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太子太傅
閉眼間,心事如長河之水鋪濤卷浪襲來,落在指尖,形成一道天然渾成的弦律。
韻律時急時緩,時悲時喜,急如風卷千堆雪,悲如千猿哀鳴,緩若明月清風徐來,喜如柳上眉眼彎彎。
一曲作罷,睜眼時,對上夜落的微笑,水遙猶然不可置信,耳中所聞見的莫非就是心中的音律麽?
“沒成想水遙的琴律如此之好,仿若天籁一般。”
聽到适情誇贊的聲音,水遙方才确信,原來自己應心彈了一曲。
水遙心中一喜,忙跪于地上拜了幾拜,拉也拉不住。“水遙多謝姐姐的教導之恩。”
夜落扶起了她,又簡單說道了一些音理,水遙一一領教,心情豁然通透,竟似雲開見月、霧散山青。
後續再聽時,水遙的音律自成一脈,十七弦流轉于指中不費吹灰之力,琴技渾然天成。
聽了幾日,夜落也不再呆在流金歲月裏,她的一腔心思都在詩評的人選之上。
詩判的人選,必然是學識豐富多有名望的先生,這位先生還得是個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的人,方能公平公正地對學子們的詩賦給予評判,這是流金歲月生存的根本。可這樣一位先生,又豈肯來她這個簡陋之所?
“倒真有這麽一位人物,适合詩評先生的位置。”雲宸煜笑道。
夜落看着雲宸煜,欣喜地問:“何處的先生?”
雲宸煜眉開眼笑,“太子太傅沈翰山先生。”
沈太傅為先太子太傅,學識淵博,為人正直。自太子仙去後,沈太傅就辭去太子太傅之職,文帝感念他的正直,仍授予太子太傅位銜,令其位居翰林院修書撰文。沈太傅入翰林院後未曾授業其他皇子,與其他官員也并無來往。
夜落低頭淺笑,“果然是絕佳人選。”
Advertisement
雲宸煜道:“這沈先生倒是難請得很!不如讓小爺出面相請?”
夜落卻說:“皇子若是出面相邀,豈不失了公正之理?待我會見先生,一日不成,就多幾日,一月不成,則多幾月。”
雲宸煜笑笑,應道:“好,辛苦落落,小爺靜候佳音。”
沈太傅的府邸位于京都,離流金歲月兩條街的距離。
夜落和适情從早晨開始待在沈府外,請門衛遞交;
拜帖,每被拒之門外。
适情不解,問道:“姑娘差人遞帖就可,何須守着府外?”
夜落解釋:“即是邀請,就要誠意為先。”
夜落向來點到為止,适情也是一言就明。她每次都微笑着陪夜落等候在府外。
沈太傅的府邸不是普通人想入就可入的,夜落每每遞去的拜帖,不消一個時辰,就被門衛退返。
夜落也不急惱,只央求門衛,若是先生相見,只肖在側門外的馬車旁知會一聲就可。如此候了半月,仍持之以恒。
正所謂「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夜落的這份真摯與執着終是傳到了沈太傅的耳中。
沈翰山提了興趣,決心見一見這個人。令沈翰山未曾想的是來人竟然是一個弱瘦的女子。
他對富家千金實在不喜,當即要拒之門外,卻又拉不下面子,左右沒個好臉色。
縱然如此,夜落依舊微笑盈盈,端雅得體,禮儀更是步步作足,每一步都是恭敬無比,不得不讓沈翰山刮目相看。
“這位娘子,你頻替拜帖,可是為何?”
夜落低頭施禮,先由适情道明口疾之因,唯恐唐突先生,随後說來,“小女有一事相求。”
沈翰山道:“老夫與娘子從不相識,何來請求一事?”
夜落畢恭畢敬地回道:“先生與小女自不相識,小女對先生卻高山仰止。先生的品性如菊傲淩霜,學識如書海,小女如雷貫耳,推崇備至。”
“娘子不必誇大其詞,有話直說罷了。”沈翰山不喜左右逢源,直接了當地說道。
夜落心知自己唐突,致于歉意,開門見山地說道:“小女有一間詩賦軒,以吟詩作賦為主,需請一位詩評先生評選佳作,不知先生能否屈尊纡貴?”
沈翰山臉色一拉,聲音憤然,“老夫不喜這世俗之事,娘子另覓他人。”
“先生……”
夜落還待說什麽,被小厮直接轟出了門。
适情還欲安慰夜落一番,卻見她臉上露出笑容,毫無一絲陰霾心傷之情,不由疑惑,“姑娘守了半月,只說了幾句話便被趕出府門,難道心裏不委屈?”
夜落笑道:“丫頭,何來委屈?心裏歡心還來不及。這位先生果真如傳言般剛正不阿,公正無比。若是得他相助,流金歲月何愁詩賦無處!”
适情搖頭,“姑娘,沈太傅并未同意屈尊呢!”
夜落不知何時來的信心,壯懷滿志地說道:“既已相見,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來日方長。古有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今日我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女子,也可以以誠感人。不怕日久,只需誠達。”
适情并不知諸葛亮和劉備是誰,但知道自家的姑娘要以恒心感動那位公正的先生,她除了支持,似乎也沒有什麽大道理可勸解。
沈翰山見了夜落一面,本以為這女子被趕出家門後斷了念想,沒成想每日依舊有門衛提交請帖,心中不覺留了一心,只問門衛府外的女子可有留語,卻仍是閉門不見,返回請帖。
如此又經七日時長。再收到請帖時,夜落仍未留語,卻在請帖處工與細致。
這份請帖與往日不同,請帖內外均以花中君子為底,畫工巧妙,顏色鮮明,宛若真實花朵一般鮮活,竟不像是畫作。
再看拜帖之內,依舊是寫着「朝歌夜府夜落敬拜」,文字與往日無異,一筆一畫仍是沈翰山翻遍學院書棧不得知的字體。
除此之外,拜帖內還附有一首五言律詩,只見詩中寫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好詩,好詩……”
沈翰山連連贊嘆。「好雨知時節」,這女子的用意溶于詩內,讓人不覺贊其詩意。
可贊歸贊,沈翰山還是未能應承詩評之名。他倒要瞧瞧,女子還會使用如何的伎倆。
又過一日,夜落依舊來到太傅府外,恭敬地遞上了拜帖。
誰知拜帖未入門,就見送帖的小哥兒急忙出得門來,身後跟着一門小童,疾沖沖坐着馬車往別處去了。門衛說道:“娘子,今日的拜帖是送不進去了,請娘子先回吧!”
夜落答謝門衛,就在旁邊立候。不屑多時,離府去的小哥依舊坐在馬車回了府,跟随來的還有一名須發蒼顏的大夫。說是大夫,只因他備了一個診箱。三人下了馬車,又疾沖沖往府內去了。
莫非府內人有急症?夜落不及多想,也喚适情從車內取來診包,候在門外。
——題外話;
流金歲月開場倒計時,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