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席面師傅
王氏問江挽雲決定不走了嗎的原因是,原身幾乎天天咒罵繼母,咒罵老天對她不公,咒罵陸予風無能,說自己一定要會離開陸家這個鬼地方。
但是陸家人也不當回事,并不覺得她會逃跑,畢竟這年頭戶籍是很重要的,她的戶籍在陸家,跑出去就是黑戶,況且江家也不會接納她的,她不會那麽傻。
以至于在原著裏,原身被周安哄騙說自己有辦法幫忙解決戶籍問題,她才跟着他跑了。
江挽雲笑道:“走?我能走哪兒去?我覺得陸家挺好的,只要我們努力賺錢,将來不愁沒有好日子過。”
這個大餅畫得王氏和柳氏聽了都很開心,看江挽雲也越發滿意了。
三個人合力,很快一百來串的肉菜都烤完了,陸父還找了白酒出來,和兩個兒子喝了兩杯,一家人吃到月上中天才撤了桌子。
喂豬的喂豬,洗澡的洗澡,江挽雲則是把煮好的稀飯端進來喂陸予風。
幾天過去了,他瘦得更厲害了,臉上只剩一層皮。
江挽雲給他喂了藥和稀飯,又打熱水來擦身。
若不是知道他是男主,她可能會害怕,害怕哪天早上醒來就發現他沒氣兒了。
待她賺了錢,給他把病治好,她就離開了,也算是報答他給自己一個重生機會的恩情,到了那時候,原著女主也應該已經出現了。
至于她本人,只要不作妖,和陸家搞好關系,待陸予風他日金榜題名,自己也可以沾沾光。
次日一早,她帶着傳林去擺攤,回來前就沒再買食材了,并提前和一些來了兩三次的熟面孔客人說了明天有事不來擺攤。
吃罷午飯,柳氏已經穿戴好自己走親戚才穿的衣裳,還擦了點口脂,提着籃子,裏面放了江挽雲給她準備的燒麥和卷餅,還有自家雞下的蛋。
她已經跟陳氏申請了回娘家一趟,陳氏得知是要帶江挽雲去試菜,沒有猶豫就同意了。
若是能做席面師傅,那賺的可比擺攤多得多了,這附近那幾個師傅,哪個不是做一天休三天,家裏卻蓋了青磚大瓦,修了大院子買了牛車。
江挽雲戴上竹編的遮陽帽,籃子裏放上自己常用的調料瓶,與柳氏一塊兒出發,走了一段路後來到村口,有個年輕女人已經等着了。
她是柳氏娘家村子裏嫁過來的,兩人從小就要好,娘家姓孫,住在村東,陸家在村西,平日裏不常碰面,倒還沒見過江挽雲的樣子。
柳氏在路上就叮囑了江挽雲了,不要說漏嘴了,只說自己是縣城回來的酒樓大廚的女兒。
孫氏在樹下踮着腳往這邊看着,看到柳氏來了一喜,再看她旁邊的江挽雲頓覺心涼涼。
這麽年輕?
柳氏領着江挽雲走過來笑道:“淑芬啊,席面師傅我給你領來了,人家可是縣城回來的,上午才來桃花灣,咱們快些走吧這就。”
孫氏打量着江挽雲,細看這才不滿二十吧,這麽小怎麽做席面師傅?即使她父親是大廚,不代表她的技術好啊,柳氏莫不是哄騙人的,為了賺點中介錢?
柳氏看孫氏的眼神就知道她不相信,早有所料,道:“你別看她年輕,她技術可好着呢,你不信?這不是要試菜嘛,試試不就知道了?這一時半會你也找不到席面師傅不是?”
見孫氏還在猶豫,柳氏道:“咋了你還不相信我?”
江挽雲笑道:“嫂子好,我姓江,我父親在酒樓幹了二十年,最近家裏祖母去世才回來鎮上守孝,我五歲開始就跟着父親學廚,別說普通的宴席,就是達官貴人家的宴席我也能辦,只要你們有足夠的幫忙的人手就是。”
孫氏見她這麽自信,道:“你保證你不會搞砸?”
江挽雲:“我保證。”
孫氏這才點頭,“成吧,先試試再說,只要辦得好,紅包肯定是不少的。”
她氣得牙癢癢,自己祖母六十大壽,本來都訂了席面師傅了,誰知另一家突然死了人沒有預定,仗着與師傅沾親帶故又肯出高價,就把人挖走了。
其他席面師傅也排滿了,娘家人很生氣,說要找個手藝好的,把席辦得風風光光的,挫挫那家人的得意勁兒。
三人沿着山路走了半個時辰,到了山另一邊的杏花灣,進村不久就路過一家,用籬笆圍起來的院子裏擺了許多的桌椅板凳,堂屋裏設着靈堂,外面擺着花圈等祭奠用品。
孫氏道:“就是這家人,前天死了個老婆子,出殡日子是大後天,正席是後天,剛好與我們撞上了。”
江挽雲一眼掃過去,并沒有害怕棺材,前世和父親去給很多辦喪事的人家辦酒席見過許多次了,她數了數桌子,共有八張,若是吃兩輪席,也就十六桌。
十六桌并不算多,她父親還辦過四十桌的。
而且這個年代的菜式肯定不如現代的複雜講究,做起來也簡單許多。
“請的李四柱是吧?他收八十五一桌?”柳氏一邊瞅一邊問。
孫氏不屑道:“可不嘛,就他收得最高,我父親和伯伯說祖母六十大壽不能舍不得花錢,要請最貴的才有面子,我吃過他做的席,也就那樣嘛。”
幾人說着又走了會兒就到孫家了。
孫家人多,四兄弟還沒分家,院子也修得大,并排有一間堂屋,六間廂房,四間後面擴建的屋子,桌椅板凳已經借來了,擺了一院子,足有十五張。
“爹,娘!我把席面師傅請來了!”
她昨兒就回來了一趟給家裏人通了氣,說自己婆家那邊有人認識其他的席面師傅,今天來家裏試菜。
因為明天晚上就要吃席了,後天白天是正席,所以今天已經陸陸續續把菜買回來了。
孫家親戚多,為了給孫母辦六十大壽,孫家殺了一頭豬,早大半年前就抓了很多雞崽子喂養着,正夠現在吃,又讓賣魚的送了幾十條大草魚來喂在水缸裏,周圍的鄰居也來幫忙,好不熱鬧。
這個時代能活到六十歲就不錯了,過了這個大壽,興許就等不到辦七十歲了。
孫氏先幫江挽雲和柳氏安排着坐下,自己則跑去找在忙活的父親。
孫家人見了兩個年輕女人來了也沒太在意,以為是哪個親戚,畢竟他們姻親很多,再聽孫氏說找到席面師傅了,趕緊圍過去看。
柳氏看着院子裏的情況評論道:“孫家在杏花灣也算大戶人家了,家裏四個兒子都争氣,女兒也嫁得好,淑芬的姑姑就嫁到鎮上去了。”
她又道:“李四柱是不是這些年名氣大了人就張狂了,也不看孫家多少親戚,得罪了孫家,以後生意起碼少三分。”
江挽雲笑道:“嫂子覺得我收多少一桌合适!”
柳氏琢磨了一下,“有收七十文的有收八十幾的,你收七十五?”
江挽雲道:“我覺着收七十就夠了,孫家親戚多,還能給我宣傳一下呢。”
柳氏點點頭,正待說話,孫氏已經領着幾個人過來,有孫家的幾個兒子和媳婦,還有孫氏這一輩的。
他們的是認識柳氏的,所以眼神都落在江挽雲身上,有的皺眉,有的擔憂,孫氏的父親孫老大還是保持着待客之道:“這位小娘子,請問你真的是席面師傅?”
江挽雲站起身,笑道:“是的,家父曾是縣城天香樓的廚子……”
又面不改色地扯了一通,孫家人見她這麽自信,原本的懷疑也淡去幾分,還有些激動地叫她試菜。
露天廚房已經搭好了,用磚頭砌的竈,大鍋和大蒸籠,大木盆,案板,一壘一壘的碗筷一應齊全。
這個時代的酒席不像現代的酒席東西都由廚子帶來,而是主人家自己準備,幫廚的人也是自家人,席面師傅只出個技術和指揮。
其實很多菜自己在家也能做,但是會的沒那麽齊全,且味道也不如廚子做的好。
江挽雲道:“尋常的菜我都會做,你們點三個吧。”
孫家人商量了一下,準備點一個涼菜,兩個熱菜,具體什麽菜讓江挽雲自由發揮,做最拿手的。
江挽雲系上圍裙,看了看食材,涼菜決定做一個口水雞,熱菜做一個粉蒸肉加一個煎全魚。
孫家的四個媳婦都來打下手,江挽雲讓一個人殺雞,去毛,掏空內髒備用,一個人切五花肉洗好腌制,一個人清理魚,另一個人準備需要的蔥姜蒜香菜幹辣椒芝麻等調料。
她自己則先來炒大米,準備做蒸肉粉。
柳氏見江挽雲準備做粉蒸肉就放心了,她的粉蒸肉自己可以親口吃過的,絕對有保障。
柳氏趁着江挽雲做菜,先提了自己的東西回娘家去了。
江挽雲按先前的做法,先将粉蒸肉給拌好腌制好放蒸籠裏蒸,再将處理好的雞焯水下,放進大鐵鍋裏倒點白酒,放鹽巴老抽生姜大蒜苗和花椒香料開始煮,這兩個菜都需要時間,後才做煎魚。
把魚給改花刀放進盆子裏,撒鹽巴生抽白酒蔥姜蒜腌制。
孫家人一直看着她的,見她行動不急不慌,胸有成竹,若不是看外表,還真像一個辦酒席多年的老師傅。
“我看着她很厲害的樣子。”
“我覺得也是,這架勢。”
“她的調料要用那麽多嗎?那個煮雞的鍋裏放的是什麽,好像樹葉子一樣。”
“不知道啊,可能是人家獨門的調料。”
江挽雲這邊已經把調料準備好了,在鍋裏燒起熱熱的油,待冒青煙的時候,用大勺子舀起來潑在配好調料的碗裏,瞬間吱的一聲,被熱油炸開的辣椒面花椒面和蒜蓉香氣撲面而來。
“那我們開始煎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