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官員大調動
第三十九章官員大調動
京城過年的熱鬧依舊,每日晚上張燈結彩,等着上元節的到來。
十二夜裏,有幾個人借着夜色,陸陸續續到了趙樞密副使府,一直等到三更,又悄悄離去。
十七日,官家戴通天冠,着绛紗袍,與皇子及衆大臣侍衛出了禁中。車駕出宣德門,經禦街,南熏門,往東郊而去。一路上,有百姓争相觀望。郊外要進城的百姓也都紛紛避讓,等車駕過去,響起聲聲議論。官家執鎮圭,親享神農,以後稷配,備三獻,遂行三推之禮。播種谷物“黍、稷、秫、稻、梁、大豆、小豆、大麥、小麥”,共九種,是為籍田禮。籍田後,承攆回思文殿,李相奏解嚴,百官稱賀,鼓吹振作回禁中。至乾元門,大赦,改元,除十惡、官吏貪贓至殺人者不赦外,百姓七十歲以上賜爵一級。[1]
回到垂拱殿,官家批閱奏折,看到已遷任山南東道節度使趙則平的上疏,其表明想回京拜見的心願,官家露出一個笑容,立即允準。
沒多久,趙則平入京,在朝會上對着官家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官家親自扶起他,為這個年邁的老臣賜座,趙則平謝恩卻并未入座,他涕泗滂沱地看着官家,哽咽道:“臣已近古稀之年,離京五年,夜夜夢見陛下之英采,本以為再也無緣得見天顏,幸得陛下恩寵,臣才能再見陛下,臣無憾了。”
“聽卿此言,朕心甚堵。”官家看起來也是很感動,“不若卿暫留京都,多陪朕些時候。朕每每想起從前,便甚感懷念,常想有卿閑聊往事。”
“臣謝陛下恩德!”趙則平及時應下。
下了朝,陳王回京府衙門,直到天黑,才回了陳王府。然而,他這次并未急着回攬月居,而是在外書房見王府侍講、庫部員外郎閻象。
“今日早朝,我觀阿爹之意,是想重新啓用趙則平。”陳王神情鄭重,語氣嚴肅。
“王爺可要出手?”閻象小心問。
“哼!”陳王冷笑一聲,“自然要出手。”他眯起眼睛,看着外面黑夜,“阿爹此事現在可需要有人推一把,我正是最合适的人選。”
“王爺英明。”閻象知道他的意思,先谄媚了一句,随後又面露擔憂,“可趙則平此人手段太過強硬,王爺先前又和他有些嫌隙,若此次推他上位,就怕他行事會不利于王爺。”
“無妨。”陳王勾起嘴角,笑意深沉,“若論與他之間的嫌隙,我可比不上阿爹。”
“可李相并無過失……”閻象還是有些不放心,覺得此事難為。
“無需擔心……這個京城聰明人多得是!”陳王道,“你先替我拟份折子。”
Advertisement
“是。”閻象也露出笑容。李相與官家的針鋒相對不是一天兩天了,自從官家決定北伐之事,不經過中書,直接找樞密院商議之後,李相與官家之間,便有了難以化解的嫌隙。
與此同時,趙樞密副使的府邸如往常一樣再次聚集了幾個人。
二月初,有人在京府衙門敲響登聞鼓,驚動官家,官家親至京府衙門審案。擊鼓之人乃京城一庶民,名喚翟馬周。此人言辭犀利,訟稱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有戰争的時候,不作邊備,只知賦詩宴樂。官家着人專查此事。
十二日,陳王上疏,曰:“昔日太宗皇帝有魏征等人,玄宗皇帝有姚崇等賢相,才有清明盛世。陛下也可網羅人才,輔佐陛下治理天下。宰相乃百官之首,為百官之表率,應有大才者居之。山南東道節度使趙則平不茍求恩顧以枉祿,不徇私人情以邀名望[2]。又是開國功臣,且曾經兩次為相,堪為百官之首。”
十三日,因籍田禮,京府尹、陳王進封許王,韓王進封襄王,冀王進封越王,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昉為尚書右仆射,參知政事呂聖功擢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王顯加檢校太傅,給事中許國公趙則平守太保兼侍中,參知政事辛仲甫加戶部侍郎,樞密副使趙昌言加工部侍郎,樞密副使王灑為參知政事,禦史中承張宏為樞密副使,其餘內外官都加恩賞。
這一次高層官員的變動,使得很多人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想法。李昉不再是宰相,小衙內李承昱為他爹傷心,卻不敢去揭他爹的傷疤,只好帶着酒去找他三哥。
“你怎麽又來了?”李宗谔也有些心煩,一點都不想看到這個兄弟。
“我……”承昱縮了下腦袋,“我就是來問問阿爹……”
“阿爹沒事。”李宗谔打斷他的話。
“可是阿爹……”承昱不懂官場,只知道他爹好像遭了官家厭棄,又被貶了官。
“你還有心情喝酒!”看到他手裏提着的酒壺,李宗谔氣不打一處來,奪過酒壺就扔出了書房,還不忘了教訓他,“你不知道阿爹因何被訴嗎?”
“我……”承昱張了張嘴巴,不知道說些什麽,他只是覺得三哥也許會煩,他帶着酒解憂。
“趕快回去!”李宗谔趕他走,“沒事不要出府,有人宴請也別去。更要管好你的嘴,別人問什麽也不要說,也別出去亂說。”
“知道了。”承昱雖然有些不甘心,可還是慢吞吞地退出去了。看着天上明月,他一聲長嘆,若是楚三哥在就好了。
已晉封為襄王的趙恒,談不上喜憂。雖然他不是很喜歡趙則平,可此人确實有大才,配得上宰相之位。明之走之前也和他隐晦地提過,趙則平起複是早晚之事,讓他不要多加幹涉。他本也沒想過要插手這些事,在阿爹眼裏,他無大才,只是一個老實本分的王爺。只是可惜了李相,一把年紀,為大宋兢兢業業,卻又被罷相,他不禁有些心寒。想到他被罷相的原因,襄王臉色變冷,招來小厮來喜,吩咐道:“你去告訴可喜,讓他把那件事透露給趙相和許王。”
“是。”來喜應了聲退下了。
襄王也不叫小厮來侍候,自己親自研磨鋪紙,開始寫信。剛寫完信,小厮來喜回來。襄王把信遞給他,道:“快馬加鞭,送到夏州。”
“是。”來喜接了信,又馬上出去了。不用問,他也知道這信是給誰的,如今楚三爺正随楚都巡檢使在夏州。
阿爹明知翟馬周所訴,乃是欲加之罪,可他現在需要趙則平這個有足夠分量的人來壓制文官,消除那些言論。這是瞌睡送枕頭,阿爹當然接着了。
楚晅一直在軍營忙到很晚,剛進了府門,就看到清風守在門口,顯然是在等他。
“怎麽了?”楚晅邊往裏進,邊問。他不跟着古卿,在這兒一定是有事了。
“爺。”清風一直陪着他進了屋,才把信拿出來,“這是今日到的。”
楚晅擦了臉,扔了手巾,看了清風一眼,看到他手裏的信,便知是京城來的。他接過信,匆匆看了,沉吟片刻,對清風擺手道:“你回去吧。”
“不回信嗎?”清風問了句。
“我看你真是膽兒肥了!”楚晅毫不客氣地踢他一腳,踢得清風“哎呦”一聲,笑罵道:“我看你是這段時間太閑了,沒在我跟前,就不知道我的脾氣了是吧?”
“不敢不敢!”清風忙嘿嘿笑,作勢往外蹿,“古代夫還等我回去幹活兒,爺,我先走了!”
“回來!”楚晅一句話讓清風趔趄了一下。
“爺,還有什麽吩咐?”清風站的遠遠的,生怕再挨了一腳。
“把這個帶回去。”楚晅從懷裏掏出一個油紙包。清風忙上前接了,一臉的笑:“我這就給古大夫送過去!”
看着清風飛快地走了,楚晅臉上的笑慢慢收斂,捏了捏手裏的信,拿到燭火上燒了。火舌騰起,一瞬間照亮楚晅的臉,一臉冷漠與譏諷,火光頃刻又暗下來。
他們這個官家,呵!真是能屈能伸!最初想要自己登基,便設計使得太|祖皇帝對趙則平生疑,罷了他宰相之位。後來為了平息他登基不正之風波,又召回趙則平,再拜宰相,待得利用其除掉自己的親弟弟魏王之後,又罷了他的宰相。而這次……他既想用他,又忌憚他,竟同時任命兩位正宰相。呂聖功可是真正的天子門生,官家親信。如今年紀輕輕便官拜宰相,一方面可以牽制趙則平之權,另一方面也是借趙則平之手為自己培養可用之才。
只是不知道,這一次,這位趙相又要掀起怎樣的朝堂風波呢?他還真有幾分期待。
正被楚晅期待着的趙相剛和前來“讨教”的許王商議完政事。
“王爺。”看着這個溫和有禮,沉着穩重的王爺,趙相忽然想起一件事,“不知您有沒有聽說過陳三更,董半夜兩個人?”
“竟有人取這樣奇怪的姓名嗎?”許王好奇。
“非也。”趙相摸了摸胡子,看許王興味兒十足,便笑道,“陳三更和董半夜乃是京城百姓對朝中兩位重臣起的綽號。”
“哦?”許王眉頭挑起,“是哪兩位重臣?又為何會有這樣的綽號?”
“陳三更乃鹽鐵副使陳象輿,董半夜乃度支副使董俨。”趙相一點也沒拐彎抹角,“現在京城民間流行一個詞,三更半夜。”
“竟有這事?”許王有些哭笑不得。
“是這樣的……”趙相也笑了一下,開始回答許王的另一個問題。
作者有話要說:
注釋:[1]摘自《宋史》
[2]摘自《續資治通鑒長編》
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三更半夜這個成語的由來
推新文,求預收了,喜歡的小可愛們點個收吧
《這個男寵不好撩》
年僅二十二歲的廢後顧惜得病死了,或許是死前誠心侍奉佛祖,上天又給她一次機會,她重生了
顧惜發誓,她這一世再也不要入宮為後,也不再稀罕那個皇帝了,她要養面首一打,好好補償她那幾年獨守空閨的日子
妖孽美男摸摸下巴:“聽說顧二娘子想要爺我作面首?”
侍衛摸一腦門兒的冷汗,“是,二爺。”
“唔。”妖孽美男眯眼笑,“那就把她擄來吧,趁夜黑風高,爺好辦事兒。”
侍衛一溜兒煙跑了
這是一個廢後重生幻想男寵環繞卻被男寵寵上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