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易青天”出手,兇手能逃脫懲罰的幾率,是零。

餘定賢的面色此時才徹底的沉了下去,面上的肌肉抖動了幾下,道:“按理來說,此事應該交由刑部,大理寺……”

不等他說完,太子妃就出言打斷了他,“丞相大人一向懂得變通,既然言道唐律有雲,親友案件應該規避,那刑部尚書自來以丞相大人子侄自居,大人也從未駁斥過,還多次稱其為賢侄,那此時他也屬規避之列,況且此案已經證據确鑿根本無需刑部查明,交由大理寺直接審理方是最好不過的了。餘夫人,你說我說的對嗎?”說着,笑眯眯的轉向柳氏,問道。

柳氏躬身行了個禮,絲毫不顧餘定賢看過來的目光,垂下頭,輕聲的說:“娘娘所言,自然是正确的。”

“柳氏……”老太太尖聲叫道,正要破口大罵,可那個向來柔弱溫馴的女人卻擡起頭來,目光直直的看了過來,那目光裏竟滿含着厲色,駭得她張開嘴,卻不敢發出絲毫的聲音。

“老太太。”太子妃張涵玉回首望向老太太,沉着聲叫了一句,待那仿佛瞬間老了十歲的老太太懷着希冀的目光朝她望來,她才接着說道:“老太太,本宮尊稱你一聲老太太,是看在丞相大人為國勞心勞力的份上,可你也得記住,在本宮面前,你不過是一個一品老夫人而已,本宮問話的時候,何時輪得到你在此大呼小叫的?”那語氣中,絲毫也不掩飾傲慢和鄙視。

廳裏的夫人們被老太太的所作所為驚得目瞪口呆,誰都會有偏心的時候,可哪裏見過偏心到如此程度的人。原本對餘定賢從一而終甚微羨慕、心存好感的人,投向柳煙的目光中也只剩下同情,愚孝到這種地步的男人,誰嫁誰倒黴。

這不,太子妃娘娘剛落下話聲,大孝子餘定賢就不依了,這種在心愛的孫女兒被侮辱之後,只不過掙紮了一會兒,就站在了母親一邊,想着順從自己老母幫助兇手弟弟逃脫責任的他,怎麽容忍得了自己的母親被人當着自己的面如此訓斥。他将之前的恭敬完全收起,長身而立,擋在他母親的面前,大聲的吼道:“娘娘……請太子妃娘娘自重,此地是餘府,此處也是我母親所居的宅院,太子妃娘娘本是客,卻如此欺主,是當我餘家好欺嗎?”

太子妃被他這話噎的一哽。

“餘丞相此言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太子妃娘娘乃是未來的國母,這整個大唐的地界上,她在哪裏不是主?倒是餘丞相以主自居,莫非竟有謀朝篡位之意?”坐在太子妃下手的晉王妃放下手中一直捧着的茶盞,撚起腰間的繡帕,擦了擦唇上本不存在的水漬,才擡起頭來,看着餘定賢,慢條斯理的說。

那語氣平淡的仿佛是在跟人讨論天氣,可那話語卻讓餘定賢頓時腿一軟,就跪了下去,額角處忍不住的冒出一股子冷汗。好一會兒過後才反應過來,俯身在地不停的磕頭,悲戚道:“老臣冤枉,實是天大的冤枉啊!老臣為官數十年,得陛下看重升任丞相之位,輔佐陛下八年,日日矜矜業業,如今太子妃與晉王妃卻要給臣定下此等逆天大罪,實是要叫老臣……”

他如此,仿佛真的有人要給他治一個謀逆大罪了一般。讓在場的夫人們都不由皺了眉頭,連太子妃都有些面怯,本來咄咄逼人的語氣也稍平和了些:“丞相大人不必如此,我這二弟妹素來喜歡語出驚人的,本宮也相信丞相大人對父皇是忠心耿耿的。”又對晉王妃季氏嗔了一句:“二弟妹,還不給丞相大人道歉,你這話可真把丞相大人給吓着了。”

晉王妃一張不施粉黛卻依然豔色逼人的臉上露出個茫然的神色,見太子妃不停的眨眼,才在椅子上挪了挪身,小聲的道:“丞相大人別怪,我不該随便說實話的。”

此言一出,頓時有人忍不住“撲哧”一聲笑出聲來,太子妃的表情有些僵硬,卻還能維持着有禮的微笑,看來是被晉王妃經常的語出驚人給訓練了出來了。只可憐餘定賢半爬起身,又跌倒在地,無比狼狽。可礙于對方的地位和心中藏着的鬼魅,他竟是不能出言反駁,那難看的面色着實讓一邊旁觀的錦繡解氣。

只是這個時候的人,竟是都當那晉王妃是個口不擇言的絕色天然呆,還私底下取笑與她。卻不知有時候,這種毫不掩飾的人的直覺才是真正最準确的。

在這福熙堂中,因為晉王妃兩句話鬧出的這個笑話,徹底的破壞了之前劍拔弩張的氣氛,也不知道餘丞相到底是如何想通了,當太子妃再次提出請大理寺卿審理叔祖侵犯侄孫女一案時,他竟是毫不猶豫的同意了,連餘老太太的尋死覓活也不管了。

易瀾不愧為有史以來最為敬業的大理寺卿,報案才兩刻鐘,就親自領着一列兵丁趕來餘府。兵丁們從福熙堂廂房中将餘定賀拖出來的時候,他依然有些醉眼朦胧,本讓人看着莊重的儒服淩亂的披散在身上,露出胸口上一大片的肌膚,讓夫人們紛紛擋了眼睛,退避回了正堂。

“幹什麽,幹什麽,別碰我!”餘定賀仿佛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一般,胳膊被兩個兵丁擡着,終于讓他痛得清醒了些,但方一清醒,立刻便頤指氣使的吼叫道。待看清了抓住他的人身上穿着的是大理寺兵丁特有的服飾時,才驚恐的閉了嘴巴,腿也軟了下去。他往日裏胡鬧,沒少被大理寺逮住,也吃過幾次虧,後來才知道要收斂一些,躲着大理寺的人,哪裏想到今日在家中就會被大理寺的人給抓住了。

他慌張的擡起頭來,看到兄長面色深沉,目光銳利的看過來,他身邊的老母親一臉恍然,面上還帶着未來得及搽盡的淚痕,頓時神情卻哀哀的看向那個一直呵護着他的老母親,低聲的祈求道:“母親,救救兒子,讓大哥救救兒子呀!大哥,大哥,我錯了,下回我再不敢了。”五十幾歲的人,哭泣着哀求,話語卻幼稚得如同三歲稚兒犯了錯時給父母求饒一般。在京中生活了三十年,他犯錯和求饒的事情時常發生,早已經成了習慣,沒有絲毫的窘迫,更不擔心人笑話,滿餘府的主子下人,哪一個沒有見過他如此跟丞相大人求饒。

“下回,下回,你說過多少次下回?有哪一次真的記住過不再犯,往日裏你在外面胡鬧也就罷了,如今竟然……竟然……”餘定賢雖然習慣性的想要将自己這個唯一的弟弟救下,可想着他幹的這些事情,真是恨不得親手打死他,可老母親緊緊揪住他的衣袖,哀哀的祈求,他又哪裏能做出什麽,被逼無奈只能讓大理寺的人帶走他,他卻還如此懵懂不知的樣子,他真的不知該如何對他了。乖巧的孫女兒,餘家的福星被毀了,他想到自己策劃了多年的大事将會受到的影響,只強撐着才沒有一頭倒下去。

“賀兒醉成這個樣子,不能因為那小賤人幾句話,就不查不問的将罪名安在他身上啊!看他醉成這個樣子,哪裏做得出那樣的事情,易大人可要查明真相,還我兒一個清白才是。”老太太看着兒子的醉态和驚恐得顫抖不已的雙腿,終于想出來一個為他洗脫罪名的說法,忙不疊的朝兒子使着眼色,一邊朝不假辭色的易瀾求告。

“對,不是我,我沒有,我什麽都沒有幹。”餘定賀接收到母親的眼神,又聽到她如此說,頹然驚恐的眼神一亮,立即附和着否認,還使勁的掙紮着,想要擺脫那兩個兵丁的控制。卻不料不但沒有擺脫他們的手,懷裏還“哐當”一聲掉落下來一支明顯就是小女孩兒用的,比之尋常要小上一號的雙翼蝴蝶金鑲紅玉簪子。

一直立在旁邊沒有出聲的柳氏立即幾步奔了上去,将簪子拾起,顫抖着手舉到他面前,眼中帶淚,聲音微顫的厲聲問道:“你既什麽都沒有幹,那繡兒今日插戴在頭上的簪子怎會在你的懷中?怎會?”

“我,我……”簪子掉出來的時候,餘定賀就吓白了臉,此刻被平日裏溫柔和煦的嫂子如此厲聲喝問,更不知該如何辯解,目光中帶着乞求的看向老母親,卻見她已是坐倒在地,更是不知所措。

“哦,這是餘小姐今日插戴的飾物麽?”一直沒有做聲的易瀾此刻才邁步走進,語氣平靜的問道。他名氣響亮,人卻是其貌不揚,五官普通,只那一股昂然正氣,叫人一看就覺得十分值得信任。

“是的。這是今晨老身親自插在我那孫女兒頭上的。”柳氏擡起手,帕子輕輕的擦去眼角忍不住溢出的淚水,福了福身,回道。

“既如此,還請餘夫人将簪子給本官作為呈堂證供,至于餘小姐……”易瀾回身,看了看那伏在一個婆子懷中,腦袋上還裹着紗布,靜默無聲的小姑娘,本來欲說出口的話,也頓下了。

柳氏将簪子遞了過去,方接過話頭,道:“我這孫女兒傷的不輕,且她還是個孩子,還請易大人通融通融,過堂之事,就由老身代勞了吧!”

“如此也好!”易瀾點點頭,同意了柳氏的請求。又朝餘定賢拱了拱手,一直面無表情的臉上扯出個笑容,恭敬的道:“餘大人,下臣告辭了。”卻不等他回答,就直了身子,揮了揮手,轉身便離開了,十分的失禮。不過對于易瀾而言,他還記得在離開之前給上官抱個拳,打聲招呼,已經是很有禮的事情了。換做以前,他必是将餘定賢當做疑犯家屬對待的。

餘定賢知道他的性子,也明白他在朝堂上的位置,況且這是本就是自家的醜事,哪裏還顧得上與他為難。

“不要,放開我,放開我,大哥,大哥,救救我,救救我,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餘定賀知道自己犯下的是什麽罪,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即将要面臨的後果,眼見着就要一腳踏入鬼門關,哪裏敢跟着大理寺的人去,只得高聲的哭求着。餘定賢卻無法,只得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離去的背影,握緊了拳頭,挺直着脊背。

“兒啊……”老太太高聲尖叫了一句,撲倒在地,往前爬了幾步,身體抽搐了幾下,就伏了下去。

“母親。”餘定賢大急,趕緊将她扶起來,看着她面白如紙,牙關緊咬的樣子,急切的叫道:“大夫呢?快叫大夫!”

餘家家主發了話,下人們即使對老太太的所作所為有了看法,卻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趕緊将老太太擡回房中,又有人急急的去将方才給錦繡診治完,還未來得及離開的大夫給尋了過來。

大理寺将為惡之人帶走了,幫兇老太太也被急暈了過去,本是來參加壽宴的夫人們看了一場大戲,過足了瘾,這個時候自然不會再留下來了。就算往日裏跟餘府關系親密的人家,也不敢在此時再湊過去,均紛紛留下幾句關切的話,便告辭而去。餘家的名聲,自然也随着這些夫人的離去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錦繡年少失貞的名聲,也自然是天下皆知了。

作者有話說:

看到有親說弄不清楚人物關系,現在先把餘家的人物列表放上來,只是主要的人物,丫鬟媽媽什麽的就沒寫,後面有空了再補吧!這文文設置的很龐大,人物列表都是個大工程啊!

餘家【餘家第二代沒有庶出,第三代裏,嫡出的稱少爺小姐,庶出的稱公子姑娘,不放在一起排】

老太太:牛氏

大房:

丞相:餘定賢(狀元出身)

夫人:柳氏(生餘三爺,餘四爺,姑奶奶)

餘三爺:餘瑞琛(狀元出身)

三奶奶:蕭氏(生二少爺、二小姐、七少爺)

妾室:方姨娘(生四公子)

二少爺:餘元宸(未來狀元)

二小姐:餘錦繡(女主)

七少爺:餘元寅

四公子:餘崎

餘四爺:餘瑞瑛

四奶奶:馮氏(生三少爺,四少爺)

妾室:甘姨娘、葉姨娘、丁姨娘、杭姨娘

三少爺:餘元寬

四少爺:餘元宏

姑奶奶:餘詩儀

姑爺:朱旭晟

表少爺:朱培林

二房:

二老爺:餘定賀

二太太:古氏(生餘大爺、餘二爺、餘五爺)

妾室:馬姨娘、傅姨娘、安姨娘、青姨娘、吳姨娘、蘇姨娘、

餘大爺:餘瑞環

大奶奶:肖氏(生大少爺,大小姐。已亡)

繼大奶奶:陶氏

妾室:和姨娘(生大公子)、萬姨娘(生二公子)、小萬姨娘(生三公子)

大少爺:餘元安

大小姐:餘錦纾

大公子:餘峤

二公子:餘峻

三公子:餘嶺

餘二爺:餘瑞玮

二奶奶:瞿氏(生五少爺)

妾室:顧姨娘,風姨娘,陳姨娘

五少爺:餘元寧

餘五爺:餘瑞琳

吳奶奶:梁氏(生六少爺)

妾室:舒姨娘

六少爺:餘元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