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修仙第六十四式

心有不平, 煩躁不安,日子總得往前走。

老趙一家早就搬到山上去住了,老屋裏只有一些破舊家具,幾十年的歷史了。所以老屋院子經常不關門, 小偷不屑光顧。

地震的時候, 老胳膊老腿的老房子, 走廊直接被震踏了,樓梯也跨了一半,完全是危房。

這是李進他們在村裏施行的大型項目, 他很重視, 和施工隊一起過來。周圍鄰居也圍過來, 熱熱鬧鬧看着拆房子。

“趙叔, 您合張影吧,留個紀念。”基金會做事總是很有延續性, 現在已經想好了, 房子建成,該怎樣新舊對比。

“爸, 照相呢,來吧。”趙敏拉着老趙站在老房子跟前。

“哎, 來,琪子也來。”老趙對站在旁邊的陳琪招手,讓他過來。老趙腳下是一簇野花, 不知蒲公英的生命為何這樣長久, 入秋還開得這樣鮮豔。“站過來些, 以前起房子的時候,咱一家也照過。”

陳琪有些無措,老趙一把拉過他,左手拉了趙敏的手,叮囑李進:“照好看點兒啊,黃花也照進去。”

黃花說的是腳下的蒲公英,震踏的老房子沒人管,野花迫不及待的在此安家。

李進咔咔幾聲,周圍鄰裏笑着恭喜。

“可惜了,以前趙哥家搬新房的時候,我還幫着擡過箱子呢。當年結婚置辦的行頭,都是好木料,鎖都雕花的!”

“這房子起的時候,敏子還讀小學吧?現在都成大姑娘了!”

“可不,記得那天中午老大太陽,我和老趙砸土牆呢,敏子領着通知書回來了。期末考試又考了雙百分,全班第一,就操行扣了兩分,還是意思意思表個謙虛,不然,科科滿分。”田二舅笑道。

周圍人紛紛贊揚,“敏子從小就學習好,出息!”

“婆婆,操行是什麽?”只有不在狀态的二姨奶奶外孫子歪着頭問她。

圍觀的人哈哈大笑,“就是思想品德啊,操行!用現在話說,是平時表現,是禮貌人品!可惜現在好像沒有操行這門課了!”

Advertisement

“大家坐,咱往後退點兒,師傅們要拆了!”老趙端着個大茶盤出來,上面堆着花生瓜子糖果和兩包煙,趙敏陳琪跟在身後,扛着長條凳。

“哎哎,趙哥講究個啥,牆角一蹲就是。”李二伯還端着碗呢,這不早不晚的不知吃的哪一頓,聽說要拆房子,趕緊護着碗往後退。

“趙叔,房子裏東西都不要了嗎?那真拆了?”李進最後确認。

“拆吧,那點東西,鄉裏鄉親不嫌棄的都撿回去燒火了,剩下些破爛,不值當冒險進去拖出來!”老趙大方一揮手,挖掘機就突突進場,哐哐一頓亂砸,破敗的二層小樓徹底坍塌。

“喲喲!”人們看這騰起的灰塵,又噔噔退了幾步。

“趙哥,你可真有牌面,山上房子修那麽好,還有錢修老房子啊!”

“這話說的,敏子能幹,琪子大方,趙哥怎麽就不能修房子了!”

“我也是托了小夥子的福,這小夥子叫李進,專門給咱們蓋房子的,還能補貼錢。你們知道他不,之前在村委會搞過活動的。”

“村委會?沒去過,村長沒叫開會啊?”李二嬢笑道。

“開會也不找你,你是隊長還是會計?想得美!”李二伯怼自己老婆好不嘴軟,“我知道,坡上頭我李大爺去那吃過飯,免費的,是不?”

“是,我們對孤寡老人免費提供午飯、晚飯,現在人手不夠,等發展起來了,還可以提供上門養老服務。老人安心在家裏,我們上門照顧,幫忙做飯、打掃衛生,不收錢的!”

“哦,還有這樣的好事?我怎麽不知道?”二姨奶奶驚詫問道,聲調高了不少,“不是孤寡成不?”她老人家也想享受這待遇!

“遇上辦活動可以的,我們有許多活動,每次都會用隊上大喇叭通知,村裏公示欄也會貼海報。您平時遛彎到村委會,可以順便看看。”

“小夥子真實在,還您啊您的,跟電視上一個音兒~”二姨奶奶調笑李進,鬧他個大紅臉。

“婆婆,我也會說您,您!”

“哎呦,乖孫子,婆婆稀罕死你,怎麽這麽機靈呢!”

一群人見李進的窘态和二姨奶奶外孫子小機靈,哄然大笑。

“聽說你們給趙哥家免費建房子,真的?”總算有人問到了李進想要解答的問題。

“只是免費設計,指導裝修和室內裝飾,還會補貼三萬塊。”

“三萬?這麽多?真免費嗎?”

“不會讓我們簽什麽合同吧?”

“是不是無息貸款,他們說話就是玄乎,不要利息,錢還是借的啊!”

一聽三萬塊錢,現場頓時向熱油鍋裏進了水,真炸開了。

“不會,不會,只要按照我們的設計來,接受指導,這些都是免費的。大家可以看看趙叔他家的房子圖形,還有我們之間的合同。”李進有備而來,帶了資料來。

懂行的男人直接拿了建築圖紙,近些年種田沒出息,好多男人都外出打工,泥瓦匠是門檻最低的行當,很多男人都會看圖紙。女人們更感性,對着規劃圖、合成場景圖議論紛紛,“咱門前能有小河,就這條臭水溝子,別開玩笑了?”

“不過真不錯,看着老派,有味道。”

“我可看到了,咱們隊上有條小溪從門前過,聽趙敏說,以前還能洗菜,淘麥子,後來只能洗衣服,現在連衣服都不能洗了。咱們在建房子的同時,還要清理水溝,不能再往裏倒垃圾了。”李進順帶說了垃圾處理,改造小溪的方案。

“還不是光明村那群不要臉的,一點兒不光明,占着在上游,活生生把好水敗壞了!以前還能喝呢!現在喂豬都嫌髒!”

“就是,就是,光我們保護有什麽用。好多年前,老隊長不是去交涉過,光明村的嘴硬着呢!水從上游下來,我們有什麽辦法。”

大家又七嘴八舌讨伐起光明村那群不仗義的孫子來。

李進聽得兩眼冒光,不是他喜歡八卦,而是他終于把局面打開了。以前即便在村委會做活動在,知道的人少,受益的人基本是邊緣人群,在村裏沒有話語權,李進只能單方面付出,交流一些家長裏短。現在,和這些壯年人說話,同仇敵忾的八卦是最能拉近感情的,他終于和村民中的主事人站在了一起。

為什麽千方百計從趙敏一家入手,要的就是這個牽線搭橋的領路人啊!

李進笑道:“以前不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現在光明村也吃到苦頭了,我們基金會和鎮上政府有聯系呢。門前小溪保護可是政府立項的項目,光明村也要照着來!”

“政府的?那沒問題,光明村的孫子屁都不敢放一個。”村民們放心了,又問“你們準備怎麽搞?”

“我們有個計劃,先說出來,請大家活兒幫忙參詳參詳,提提意見。咱們會請人疏通小溪,鋪上鵝卵石,整理幹淨。過後就需要大家共同愛護了,每家每戶都不能往溪水裏倒垃圾。咱們會給每家每戶發垃圾桶,請人上門收。大家也要相互監督,誰往小溪裏倒垃圾,要罰款的。”李進詳細解釋了他們的“垃圾革命”,出乎他們預料,村民感興趣的,卻是——

“你們要找收垃圾的?每個月出多少錢?給買社保嗎?這是不是政府招馬路清潔工那種?”田二舅媽嗓子最高,在一群問着同樣問題的女人堆裏,第一個高喊出來讓李進聽見。

“啊?啊!”

“工資!社保!買不?”田二舅媽大聲問,對着周圍鄉親鄰裏一陣吼,“都別說了,人家小夥子聽不清,一個個問!”

“不是,不是,只是公益性崗位,每個月有一千塊補助……而已。”看着一群女人冒光的眼睛,他忍不住加上了“而已”兩個字。

“收幾個村的垃圾?運到什麽地方?有硬指标規定嗎?”

“給不給買社保,倒是給句準話啊!”

“管多少年?怎麽說也要兩年吧?你們什麽時候招人?有啥條件?”

衆人七嘴八舌問開了,李進不明白,難道重點不知小溪改造,居住環境提升嗎?

這不知行情的!

農村好在吃啥用啥就地取材,一年花不了幾個錢。同樣,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這收垃圾的活計,就是天上白掉一賺淨錢的好事。啥叫淨錢?不出本錢,賺的都是純利潤。出把力氣就能幹了的活兒,對村裏人來說,收垃圾、打掃馬路簡直不叫事兒!政府給買社保,比新農合之類強幾倍,一向是搶手活!

可憐的李進,從來沒在村民中受到如此熱捧,在幾千只鴨子中艱難回頭,把求救的目光投向老趙。

老趙笑眯眯後退一步,偏頭假裝自己沒看到。

李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