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博士提着一瓶李某某漱口水上樓,衆人看着他手上那瓶液體,可不就是藍綠藍綠的。
有人好奇,“啊,從沒用過,漱口水原來是這色兒?我還以為無色無味透明呢。”
解語搖頭,“對某些使用者來說,漱口水就好比用在嘴裏的香水吧。”
當然要是藍綠色讓人一眼就能聯想到清新,芬芳氣息提升魅力,或者掩蓋原本的異味,才會讓人買來用了。
博士查了成分,果然跟檢出的基本一致,但還是将它送去實驗室進行比對。
“習慣使用漱口水,對年輕單身女子下手,”毛毛喃喃道,“晖哥沒說錯,果然是‘約會型殺手’。”
有人忙裏偷閑的打趣,“看你以後還恨嫁不恨嫁了。”
“也不能地圖炮,年輕女孩子未必真的那麽恨嫁,但從交際需求來說,總是希望能找到知情識趣的同齡朋友,哪怕只是聊聊天分享瑣事——兇手多半是利用了這種心理,趁虛而入。”
“兩名死者雖然都是本市,但一個是學生,一個是白領,平時生活圈子沒有重疊,兇手是怎麽鎖定、接近她們呢?”
邵晖轉頭問一名同事,“她們的現實生活熟人已基本排除作案可能,網絡交際這部分查的怎樣?”
“馮娟平時比較關注考研和出國留學圈子,也有追星;唐棣的興趣在于健身和美容相關。”
雖然是差不了幾歲的年輕女孩,但興趣點交集不多。
“再查查她們有沒有注冊過相同的網絡論壇,交友app之類。”
“好的。”
不管怎樣,兩名死者被選中成為同一名惡魔的犧牲品,或許總有不經意間重合的點。
讨論告一段落,邵晖散會,“再說一遍,希望這間會議室的內容不會流傳到廣為人知。”
Advertisement
案子繼續查着,本科生的課也要繼續上。
今天講到腦神經的重要分支,三叉神經。
“三叉神經是第五對腦神經,支配眼、上颌及下颌相應區域。”
下面有個女生笑,“不管多難記拗口的知識,從方師姐嘴裏說出來就是不一樣。”
是個生面孔,去年還不在卓越班。
原來因為卓越班屬于實驗小班性質,采取精英教學,是基礎和臨床醫學院傾力打造,從課程設置到師資配備都是前所未見,就是為了集中資源培養一批精英學員。
當初這個試驗項目剛上線的時候,不是沒有引起過一番讨論,有人覺得有教無類,為啥不能把資源分配給盡量多的學生,搞什麽精英教育,不是讓人輸在起跑線上嗎?當然也不乏支持者,認為因材施教有其道理,與其遵循傳統一刀切,不如從生源質量把關,提高要求嚴格對待,讓學有餘力的苗子得到最合适的土壤和肥料。
一學期過去,卓越班的教學成果肉眼可見的優越,不論書面考試還是實習實驗,考核難度均高于普通班,而他們在考試成績、實驗實習及小組項目中均表現出超過預期的優秀成績,這讓教學改革得以能夠繼續下去。
當然也有插曲,除了邵晖這個秘密的“插班生”到期離開,還有另一名學生缪婷意外減員。
為了不浪費資源,學期結束後,決定重新招入一名新生來補缺——來自臨床醫學普通班,學期績點年級第一,順利通過了筆試面試,成功進入卓越班。用大家的話來說,也算是飛升了。
剛剛在臺下接話的,就是這名新生薛凡。當初高考差幾分被卓越班拒之門外,心有不甘,即使身在普通班,但總是找一切機會來卓越班蹭課、借筆記,努力跟他們混熟,還花不少錢複印了卓越班的英文教材和試題資料。
她的同班同學看不下去,“凡凡,我們又不是卓越班,沒必要啃那麽多英文,最多期末考幾個名詞解釋頂天了,幹嘛這麽拼?有這時間去逛逛街、打打工不好嗎?還能多認識人。”
薛凡就笑笑,不為所動,“我學臨床,并不是為了逛街打工認識人呢。”
她的學習勁頭給同班同學帶來莫大壓力,也有不少人暗暗吐槽,沒想到學期末,卓越班空出來一個位子,這個被衆人吐槽的薛凡竟然順利補缺,讓當初嘲笑她的人紛紛傻了眼,關鍵人家還堂堂正正飛升,績點最高,面試也得到幾個把關大佬的認可,找誰說理去?原來機會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啊。
薛凡之前動不動就愛來周怡小花她們寝室聊天,一來二去,對這位方師姐神往不已,可惜除了公共課,其他專業小課蹭不了,只能每次拉着她們打聽細節,對解語的敬仰不遜于卓越班學生。
學期末她升入卓越班,喜出望外之餘,也惋惜錯過了方師姐的解剖課。沒想到還有第二次機會,這次真的能夠以正式學生身份坐在卓越班的小班教室裏,和周怡小花她們一起聽女神親自講課,還是比局部解剖學更加高級的神經系統!
聽說這不光是解剖學的難點,也是第二學年的難點,所以薛凡早早做好準備,提前預習了大量內容,該背的單詞背背熟,該刷的題刷刷透,力争做到有準備的聽課。三叉神經是很重要的部分,此刻聽方解語說起“三叉戟”的開場白,她立刻進入了狀态。
雖然在座不少都是學霸,但畢竟一天只有24個小時,除了方師姐親授的這門神經系統解剖,還有其他公共課和專業課,除去每天八堂課,吃飯睡覺,剩下的時間分一分,留給神經解剖的就不多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提前預習,成竹在胸,大部分也只能努力跟上解語講課的節奏,一邊記下難點等課後自習解決。
“眼神經是感覺神經,支配區域包括眼球、淚腺、結膜、鼻粘膜和鼻部皮膚;上颌神經也是感覺神經,支配上颌骨、鼻、牙齒和腭部;而下颌神經——”
她忽然有些失神。
這麽複雜精巧微妙的感覺,有的人,跟臺下的學生們同齡,卻再也體會不到了。
小胖子孫元以為她故意停下來提問,便順着說,“——也是感覺神經?”
立刻被薛凡打斷,“不,這個是混合神經,除了感覺功能之外,它的運動纖維還支配咀嚼肌。”
解語點頭,“對,這是考點。”
一群學生趕快記下來。
解語看到個別學生愁眉苦臉的樣子,于是說,“沒有那麽難記的,因為它的名字很形象,三大分支真的就像一把三叉戟,橫過我們的面部——”
為了讓大家形象記憶,解語伸出三根指頭,在臉上比出三叉戟的樣子。
衆人後知後覺的齊聲驚呼。
——天啊,這也太萌了吧!比什麽女明星女愛豆都可愛好嗎?而且明星那種故意賣萌的裝可愛,完全不如方師姐這麽自然好不好,學術萌才是真萌!天然系最高!
一下子,大家從枯燥的知識中被拯救了,紛紛學起來她,你看我我看你,比出三叉戟的樣子,還附帶歪頭擠眼吐舌等種種大殺器,樂成一團。
解語無奈,“希望這能幫助你們記憶知識點。”
這樣也好,畢竟是下午,正是大家昏昏欲睡的時間,有這麽個小花絮讓他們打起精神,重新集中注意力,總比犯困瞌睡的好。
再說,接下來要講到三大分支的進一步分支如何走行,如何分布,如何支配,知識點很多,容易混淆,卻也是必考內容,沒有點輕松開場,真怕他們撐不下去。
果然,講着講着,學生們的眼神逐漸不再清明。
尤其口腔內的神經支配相當精細複雜,這就是為什麽“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因為每顆牙都有它單獨的神經支配,這部分的教材,每句話都是考點。
即使是尖子生周怡,也露出有點懵逼的眼神。
解語見好就收,“我知道這麽多信息很難一下子消化,但有的知識,在你還沒有足夠實踐機會來讓它變得生動之前,就真的只能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先不管其他,把它牢牢背下來再說——下周我會抽考這部分,你們準備一下。”
同學們一陣哀嚎。方師姐的小考,誰也不願落于人後,但這就意味着這周的自習不會輕松。
薛凡幾乎是唯一不以為苦的,反而還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