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長命百歲

一旁的琴瑟瞪大眼,實在沒想過生來傲骨、鮮少服人的小将軍,會為小姐做到這份上。

她甫一跪下,姜煋眉心一跳,側身避開,餘光見病歪歪的少女有樣學樣,她頭疼道:“都起來罷,不用跪了,我看到你們的誠意了。”

“神醫答應救我阿姐?!”池蘅眼裏似有一團火在燒,燒得姜煋這位見慣生死的神醫都有些不适,她心裏起了疑窦,不答反問:“你喊她阿姐,她是你什麽人?”

池蘅跪着不敢起身,使眼色教柳琴柳瑟攙扶清和起來,她自己跪得筆直端正。

清風揚起,發帶斜飛,她不急着回答,反而沉默下來,安靜思索。

這一刻,清和眼中天地只餘下一個她,她切切地、虔誠地、不敢攪擾地,等阿池一個結論。

她會用怎樣的字眼形容她們多年的感情呢?

姜煋興趣漸濃,背負藥簍,等意料之中的答覆。

池蘅腦海走馬觀花地閃過幼年以至年少的一幕幕,從起初兩府争奪‘将門之首’産生罅隙,再到她舍身擋箭陰差陽錯為兩府帶來和平。

她對婉婉的感情是複雜的。

年幼無知,只曉得爹爹不喜沈大将軍,那麽作為爹爹的女兒,怎麽能夠喜歡隔壁家‘對頭’的女兒?

她一開始是這樣想的,別理她,像其他人一樣冷着她。

可幼承庭訓,從來沒有一句話告訴她這樣做是對的。

文臣武将家的孩子當面喊婉婉‘小病秧子’,背地裏嘲笑她是不祥之人,因她剛出娘胎就‘克死’了阿娘。

他們都是有爹有娘的人,唯獨婉婉,生來沒了帶她來到這世上的血親。

她內心糾結,既憐惜,又愧疚。

六歲的池蘅已經從聖賢典籍和爹娘耳濡目染的教誨中懂得基本對錯,比如他們冷待婉婉,嘲笑她,辱罵她,本身便是‘恃強淩弱。’

那日長街遇見婉婉之前,她和蘭羨之打了一架。

事實也證明,蘭家兄妹果然沒一個好的。大的說話陰陽怪氣,小的暗地裏使絆子。

而後失魂落魄的婉婉就是這樣撞進她的視線,天地之大,喧喧嚷嚷,走在街上的那人,孤零零的,無甚生氣。明明比她年長兩歲,小臉蒼白,好似風吹得狠了就能将這人肉.身扯散。

英雄主義并非男子的專屬,池蘅天生正義感強。

利箭襲來,那是池蘅第一次與天争命。

好在結局不算太差。

兩府因她舍命相救握手言和,婉婉從那天起便愛溫溫柔柔地望着她。

她的命,起碼有一半是池蘅咬牙搏來的,所以她這個人,從此與世人第一次有了鮮明分別。

那些人是黑白色,婉婉是彩色。

許是那日鮮血噴薄染紅她衣衫,在外人眼裏,沈清和孱弱蒼白,但在池蘅眼裏,她是鮮紅的,明豔的。

是用她的血蒙上的絕美色彩。

憐惜一起,再難收回。

多年來,她也沒辜負自己的赤誠。

她懂她,遷就她,會看她舞刀弄槍,看她飛檐走壁,然後笑吟吟、發自肺腑地誇一聲好。

會在她教訓了那群纨绔,頂着被爹爹動家法的窘迫後,最先關心她有沒有受傷。

很多時候池蘅都在想,若婉婉曉得她是女子就好了。那樣,她就不算騙了她。

她唯獨在這事上騙了她。

一念之間她想得有點多,姜煋恍惚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朝她望來。

池蘅認真道:“婉婉,是我阿姐,是我鄰家青梅,更是我知交好友。”

沈清和指節崩白,胸口有一霎喘不過氣,她眸子微暗,心想:不是早就猜到了嗎?

她心底自嘲,面上不顯哀容。

觀她如此,姜煋眸色激起一分贊賞,不愧是身受寒毒都能咬牙撐下來的姑娘。

清醒、克制,傷了心都不露半分脆弱。

她問池蘅:“這樣的知交好友,你有幾個?”

幾個?

池蘅神情一呆,老老實實道:“不多,就一個。”

姜煋又笑:“你多大了?”

“十四。”

“還沒長大。”她玩味一笑:“怪不得。”

怪不得能惹得姑娘動心,怪不得能惹得姑娘傷心。

喜歡這樣的人,定然甜蜜又苦惱吧?

她笑看清和,清和眉眼輕彎,大有甘之如饴的意味。

神醫說話越來越奇怪,池蘅聽得雲裏霧裏,她最讨厭因為年紀小被人小瞧,可面對的是姜煋,是唯一能救婉婉的人,她不敢不敬。

她還跪在那,姜煋側身不肯受禮:“起來罷。你不會打算讓我在這為她診脈醫治吧?”

“多謝神醫!”

這孩子。

她很滿意。

原來不知不覺已經過去十四年了。

終于聽到神醫肯定的答覆,池蘅喜出望外,激動之下想為神醫磕個頭,被姜煋拎着衣領丢給沈姑娘。

姜神醫暗道:好歸好,就是太實心眼了。

清和拽着池蘅衣袖不教她亂跑,嘴上笑道:“好了好了,莫要驚着神醫。”

驚着?

她意有所指,姜煋眉峰微動:好生敏銳聰明的姑娘!

目光叫交錯,清和朝神醫莞爾,小将軍熱情地主動為神醫卸下藥簍,恭恭敬敬滿心歡喜地将人請上馬車。

馬車豪華,車廂寬敞,一行人來時忐忑匆匆,去時頗有幾分春日游的悠哉。

……

小香山,茂林修竹,竹屋三四間,居中那間是清和寝卧之地。

眼瞅着神醫為婉婉診脈,池蘅杵在一側緊張地大氣不敢喘,身邊的柳琴柳瑟同樣如此。

少女玉指纖纖,皓腕凝霜雪,姜煋雙眸微阖,半刻鐘後緊緊盯着病人無悲無喜的面容,淡淡道了一聲“可惜。”

聽她道“可惜”,清和一顆心再次沉入冷潭,水花都未濺起半點。

她也是學醫之人,十六年來與寒毒朝夕相處,自是清楚毒入五髒六腑,不可解脫。

池蘅穩住聲線:“神醫,婉婉她……可有救?”

“有救。”

柳琴柳瑟當即跪地叩首:“懇請神醫出手相助!”

姜煋搖頭:“你們謝得太早了。我說她有救,但我救不了她。她的藥,不在這。”

神醫陡然成了神棍,說話處處透着玄妙,池蘅守住心神,恭敬問道:“不在這,那在哪?”

“在哪我不知。不過能救她的,只有你。”

“我?我該怎樣做?”

“時機成熟,你就知道了。”

“時機成熟?”池蘅低聲喃喃,清眸湧現瘋狂:“什麽時候才算成熟?我等得起,婉婉等不起,神醫,可否——”

“阿池。”

一只手搭在她手背,清和柔聲道:“阿池,冷靜。”

池蘅眼眶微熱:“這要我如何冷靜?”

她心尖刺疼,只道婉婉明明有救,卻‘無藥可醫’,一時心念紛雜,真氣隐有倒流之勢。

“阿池!”清和眼疾手快地抱穩懷中之人。

“她近日心神損耗過度,讓她好生睡一覺罷。”姜煋收回點穴的手,眸光清冽:“她無妨,倒是你,【龍炎丹】乃虎狼之藥,棠九竟未告知于你?”

“棠九”這個名字從她口中念出來,帶着莫名的親厚熟稔。

清和神色訝然:“前輩……認識我師父?”

“怎能說認識?算起來,你還得喊我一聲‘大師伯’。”

清和抿唇,須臾,俯身見禮:“師侄清和,拜見大師伯。”

她躬身行禮,姜煋坦然受之。

過往種種,猶如浮雲缥缈,她有感而發:“我門師承久遠已在傳說之中,姑且不提。我與你師父本為同門,想當初道門四美,攜手同游,那是何等快哉,竟不想……”

竟不想什麽她沒說,只沉沉一嘆。

“棠九,亦為唐九,拜入師門前系出【唐門】,【唐門】主醫毒,三師妹兼修【唐門】與【道門】之功,造詣不同凡響。

有此名師,你命不該絕。然續命之法千千萬,你為何偏選最短命的那種?”

同樣的話,師父也曾問過。

猶記得多年前她與師父在用藥上發生争執,那天,恰好是阿娘忌日。

清和淡笑:“續命之法千千萬,也得有藥可續不是麽?

當時師父手中僅餘【龍炎丹】,此藥沒什麽不好,見效快,服之能少些痛苦。

憑着此藥,我安穩撐過這些年,否則身骨早埋黃土。

阿娘被賊人所害,不得其所。爹爹遷怒于我,祖母厭惡于我,複仇是殚精竭慮之事,既是血海深仇,仇當然要自己報,怎可假手于人?”

說一千道一萬,無非是情勢所迫,順勢而為。

她寥寥幾語,道盡孤苦,道盡好強。

“我不相信我會短命。都道禍害遺千年,我姑且,算半個禍害。”

清和垂眸看向熟睡的小将軍,倘天命難違,她最先禍害的,便是此人了。

她鐘意阿池,自然希望自己活得久一些,免得阿池長大辨明心意後,只能在她墳前哭。哭着哭着,泣不成聲地罵她不厚道。

此情此景,似曾相識。不知是過往在姜煋心頭留下的刻痕作祟,還是眼前溫柔含笑的姑娘打動她的心,她甘冒天罰的風險,幽幽斷言:“你的命,在她身上。”

清和笑容霎時多了三分清豔:“是嗎?我也甘願把我的性命交給阿池。”

“這些日子我來幫你調養身子,身負純陽真氣,可不是要她這麽糟踐的。”姜煋無奈,随手抹去唇角血漬,從懷中摸出一杆筆,提筆蘸墨開始撰寫藥方。

醫毒之中,三師妹擅毒,而她最擅長的,除了推演天命,便是治病救人。

人都走到她眼前,怎能不說是天命所歸?既是天命所歸,哪能當真見死不救?

抛開所有,單是為了池蘅,沈清和就不能死。

“婉婉——”

大夢一場,池蘅再次被驚醒,額頭冷汗涔涔。

清和坐在床沿捏着帕子為她拭汗,沒防備她猛然坐起,兩人額頭險撞在一塊兒,呼吸交纏,清和耳根驀地發燙。

姜煋在旁看得啧啧稱奇,末了,淺聲嘀咕:“我好像不該在這?”

她起身,負手出門。

窗外細雨連綿,池蘅眼底驚懼未褪,不由分說地攬住少女柔軟的腰身:“婉婉,婉婉……你一定能長命百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