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壞事了
來的這位是老太爺長子嫡孫鄭家升少爺,只比三少爺大了兩三歲,因為上頭幾個兄弟早夭,最可惜的一個活到十五歲因為天花病死。因此,這位少爺深受家人的寵愛。
不過,鄭家升有個壞習氣,但凡見到有幾分姿色的女子就想着套近乎,尤其喜歡吃窩邊草。只不過,那些丫環對他總是畢恭畢敬、能離多遠就離多遠。只因他家中正妻俨然就是傳說中的母老虎,說風就是雨,只要聽到半點風聲,就能鬧到天翻地覆。
“堂少爺。”
因為鄭家升是這房的堂兄弟,丫環們就稱呼他堂少爺,喜鵲自然也不例外,外帶小心翼翼。
“喜鵲,幾天不見,你這俏臉真是越來越水靈了,啧啧。”鄭家升打量她,笑着說到:“你這趕着去哪兒?不如陪本少爺耍玩耍玩。”
喜鵲不敢看他,低頭回道:“三少爺那裏還有事,奴婢不敢耽擱。”
“怕什麽,我和家駿玩得最好,這會兒過來就是想找他打發時辰。”鄭家升說道:“他前幾天成親,我剛好出了趟門沒趕上。”
喜鵲不說話。
“你這丫環好不知趣,前面帶路!”鄭家升大手一揮。
喜鵲只好說:“堂少爺,奴婢不知道我家少爺躲在了什麽地方,現在恐怕不方便見面。”
“自從他犯傻,這玩性倒是越發大了。也好,既然來了,我就陪你一起找。”鄭家升的視線一直停留在喜鵲身上,饒有興致地說:“嘿嘿,見你發急的模樣,還真是嬌美可人哇。”
喜鵲悄然漲紅了臉。
“堂少爺,請你別開這樣的玩笑。”
鄭家升的油嘴滑舌在鄭家是出了名的,加上堂少奶奶的緣故,沒有丫環敢對他上心。否則,這以後的日子就別想太平。
喜鵲清楚自己有幾分姿色,卻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不過,鄭家的少爺多,又是高門大戶,以後的事還真是不好說。眼下,找到三少爺才是最要緊的事兒。
“無妨。”鄭家升不以為意,上前一步說:“家駿現在是半個廢人,跟着這樣的主人沒啥意思,不如……”
喜鵲趕緊行禮:“堂少爺,你就饒了奴婢吧。”
“哪裏的話,我就覺得這麽多丫環裏面屬你最靈巧。”鄭家升恬不知恥的模樣,說:“這趟出門,我見識了不少稀罕玩意兒,想不想瞧瞧啊?”
“不想。”喜鵲當即拒絕。
“嘿。”鄭家升拔高了嗓門,說:“喜鵲,你別不識擡舉!”
喜鵲正要說話,猛地瞥見堂少奶奶來了,就趕緊低頭往前走,想甩開身後的堂少爺。
“站住!”
鄭家升的正妻張氏喊住了喜鵲。她個子中等,瘦臉,下巴尖尖,眸光透着幾分冷淡。
“堂少奶奶有何吩咐?”
張氏冷眼掃過喜鵲,走到自己丈夫跟前:“家升,不是說好來找堂弟麽,怎麽找上了人家的丫環?”
頓時,鄭家升在她面前氣焰全無。
“聽喜鵲說家駿不見了,我只是想幫個忙,你別多心,就她這模樣我還看不上眼呢。”他賠笑:“哪有你溫柔賢淑。”
“哼。”張氏用利箭一般的眼神直戳着喜鵲:“你聽見沒有?做丫環的就該有做丫環的樣子,別整天想着怎麽勾引男人。”
這話說得很難聽。
“是。”喜鵲只能應承。
“對了,你們家三少爺怎麽了?”張氏問道。
“少爺貪玩,可能是躲了起來。”喜鵲小心翼翼地說:“奴婢再去其他地方找找,告辭。”
“去吧。”張氏不耐煩的語氣。
于是,鄭家升目送喜鵲走開,一副看進去就拔不出來的架勢。
張氏見狀,心中懊惱,不由嗔道:“自己媳婦穿金戴銀的不好看麽?哼,不就是一個丫環嘛,醜死了。”
鄭家升回神,笑咧咧地說:“那是。我家娘子是誰啊?方圓百裏的大美人。”嘴上說好,心裏卻不以為然。
一句話倒是把張氏哄得十分開心。
她春風滿面地說:“行了,奉承拍馬的話少說。我們是夫妻,只要你安安分分的,我便越發對你溫柔體貼。”
“好,好。”
張氏感覺出他的敷衍,一下收斂神色,正色道:“我把醜話說在前頭,倘若你再敢沾花惹草,我定饒不了你!”
“男子漢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說得倒是豪氣,你別想着敷衍我。哼,我豈能不知你心裏的小九九。”張氏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這才說:“是不是想見剛過門的新媳婦?”
“沒有。”
“真的沒有?”張氏膩他:“在我面前你老實點。”
鄭家升輕咳,這才說:“我是家駿的堂兄弟,他成親我們未能捧場,這會兒來見見新郎新娘,合情合理啊。”
張氏咬牙,說:“今天我身子不爽,改天再來吧。”
“真的假的?”
“走,跟我回去。”張氏直言:“你不怕丢人,我還嫌臊得慌。”
“我不回去!這是以禮之道,你懂嗎?”
張氏順勢揪住他的耳朵,發威道:“好呀,一天不說你就上房揭瓦,我看你有什麽能耐。走!跟我回屋。”
鄭家升龇牙咧嘴,抓着她的手說:“哎呦,你輕點兒。”
張氏硬是拉着他走,很是彪悍的架勢。
喜鵲走出老遠才敢偷偷往後瞧,剛好看到這一幕。她不由松出一口氣,倘若讓堂少奶奶抓到把柄,非惹禍上身不可。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杜鵑到處找都沒有看到三少爺的蹤影,不由急得團團轉,跟喜鵲彙合的時候,她的心情已經非常沮喪。
“怎麽辦?太太知道一定會責罰我們。”
喜鵲咬了咬下嘴唇,說:“先別自己吓唬自己,也許他走累了,歇在哪處犄角旮旯裏。”
“那還要繼續找嗎?”
“找,至少要讓人看到我們沒有懈怠。”
“好吧。”
兩人分開行動,繼續找尋三少爺的下落……
随着時間的流逝,兩人越來越覺得心慌,有種大難臨頭的錯覺。直到天黑,她們還是沒找到三少爺,只好主動去向太太認錯。
包氏得知兒子不見了,心情不言而喻:“怎麽現在才說?!”
兩個丫環大氣不敢出,跪在地上一聲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