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惹禍事
怪不得今早來宮中請安,那小子看起來格外的乖巧,原來是捅了婁子了!
李倏未能明示,底下的宮人心中暗暗叫苦,葉容适時出聲,“糊塗東西,陛下正病着,任何人都不許打擾!”
宮人這才躬着身,退出門外去打發紀侯夫人。
卻說這件事情來龍去脈,還得從昨天晚上談起。
李長衍受紀常明老侯爺之邀到薊廬吃酒,小殿下略通音律,紀常明聽說後還特意叫了教坊司的弦月姑娘來彈奏琵琶。
紀常明邀他前來所為何事,李長衍并不清楚,纨绔子弟是他做慣了的,只一味飲酒聽曲,打定主意人不動我不動。
一曲罷,李長衍贊道:“好曲。”
紀常明眼神示意弦月上前伺候。女子下意識抱緊懷中的琵琶,她是教坊司的樂師,自來只彈曲不賣笑。座中二人乃京城權貴,她不敢輕易得罪,面上露出遲疑。
李長衍也不喜歡與個不相熟的姑娘過分親近,趕在紀常明搶先攔下,“不必了,本殿此來只為聽曲,莫要唐突了弦月姑娘,姑娘繼續彈曲罷。”
弦月得了命令,忙重新撥攏琴弦,奏一曲山幽幽。
紀常明心領神會,很是貼心地在小厮耳邊吩咐了幾句。小厮點點頭小跑着出去,不多時領回來兩個美貌少年。
但見那二人塗脂抹粉,媚眼含羞,李長衍背上的汗毛幾乎一齊豎了起來,他一口酒梗在喉間,上不來下不去,被嗆得咳嗽起來。
且不論他對男色并無興趣,便是有見着兩個如此詭異之人也該盡散了,這就不得不說還是他皇叔眼光好,于此是個行家。
念及此處,不由得在心中暗暗嘆息:皇叔啊皇叔,你的斷袖之癖都已經連累到我了!他日若是我名節不保,你可要怎麽賠我!
紀常明祖上都是有功之臣,便是李倏在此,對紀家人也會格外寬容,李長衍自然不好在明面上發作,“紀侯好意本殿心領了,可惜本殿并不好此道。再者說,本殿若是輕浮了弦月姑娘,失的是德行,但若同這兩位少年有所瓜葛……”
李長衍搖頭一笑,“那本殿要丢的就是小命了!”
Advertisement
紀常明不解,“不過尋歡作樂一場,殿下何出此言?”
李長衍四肢五體都叫嚣着嫌惡,恨不能将拒之門外四個字刻在臉上,用力擠出一抹虛假笑容,“皇叔對本殿一直管教嚴格。”
他說這話本意是拉李倏做擋箭牌,好絕了紀常明想要自降身份做皮肉生意的念想,卻沒成想紀常明卻替李長衍委屈上了。
“陛下他身為為長輩,對殿下确有管教之責,怎麽如今殿下已經成年,這等私事陛下卻還要一一過問?殿下此前去南疆偵查軍饷之案,朝野上下都贊您舉世才能,百姓也都人人稱頌說您是賢王。臣說句僭越之言,若當初老王爺未曾戰死沙場,殿下您就是名正言順的……”
“紀侯爺!”李長衍冷冷打斷紀常明,聲音聽來格外凜冽,“你喝醉了!”
三人成虎,這話若是傳了出去,于李倏便是無妄之災。
紀常明本欲探聽李長衍是否對皇位存有觊觎之心,想要煽動他與李倏骨肉相殘。誰知剛一開口,就被李長衍毫不遲疑頂了回來。
他忙斂了義憤填膺之色,“老臣失言。”
李長衍從座上立起,垂下眼眸俯看着紀常明,“紀侯自知僭越,往後這些話就別再說了!今日本殿未曾來過薊廬,你那些話也未曾聽過。”
說罷一刻也沒停留,帶上随從頭也不回地走了。
紀常明幾乎懷疑起平日裏那個沒正行的纨绔小王爺,是否皆因世人錯覺,适才李長衍那種不言茍笑的陰恻神色,竟有幾分李倏平日裏的模樣,将他生生吓出一身冷汗。這叔侄二人倒是一脈相承的生來就有着攝人威儀。
這件事到此并沒有完,第二天一大清早李長衍就從王府出門,打算進宮去向他的小皇叔請安,誰知竟不巧在琅塢街上碰到了紀觀複。更不巧的是,紀觀複的車夫駕車技術并不純熟,差一點就驚到了李長衍的馬。
李長衍昨晚在紀常明那受了把無名怒火,一宿也沒能平複,加上今早這不愉快的碰面,便将那些話又嚼了一遍。再想到他兒子紀觀複每每于朝堂之上頂撞李倏,隔三差五上表奏章更是從不見恭敬陳詞。這幾乎等于是在李長衍心火上倒了三升油,星星怒火頗有燎原之勢。
李長衍将手中的扇子搖得極快,吩咐小厮,“去找幾個人來,把紀觀複給本殿暴打一頓!”
小厮大驚失色,結結巴巴道:“殿……殿下,這不太好吧?”
李長衍眉毛一揚,“紀常明那老東西不能動,他兒子本殿還揍不得?”
小厮勸道:“殿下,紀小侯爺是朝中言官,這無緣無故,可打不得啊!”
“無緣無故?”李長衍轉轉眼珠,無中生有道:“他對教坊司的弦月姑娘存了不軌之心,本殿要替天行道!快去!”
小殿下發話若敢不聽,倒黴的還是自己,小厮只好硬着頭皮去命人當街毆打言官。
是以紀觀複一大清早在去府衙的路上……莫名其妙被擡回家中卧床不起。
若是旁人,李倏只需主持公道即可,偏人家狀告的是李長衍,李倏身負教養之責,罰得重些不忍心,罰得輕了恐有偏私之嫌。
李倏揉了揉酸痛的眉心,手落放在四腳方桌上,正好觸碰到那本棋譜,神思一閃,再看到徐彰滿面從容,有些事突然就明了。
“徐愛卿早知此事?”
徐彰垂眸斂笑,答道:“陛下聖明。”
他既知道這樁事,又一直等到紀侯夫人來過才肯說,定然是有什麽別的話要同自己講。
京都之中多有傳聞,徐彰與紀觀複二人不合,連李倏都聽說過。今日徐彰為了此事特意進宮來多一句嘴,李倏想他總歸不是來參奏長衍落井下石,說不準還要對紀觀複落井下石。
徐彰朝李倏拱手一揖,“臣鬥膽一問,陛下打算如何處置寧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