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集體生活

隔天雨霧濛濛的清早, 聚集地裏的海民們逐漸起身,鍋碗瓢盆走動說話等各種各樣的聲響越來越大。

由于海排房與海排房之間連得很近,竹木制的房屋結構并不隔音, 那些聲音好似就響在耳邊,嗡嗡嗡擾人極了。

饒是顧家的兩間排屋在最外圍, 也避不開這些雜聲的騷擾, 集體生活就這麽點不好。

尤其并不是所有人家都講究地造了海廁,越往外擁有獨立茅廁的門戶越少,因而聚集地裏的所有房子整合到一起之後, 有些人想方便, 只能到最外側來, 人來人往更是顯得吵鬧嘈雜。

陶粟已經養成了海上的生物鐘,習慣每天清晨五六點自動醒來, 當下她縮在溫暖的睡袋裏,一邊聽着外邊的噪聲,一邊正閉目巡視着空間裏的第十三格儲物架。

今天解封的物品又是一整格暫且派不上用場的東西, 三頂戶外專用的露營帳篷。

她買東西注重質量,這些帳篷看起來顏色低調不起眼,實則材質堅固質地結實, 配備相應的防潮地布和底墊, 一年四季都适宜使用。

只是如今陶粟住在顧家,委實用不上這些,只能同冬衣褲一樣先放着。

排房中央火盆內的魚油燃到半夜就燒沒了, 眼下顧阿媽正往盆裏重新填進去十幾顆魚油, 準備煮點晨食出來。

海民們平常一天只吃兩頓,但若是當天有活要幹的話,就會在晨起時再加上一餐。

前些日子顧家兄弟倆忙着腌魚補房頂,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計,于是飯多吃了一頓,現在情況自然也一樣。

新式聯排房圈已經飄進了臨近的一片近海海區,這裏同屬于北部的養殖海場,許多海民都熟識,顯然一整晚的功夫,排屋房圈沒有飄得太遠。

可為了往近淺海交界線上趕路,必須要有人力在前邊牽拉,如同牛馬拖曳着車毂,是項極費力氣的重體力活。

每逢聚集地遷徙,這種事都要交給男人們來幹,饒是能經常換下來休息,吃食上也必須不能被虧着。

顧家兩個兒子,從前都是顧川去輪值,今年顧洋同樣年滿十八歲,上工的名額裏也多了他一個,食物就得加倍供應。

Advertisement

雨天用火柴生火艱難,換季進入連綿的陰雨節氣,這意味着冬天的腳步更臨近了,空氣裏的水分濕度很大,火柴頭極容易受潮。

顧阿媽面色難看,家裏的最後一盒火柴又劃廢了幾根,這才成功将火盆點燃。

有了火焰熱量的加持,室內一下子從清寒變得溫暖起來,鄰近躺在地墊上的陶粟感受得最為貼切,蜷縮在睡袋裏的柔軟身軀舒展開來。

陶粟聽着顧阿媽發出的動靜,見對方生個火都這麽吃力,忽然想起自己登山背包裏還有戶外專用的防風打火機和防水火柴,便有心送對方一樣。

無論是打火機還是火柴,都是能在多種極端天氣下使用的火具,品質一流,質樸的外表毫不起眼,同顧川與顧阿媽用過的引火物什看上去大差不差,關鍵是好用得多。

而火柴是一次性消耗品,至于防風打火機則屬于金屬燃油打火機,跟顧川那只可重複利用的不同,等裏面的液體用完後就只能丢棄,點火的次數大概在千次左右,能抵六八十盒新世界火柴,使用起來甚至要更便利快捷。

陶粟選定了打火機,她從保溫睡袋裏伸出小手解開一旁包上的密碼鎖,徑直往包底探摸,很快摸到了一樣小巧涼滑的金屬物件。

她縮回手,剛準備起身去送給顧阿媽,顧家虛掩的屋門忽然被一個陌生的婆嬸從外面敲開了。

來人顯然同顧家阿媽分外熟識,端着一只裝了十數顆魚油的破盆,腆着臉張口就要借火。

各家排屋合到一起去之後,相互之間的來往就方便了許多,連帶往常冷冷清清的顧家也開始有人來登門。

陶粟膽子小,見家裏有外人在,也不敢上前去把手掌心裏的打火機送給顧阿媽,只好藏進睡袋中,暫且先收進空間。

陌生嬸婆趁着顧阿媽給她倒火的功夫,站在顧家小屋門口,往內張望了好幾眼,更是稀罕地打量起坐在地墊上的陶粟來。

“這就是你家阿川帶回來的?”

“好了,走吧你,下次換我去你家借!”顧阿媽沒回她,沒好氣地用反筷子夾出一粒燃着的魚油放進對方盆中,等連帶那邊的也燃燒起來後,再返夾回來。

那嬸子笑了幾聲,不知說些什麽,連帶顧阿媽臉色也平緩起來。

沒一會兒,上完海廁的顧洋和去竹排邊洗褲子的顧川回來了,他們年富力強,進到排屋裏時,屋內的空間仿佛都逼仄昏暗了不少。

婆嬸沒有久待,端着燃燒的火盆轉身離開,走前看着顧川握在手裏的黑色濕長褲打趣一句“好給你家大兒子尋間新排房了……”

這說的話什麽意思,陶粟不明所以,經這麽一打岔,也忘記了要把打火機送給顧家阿媽,當下蹲着身收拾起自己的地墊被袋。

她的肌膚滑膩白嫩,剛剛睡起的臉上懵胧惺忪,長長的栗色卷發未經梳理,千勾百搭耷拉在肩頭,帶着一股稚嫩慵懶之感。

明明是非常好看的樣子,可剛進門的顧川卻瞧也不敢瞧她,兀自将洗好的褲子團在屋角晾棒上。

他這段時間常常會避開陶粟早起洗褲子,同住一個屋檐下,這麽點狼狽,他不想被她發現。

顧阿媽也同樣聽到了那句話,她若有所思地想了想,看了眼顧川,又望向陶粟。

而此時,疊好自己被褥的陶粟發現了顧家阿媽對她的凝視,下意識專注地回望過去,禮貌地微微彎起唇角。

她的一雙水波眸圓潤汪漾,像是眼裏含着一捧秋波,擡眼看向人的時候,纖長濃密的睫羽垂擠在一處,笑唇不點自紅,頗顯嬌貴秀美。

放在新世界的人眼中,乖嫩的陶粟就很适合讨回家裏去養起來,連挑剔成性的顧阿媽也對她生不起什麽摘指。

上回的海螺還剩下最後兩只,在水盆裏吐着泡泡,勉強還活着,顧阿媽挑出螺肉切成碎,同魚塊和海薯澱膠熬成滿滿一鍋。

陶粟不愛吃魚和海薯,便只顧揀着碗裏的螺肉丁吃,很快發現她舉動的顧川逼幹淨碗裏的湯水,将那些泡水脹大一圈的海螺肉紛紛倒入她的碗中。

海螺味道鮮美,白煮過後的滋味也不錯,陶粟胃小食淺,對這些肉丁接受度良好,算是比較喜歡吃的食物。

她軟軟地道了聲謝,同時使着筷子将自己碗裏兩三小塊吃不下的海魚肉夾進顧川的碗內。

顧川忙端着碗往前接了接,他對幫陶粟解決吃不完的飯食習以為常,這些日子下來已然習慣成自然。

狹小飯桌上發生的事,顧洋和顧阿媽都看在眼裏,前者悶頭扒拉着碗裏的飯食,後者則再次思考起新海排房的事,似乎真要給準備間新排屋倒也不是不行。

而對于顧家那間小租屋,顧川實則早就做好了打算,聚集地的海排房并不買賣,但對于表現出色的海民會有貼補。

等在冬天徹底到來前,集體搬到淺海附近後,他就可以憑着一路的貢獻付出,得到小租屋另一把鑰匙,屆時屋舍就能真正送給陶粟。

一想到這點,顧川就覺得自己的身上有使不完的幹勁,恨不能立刻就去上工幹活。

吃過東西後,顧家兄弟倆要趕去聚集地中央那邊參與輪值的排班,顧阿媽順帶給了他們一些錢,讓回來時帶半打新火柴。

聚集地的東面富庶,賣雜貨的小鋪小店有好幾,從前相隔較遠,外圍到內側的蛛網排道彎彎繞繞就要走上許久,因此顧家人很少過去。

現今海排房都整合到一處,相互之間離得近了,走路就能省不少功夫。

陶粟來北部已經快好些天,不免對聚集地內的景象分外好奇,她本想跟去看看,但外頭光線不明,寒徹的雨水纏綿,道路狹小難行,細想還是作罷,等天大亮了再說。

兩兄弟取了各自的短杆細竹離開以後,屋外黎明的天色還昏暗着,顧家排屋裏火盆中的火光大盛,抑制住漫入室內的冷霧氣。

顧阿媽本想把火盆熄滅,節省些魚油,但見陶粟嬌軟柔嫩的模樣,頓了頓沒動,去瓦罐裏盛了一碗雜糧分揀消磨起時光來。

陶粟不好意思光坐着烤火,從牆壁角落的杆上取了幾件濕衣褲坐回火盆旁烘烤着。

但烘衣服太過無趣,她的意念轉回空間裏,分出心神規整着解封開啓的整十三格物架上的物資。

這些格子東一個西一個,并不挨在一塊,拿取東西時也不太順暢,她索性将格子裏的物品全部移去上層空格中,同三滿格顆粒分明的魚油堆放在一起,方便随時取用。

做完這些,陶粟尤嫌不夠,反正閑着也是閑着,她又将包裝裏的帳篷拆出,開始用心念在空間裏搭建起來。

這可比費手腳搭快得多,也非常省力氣,仿佛一團散開的積木,在她的腦海中逐漸建設成型。

陶粟不說話的時候顯得分外娴靜,時不時分出注意力翻動一下手裏的濕衣物,因此顧家阿媽完全沒看出來她的三心二意。

天光逐漸變亮,原本随着海波随意飄蕩的聯排房圈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往一個方向飄動起來,而顧川和顧洋都沒回來,顯然他們是開始在上工。

顧阿媽打開屋門去外頭張望,坐在裏邊的陶粟卻沒有動,她的帳篷快要被搭好了。

正在這時,聚集地內本該祥和安定的氛圍忽然被好幾處不安喊叫的人聲打破“糟了,好多海蛞蝓!”

海裏的蛞蝓變異後身形膨脹了數倍,喜愛吃食海藻海帶海薯等物,房圈內各個排屋以炮制過後的藤繩緊密相連,正合了這些黏膩軟蟲的食好。

作者有話要說 感覺好難寫哦,金手指開得太大了,就非常難圓…(捂臉哭)

但是呢,又不想改文,所以可能以後得跟男主走基建那樣(空間肯定會露,介意的小寶貝注意一下這點)

感謝在2021-05-1 23:5:23~2021-05-22 15:15:5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清寒、九級浪、愛麗醬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作業太多了怎麽辦 47瓶;yshuhuang 20瓶;唐在灰灰、飯卡沒錢、青稞紅豆、蛙崽給我帶禮物了嗎 10瓶;開心鴨(o) 5瓶;蘇蘇蘇 4瓶;萍水相逢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