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侯府“真”千金9他三言兩語,就将唐……

他們走到百花苑入口處,陸隽遠遠的就看到唐琪軒,忙帶着林安瀾走了過去,邊走邊說,“雖然沒找到唐蓁,但是找到唐琪軒也是一樣的。”

唐琪軒遠遠地看到林安瀾跟在陸隽身後,差點以為自己看錯。

要知道陸隽雖然表面看起來是個溫潤如玉的人,總是面帶笑容,令人如沐春風。可只有他這從小和陸隽一起長大的人才知道,陸隽這貨本質很冷漠。

之前,母親薛慈看好陸隽,想将唐蓁許配給他,卻被唐琪軒否決。

只因唐琪軒知道,陸隽雖然和他交好,時常出入鎮南侯府,平日裏見到唐蓁,也會和她交談一二,可他根本不喜歡唐蓁。

應該說,他從沒喜歡過任何人。

唐琪軒和陸隽,被并稱為京城兩位風姿翩翩、溫雅謙遜的公子,但他們的內心都不像外表表現出來那樣。

唐琪軒心思多而雜,做事周全,且非常護短,只願意護着自己的家人。

而陸隽,他的心思深不可測,他看上去對誰都很溫和,可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他踽踽獨行,沒有能令他心軟的人。

唐琪軒在有了未婚妻後,會對她感到期待,會願意将他納入自己的保護範圍。

可陸隽卻一直拒絕陸家給他訂親,他曾親口說過,他這輩子絕不會喜歡上一個姑娘。

所以,唐琪軒看到他與林安瀾交談時,臉上的笑容不再是面對其他人那種客套,而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笑,他怎能不震驚。

陸隽将林安瀾帶到唐琪軒面前,上下打量他一番,見他腰間戴着一個荷包,這荷包明顯出自女子之手,揶揄地笑了笑,“唐世子,陸某将唐姑娘給你帶來了。”

唐琪軒見林安瀾神色從容,似乎沒遇到什麽意外,他松了口氣,擰眉問她,“你怎麽跟陸二爺在一起,蓁兒呢?”

林安瀾想到唐蓁和楚靖傑躲起來說了這麽久的話,倘若被唐琪軒得知,恐怕會不高興,便撒了個小謊,“我剛才見山坡上的山茶花開的漂亮,一時看得專注,和蓁兒失散了。”

唐蓁和楚靖傑說了許久的話,發現時間不早了,她想起獨自留在百花苑的林安瀾,一陣後怕,急忙四處尋找她的下落。

Advertisement

她找了會兒,終于看到林安瀾和大哥以及陸隽站在百花苑入口,心裏一喜,忙走了過來,“大哥,娴兒,你們讓我好找。”

唐琪軒瞧她臉上含羞帶笑的喜色,哪裏猜不出她和楚靖傑見面了,他敲了敲唐蓁的頭,不悅道,“母親和外祖母交代你照顧好娴兒,你卻自己跑去玩,哪裏有當姐姐的樣子!”

唐蓁捂着頭吐了吐舌頭,她長得俏麗,這種小動作做出來也顯得俏皮,她拉着林安瀾的手半是撒嬌半是道歉,“娴兒,是姐姐粗心,對不住你,你玩的怎麽樣,要不姐姐再陪你去園子裏走走?”

她也知道自己不太會照顧人,擔心林安瀾真的被自己冷落,就想補償她。

唐琪軒冷着一張臉,他在外人面前總是如沐春風,唯獨對他在意的家人會偶爾表現出真實性格,“行了,娴兒哪裏能指望得上你照顧,我在望月亭準備了酒菜,陸二爺,一起過去吧。”

望月亭是公主府地勢較高的一個賞景點,到了午飯時間,前來赴宴的貴女和公子們都被請去用膳了,唐琪軒也命人安排了酒席,擺在望月亭。

他們到達望月亭後,王家姑娘早已等候再次,看見唐琪軒,王姑娘臉頰泛紅,上前和陸隽見禮後,便和唐蓁聊了起來。

唐蓁将林安瀾介紹給她,王姑娘自然知道鎮南侯府傳出來的消息,不曾表現出任何異樣,拉着林安瀾,如同親妹妹那樣和她交談起來。

三位姑娘聊得起興,唐琪軒和陸隽也站在望月亭邊上,有一搭沒一搭地交談。

想起近日北疆傳來的消息,唐琪軒皺眉,“聽聞北疆王鐵巴達準備派使者來大夏議和,戚太師卻上奏陛下,要向北疆使者揚我大夏國威,他提出的辦法竟然是要賞賜北疆金銀財寶,奴婢糧食,這算什麽!”

戚太師是太後的親哥哥,也是皇帝的親舅舅,當今陛下自幼登基,戚太師仗着國舅身份,在朝中作威作福,屢次向陛下進獻荒謬的建議,但陛下卻礙于太後,不好直接拒絕。

陸隽卻沒有他那般氣憤,他淡淡道,“這些都是小事,如今該考慮的是,鐵巴達會派哪位王子前來議和。”

鐵巴達今年已經五十九歲,他兒孫衆多,早年生的幾位王子在王權鬥争中都已逝去,如今在北疆較活躍的幾位王子,還比較年輕。

特別是十九王子烏魯,是鐵巴達的小王妃所生,小王妃年輕時在北疆以美貌出名,深受鐵巴達寵愛,小王妃背後的母家勢力非凡,給予烏魯王子深厚的支持。

烏魯王子本人也很有實力,他陰險狡詐,幾年來率領兵馬與楚靖傑幾番交手,和楚靖傑實力相當,若不是去年冬北疆糧草不足,楚靖傑靠大夏豐厚的糧草支援,只怕未必能打敗北疆。

唐琪軒臉一黑,倘若北疆派烏魯王子前來議和,那大夏必然要被他撕下一塊肥肉來。

其實幾年來,大夏朝中各方勢力對北疆的态度都不同,是和是戰吵了好幾年,若不是皇帝堅持,作為後盾支持楚靖傑與北疆開戰,只怕北疆的事還要再拖好幾年。

唐琪軒和陸隽都是文臣,但他們卻站在皇帝這邊,支持與北疆的戰事,當今陛下雖年僅十七,卻胸有丘壑,一心要肅清朝野,開拓疆土,這也是他們願意支持皇帝的其中一個原因。

在望月亭用過飯,唐琪軒帶着兩位妹妹回府,鎮南侯府,薛慈焦心等了他們一天,見林安瀾和唐蓁全須全尾地回來,松了口氣。

她倒不是擔心林安瀾在宴會上受欺負,以她的身份,這輩子都沒嘗過被欺負的滋味。而是擔心母親瑾淑大長公主對這孩子不滿,薛慈作為女兒,深知母親為人挑剔,連過繼來的弟弟家的孩子尚且不滿意,更別提林安瀾是從農家被接回來的。

晚上,唐博青回到家,薛慈便提起林安瀾的親事來。

她憂心道,“娴兒畢竟是在農家長大,這身份高不成低不就,京城裏勳貴人家的子弟只怕不願娶她,可我又不想讓她低嫁。”

唐博青脫去外裳,攬住她的腰道,“這等小事不勞你煩心,我心裏早就有成算了,以唐娴的身份,勉強嫁進公侯之家确實不妥,不如找個小門小戶,對方看在侯府的份上,也不敢欺負她。”

唐博青對這個所謂的親生女兒着實沒有太多感情,唐娴已經十六歲,他只想盡快打發她嫁出去,免得留在府裏,惹出事端。

薛慈聽了他的話,便着急地問,“咱們家哪裏認識什麽小門小戶,你到底看中了誰?”

唐博青無奈,只好說,“我有個庶姑母,早年嫁到了青州,你可還記得?”

那位庶姑母是唐博青父親的庶妹,早年間嫁到了青州範家,幾十年沒有回京,這麽多年過去,範家早已落魄,庶姑母也已經年邁,如今範家小輩裏僅有個孫子,讀書還算成器,庶姑母便厚着臉皮給唐博青寄了封信,說孫子範荊浩要進京趕考,希望能借住在唐家。

唐博青前幾天接到這封信,便交給管家處理這件事了,讓管家收拾出一個院子,給範荊浩住。

今日薛慈提起唐娴的婚事,他忽然想起範荊浩來,以唐娴的身份,無論是勳貴人家還是書香門第,必然都看不上她,而這個範荊浩身份低微,讀書還算可以,配唐娴倒綽綽有餘。

他将此事告訴薛慈,薛慈卻更擔心了。

這段時間,薛慈與林安瀾相處甚好,林安瀾的性格和唐娴不同,薛慈對她也真的有了點母女感情,一想到唐娴将會嫁給赫赫有名的長寧郡王,而林安瀾卻只能嫁給範荊浩這樣身份低的書生,她心裏就不太舒服。

她抓着唐博青的衣襟問,“範荊浩的身份會不會太低了?”

唐娴至少名義上是侯府嫡女,下嫁給一個窮書生,真有點委屈了她。

唐博青卻不在意道,“範荊浩本就是我侯府姻親,将來我在仕途上幫一幫他,唐娴嫁過去也是個官太太,不委屈她。”

他三言兩語,就将唐娴的終身大事定下。

男配是我心頭好[快穿]

···
下一章 上一章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章 .侯府“真”千金9他三言兩語,就将唐……

28%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