走了走,走了一會兒,小丫頭就打起了小哈欠,小腦袋就一點一點地,這是困了呢,許春秀就把胖閨女抱回屋哄睡了。

下午,陳秀英來屋裏跟沈荷彙報,家裏的雞蛋攢了不少了,是不是找了日子背到鎮上去賣了,不然留在家裏壞了可咋辦,又道四月裏了,家裏小菜園裏的韭菜啊,小白菜啊,油菜啥的長得都水靈,不如一塊割上些讓姜二哥倆一塊拿到鎮上去換。

大兒媳婦這個提議好,老太太自然點頭。

于是,第二天一早,姜二兄弟倆又背上裝的滿滿的竹筐上路了。

今個兒哥倆走的早,等到了鎮上,天色還剛微亮,國營飯店門口的大蒸籠已經擺上了,熱氣疼疼的包子和胡辣湯,勾的人走不動道。

這次出門,老母親可是拎着哥倆耳朵教訓了的,讓他們好好吃早飯,不能節省兒,不然回家雞毛撣子伺候,姜二哥倆的耳朵上還帶着紅印子呢,自然老老實實到飯店門口一人要了兩個包子,三五口下肚,再來一碗熱乎的胡辣湯,全身上下都舒坦了。

姜四輕車熟路到供銷社,在門口布谷布谷叫了兩聲,沒幾分鐘,前頭換過雞蛋的陳美雲大嫂就出來了,拐到角落裏,看到姜二兄弟倆竹筐裏的雞蛋和水靈零還帶着清晨水露的韭菜和小油菜,眼睛雪亮雪亮的。

現在市場上雞蛋和新鮮瓜果那是最暢銷的,老農們背到黑市上都不用講價,立馬就能讓人哄搶一光。

這次交易還是很順利,陳大嫂把兩筐雞蛋全包了,給了兄弟倆一匹供銷社處理的花布,還搭上了兩包碎布頭子,蔬菜的價錢也蠻公道。

兄弟倆心滿意足,到副食品店給老母親買了愛吃的雞蛋糕,又給家裏的崽子們秤了半斤橘子糖,姜二還很浪漫,給四丫媽買了個粉紅色的頭花,跟寶貝一樣揣在兜裏,咧着嘴樂,覺得媳婦兒一定會喜歡自個兒買的禮物。

姜四叼着塊橘子糖,晃悠悠過來,很貼心給出自個兒的建議,“二哥,你真要把這頭花送給二嫂?”

姜二:“這個當然了,你小子就一個二嫂。”

姜四噎了一下,幹脆把話挑明了,“你送禮物給二嫂,二嫂問你錢從哪來的,你咋回答啊?”

這還用說嘛,姜二抿着嘴哈哈樂,“小四,這你就不知道了,這是我偷偷摸摸存下的私房錢,你二嫂絕對不知道,哈哈!

二哥鞋底子裏還藏着一塊錢呢,小四肚子餓不,走,咱們去下館子,今天二哥請客!”

說完,姜二就豪邁地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姜四無奈又心累,他都不知道說啥了,二哥啊二哥,你回去把禮物往外一拿二嫂不就知道了?

當天晚上,姜二就嗷了一聲,讓自家媳婦趕去睡地鋪了。

第二天,姜二頂着一雙熊貓眼出來吃早飯,沈荷看了眼好大兒,疑惑道,“小二,你眼睛這是咋回事啊?”

正低頭扒拉飯的蛋娃兒扯着小嗓子道,“奶,我爹偷藏私房錢,讓我媽給揍的!”

許春秀:“.......”

姜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